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9300000006

第6章 立齋閒錄一 (5)

昔我太祖高皇帝之起,與漢高同而神武過之。 (「與漢高同而神武過之」,「高」原無,據舊鈔立齋錄補。) 漢高馬上居帝位數年,故不免中伏弩、冒流矢,危然後定。我太祖皇帝遭胡運之大更,羣雄並起,龍飛淮甸,芟刈羣雄,東征西討,混一區宇。中國既定,惟有四夷,命將征討,高居九重,神謀聖算,所向克捷。海內之國,三皇五帝不能臣服者皆來臣服,莫不納貢而效職焉。比之漢高,誠以為過。正所謂『我武維揚,於湯有光』者也。雖因天與人歸,實賴我太祖皇帝有文王純一之德,大行皇后有后妃不妬之行,則百斯男,無不穆穆皇皇宜君宜王者矣。故使之本宗百世為天子,支庶百世為諸侯。上法三代之公,下洗秦世之陋,體三代之封建,分茅胙土。先封形勢之地。陝西百二山河,昔有人言:『一夫當關,萬人莫敵。』其人悍勇,西鄰吐番,故以藩王之長秦府王之。山西表裏山河,地產良馬,屈產之乘在焉。其人剛壯,所謂山西將者也。北近胡虜,故以晉府王之。燕國雖無名山大川之限,其南冀州、真定、保定、順德、廣平、大名等府,所謂桑土之野。地里坦平肥沃,其供賦之饒不待言而可知。其北雖曰沙漠寒涼不毛之地,廣畜羊馬。其土地之人,不耕不蠶,皮衣肉食,鞍馬是務。遼、金、殘元藉之而各興一代之業,故以燕府王之。其四川雖曰西南一隅,山河阻深,劉備、諸葛處之而虎視吳、魏者也。故以蜀府王之。其餘楚、湘、齊、兗、寧、遼、谷、代、慶、肅,星羅棊布。比之古制,雖皆分封過當,然太祖皇帝之聖意, (「然太祖皇帝之聖意」,「意」原無,據舊鈔立齋錄補。) 莫不欲護中國而屏四夷也。今各處親王故多驕逸不法違犯朝制者,不削則朝廷紀綱不立,削之則傷親親之恩,此我皇上之所難處也。賈誼曰:『欲天下之治安,莫若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無邪心。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率從。』真裁制諸侯之良策也。當今之勢,以臣愚見,莫聽晁錯削奪之策,當行主父偃下推恩之令。秦、晉、燕、蜀四府子弟分王於齊、兗、吳、楚、潭、湘,齊、兗、吳、楚、潭、湘分王於秦、晉、燕、蜀,其餘寧、遼、谷、代、慶、肅等府,比類而分王之。少其地而小其城,如此則藩王之權不削而自弱矣。臣又願皇上待遇親王,薄其貢而厚其恩,常盡親親之禮。如歲時伏臘,外國所貢稀罕之物并京製嘉殽美味,命使臣頒送之,就問起居安否何如。其賢如漢之河間獻王與東平王蒼者,下明詔褒賞之。其驕逸不法如淮南、濟北者,初犯則容之,再犯則赦之,三犯而不改者,當會親王而告太廟,削其地以廢處之。豈有不順服者哉?臣嘗以為人君之有天下,亦如人之有一身也。天下之患有內外,一身之疾有腹膚。四夷之患,人之疥癬也,骨肉之患,人之腹心之疾也。疥癬之疾,有時而搔癢吾體,命良醫而修藥,一掃之而平復矣。腹心之疾,非智識膏肓者不能也。昔賈誼見漢諸侯強盛,故以腰脛指股為喻,今臣以一身百體為譬。今我皇上乃天君一心也,所謂具眾理而宰萬物,百體之從命也。各處親王,五臟、耳目、口鼻、手足也。五臟酸甜嗜欲不同,手足安危亦異,如目好色而耳好音,鼻好臭而口好甘。其心天君,隨其百體之好,則失主宰之道;不隨,則攪亂吾心而已。故醫書云:『智者能調五臟和。』既和,不惟無腹心之疾,而疥癬之疾亦不生矣。噫!五臟和而一身安,一家和而百事遂。里諺曰:『家不和,隣里欺。』臣亦謂:『國不和而四夷窺。』此一理也。蓋自古帝王之治天下,莫不以為身家當先。是以堯之文思安安,允恭克讓者,亦必先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文王之小心翼翼,亦必先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即孔子所謂『身修而家齊,家齊而國治,國治而天下平。』孟子曰:『言舉斯心加諸彼。』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此古今聖王治天下之囗〈車丸〉範也,伏望皇上鑒察焉。」

貴州都司軍士臣高巍,係山西遼州人。原係洪武十五年願入太學生員。蒙本州知州王欽奉詔書內一款,以「山林巖穴懷材抱德之士」保舉到京,於建文元年九月十二日蒙吏部引奏。為臣不曾在役,欽依發還本所,今臣有侄高二應役不缺。臣雖不為國用,聞知某軍作亂,人人得而誅之。臣委身敵愾之心不能自已,謹奏為願使協燕事。臣聞成周時,管、蔡監殷以叛,周成王命周公往討之。以周公聖人之全才,率武王伐紂之大眾,取三叔所監之小國如反掌也。而周公緩攻徐戰者,非兵不利而戰不勝。聖人之心,以兵,凶器也,戰,危事也,孤人之子,寡人之妻,獨人父母,傷天地之和,召水旱之災,不至於不得已不用也。故必待三年之後而滅絕之。其初豈不欲三叔、武庚自悔過而投戈耶?觀於東山、破斧之詩可見。今某國謀為不軌, (「今某國謀為不軌」,「今」原無,據明鈔本、舊鈔立齋錄補。) 皇上命大將率大眾而往討之,其蕞爾一隅之小國,固易破也。今我皇上,苦恐傷生靈,損折軍將,況彼之軍民,即皇上之軍民,以皇上天地好生之仁,豈忍赤子肝腦塗地乎?臣願奉明詔或只尺之書,臣當披露忠膽,大陳義理之詞,對彼明以天命,曉以禍福,明親親有和解之義,無讎殺之理,使各罷兵而復守分土。從,則著我皇上英武之威德;不從,當盡臣子之節義。蓋自古用兵,交使在其間。昔酈食其掉三寸之舌,下齊七十餘城,魯仲連修只尺之書,燕之軍將見者無不涕泣。臣雖無二子通變之口才,頗有二子破燕下齊之素志,惟在我皇上用與不用,聽與不聽爾。

高巍為假周公說,援引詩書,反復幾千言。說云:「昔周公聞流言之謗,避位居東。若使大王始知謀逆者,擒其逆賊,或械送京師,或戮而奏聞。若聞疑謗之言, (「若聞疑謗之言」,「若聞」二字原無,據舊鈔立齋錄補。) 或解其護衞甲兵,或質其所愛子孫,釋骨肉猜忌之疑,塞讒奸離間之口。如此,大王安得不與周公比隆哉?大王慮不及此,遂移檄遠近,大興甲兵,侵襲疆宇。所以任事者得藉其口,以為殿下假誅左班文臣,欲效漢之吳王倡七國以誅晁錯為名也。臣獨以為不然,殿下欲伸伊尹、周公之道也。雖然,不聞孟子有云:『家必自毀,然後人毀之;國必自伐,然後人伐之。』臣愚過慮,恐一奸雄豪傑鳩集無賴,因昧乘釁,率眾數萬,突起而橫擊之。萬一有失,大王獲罪於先帝,不能辭其責矣。今大王據北平,取密雲,攻永平,襲雄縣,掩真定,擒將虜士,易若建瓴。雖古之用兵若孫武者豈能過哉?但自興兵以來,已經數月,尚不能出區區蕞爾一隅之地,較之以天下,十五而未有一焉,其用兵之計,又可知矣。且百戰百勝,兵家不以為勝。其老子又云:『佳兵者不祥。』今計大王之將士,東戰西伐,馬無停足,殆亦疲矣。况朝廷驅天下無限之師,大王以一國有限之眾應之,大王得心之士,大約不過三十萬眾。大王與我聖天子,義則君臣,親則骨肉,尚生離間之疑,况三十萬眾異姓之士,寧可保終身困迫而死於殿下乎?蓋將軍屢戰則疲,疲則離,離則取大王如拾芥。正所謂徒能料事而不能料人。臣寄跡巖穴,不忍坐視兵連禍結,所以挺身效一策。蓋為一二之慾而顛覆百萬億之生靈,露宿風眠,披堅執銳,嗟咨滿野,肝腦塗地,孤人之子,寡人之妻,獨人之父母,傷天地之和,召水旱之災,是豈智者之所為哉?臣以為動干戈孰若和解,使帝者復帝,王者復王,君臣之義大明,骨肉之親愈厚,乃天下萬世之幸也。臣所以得奉聖天子明詔,置死度外,來見大王,欲盡一言求頸血污地者,緣臣宿許太祖高皇帝,生當殞首,死當結草之願,豈有要求於其間哉。且老子云:『天下神器也,不可智力求,不能以三代守。』若我太祖皇帝,乘胡元亂極思治之機,提一旅於鳳陽,揮三尺於馬上,兵不血刃,席捲驅逐,羣雄屏跡,奄有華夏,是豈智力之所能?實應乎天也。是以既即寶位,立綱陳紀,奠安華夷,分茅胙土,封建子孫,欲其藩屏王室而外禦戎夷,其神謀聖算,為天下子孫萬萬年之慮也。以大王之賢智,躬承先帝遺訓,不為不熟矣。夫何以一朝之忿,遂以骨肉之親翻成讎敵?其為先帝之累為何如哉?大王其熟思之。以臣之計,臣躬奉聖天子之旨,念及大王以為帝室最近之親,何至如此?未嘗不灑泣流涕。今大王若信臣言,以臣為質,備述情由,上表謝罪,按甲休兵以待。事報朝廷,必寬宥大王擅興甲兵、軍民將士脅從之罪。如用修親好,則天意順,人情和,太祖皇帝在天之靈亦妥安矣。如其不驗,臣願烹鼎鑊,甘無畏色。不然,大王執迷不回,捨千乘之尊,損一國之富,輕謀淺慮,爰及干戈,走風塵,冒霜露,恃區區之小勝,忘親親之大義,以寡敵眾,以弱敵強,而為此僥倖不可成之悖事,臣又不知孰優而孰劣也。况太祖皇帝大喪未終,毒興師旅,恐與伯夷、叔齊、泰伯、仲雍求仁讓國之義有徑庭矣。雖殿下有清夷朝廷之心,天下臣民謂以殿下不無有篡奪之議。幸而兵勝得成,固中大王之計,後世公論之士以大王為何如哉?倘有蹉跌,取譏萬世,於是時也,追復愚臣之言可得乎?伏願大王再思而審處焉。」

國朝處士高巍言:「嘗聞世之所謂丈夫者,蓋以其能為國家排難解紛,上足以安宗社,下可以服黎庶,而無一毫徼利干譽之私。臣樗櫟朽材,年甫桑榆,遨遊山野,經史自娛。內有飽煖之樂,外無攘竊之虞,感荷皇朝之賜厚且深矣。臣雖無丈夫之才,頗有丈夫之志,素慕仲連、子產之為人,善與人排難解紛,名世而不朽也。臣因天下不幸,我太祖高皇帝升遐,遺詔內外臣民同心輔政。蓋欲使聖子神孫本支百世為天子,支庶百世為諸侯,上法三代之公,下洗漢唐之陋。祖訓一定,萬世永賴,我聖天子欽遵遺詔嗣登寶位。龍飛之初,誕布惟新之政,下養老之詔,天下感戴,奚啻考妣?莫不願立於朝而忠於其事。朝野皆曰:內有聖明君主,外有骨肉藩翰,二帝三王之治只尺可待,此萬世磐石之固也。吁!不意忽聞大王與朝廷有隙,張皇三軍,抗禦六師,竟不知其意何出?今在朝諸臣,文者導之以智,武者奮之以勇,皆謂執言仗義,以順討逆,焉有不勝取者乎?如反掌爾。今殿下論親親最賢最長,即我朝之周公也。當存周公大公至正之心,毋惑他人流言之謗。亦如周公安重自修,使無一毫驕吝之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內輔朝廷,外屏四夷,則周公制作之功不得專美矣。惟其我朝基業同周室,太祖皇帝純德同文王,大行皇后慈惠同周后妃。 (「大行皇后慈惠同周后妃」,「周」原無,據明鈔本補。) 今殿下才美同周公,輔我皇上守成邁成康,故以周家始終之說言之。巍白髮書生,蜉蝣微命,生死不懼者。但久蒙太祖皇帝教養,無所補報,况朝廷勉勵風俗,於洪武十七年以行旌表愚臣孝行之門,臣竊自負。既為家之孝子,不可不為國之忠臣。死忠死孝,臣素願也。故敢披露忠肝,陳大義辭。惟願皇上與殿下各棄流謗之言和好,親親如故,罷兵息民。臣之忠義既盡,如果賜死,於九泉之下得見太祖皇帝在天之靈,問臣所以,臣亦有以藉口矣。」

麾下從軍秀才高巍謹上北征長篇五十韻,伏冀電覽。詩曰:

「皇帝建文初一年,管、霍、蔡叔共流言。不思太祖艱難日,遂入鴟鴞惡鳥篇。皇帝虛己問羣賢,遭家多難豈自天?羣臣叩首御堦前,選將練兵去平燕。三軍宿將無可舉,取人無過親賢裏。一一重瞳親鑒別,文武全才居上列。通天玉帶就賜腰,將之拜受辭金闕。即日推輪送江滸,奉命北征三叩首。奇謀勝算蘊胸中,奏捷飛書待日數。旌旐央央映日明,軍容肅整向前行。不徐不疾盡一舍,蕞爾燕城早晚傾。躬承制諭效曹彬,城陷不務戮一人。緩攻徐戰非示弱,生靈糜滅痛傷神。斂兵長圍且退守,能與士卒同甘苦。在昔吳起吮癰疽,卒母聞知悲死所。即旦水流草復青,軍人超距馬騰鳴。凡蒙犒賞願奮戰,一鼓天誅四海清。春日載陽鳥嚶嚶,江山明麗木忻榮。撫恤良民不易肆,執訊獲醜歸神京。緩轡鞭敲金鐙嚮,眾軍齊和凱歌聲。奏凱還京告太廟,自古班師當宴樂。金罍玉盞布天廷,光祿進饌且奏樂。工歌杕杜與車攻,鹿鳴四牡皇華咏。彤弓湛露更相奏,絃歌悠悠樂有餘。醉酒飽德時靡争,嵩呼萬歲賀太平。放牛牧馬桃林野,載戢干戈不用兵。退食公門拜老母,喜動慈顏上壽酒。座中嘉客有誰人?惟有亥唐張仲友。論功行賞禮當封,官上加官祿萬鍾。御筆丹書鐵券至,同與山河誓始終。憶昔唐朝郭子儀,同心輔佐李光弼。聖朝名將隨時出,身係安危更有誰?巍本遼山一野民,當年有志入成均。幸受微職斷事府,斷事不明宥從軍。投筆班超事已遂,據鞍馬援志將伸。今逢大帥斯文說,何必乘槎去問津?」

【陳杰點校】

國朝典故卷之四十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异世伊人无双

    异世伊人无双

    伊染前世遇到个渣男然后穿越了,穿越之后身份好像挺高贵,还有着宠着自己的父母哥哥。可是谁能告诉她这到底是个什么世界?魂兽?是穿越到了玄幻世界么?当初渣男要抢的戒指貌似是个了不得的东西呢。器灵?这个长得跟棉花糖一样的东西是器灵?果然是见识太少了么。谁说魂兽都是凶残冷酷不近人情的,这只软绵绵的跟冰雪一样的小家伙是什么回事?死跟着自己甩都甩不掉。且看女主如何干掉情敌踹翻敌人最后抱得美人归(好像有哪里不对?)咳咳,应该是男主干掉情敌陪着女主踹翻敌人最后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害羞)本文有一部分的设定是按照斗罗大陆来的啊,看过斗罗的会觉得熟悉一点,没看的也没事,和斗罗没什么大关系。本文一对一无虐。
  • 阳光下的友谊

    阳光下的友谊

    她,一个富小姐,在学校里遇到了两兄弟,一个在当门卫,一个却被万人捧在手心,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奇遇……
  • 皇宇道典

    皇宇道典

    合道大劫,化道而陨,本以为终于解脱,谁知竟是新的开始。姬皇宇仰天长叹:“命运,我不管你轨迹如何,今生我只为守护我前世未曾拥有!”
  • 西云集

    西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动念开天

    动念开天

    末世天地变,造化万物生;秩序谁人定,吾动念开天!
  • 异界之归来少年

    异界之归来少年

    放逐之地走出的少年由于血脉觉醒被接引回祖地,且看少年如何强势归来!
  • 衍圣传

    衍圣传

    他虽不是女儿身,但皇帝誉其“才貌冠天下”。他虽不是明朝遗臣,但梨洲先生称其“若生明末历史改也”。试看他,如何以绝世才华,醉枕江山......欢迎加入(书友群)山东逍遥阁文学畅谈社473253476
  • 忆童趣

    忆童趣

    长大后才慢慢开始怀念当年,才明白无邪是真,无忧是多大的幸福!
  • 你能看得到我眼中的世界吗

    你能看得到我眼中的世界吗

    在这个地域辽阔的梦幻大陆之上,有这样一个门派,他们的修行者谱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但他们的名字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叫“黑猫”
  • 曹操的故事

    曹操的故事

    曹操虽然身为武将,但在文学方面也有着非常大的成就,在他给后人留下的诗文中,既有对戎马生活的感悟,也有对壮志的向往,更多的是他对人生时光的缅怀,曹操的诗文,大都豪气凌云,让人读来情绪激荡,壮志满怀。曹操开创了一代建安文学,与其子曹丕、曹植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但是,在很多历史剧文中,总是将曹操刻画成一个白脸奸相的模样,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就值得我们仔细去品味分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