登陆注册
14638500000005

第5章 总论

论衡

别通篇

或曰通人之官兰台令史职校书定字比夫太史太

祝职在文书无典民之用不可施设是以兰台之史

班固贾逵杨终傅毅之徒名香文美委积不绁大用

于世曰此不继周世通览之人邹衍之徒孙卿之辈

受时王之宠尊显于世董仲舒虽无鼎足之位知在

公卿之上周监二代汉监周秦然则兰台之官国所

监得失也以心如丸卵为体内藏眸子如豆为身光

明令史虽微典国道藏通人所由进博士之官儒生

所由兴也委积不绁岂圣国微遇之哉殆以书未定

而职未毕也

申鉴

时事第二纂

古者天子诸侯有事必告于庙朝有二史左史记言

右史记动动为春秋言为尚书君举必记臧否成败

无不存焉下及士庶等各有异咸在载籍或欲显而

不得或欲隐而名章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善人劝

焉淫人惧焉故先王重之以嗣赏罚以辅法教宜于

令者官以其日各书其尽则集之于尚书若史官使

掌典其事不书诡常为善恶则书言行足以为法式

则书立功事则书兵戎动众则书四夷朝献则书皇

后贵人太子拜立则书公主大臣拜免则书福淫祸

乱则书祥瑞灾异则书先帝故事有起居注日用动

静之节必书焉宜复其式内史掌之以纪内事

白虎通

谏诤篇

王法立史记事者以为臣下之仪样人之所取法则

也动则当应礼是以必有记过之史礼玉藻曰动则

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保傅曰王失度则史书

之士诵之三公进读之是以天子不得为非故史之

义不书则死所以谓之史何明王者使为之也

通典

史官

史官肇自黄帝有之自后显着夏太史终古商太史

高势周则曰大史小史内史外史而诸侯之国亦置

其官又春秋国语引周志及郑书似当时记事各有

其职秦有太史令胡母敬至汉武始置太史公以司

马谈为之卒其子迁嗣卒后宣帝以其官为令行太

史公文书其修撰之职以他官领之于是太史之官

唯知占候而已自汉以前职在太史当王莽时改置

柱下五史记疏言行盖效古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

史书之自后汉以后至于有隋中间唯魏明太和中

史职隶中书其余悉多隶秘书大唐武德初因隋旧

制史官属秘书省著作局至贞观三年闰十二月移

史馆于门下省比宰相监修自是著作局始罢史职

及大明宫初成置史馆于门下省之南其修撰史事

以他官兼领或卑品而有才者亦直焉开元二十五

年宰臣李林甫监史以中书地切枢密记事者宜其

附近史馆谏议大夫尹焙遂奏移于中书省北其地

本尚药内药院

起居

周官有左右史记其言事盖今起居之本汉武帝有

禁中起居后汉马皇后撰明帝起居注则汉起居注

在宫中为女史之任又王莽时置柱下五史秩如御

史听事侍傍记其言行此又起居之职自魏至晋起

居注则著作掌之其后起居皆近侍之臣录记也录

其言行与其勋代历代有其职而无其官后魏始置

其起居令史每行幸宴会则在御左右记录帝言及

宴宾客训答后又别置修起居注二人以他官领之

北齐有起居省后周有外史掌书王言及动作之事

以为国志即起居之职又有著作二人掌缀国录则

起居注著作之任自此而分也至隋初以吏部散官

及校书正字有叙述之才者掌起居之职以纳言统

之至炀帝以为古有内史外史今著作如外史矣宜

置起居官以掌其内乃于内史省置起居舍人二员

次内史舍人下大唐贞观二年省起居舍人移其职

于门下置起居郎二人显庆中复于中书省置起居

舍人遂与起居郎分掌左右龙朔三年改为左右史

咸亨元年复旧天授元年又为左右史神龙初复旧

每皇帝御殿则对立于殿

左郎右

舍人矣

有命则临陛俯听

退而书之以为起居注凡册命启奏封拜薨免悉载

之史馆得之以撰述焉

秘书监

周官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又有外史掌四方之志三

皇五帝之书汉氏图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阁广内

贮之于外府又有御史中丞居殿中掌兰台秘书及

麒麟天禄二阁藏之于内禁后汉图书在东观桓帝

延熙二年始置秘书监一人掌典图书古今文字考

合同异属太常

以其掌图书秘记故曰秘书

后省魏武帝又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

即中书令之任

文帝黄初初乃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而秘书改令

为监掌艺文图籍之事初属少府后乃不属

自王肃为监乃不属

其兰台亦藏书籍而御史掌之

魏薛夏云兰台为外台秘书为内阁

晋武帝以秘书并入中书省其秘书著作之局不废

惠帝永平中复别置秘书监并统著作局掌三阁图

书自是秘书之府始居于外其监铜印墨绶进贤两

梁冠绛朝服佩水苍玉

华峤为秘书监南省文章门下撰集皆统之

宋与晋同梁曰秘书省

任昉字彦升为秘书监自齐永元以来秘阁四

部篇卷纷杂昉手自雠校由是篇目定焉

陈因之后魏亦有之后周秘书监亦领著作监掌国

史隋秘书省领著作太史二曹炀帝增置少监一人

后又改监少监并为令大唐武德初复改为监龙朔

二年改秘书省为兰台改监为太史少监为侍郎咸

亨初复旧天授初改秘书省为麟阁神龙初复旧掌

经籍图书监国史领著作太史二局太极元年增秘

书少监为二员通判省事其后国史太史分为别曹

而秘书省但主书写勘校而已

汉初御史中丞掌兰台秘书图籍之事至魏晋

其制犹存故历代营都邑置府寺必以秘书省及

御史台为邻

虽非要剧然好学君子亦求为之

魏征后为秘书监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自是

秘府图籍粲然毕备

丞魏武帝置秘书令及丞一人典尚书奏事后文帝

黄初中欲以何祯为秘书右丞

文帝征何祯至为秘书郎月余祯因事帝令问

外曰吾本用祯为丞何以为郎按主者罪遂改为

丞时秘书旧丞尚未转乃以祯为右丞

其后遂有左右二丞刘放为左丞孙资为右丞后省

魏薛夏字宣声为秘书丞帝常与推论书传呼

之不名谓之薛君

晋复置秘书丞铜印墨绶进贤一梁冠绛朝服

嵇绍司马彪傅畅王谧等并为此官

宋为黄绶余与晋同齐梁尤重

齐王俭字仲宝为秘书丞上表求校坟籍依七

略撰七志四十卷献之梁刘孝绰除秘书丞武帝

曰第一官当与第一人又张率字士吴郡人迁

秘书丞武帝曰秘书丞天下清官东南冑绪未有

为之者今以相处卿定有名称也

陈隋印绶与齐同历代皆有

后周柳虬为秘书丞时秘书虽领著作不参史

事因虬为丞始命监掌焉

大唐龙朔二年改为兰台大夫咸亨初复旧掌府事

勾稽省署抄目

秘书郎后汉马融字季长为秘书郎诣东观典校书

及魏武建国又置秘书郎尝以刘卲为之出乘鹿车

王肃表曰臣以为秘书职于三台为近密中书

郎在尚书丞郎上秘书丞郎宜次尚书郎下不然

则宜次侍御史下秘书丞郎俱四百石迁宜比尚

书郎出亦宜为郡此陛下崇儒术之盛旨也尚书

郎侍御史皆乘犊车而秘书丞郎独乘鹿车不得

朝服又恐非陛下转台郎以为秘书丞郎之本意

晋秘书郎掌中外三阁经书校阅脱误进贤一梁冠

绛朝服亦谓之郎中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

四部使秘书郎中四人各掌其一

左太冲为三都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

中又郑默字思元为秘书郎删省旧文除其浮秽

中书令虞松曰而今而后朱紫别矣锺会左太冲

刘隗等并为此官

宋齐秘书郎皆四员尤为美职皆为甲族起家之选

待次入补其居职例十日便迁

宋王敬弘子恢之召为秘书郎敬弘求为奉朝

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日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

无竞吾欲使汝处无竞之地文帝许之

梁亦然

张缵字伯绪为秘书郎固求不迁欲遍观阁内

图籍

自齐梁之末多以贵游子弟为之无其才实

当时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历代皆有北齐又谓之郎中隋除中寺亦四员大唐

亦四员分掌四部经籍图书分判校写功程事龙朔

中改兰台郎咸亨初复旧开元二十八年减一员

秘书校书郎汉之兰台及后汉东观皆藏书之室亦

著述之所多当时文学之士使雠校于其中故有校

书之职

初汉成帝时已命光禄大夫刘向于天禄阁校

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右校兵书太史令尹

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伎后以诸大夫扬

雄等亦典校于其中

后汉兰台置令史十八人

秩百石属御史中丞

又选他官入东观皆令典校秘书或撰述传记

后汉明帝以班固为兰台令史撰光武本纪及

诸传记又以傅毅为兰台令史与班固贾逵共典

校书

盖有校书之任而未为官也故以郎居其任则谓之

校书郎

明帝召班固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后迁为郎

典校秘书又刘珍与校书郎刘騊駼马融校定东

观五经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定正文字又杨

忠字子山征诣兰台拜校书郎又窦章为东观校

书郎

以郎中居其任则谓之校书郎中

后汉蔡邕拜郎中校书东观又马融为校书郎

中诣东观典秘书

当时重其职故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

山焉至魏始置秘书校书郎晋宋以下无闻至后魏

有秘书校书郎北齐亦有校书郎后周有校书郎下

士十二人属春官之外史隋校书郎十二人炀帝初

减二人寻更增为四十人大唐置八人掌雠校典籍

为文士起家之良选其弘文崇文馆著作司经局并

有校书之官皆为美职而秘书省为最

秘书正字后汉桓帝初置秘监书掌图书古今文字

考合同异其后监令掌图籍之纪监述作之事不复

专文字之任矣今之正字盖令监之遗职校书之通

制历代无闻齐集书省有正书北齐秘书省有正字

隋置四人大唐因之掌刊正文字其官资轻重与校

书郎同

贞元八年革校书四员正字两员属集贤殿

著作郎汉东京图书悉在东观故使名儒硕学入直

东观撰述国史谓之著作东观皆以他官领焉盖有

著作之任而未为官员也

兰台令史班固傅毅洛阳令陈崇长陵令尹敏

司隶校尉孟冀及杨彪等并著作东观

魏明帝太和中始置著作郎官隶中书省专掌国史

卫觊字伯儒以侍中尚书典著作

晋元康二年诏曰著作旧属中书令秘书既典文籍

宜改中书著作为秘书著作于是改隶秘书后别自

置省

谓之著作省

而犹隶秘书著作郎一人谓之大著作专掌史任

李充字弘度为大著作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

烦重分作四部秘阁以为永制又曰荀勖以中书

监孙盛以秘书监并领著作孙绰以散骑常侍及

陈寿并为大著作又应亨祖嘉让著作表曰自司

隶校尉奉至臣父五代著作不绝拜俗以为美谈

进贤两梁冠介帻绛朝服

王隐待诏著作单衣介帻月朔诣于著作省亦

其任也

宋齐与晋同梁制一梁冠而无印绶

以上并大著作

魏氏又置佐著作郎亦属中书晋佐著作郎八人进

贤一梁冠绛朝服秘书监自调补之

太元四年诏秘书无监使吏部选佐著作郎有

监复旧又阎纂集云邹湛谓秘书监和峤曰阎纂

可佐著作峤曰此职闲重势贵多争不暇求才按

此则大著作秘监自调也

晋制佐著作郎始到职必撰名臣传一人宋初以国

朝始建未有合撰者其制遂废矣宋齐以来遂迁佐

于下谓之著作佐郎亦掌国史集注起居梁初周舍

裴子野皆以他官领其职官制与大著作同陈氏为

令仆子起家之选后魏有著作郎佐郎北齐有著作

郎佐郎各二人后周有著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掌

缀国录属春官之外史隋于秘书省置著作曹著作

郎二人佐郎八人炀帝加佐郎为十二人大唐为着

作局置著作郎二人佐郎四人

开元二十六年减佐郎二员

亦属秘书省

自宋以后国史悉属秘书

龙朔二年改著作郎为司文郎中佐郎为司文郎咸

亨初复旧初著作郎掌修国史及制碑颂之属分判

局事佐郎贰之徒有撰史之名而实无其任其任尽

在史馆矣其属官有校书郎二人后魏著作省置校

书郎北齐著作亦置校书郎二人隋亦同掌雠校书

籍若本局无书兼校本省典籍正字二人

隋著作曹置正字二人今减一人掌同校书

集贤殿书院

大唐开元中置汉魏以来秘书省有其职梁武帝于

文德殿内列藏众书北齐有文林馆学士后周有麟

趾殿学士皆掌著述隋平陈之后写书正副二本藏

于宫中炀帝于东都观文殿上东西厢贮书自汉延

熹至隋唐皆秘书掌图籍而禁中之书时或有焉初

开元五年十一月于干元殿东廊下写四部书仍令

秘书监马怀素右散骑常侍褚囗量总其事于丽正

殿安置为修书使至十二年学士张说等宴于集仙

殿于是改殿名集贤改修书使为集贤殿书院学士

五品已上为学士每以宰相为学士者知院事初燕

国公张说为中书令知院制以右常侍徐坚副之自

尔常以近密官为副兼判院直学士六品以下为之

侍讲学士开元初褚囗量马怀素侍讲禁中为侍读

其后康子元等为侍讲学士修撰官校理官司直学

文献通考

论学士待制

按学士待制二官始于唐皆以处清望儒臣俾备顾

问其初既无专职亦无定员宋因其制而以三馆为

储材之地故职名犹多元丰新官制其职名之元不

附丽于三省寺监者皆从废革然除昭文集贤二学

士元丽中书门下省外独翰林学士一官在唐以无

所系属而最为清要故不可废而诸学士待制则以

其为三馆清流未欲遽废故以为朝臣补外加恩之

官盖有同于阶官而初无职掌矣龙图阁为储祖宗

制作之所故其官视三馆自后列圣相承代代有宸

奎之阁而建官亦如之于是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

之官始不可胜计矣野处讥其滥及俗吏童騃然职

名既多自不容不滥施也又所谓学士直阁者尊卑

不同故难概称于是舍学士直阁之名而就以所掌

殿阁呼之遂有丁紫宸秦天章之称则以为名称非

便而改以他殿阁然所谓端明龙图显谟敷文焕章

之类亦俱非人臣之称谓流传既久曰某端明曰某

龙图不觉其非宜耳昭文集贤元隶两省既已叙其

事于各门殿阁学士待制与翰林学士元皆无所附

隶故叙殿阁于翰林之后

论翰苑

翰苑经筵在近代为至清要显美之官而杜岐公通

典叙职官独阙焉盖学士讲读之官皆始于唐开元

之时讲读隶集贤殿故通典于集贤学士条下附载

而翰林学士唐史志以为独无所隶然自开元建学

士院之后居之者多名流至号内相乃略不叙述则

为阙事矣古人有一事必有一官曹虽历代沿革不

同而所掌之事则一也故通典所载唐所置之官而

前代无之者则叙其所掌之事以通于前代如通事

舍人唐所制也而其事则秦汉以来谒者之任也集

贤殿书院唐置也而其事则汉魏以来秘书省之职

也然则翰林学士之官独不可通之于前代乎盖以

言语文字备顾问以翰墨技艺侍中待诏则汉武帝

所以处邹枚严徐灵帝所以招鸿都文学之类是也

至于出入禁闼特被亲遇参谋军国号称内相则汉

魏以来侍中领尚书事秘书监中书监之类是也若

代言典诰之任则武帝所以命司马相如历代所以

置中书舍人是也但学士院之官所职丛杂不一而

其位亦高卑不等唐多以他官兼之中世以后则所

掌者制诏而已宋则又以唐所置集贤殿讲读之官

隶之元丰官制既行而讲读始去翰林之名自为经

筵之官矣故以经筵附见学士院之后存其旧也

大学衍义补

简侍从之臣

书冏命王若曰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

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

起居罔有不钦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下民祗若万邦

咸休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

不及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蔡沈曰文武之君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

固无待于侍御仆从之承弼者然其左右奔走皆

得正人则承顺正救亦岂小补哉

臣按穆王此言非但以求助于伯冏而实欲求助

于一时前后左右侍从之臣有位者也

国语近臣进规 宋司马光言于其君曰窃见祖宗

之时闲居无事常召侍从近臣与之从容讲论万事

委曲详悉无所不至所以然者一则欲使下情上通

无所壅蔽二则欲知其人能否才器所任是以黜陟

取舍皆得其宜太平之业由此而致陛下龙飞奄有

四海虽圣贤英睿得于天纵然与当世士大夫未甚

相接民间情伪未甚尽知臣谓宜诏侍从近臣每日

轮一员直资善堂夜则宿于崇文院以备非时宣召

伏望圣慈少解严重细加访问以广聪明裨益大政

又曰臣屡曾上言乞诏侍从近臣每日轮直宿以备

非时宣召已蒙开纳将谓即时施行自后迁延日久

窃意内外之臣必有欺惑天听而沮难之者其意盖

欲陛下常居禁中不与群下相接以壅蔽聪明而固

其权宠此岂忠臣之所为而陛下之福耶臣愿陛下

断自圣意使之更直听政余暇特赐召对与之从容

讲论古今治体民间情伪使各竭其胸臆所有而陛

下更加采择是者取之非者舍之忠者进之邪者黜

之如此则下情尽达而圣德日新矣

臣按侍从之臣固当朝夕人主左右无间昼夜者

也若惟进见有时第于视朝行礼之时暂尔行立

则又与群臣无异乌在其为侍从哉是以昼则更

直夜则入宿非但以备不时宣召万一宫禁有不

测之变亦必得人以筹度处置属笔命辞不然仓

卒之间何以应变哉

范纯仁言于其君曰本朝设侍从之官自待制谏议

已上学士舍人皆是古来九卿之职朝廷待之恩礼

既异士民瞻仰位望亦崇是宜朝夕论思同共休戚

今乃忘本徇末择易舍难只将主判司局便为己之

职事人情既务因循朝廷不加考核其间乃有优游

缄默养望待迁无爱君忧国之言乏尽忠补过之义

或有时政得失唯能退有后言处之不惭仅同胡越

未必人人苟禄盖因习以成风伏望明降诏旨督责

近侍凡是朝廷阙失并须论列奏陈所上封章其尽

心论奏而言多中理者稍加褒进其持禄不言或言

而无取者量行黜责如此则庶职修举朝廷获多士

之助近臣免尸素之讥

臣按侍从之臣非止一类凡在代言讲读之属与

夫给事左右之臣皆是也虽其执事各有主判司

局然于供职之外皆当蓄见闻以备顾问进言说

以尽规益不可但缄默而已也

周礼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凡命诸侯及

孤卿大夫则策命之

吴澄曰内史犹今之内制翰林之职也

臣按八枋诏于冢宰内史复掌以诏王盖史官公

论之所出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之柄有所不公史

氏直笔以书之吴澄谓内史为翰林之职盖以其

命诸侯公卿大夫则策命之犹今学士院之草制

诏也然谓之史乃掌文书赞治之名今制并史馆

于翰林其亦此意欤我太祖皇帝于吴元年已置

翰林院以陶安为翰林学士于是设承旨学士侍

读侍讲学士直学士及待制应奉等官洪武九年

诏定百官品级承旨与六部尚书俱正三品学士

从三品侍讲学士从四品十八年三月始定翰林

官制而革承旨直学士待制应奉之名设学士二

员秩五品讲读学士各一员从五品其属则有侍

讲侍读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外此又设修撰

编修检讨以为史官皆属之翰林院焉夫学士代

言之官讲读经筵之职五经博士典籍则前代秘

书之属侍书待诏则前代供奉之名而所谓史官

者则前代著作起居之任也今则并属于翰林则

是今代翰林一司实兼前代诸职其职任尤非他

用比也永乐初太宗皇帝又柬七人者入内阁专

知制诰备顾问参预机务然其秩犹止五品也至

仁宗皇帝又于本官上加以卿佐师保其任用尤

为重焉历任既久又易本官以文渊阁大学士华

盖殿谨身殿武英殿大学士云

唐书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言语备顾问出入侍从因

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而翰林院者待诏之所

也唐制乘舆所在必有文词经学之士自太宗时名

儒学士时时召以草制然犹未有名号干封以后始

召文士元万顷等草诸文词常于北门候进止时人

谓之北门学士元宗初制翰林待诏以张说张九龄

等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既而又以中书

务剧文书多壅滞乃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

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又改供奉为学士别置

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其后选用益重而礼遇益亲至号为内相天子私人

内宴则居宰相之下一品之上唐之学士弘文集贤

分隶中书门下省而翰林学士独无所属

臣按此设立翰林院之始夫翰林之设三代以前

无有也然汤诰微子之命之类其体制言辞类非

人君所自言者安知当时无代言之臣哉但其名

制不见于经典无可考耳汉制尚书郎主作文书

起草五日一美食下天子一等虽无代言之名其

端已见于此矣至唐以后始设官以掌王言居禁

林深严之地为天子亲信之臣人主之心欲有所

言欲有所为欲有所谋猷于庙堂欲有所施设于

朝廷欲有所播告于天下喜其人欲有以奖之怒

其人欲有以责之皆假诸其手俾代王言以宣其

心传其意必得夫囗敏开通之士谙练该博之才

授旨即得其心听言即知其意而言又足以成文

文又能以成章举理而不遗其事通今而不悖乎

古必得如是之人然后足以当是任苟为不然徒

以其才藻之艳丽言辞之捷给而于治道民情罔

有所知君德治体略无所补又焉用彼为哉

宋翰林学士掌内制制诰赦敕国书及宫禁所用之

文辞凡后妃亲王公主宰相除拜则草词赦降德音

则先进草乘舆行幸则侍从以备顾问有所献纳则

请对或奏对

臣按学士之职不止于代王言而又以备顾问资

献纳焉夫然则所用者不独以其能文辞而已非

道足以贯天人学足以通古今才足以适世用者

不足以膺此选也

太祖谓宰相曰北门深严当择审重士处之范质曰

窦仪清介谨厚然在前朝已自翰林迁端明今又迁

兵部尚书难于复召上曰禁中非此人不可卿当谕

朕意勉再赴职 太宗时张洎欲迁翰林上曰学士

之职清切贵重非他官可比

臣按宋欧阳修尝举钱惟演言朝廷之官虽宰相

亦可杂以他才为之惟翰林学士非文章之士不

可夫学士之职非有文章之士固不可冒此名也

然孔子所谓有德者必有言韩愈亦谓仁义之人

其言蔼如也夫所谓文学之士必得有道德仁义

之人以处清切贵重之地庶几可以华国尔苟非

其人而轻授之岂不污是选哉

唐元宗开元三年始召马怀素褚无量更日侍读

宋真宗咸平二年以杨徽之夏侯峤并为翰林侍读

学士班次翰林学士

臣按此翰林置侍读及侍读学士之始

汉明帝时张酺数侍讲于御前灵帝时杨赐刘宽俱

侍讲于华光殿虽有侍讲之号而未以名官 唐元

宗开元十三年始置侍讲 宋真宗咸平二年国子

祭酒邢昺为侍讲学士

臣按此翰林置侍讲及侍讲学士之始

唐元宗谓宰相曰朕每读书有所凝滞无从质问可

选儒学之士使入侍读 宋太宗命吕文仲为翰林

侍读寓直禁中以备顾问真宗视朝之暇即令讲说

尝曰朕听政之余惟文史是乐讲论经义宁有倦耶

臣按设官以讲读名将资之以讲明经义质正凝

滞非备其员以美观听也官而谓之读谓之讲必

执经以侍左右讲道以明义理然后足以称其名

唐制史馆修撰掌修国史

臣按修撰之名始见于此然考之史书又有所谓

北门修撰集贤修撰右文殿修撰者皆所谓史官

者也

宋置会要所以纂修国史置修国史同修国史修撰

编修官检讨官

臣按编修检讨专以修史始见于此前此固有所

谓编修官者盖专以修经武要略为职属之枢密

院名虽同而实则异也然编修检讨在前代者皆

名以官我朝止称编修检讨云臣尝因是而通论

古今之史官矣夫天下不可一日而无史亦不可

一日无史官也百官所任者一时之事史官所任

者万世之事周礼宰夫八职有史以赞治汉法太

史公位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

唐及宋宰相皆兼史官其重有如此者自成周有

左右史汉有起居注唐宋之起居舍人著作郎之

属皆所谓史官也我朝开国之初犹设起居注其

后革之而惟以修撰编修检讨当国史焉遇有纂

修则以大臣为之监修学士为之总裁其法制可

谓简而要矣然是职也是非之权衡公议之所系

也禹不能褒鲧管蔡不能贬周公赵盾不能改董

狐之书崔氏不能夺南史之简公是公非纪善恶

以志鉴戒自非得人如刘知几所谓兼才学识三

者之长曾巩所谓明足以周万事之理道足以适

天下之用智足以知难知之意文足以发难显之

情不足以称是任也虽然此犹非其本也若推其

本必得如元揭徯斯所谓有学问文章知史事而

心术正者然后用之则文质相称本末兼该而足

以为一代之良史矣朝廷诚得斯人付以纂述之

任储之馆阁之中以为异日大用之阶其所关系

夫岂小哉

汉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

臣按此五经博士之始夫五经之在汉有专门之

学故当时各设博士以掌之然不徒用以训诂名

义而已于凡朝廷政事之有更张事体之有疑义

议论之际博士皆得与焉辄问以经义何当汉之

政尚经术犹为近古也如此后世虽设此官姑备

其名焉尔诚能复汉之故事遇国家政事之有可

疑者俾文学经术之士皆得以议论其间考古引

经以为可否之决其于明廷议政未必无所补

周礼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又有外史掌四方之志三

皇五帝之书 汉氏图籍所在有石渠石室延合广

内贮之于外府又有御史居殿中掌兰台秘书及麒

麟天禄二阁藏之于内禁 后汉图书在东观桓帝

延禧二年始置秘书监一人掌典图书考合同异

唐制秘书省掌经籍图书之事秘书郎掌四部图籍

校书郎掌雠校典籍刊正文章 宋有秘书监掌古

今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天文历数之事官有监少监

丞属有著作郎秘书郎校书正字各以其职隶于长

贰 宋太宗因唐制建昭文史馆集贤院于禁中昭

文集贤置大学士直学士史馆置监修国史修撰直

馆昭文亦置直馆集贤又有修撰校理之职名数虽

异而职务略同

谢绛曰太宗肇造三馆立秘阁真宗景德中图书

寝广大延天下英俊之士数临幸亲加劳问递宿

广内有不时之召人人力道术究艺文知天子尊

礼甚勤而名臣高位繇此其选也

臣按前代藏书之府非止一处而掌书之官非止

一职名数虽异而职务略同

今代图籍皆藏内阁所设之官止一典籍焉盖本

朝翰林之官虽有异名实无异职其所储书非独

以存前代之旧盖将以资儒臣之考阅讲究以开

发其聪明以为异时大用之具也仰惟太祖开基

既设翰林院置学士等官又虑人才非储养作兴

不能有成乃洪武癸丑命编修张唯等十人入禁

中文华堂肄业诏宋为之师上听政之暇辄幸

堂中取其文亲评优劣命光禄给酒馔每食皇太

子亲王迭为之主给冬夏衣时赐白金鞍马太宗

永乐甲申命学士解缙选新进士中材质英敏者

得修撰曾棨编修周述周孟简庶吉士杨相王英

王直等二十八人又增周忱为二十九人俾就文

渊阁进其学且谕之曰文渊阁古今载籍所萃尔

各食其禄日就阁下恣尔玩索务实得于己庶国

家皆得尔用命司礼监给笔札光禄寺供饮馔分

钞以市膏烛赐第以为居止列圣相承按为故事

每遇开科间于进士中选其俊异者如甲申制读

书中秘以储养之前后得人比诸他进士为多用

之当时有得贤之效书之史册为儒者之荣是诚

一代盛举也臣伏读文皇帝谕棨等有曰人须立

志志立则功就未有无志而建功成事者汝等皆

今之英俊当立志远大不可安于小成为学必造

道德之微必具体用之全为文必驰驱班马韩欧

之间古之文学之士岂皆天成亦积功所致也一

时诸贤服膺圣训莫不奋发立志勉进学业皆大

有所成就留者擅文学之名出者播政事之誉大

哉皇言其所以主张文教作兴人才为世道虑也

一何远哉三代以下所仅见也嗟乎贤才不易得

亦不易知必随时而取之不限一时必多方以试

之不拘一艺然后贤才毕用而无遗苟惟取之于

此时而他时则否试之以一艺而他艺则否而欲

所用皆得其人难矣臣请着为定制一次开科一

次选用简择之余乃分诸司观政待新进士诣太

学行释菜礼毕即敕礼部谕俾各录平日所作文

字投献封送翰林考订其中有辞采文理其学可

进者别出题试之其所试之文与所投之卷相称

即取以预选不问年之长幼质之强弱苟有器识

才思者即如故事命官教育以俟其成若其辞钩

棘而意诡异者不在所取三年之后随其材器而

任使之每科不必多选所选不过二十人每选不

必多留所留不过三五辈如此则国家储材以待

用者无非通经学古明体适用之儒布诸庶位列

于内外者又皆得夫文学博雅之士以错杂于政

事理法之间以润饰之臣见天下彬彬然多文雅

之士儒皆真儒吏非俗吏凡其制作以华国施为

以辅世者咸有可称述者矣为治要务用人要术

莫先于此

唐武德二年改内史舍人为中书舍人

臣按此中书舍人设官之始然是官也故隶于中

书省故以中书舍人为名我朝罢中书省尚仍其

旧名名虽同而实则异也盖前代之中书与翰林

学士分掌内外制诰以为两制盖属文之官也我

朝之中书舍人则专以书写为职耳书者六艺之

一汉人谓之小学以试学童为吏者也夫人能之

无庸设官设之始自今日盖以王言所系之重前

代乃属笔于吏胥殊无慎重之意祖宗以此设官

盖有深意必得夫素通经术深明六书之义心正

笔正如柳公权所云者居之庶不汗王言耳苟粗

识偏旁而学术无素者尚不足以当此况又粗率

侧媚而流品非清者哉

以上简侍从之臣臣按翰林之职以备顾问参议

论侍讲读谓之侍从可也而博士典籍舍人等官

亦系之侍从者盖以今制皆属于翰林故也中书

舍人之职虽有专科然所书者学士所草之制况

今内阁亦有舍人别书诏敕云

同类推荐
  • 张三丰先生全集

    张三丰先生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龙王兄弟经

    佛说龙王兄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水石缘

    水石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On the Method of Zadig

    On the Method of Zadi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宿曜仪轨

    宿曜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妄使团

    无妄使团

    末法时代,诸神离去。命运的齿轮从未停止转动!最后的神使们在命运的牵引下踏上寻神之路。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呢?
  • 凤舞大清

    凤舞大清

    这位supergirl悲天悯人,慧黠博学,伶牙俐齿,机敏幽默,即将成为一名妙手仁心的现代中医之际,却因一次意外魂回大清融入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展开了千折百回的爱恋、造就了荡气回肠的人生……磅礴恢宏的煌煌盛世,在那一页,旖旎如锦风雨飘摇,倘徉着缠绵悱恻的无边风月,也蕴藏着惨烈悲壮的博弈倾轧……
  • 八中奇闻录

    八中奇闻录

    只是心血来潮的一次玩闹,却引发了一系列灵异事件。。。而且,在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乃至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也在向你缓缓打开。。。引鬼体质的擅长作死逗比男,阳气旺盛的武术学徒,再加上爱吐槽的半吊子小道士,不一样的火花迸放,不一样的基情四射!
  • 丑女变白天鹅男友追爱99天

    丑女变白天鹅男友追爱99天

    她,从三岁开始,大家都说她丑,上学后,大家叫她面具女侠,面具掉下,丑脸重现。后来,她找到失散多年的哥哥,才知道这一切是一个骗局,丑脸是哥哥弄的,父母的嫌弃也是装的。知道这一切的他,重新追爱,n次表白后,她答应了他。
  • 夫宠之太子殿下快躺好

    夫宠之太子殿下快躺好

    “快……”“已经够快了。”“不是!我是要……”“我不是给你了吗?”躺在某人身下的美人欲哭无泪了。她只不是在青楼里买了他一夜,却没有想到再次相见居然是自己的顶头的人。本想着把他给上了,却被他反扑了。惹了这位腹黑又妖孽的男人,冷玉珺真心后悔,不分日夜的颠鸾倒凤,日日扶着酸痛的腰过日子。谁能告诉她怎么样才能把他这个妖孽给灭了!【霸气篇】“夫人昨晚你我已经是夫妻……”“夫人?阁主真会说笑,本宫合适嫁于你?”“刚刚……”“呸!就算嫁也是你嫁个我!说到底我才是你夫君!”“你是女子何来夫君这一身份……”“夫人既然这么蛮不讲理,那夫君理当好好罚罚!”“……”(此文有毒,谨慎入坑。)
  • 胖妞逆袭,重生

    胖妞逆袭,重生

    你,不过就是这样,就是这样淘气的你,是你么,
  • 老板的思维

    老板的思维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书,它试图为读者提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指导思想、一般思路和基本原则,并精选了大量相关的实战案例以加深读者的理解。本书试图以资源效率为主线,将各种工商管理理论的精华内容串连起来,并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全书共分为理念篇、诠释篇、实务篇三部份。其中理念篇着重介绍资源效率视角对“管理理论从林”、企业、企业家、资源、价值、效率等各种概念的理解;诠释篇主要从资源效率的视角来诠释企业的一些常规经营管理活动;实务篇则是介绍以资源效率思维来开展的一些经营管理活动,这些经营管理活动包括着眼于业务的效率管理活动,以及着眼于某一种或某几种资源的资源管理活动。
  • 狱图

    狱图

    地狱中成圣,不为灭妖魔。人世间成佛,不为渡浑浊。一路走来……他要的不仅是抬脚动风云,挥手乱天下。
  • 叙事玺悲

    叙事玺悲

    小时候我们曾有一面之缘,长大以后我与你再次见面。是缘?是孽?纷纷扰扰之间,你我早已不是当初的我们。长大一个复杂的词,明白一个悲伤的词,爱情是一把枷锁,困住了我们所有人。在此我一祝你一生快乐,二祝你一帆风顺,三祝你永远...忘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