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很快来临,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曲曲叫着,秋蝉也在一旁“知了、知了”的叫。窗外月光撒了一地,透过纱窗把整个屋都照的明亮。
我心烦的捂着耳朵,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忽然雾气缭绕中我又看见一个白色长裙拖地,长发飘飘的那个总说是我的女子缓缓走了过来,慢慢地她走到我面前,温和地笑:“我来看你了。”说着来拉我的手。
我打了一个寒战,我怕是我的前世变成了鬼来抓我了。我把手背在身后,不给她抓着。
“别怕。我就是你。你现在就是我。”她可比我温柔很多,说话都那么慢条斯理的。
“哦。你是商菀花。”我明白了,她是商菀花。
我一下抓着她:“快快回来吧。我快受不了了。我们换回来。”
“回不来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她依然是这样说
“怎么会呢?我那个年代我们用网络联系。你这个年代连电都没有。”我不明白她的意思。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她还是这句。
我急了,使劲地摇她:“你清醒点吧。醒醒。”
“帮我好好照顾爹爹,还有蕊儿。谢谢妹妹。”她边说话边慢慢远去。
“回来!回来!我们说话。我还没有弄清楚!回来!快回来!”我急得大叫着跑着追她。
“小姐,小姐。“我听见蕊儿着急的叫起来。
不好,我想是不是爹爹出事情了。我心里大乱起来。我去抓蕊儿,她怎么也那么遥远?
“小姐。”蕊儿要哭了。
砰的一声,忽然门开了,寒气冲入房间。我回过神来,原来我在做梦,蕊儿正抓着我在乱舞的手,快哭了。
“别哭。我没有事。”我有气无力地说,头脑中还回想着刚才那个商菀话的话,什么意思啊?真是纳闷。
“小姐,你要吓死我了。”蕊儿穿着一件单衣在寒风中哆嗦。我感觉到她手都冰了,赶快把她抓进被子里。
第二天一早我还没有起床就听见了爹爹在外面说话的声音。我诧异地跳了起来,披上外套就跑出房间。
清晨的阳光洋洋洒洒的撒满了一地一院子,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在院子里上下乱跳,爹爹被林晓晓扶着在院子里漫步,蕊儿开心地在院子里的石桌子上摆着茶点。我愣在一旁,我再擦擦眼睛,是不是我看花了眼?
“菀儿。”爹爹已经看见我了,招手叫我过去:“怕把你惊醒了。我们说在你的院子里走走坐坐然后再叫你呢。”
我跑过去,爹爹慈祥的笑着看着我:“不睡了?”
我摇摇头,爹爹笑了:“舍不得啊舍不得。你去梳洗一下,然后我们去看看你哥哥的屋子,你母亲的屋子。”
“菀儿,族长发话了,那天必然会带人过来。我现在后悔了,为什么不早点退掉这个亲事。”当我们走到我母亲的屋子的时候,爹爹忽然发话了。那是我从来没有进去过在爹爹屋子旁边的一个小屋。
吱呀一声,门开了,里面倒是像书房,墙上挂着好些字画,有一幅人物画像和我屋子里那幅差不多,只是姿态不一样而已,画中有一小诗,开头就写着忆婉娘,那应该是我母亲的名字了。
爹爹走到那幅画像前坐了下来,自言自语起来:“婉娘,婉娘。”
原来我妈妈真的叫婉娘,倒是好听的名字,哦,难怪我也有个菀字。只同音不同字而已。
爹爹又开始喃喃自语,我没有听完就出来了,让他安静的和我母亲说话吧。
我刚走到门口却听他说道:“婉娘,菀儿大了,我舍不得让她去那宁家。你说,我们后悔好不好?我们把她送走吧,好不好?”
我心酸酸的,落下泪来。
过了半饷,爹爹道:“菀儿,给你讲个故事。”
我知道爹爹必定要告诉我他的故事。
“很多年前,有一个少年读了很多书,想寻便天下奇书,看便天下奇景。于是在15岁那年开始走闯天下。那个时候,各地还没有那么方便的道路,各地只流传着各地的民间传说。那少年每走一处就听一处,完全着了迷,并记录下来,偶然没有钱用了,就停留在那个地方讲学游说,总能解决问题。有一天……”
“那他是不是把这些传说写成书了?”我好奇。
爹爹笑笑摇头:“别打岔。18岁那年,他到了某地,那里很是繁华,风景奇秀,气候稳和,人口也重多,又是重要的城镇,他留恋往返,竟然在那里呆了几月。买了很多书,走了很多地方,看了许多山,也住了很多庙堂,在快没有银两的时候,他开始讲学,每个星期一五讲学,星期二六讲沿途听来的各种故事。”
那不是讲书先生吗?我想。
“那可是在当时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他开创了讲书的先河。”爹爹是乎明白我在想什么,接着又说:“在第二个月他攒了不少银两,打算离开,在最后一次讲完故事后告诉大家他的意图。但是这时很多人联名写了个长长的帖子,请这个人做他们的老师,甚至最有名的一人还赠送给他一个大院子做讲学的地方。”
“那他留下来了吗?”我好奇的问。
爹爹点点头:“留了。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赠送他宅子的人就是后来的现在的当今皇帝。”
“哦。”这样啊。我双手托着头:“那皇帝肯定很欣赏他了。是不是封他做了官啊?”
爹爹笑起来:“鬼丫头。是的。只是那时候他不愿意做大官,所以皇帝就给他一个文书职位,并派了一帮人给他做下手,猜猜这个是什么工作?为什么?”
我想了想皇帝想做什么呢?那人既然做了讲书的先河,那就是以前没有人做这个统计了?统计。哈,我眼一亮,难道这个皇帝要学习秦始皇统一文字?
“爹爹,是不是他要你写书,然后统一文字呀?”
爹爹眼一亮,手摸着我的头:“好聪明的丫头。我家丫头呀,她母亲刚去世,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她就猜不出来。”
我讪讪地笑。
“是呀。”爹爹接着说:“原来皇帝要统一文字,也想统一一下语言和书籍。那个人后来编写成这个朝代的第一部字典,后来又完成了故事集,他把他听来的故事也编辑成了一本书。”
“那他不老了?”我问。
“一点点的说。你呀。”爹爹停停接着说:“他写完书的时候才25岁。人啊,年轻气胜的,既然做了点小官,又有皇帝的赏识,自然有人不满起来。但是他不怕,官越来越大,麻烦也就越来越多。皇帝那时候总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那我母亲是公主啊?”我兴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