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采访相对于显性采访而存在,也是新闻采访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隐性采访被众多媒体广泛应用,尤其以中央电视台的几个名牌栏目一《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应用得最为出色。
隐性采访,指的是记者在采访时,不将真实身份告诉采访对象,或者是虽告诉了身份,却未将真实采访意图讲明。
新闻采访一般采取显性采访的形式,一般都要对采访对象讲清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都要等待对方接受,采访才能真正开始。但隐性采访就不同了,有时是随机的,甚至并没有征得对方同意,或者在对方根本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采访实际上已经在进行了。
隐性采访是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方式。有时,为了达到新闻的某种目的,非采用不可。特别是进行新闻监督、反腐监督时,对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曝光时,为了达到理想的目的和效果,采用隐性采访,往往具有诸多优势。
隐性采访不会引起采访对象原有属性的变化。首先,它不会引起采访对象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新闻求真,有时,采访对象会因为知道你是记者而一反常态。尤其是在对某种社会丑恶现象、存在问题进行追踪采访时,更易发生这种情况,从而使你难以了解到事实真相。如服务业态度,如社会打假,如种种便民措施,是否真抓、实干、真服务、真打假。如果你作为记者直接去了解情况,了解到的内容往往正面的会多一些,形式的、摆样子的、走过场的、恶劣的往往就被掩饰掉了。这样,新闻便失去了真实性。而隐性采访,因为你是普通人,你的了解和询问往往更接近事实,对方不会因为你的询问而有任何改变,所以不仅有利于新闻真实性的获取,有时更可增加读者对新闻的可信度。
另外,隐性采访一般不会引起采访对象心理状态的变化。因为,采访对象并不了解你是谁,甚至不了解你的意图。因此,对方用不着对你设防。如,一些超生现象,他对无关人员是可以无所顾忌的,但对于新闻记者,尤其对于人口类报刊的新闻记者,对方可就十分地警惕了。从而导致你的采访非常困难,有时得到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甚至完全相反。
隐性采访适用的范围概括起来有:新闻进行监督时;被采访事实和对象可能被曝光时;采访对象因谦虚或忌讳可能拒绝采访时;采访对象因某种原因感到情绪紧张时;不宜使釆访对象事先了解采访意图时等等。
隐性采访不同于“私访”,新闻记者进行隐性采访时,应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既不能损害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又不能损害采访象的名誉、权利和利益。采写稿件既要经过领导和领导部门的审稿,必要时也要送釆访对象过目或同意。
1995年6月20
怎样调动人才和调动知识
我们的力量本来就是非常有限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考虑如何去整合人才,整合知识。现在一个萝卜一个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领导这些同志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工作一步到位,而不是三步五步都不到位。一个部门的工作,要靠部门每个人的努力,而每个人积极性的调动与否,主任起着关键的作用。部门没有搞好,首先要追究主任的责任,部门的人一个个垮掉了,主任也要被淘汰。培养不出人才的主任绝对不是好主任,是不合格的主任。
我们的人才本来就有限,我们的知识本来就有限,即便是一个顶尖人才,他所具有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有多少复合型人才,既能办报也能搞经营管理、人格也到位,这样的人才有多少呢?凤毛麟角。就连顶尖的编辑记者和管理人才都很少。同时,由于我们领导者工作的不到位,有时处理问题的不公正、没能有效地调动起人才的积极性,又人为地浪费了大批人才。造成报纸没有信息量,没有文化品位,没有新闻性和可读性,没有指导性。我们要怎样调动人才、52调动知识?有些同志为什么成长太慢?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领导调理不够。领导要像带自己的孩子一样下功夫培养下属。现在,一方面版上没有好稿子,另一方面大量的质量不高的稿子积压发不出去。这是编辑记者的问题还是领导的问题?部门主任要讲科学,主任的科学性、责任心和公心占着很重要的位置,要在编辑记者身上下功夫。有的同志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是不对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世界永远是年轻人的,这是必然规律、自然法则。要客观、正确地对待这个问题。
报社第八轮改革动员报告2001年8月14日
“全局”与“大局”
不久前召开的长沙1996年度全国人口形势分析会,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全局。由此,我便想到新闻采写中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概括这些问题即:写局部性的报道较为容易,写全局性的报道比较费力;写传统题材比较顺手,写新型题材则比较费力;写静态报道比较顺手,写动态报道则比较费力;完成“规定动作”比较顺手,完成“自选动作”则比较费力。就是说对党中央、国家计生委统一部署的报道任务,报社具体布置的报道题目,比较重视,完成也较好,但靠自己深入采访发现并挖掘的重大典型及其它一些重大题材的报道,则比较困难。
固然,出现以上问题的因素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对全局不了解,或不够了解,故而不能把握大局。
作为人口与计划生育战线的新闻工作者,除去应具备新闻工作者必备的条件之外,最重要的基本功乃是了解全局,特别是要了解人口与计划生育战线的全局。只有了解了全局,才能够把握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较好地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服务。
为此,我们应在了解全局上下功夫,应审时度势,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判断报道内容,判断新闻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保持高度的新闻敏感,才能写出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作品来。
针对报道中出现的问題而作1997年2月28日
新闻写作与“修养”
在许多特约记者和通讯员的来信中,常常会提出一个话题:新闻写作的“诀窍”是什么?不少同志也认为,自己很辛苦,采访也比较深入,写作也比较勤奋,但总写不出深人人心、震撼人心的作品。
究其原因是复杂的。但我认为,文化功底、文化修养的程度是一个关键。江泽民同志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特别强调要学习各种知识,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各方面的知识修养,这是非常重要的。
“修养”,是一个人知识造诣、思想理论水平、生活阅历、品德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我们新闻界的老前辈范长江、邹韬奋、邓拓等,之所以成为名家大家,其作品成为不朽之作,均和他们的文化修养有关。去年,在中国美术馆参观穆青同志的摄影展,总的印象是他不仅有丰富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知识,而且擅长诗词、散文、书法等艺术,并能将这些艺术修养体现在他新闻作品的“成色”里,体现在他的摄影作品之中,因此,他的新闻作品,既有思想深度,又有很高的艺术品位,被人称赞为思想和艺术完美统一的典范。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古人讲:“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来说,就不止是个“耻”的问题,而是寸步难行了。因此,要想提高我们的作品质量,真正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我们的记者与通讯员就必须努力修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甚至科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常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戏路子”宽了,自然就会下笔如有神。
为报纸新闻改革而作1997年3月5日
消息写作应有新思路
消息作为新闻的最基本体裁,是我们日常写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新闻文体。
然而,如今我报的短消息、活消息、好消息却并不很多。平时,来稿最多的是那些动辄数千字的通讯。仿佛不拉开点架势,不进行一番“大手笔”的谋篇,便不能成文。这仿佛已成为困扰我们所有编辑的一个共同问题。一方面成摞的“大稿”,尤其那些通讯,压得编辑们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又常因找不到能撑版面的好稿而犯愁。
时代呼唤新闻改革,时代呼唤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及广大特约记者、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去努力拓展消息写作的新思路。笔者认为,在写作思路上,起码应有两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重大典型不一定都用通讯来表现,采用消息这一“短、平、快”的形式,往往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大关村苦干12年挖掉穷根》这条不足千字的消息,1997年2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后,就引起很大反响。假如此文也用通讯形式,篇幅拉长,内容枝蔓丛生,精华被长文淹没,肯定难有如此效果。然而,改用消息表现,则主题突出,文字简练,事例典型。读者的感觉明快而直接,记者写来也比较轻松。
二是通讯手法也可用来写消息。按传统教科书的要求,记者往往只能用逻辑思维来写消息,几乎不允许采用形象思维表达。固然,写消息离不开概括性语言,但忽视了形象思维,往往容易陷入过分抽象的局面之中。如果用通讯手法来写消息,这种局面则可以大为改观。范长江的经典之作《中国的西北角》之所以感人,正在于很多地方采用了白描,从而使一幅幅大西北生动形象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成功的新闻作品也正在于这样大胆的尝试,从而达到不同凡响的效果。为此,写消息确实需要我们转变一下观念。
为报纸改革而作1997年5月16日
言论的简练之美
报纸的言论力求简练,这是我们报纸理论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著名新闻评论家米博华说简练是一种品格,一种修养,一种才能。显然,简练应归人审美的范畴。
好的言论,往往有思想,有新意,有新冒出来的疑问可以阐述,比较言之有物,且短小,犹如一股清新的风,通常是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思想内容。
这些年,我们收到的言论稿件较多,但大多较长,也不精炼,有的甚至将未成文的半成品,八九千字、上万字的工作报告等稿件寄来。笔者以为,言论稿不够简练,一些“大稿”短不下来的主要原因有四:其一,穿靴戴帽现象严重,一篇文章顾及的面过多,过分追求由远而近、由虚而实、由小而大的照应和烘托手法。
其二,概括性不强,套话、车轱辘话太多,缺乏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
其三,过分自负,低估读者的领悟力和理解力,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道理上喋喋不休,做不到言简意赅,点到为止。
其四,过于溺爱自己的文字,不忍割爱,别别扭扭也得塞进去。刘勰说:“夫美锦制衣,修短有度,虽玩其采,不倍领袖,巧犹难繁,况在乎拙?”不能因为材料精美就把领子和袖子增加一倍。
言论乃报纸的灵魂。像人的眼睛一样,读者要通过这眼睛去观察全局,了解报纸的特色,从中汲取营养,用来指导工作。海明威说:如果再多给一些时间,我可以把文章写得更短,更精炼。为办好办活这张报纸,新闻理论界的朋友,让我们共同为这个很高的境界而奋斗。
对报纸理论言论的点评1997年5月19日
为何推行板块式版式结构
改革年代给新闻改革提出了紧迫的任务,作为为内容服务的版式形式,自然也要遵循这一原则进行改革。
板块式版式结构最早进入广播与电视,20世纪80年代末被引人报刊,20世纪90年代初首都主要党报及专业报相继推行。
我报创刊10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穿插咬合底线装饰的版式结构,各版的编辑也是按此模式和各自的能力“各显其能”。10年来,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各版各有千秋,但就整体而言,版式尚未形成明显或突出的风格。为提高报纸质量,年初制定计划时,报社提出了改革的方案,近期又推出了我报确立整张报纸的版式改革框架。既本着提高报纸的易读性、可读性、可视性的原则,又认真吸取党报和其他专业报的共同优点,全面推行板块式版式结构。
我报新的板块式方案要求,对结构与风格、行文、标题、题图刊头、线的运用,图片及美术作品的处理都做了具体规定。如板块应以立长方形为主,横长方形为辅,原则消灭正方形;文与文之间用线框分割,且规定了一版至四版的用线标准,具体地提出了字号的使用,照片的配合及稿件文字的规定,力争以简洁的表现方式,以冼炼的版面艺术语言,更准确地体现内容,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以形成我报的独特风格。
板块式结构强调色、形、体的结构美。色,即黑(标题、图片)白(空白)灰(正文字)的对比;形,即点(字)面(文章、专栏的形状)线(直线的粗细、标题的长短)的组合;体,即整个版面的整体布局。
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建议,与我们共同努力,完成我报的版式改革,进而形成内容与形式兼顾的我报风格。
为报纸版式改革而作1997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