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3700000007

第7章 原野,阳光泥土的记忆一(1)

高原蚕

黄土高原,像男低音一样浑厚,像木炭画一样粗犷的黄土高原,是生我育我的摇篮。

我的如田垄野花一样绚丽多彩的梦境,像坡畔节节草根一样雪白甜蜜的记忆,哪一桩不是高原给予的呢?

雨啊,甜丝丝的春雨,滋润着高原干渴的嘴唇。斜掠雨幕的燕子,烤蓝的尾剪,剪断了根根银白的珠链。

黄灿灿的迎春花儿,开满了坟头,如一挂披拂的金发。折下几枝,刨拢一堆黄土,插上去,寄托我的欢乐的悼念。桃杏花儿开了,粉嘟嘟的,抹一坡胭脂。指头蛋儿大小的青杏青梅,酸软了牙齿。浅浅的麦浪里,藏着挑荠菜者的足踪。桑树绽芽了。油绿闪亮的叶芽儿,是高原春的童稚的眼晴。妈妈从破旧的白榆木柜里找出一张蚕纸,上面挤满了灰的黄的蚕种儿。

她小心地撕下一角儿来,用—块棉絮包好,要我装在贴身的花裹兜里。

于是,像鸡妈妈抱小鸡一样,我用自己的体温孵暖着一个个沉睡的生命。

隔些天儿,早晨,取出暖得热烘烘的蚕纸儿来看,我欢喜得惊叫起来:“出蚕了!出蚕了!”小小的、细细的,像小黑蚂蚁般大的蚕儿出壳了,有的还只露出黑蒙蒙的脑袋。

可爱的小生命啊,要咬破这甲壳的禁锢,该要多少勇气和力量!我找来一只扁圆的小铁盒儿,用铁钌在盖儿上戳只小眼儿,作蚕儿的眠床。然后,上桑树掐些叶儿回来,给蚕儿备下庆贺生日的第顿盛筵。

记得侖一年,不等桑叶儿爆芽,我暖的蚕儿却已早早出了壳。采不到桑叶儿,蚕儿是要饿死的呀,至少也会饿昏的!我急得快要哭了。妈妈埋怨我的性急,她要我去摘刚爆出的榆叶儿给蚕儿吃。榆叶儿也能给蚕儿吃么?我想。要能吃,那一定是跟春荒时节妈妈做的麸面馍馍一样粗糙苦涩的了。有,总比没有好。我还是去釆了,总算解了忌。

睡的,吃的,都有了,便搬它们进去。

我用手指轻轻去捉。太细太小了,要么捉不住,要么捏死了多痛惜啊!

妈妈却找来一团弹得松软的棉花,或寻出一支洗净的蓬松的旧毛笔,轻轻去刷。那蚕儿便一只只落在水嫩水嫩的桑叶儿上,蠕动着,找着叶沿儿,香甜地吃了起来,开始了它们短暂怛却令人钦仰的一生。

许是在梦中吧?蚕儿迅速蜕去了黑色的胎衣,变灰,变白,变长,变粗了。

捉一只放在掌心,冰凉凉滑润润的,煞像一根打磨得精细的玉石坠儿。

此刻,狭小窒闷的小铁盒儿,已局促得蚕儿不能向由自在地活动了,我便把它们迁入妈妈的针线筐箩。

恨死那只馋花猫了!稍不留意,会偷偷吃掉蚕儿的。我端来只筛子扣在上面,气得猫儿围着筛子喵喵叫,最终不得不怏怏而去。

采叶、换叶、清理残枝剩梗;一眠,二眠,三眠。蚕儿终于老了起来。待它们雪白、光滑的肌肤变得透明、黄亮,并不再恋吃桑叶时,我便糊一张纸在茶杯上,或方木盒盖上,将它们一只只捉在上面,让其吐丝。

真神!蚕儿肚内的丝,竟会有那么多,那么长!你看,它们一个个抬起头来,口中牵着根柔彻的、纤细的丝絮,从这边爬向那边,又从那边爬回这边,周而复始,绵绵不断。而它们丰腴的身躯,就在这不断倾吐中,慢慢儿缩下去,缩卜去,直到缩成一环。这时,一张圆的或方的,白的或黄的丝片儿便诞生了。

蚕儿啊,就这样在生命的成熟阶段,用向己的生命为世界奋力编织着雪白的诗句,向生活倾吐着一腔纯洁高尚的爱情!

看着蚕儿辛勤吐丝的神态,我仿佛觉得那丝不是从蚕儿口中吐出来的,而是从我的心中抽出来的,而且觉得那也不是丝,而是一曲高昂的生命之歌!

高原上如我一样饲蚕的孩子们,喜欢用养蚕得来的丝片儿铺垫墨盒儿,闵此常常惹来伙伴们嫉妒的目光。用这样的墨盒儿舔笔,分外滑腻柔润,写的字,也格外有光泽。那健挺的—竖一横,丰满的吣点一捺,仿佛不是由毛笔写成,而是由一只只蚕儿拼成似的,一时间,都在眼底蠕动起来。哦,多美的心境啊!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赞颂蚕的无私献身的千古名句。然而,丝尽了,它们的贡献就停止了吗?没有!它们是丝虽尽而贡献仍不止的!

请看,当它们吐完了丝,便缩成深褐色的—团,静静的,仿佛老去了一般。可是,过些时日,它们却又像魔术似的尽都蜕去甲袍,变成了妩媚蛹蛾。它们颤动着粉白的三角形的双翅。摇动头上轻盈的触觉,像滑冰似的沙啦啦地跑动着,是寻偶方友的吧!然后排卵,繁育后代,为来春留下希望的种子!

这时,只有这时,才能说它们是真的老去了!高原人啊,并不以养蚕为业,但谁家庄前屋后没有一株郁郁苍苍的桑树呢?我因此常常深思:我的群居在北方高原上的袓辈,虽经千年沧桑,百代更迭,却始终不曾忘记在各自门前栽一棵桑树,到春天育几盘蚕儿,那是为了什么呢?是不愿忘记以农桑为本的古老的先袓?是告诫儿孙不要背弃推动历史向前的劳动?我说不清,或许是兼而有之的吧。

从唱读“小小猫,跳跳跳”的童谣,到吟味“一件小事”的短文,忽地—下,我从混沌童稚的孩提时代一下跨入血气方刚的青春时代。我的儿时饲蚕的兴趣也终于减淡。然而,弟弟,侄儿,就像我当年一样,仍在养。后来自己有了孩子,孩子竟也无师自通地接着养。现在,我已由人生的春天迈迸了人生的秋天。估计,这养蚕的风俗,在这高原上,还会一代代传下去吧!

蚕儿,总是跟春天、童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养蚕,对于生活在高原上的孩子来说,不啻是一种美的启蒙。蚕儿的无私献身精神给予我的滋养,至今不衰。每每,当一丝內满自足的情绪在心头潜滋暗长的时候,当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儿坎坷,或者看到某些歪风而意志沮丧的时候,我便想起了蚕,想起了将一生献给生活“死而后已”的蚕儿的品德。亍是,奋起取代了颓唐,怠惰化作了警觉。人,如一息尚存,不也应该像蚕儿那样,永不停止自己的创造和贡献吗?

至今,每当忆及我的高原少年时代饲蚕的这一往事时,我便想起了家乡的人民。

世世代代劳作在这浑厚、粗犷、贫瘠的黄十高原上的乡亲父老们,他们从最低的生活标准中获得赖以生存的热能,却创造出谁也无法算清的无穷无尽的财富,并把它源源不断地献给世界,献给生活,献给爱情、鲜花和友谊,而自己的索取,却是那样微薄。我不止一次地觉得,生我育我的家乡,给了我生的欲念、勇气,以及驰骋想象的无垠天地的黄上高原,就是一张硕大、厚实的桑叶儿,而世代操劳在这块苍茫的黄色土地上的人民,就是一只只以吐丝为己任的蚕儿!是的,是蚕儿!

1984年3月

奇特的地下城堡

我见过各种各样的窑洞。

那些石砌的、土筑的,坐落在山坳中、川道里、山崖下的大大小小的延安窑洞,如同金黄的小米,闪光的延河一样,每每忆及,任谁也会陡生一股崇高亲切的仰慕之情。

在苍茫起伏的黄土丘陵地带,我还见到过那在壁立如削的赭红土崖上挖凿的山洞一样的窑洞。“家家半凿山腹住,车马都从屋上过。”清人沈琨的诗句,就是对其风貌所作的相当出色的描述。这种简陋的原始情调的窑洞,仿佛是时间老人留在大地上的一只只眼晴,深沉、严峻,透过它,使人得以窥见遥远的历史面目。

我这里要说的是另一种窑洞,那就是星布在黄上高原上的、如同奇特神秘的地下城堡一样的渭北地窑。

这地窑始于何时何代,我不曾考证过。近来偶翻杂书,见宋时庄季裕《鸡肋篇陕西谷窖》一文这样写道:“陕西地既高寒,又土纹皆竖,官仓积谷,皆不以物藉。虽小麦最为难久,至二十年无一粒蛀者。民家只就田中作窖,开地如井口,深三四尺;下暈蓄谷多寡,四周展之。土若金色,更无沙石。以火烧过,绞草桓钉于四壁,盛谷多至数千枳,愈久亦佳。以土实其口,仍种植,禾黍滋茂于旧。”读到这里,眼中不觉一热:这不就是高原家乡地窑的缩影么?是的,谷窖赖以诞生的土质,以及它的打法、格局等,莫不酷似渭北地窑。因而揣度,这地窑的历史至少该己接近千年了吧?

地窑窑址的选择,在早先,是需请风水先生或熟谙乡风民俗的长者踏勘选定的。其实,只要选择一处向阳、稍高、七质优良(如红楼土)的地块儿就行。窑址既定,便可择日开掘。先由地面向下掘穴宽深各数丈,如同方形大口深井;再由四壁向内打窑;最后挖一条四十五度左右的漫道通地面。窑门用砖或胡基砌成,家乡人称“扎间子”。“间子”上安门窗,顶端留一孔小天窗通风透亮。窑内顶壁用麦秸和泥涂裹,不仅为了平整光滑,还为了延长窑的寿命。

夏秋忙罢挂犁休闲的季节,是打窑的旺季。打窑人家,爷孙父1,会一月两月的坚持拼搏在工地上。望着那在火炽的阳光下挥动的臂膀,那自酱紫的脊背滚落的汗珠,不由你不为高原人那种生的坚强和创造的执著而叹服!

地窑有地窑的好处。一处中型窑院,四周可各开窑洞一孔。一孔窑洞,足足顶得上三间厦房;或作灶房,或住人,或作牛圈。窑内还可套窑,俗称“二间”或“拐窑”的,多用来贮粮、贮菜、贮物,堪称理想的贮室。地窑的主人常常向客人夸耀地窑的冬暖夏凉。确也是。冬季,暴戾的高原寒流对它无可奈何;夏伏,燥热的高原暑浪亦难逼入。午休时,如若忘记用棉被一角梧住肚子,十之八九是会着凉闹病的。

有利也有弊,住在深深的地下,对于以农桑为本的高原人来说,收藏碾打便陡添了几分艰辛。晾晒贮粮,得自漫道扛上扛下;起出一头黄牛的圏粪,需得花去一个强壮汉子的整整两个上日。吼雷打闪时,人们第—桩要紧的事便是去窑垴上寻找,堵截鼠洞。一时来不及塞堵或有被漏掉的,到时“飞瀑”便会窑顶落下,转眼满窑积水,排之无路,常常酿成灾祸。

家乡的地窑啊,就是这样集创造的乐趣和生活的艰辛于一身的!在这样的地窑里,我度过了童年时代。它所给予我的那种既亲切又苦涩、既骄傲又困惑的记忆至今不泯。

历史,终于翻到了新的一页。今年初,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高原家乡。记忆中星罗棋布于高原胸脯中的地窑,大都神奇的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排棑蓝汪汪的新房。远远望去,那矗立在原头上的新村,宛若骤雨洗亮的—抹浅山;杨柳掩映中,一根、两根,如同春草般茁壮的电视天线,高插于房脊之上。新村周围,责任田中,麦苗如茵,油菜泼金……

渭北高原啊,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的早晨,告别了祖辈穴居的地窑,昂首踏6—层铺满阳光的崭新台阶,向着世界,展露它那雄健壮美的姿容了。

高悬枝头的酸枣儿

阳光下,鲜红鲜红的颗颗玛瑙儿,高悬在酸枣树的枝头上。我小心地捏着枣枝儿,一颗颗地釆撷着,装满了母亲用家织布缝在衫襟上的口袋。

多么鲜美的酸枣儿啊!我贪婪地咀嚼着,酸了牙齿,甜了心窝。低枝上的酸枣儿终于被我采光了,可那高枝上的几颗,还依旧高悬挂在梢头。阳光下,红灼灼的,向我投下诱惑的目光。

我决心摘下它们来。我一手拽着枣枝儿,让它弯下腰来,一手伸向梢头。

近了,近了!我猛一跳,枣枝儿一晃悠,“啊哟!”像大肚儿马蜂蜇了似的,一根枣刺儿狠狠地扎着了我的手背。一松劲,那枣枝儿又倔强地挺直了腰。

我欷歟地吹着被枣剌扎伤的手背,眼里噙满热烘烘的泪花儿,要是妈妈在身旁,我准会委屈地放声哭起来。

阳光下,那高悬枝头的酸枣儿,依然向我投下红灼灼的目光,似在嘲讽我的怯懦。

我弯腰扯下一片剌槿花叶儿,团在掌心揉烂了,捏着,让绿色的汁液滴在迸出鲜红的血珠儿的伤口上。(那次,爸爸让镰刀撞破了手指,不就这样止血的么?)

我寻思着摘下那几颗酸枣儿的法儿。

这次,我不再拽软软的多刺的枣枝了。我小心地拨开枣枝,将一只手伸向树枝的腰部,勾紧了,趁劲儿向胸前扳下。近了,近了!一颗酸枣儿碰着了我的浸着汗珠儿的额头,凉冰冰的。我高兴得心儿评怦跳,用另一只手将它们一颗颗摘下。

哈!完了酸枣儿终于被我摘完了。我慢慢儿送走树枝儿,小心地抽出手来,像清点宝贝似的,数着掌心的酸枣儿,一颗,两颗……

嗬!一共五颗,又大又红的五颗!

我没有将它们装进小口袋儿,而是紧紧攥在手中,一步三跳地向家里跑去。我要向妈妈报告,这是高高悬挂在酸枣树上的五颗酸枣儿!是被扎疼了手,流了血,终于摘下来的五颗酸枣儿啊……

童年的记忆啊,伴着我走向生活。荆丛中,坎坷里,我牢记着那动情的一幕:

阳光下,高高悬挂在枝头的酸枣儿,红灼灼地,朝我投来诱惑的目光……

1982年12月8日

原野,清香的记忆

野菜,家乡的野菜,给过我多少绿色的清香的记忆啊!提着只榆条编的小笼儿,拎着只小铲子,姐姐带着我,去地里挑野菜。早春的风,用它凉飕飕的手掌,轻抚着我的脸颊,那感觉,就像后来才读到的“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古诗所描写的那样,不温不冷的。田里的麦苗儿起身了,一拃儿高低,风过处,荡起浅浅的浪痕;而整个广袤的原野,则像是一眼望不透的淡绿的湖水,颤颤地发皱;而我们,又仿佛欢乐的鱼儿,在这湖里游弋。

同类推荐
  •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本书包括了亲情之暖、友情之暖、爱情之暖、陌生人之暖四部分。全书收录《十四岁少年失忆事件》、《永远的粉丝》、《不寻常的生日礼物》、《神秘的刘教授》、《我欠父亲一颗真心》等36个故事。
  • 埋在花盆里的真情

    埋在花盆里的真情

    《温暖的故事:埋在花盆里的真情》是从全国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叶雪松先生已发表的温暖故事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温暖的故事:埋在花盆里的真情》里这25篇故事,有数万字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多角度,多侧面描绘了让人落泪的人间真情,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大餐。
  •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印下最美的记忆(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跃上葱茏

    跃上葱茏

    本书作者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学者型官员,退休后仍坚持躬耕文亩,此书便是他近三年的散文随笔精选,共60篇。其中有对工作的思考,更多的是观察社会、品位人生之感悟,不乏史家智慧、学人襟抱、草根情怀。
  •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往事回味(读者精品)

    爱人的目的是爱情,为了目前的小波浪忽然舍得将几年来两人辛辛苦苦织好的爱情之网用剪子铰得粉碎,这未免是不知道怎样去多领略点人生之味的人们的态度了。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往事回味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我的两面性王源

    我的两面性王源

    白衣琢风骨,丹青画眉目。清泉滴明眸,君侧清风度。身姿挺立透空霄,眉眼深沉通地户。青松林下任君踏,绿水涧边随君赋。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奇花布锦,瑶草喷香。白衣翩翩,何处仙郎。一尘全不染,竟惹凤凰翔。踏风和春暖吟歌系情源星眸引月醉妙语尽言欢。王源,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荣幸。
  • 火线残阳

    火线残阳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战火纷纷世界里。身处炼狱似的战场,多活哪怕一秒都是上天对于你的恩赐。
  • 末日那些年

    末日那些年

    胸中有块垒,化刀斩敌酋.初心永不变,持之万古行!!!当这个世界注定新生,而作为人类注定被消灭,往日的辉煌成为埋葬人类的深渊,所有的一切开始排斥人类,一个人,从阳光的日子穿越到末日16年后,他该何去何从。王山河仰天长啸:”为什么别人都是末日生存有了经验穿越回最初,我却是啥都不会跑到16年后。这是会死人的。“
  • 谍影迷情

    谍影迷情

    前路一片迷蒙,迷雾隐蔽了一切。你不是你,我不是我,究竟那一个才是真正的你?我执着的向前走,能否在拨开一切迷雾,看清你真正的面目?本文情节起伏跌宕,悬念叠起,引人入胜。笔调更加入了搞笑的描写,让人在探究中体验快乐。
  • 金身破穷

    金身破穷

    第一次写小说,写这本小说是为了向大神土豆学习,平时就很喜欢看小说,特别是辰东、三少、番茄,土豆这几位大神,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另外请大家多支持我的小说金身破穹。谢谢
  • 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

    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与人打交道的难度超过与任何一种其他生物,因为这个物种有一项最基本的机能,就是伪装。任何一个人都会隐藏自己的内心,或深或浅,或是善意之下的自我保护,或是征服之前的老谋深算。像变色龙一样,随着环境的改变把自己伪装起来,不轻易展现真实的一面。无论是你的亲人、朋友、同事、领导、伴侣,有时候你会觉得本以为已经足够了解他,却发现他只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而已。读不懂自己,读不懂别人,只能活得不知所以然。
  • 三十秒超人

    三十秒超人

    穿越到近未来时代的肖显成为了一名“娱乐记者”,在一次跑新闻的过程中他因救人而发生意外,陷入重度昏迷。当他醒来后,发觉自己获得了一项异能:在30秒的时间里,身体机能超越人类极限。而自那以后,麻烦也接踵而至……肖显的口号是:30秒内将人爆出翔,30秒后被人揍喊娘;给我30秒,还你一个清净的世界;30秒超人,30秒超神!“30秒的快男……”“死开!你才快男,你全家都快男!”
  • 帝碎苍穹

    帝碎苍穹

    少年卓浩冻死在了大街上,没想到穿越到了天皇大陆,并意外获得了一个绝世神器,但却惹来杀身之祸。一个巨大的秘密正在向卓浩慢慢显现。那个秘密究竟是什么?卓浩又将何去何从?
  • 霸道老公太蛮横

    霸道老公太蛮横

    出身豪门的大小姐夏唯安寄情于英勇帅气的苏允之,却被父母之命嫁给了E城首富江泽国之子江少晨。夏唯安失去笑容,老公纨绔不羁。
  • 悍妇重生之宰相狠嚣张

    悍妇重生之宰相狠嚣张

    传闻工部侍郎秦家的二小姐,恶毒泼辣,目无尊长。——嫡母听了微微一笑,笑得嘲讽。听闻她嚣张跋扈,冷血无情。——嫡女听了欲言又止,一副顾念手足的善良模样。据说她不讲道理,横行无忌,——庶女听了频频点头,横眉控诉。耳闻她无才无品无德无良。——嫡子听了双眉倒竖,以她为耻。听说她……——秦侍郎拂袖而走,我秦家没有此人!谣言猛于虎,本是一个风姿不凡,飘然若仙的女子竟令世人曲解如此,顺理成章,她出众容貌遭人妒,被毁容;惊世才情惹人忌,被断手;豁出性命讨公道,落到一个被家族遗弃,被世人唾弃的境地,只得到两字:活该!可怜秦家二小姐,受不了命运的不公,投井自尽,弄死了自己,因缘际会,穿来了秦臻容,壳子还是那个壳子,里子却不是那个里子了!有些话说出了口,就不是那么容易收得回咯,不弄得你鸡飞狗跳,尖声高叫,怎么配得上各位苦苦在外散播的美名,怎么能全方位立体式向诸位诠释纨绔二字。琴棋书画看不懂,德言工容皆为空,坑蒙拐骗样样通,百无一用纨绔女,世人皆笑,嘲笑,耻笑,轻蔑地笑。秦臻容淡淡一笑,依旧纨绔到底,纨绔出高度深度新天地,在众人讶异中破旧例,登朝堂,立功业,成为大齐开国以来第一位女官,并且官运亨通,前程锦绣,无人可挡。秦臻容混得风生水起,谁想背后中箭,政敌暗算,被逼成亲誓要将她赶出朝堂,本该如花的夫君,竟变作了京城第一废少!京城废少封忻平,世人鄙视,卖国求荣,不知廉耻,除了好事,什么都干。是可忍孰不可忍,废少是吧,要你变阉鸡!小剪刀已经备好,只待废少,废少却摇身一变,丰神俊朗,绝美无双,还捧着一颗真心,将今生许她。她,她下不了手了。罢了罢了,既然你不嫌弃我貌丑断手,就这样过吧。怎么,还有事?啊,你有血海深仇?秦臻容剔剔牙,淡淡道,恩恩,知道了,知道了,不要靠过来,一辈子那么长,帮你就是。不用不好意思,更不用以身相许!风云变幻朝堂,诡异难测世间,且看纨绔女子如何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逆天下,创传奇!女主成长文,本文一对一,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