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23200000009

第9章

其树不贵乎高长,其枝干贵乎繁衍。不由宿根而出,以子撒种而生。所种之子,初收者未实,近霜者又不可用,惟中间时月收者为上。须经日晒燥,带绵收贮。临种时再晒,旋碾即下。(玄扈先生曰:此虑冬月碾子收藏,风日所侵,恐致油;若受水湿,仍当郁烂故也。余问老农云:棉种必于冬月碾取。谓碾必须晒。秋冬生气收敛,于时晒曝,不伤萌芽;春间生意茁发,不宜大晒也。二说,皆有理。余意:谓春碾者,秋收时,简取种棉,曝极干,置高燥处。临种时,略晒即碾,当无害。秋不展者,碾下种,用草裹置高燥处,不受风日水湿,可无郁。惟春时旋买棉花碾作种,即不可:恐是陈棉,或尝受湿故。若旋买棉核作种,尤不可:恐是陈核,或经火焙故。今意创一法:不论冬碾、春碾,收藏、旋买,但临种时,用水湿过半刻,淘汰之。其秕者、远年者、火焙者、油者、郁者,皆浮;其坚实不损者,必沉。沉者,可种也。又曰:木棉核,果当年者,亦须淘汰择取。浮者,秕种也;其羸种,亦沉。取其沉者微睰之:羸者,壳软而仁不满;其坚实者乃佳。

或疑导择损功,此不足虑也。若依世俗密种,亩用子一斗,诚难果如法。棵间三尺撮种之,亩用于一升以外足矣。)其种,本南海诸国所产。后福建诸县皆有,近江东、陕右亦多种,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种之则深荷其利。悠悠之论,率以风土不宜为说。按《农桑辑要》云:“虽托之风土,种艺不谨者有之;种艺虽谨,不得其法者有之。”信哉言也。(玄扈先生曰:《农桑辑要》作于元初。当时便云“:木棉种陕右,行之其他州郡,多以土地不宜为解。”独孟祺、苗好谦、畅师文、王祯之属,能排贬其说。抑不知当时之人,果以数子为是耶否耶?至于今率土仰其利,始信数君子非欺我者。呜呼,岂独木棉哉?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也。)

《便民图纂》曰:棉花,谷雨前后,先将种子,用水浸片时,漉出,以灰拌匀。候芽生,于粪地上每一尺作一穴,种五七粒。待苗出时,密者芟去,只留旺者二三棵。频锄,时常掐去苗尖,勿令长太高。若高,则不结子。至八月间收花。(玄扈先生曰:木棉,一步留两苗,三尺一株,此相传古法。依此则能雨、耐旱,肥而多收。《图纂》作于近代,云“一尺一穴”者,太密,此迩来稠种少收这滥觞也。又曰:吴人云:“千禾亚万禾亚,不如密花。”此言最害事!稀不如密者,就极瘠下田言之,所谓“瘠田欲稠”也。田之肥瘠,在粪多寡,在人勤惰耳。已则瘠之而稠之,自令薄收,非最下惰农,当作此语耶?若田肥,自不得密;密即青酣,不实;实亦生虫。故稀种则能肥;肥则实繁而多收。今肥田密种者,既无行次,稍即强弱相害,苗愈长,愈不忍痛芟之。栉比而生,不交远风,虽望之郁葱,而有叶无枝,有花无实矣。既虑其然,则瘠其苗,非从事之下耶?棉之干长数尺;枝间数尺,子百颗;亩收二三石,其本性也。今人密种少收,皆其夭阏不遂者耳。齐鲁人种棉者,既壅田下种,率三尺留一棵。苗长后,笼干粪,视苗之瘠者,辄壅之。亩收二三百斤以为常。余姚海之人,种绵极勤,亦二三尺一棵,长枝布叶,棵百余子。收极早,亦亩得二三百斤。其为畦:广丈许,中高旁下。畦间有沟。深广各二三尺。秋叶落积沟中烂坏;冬则就沟中起生泥壅田。岁种蚕豆。至春,翻罨作壅,即地虚,行根极易,又极深,则能久雨,能久旱,能大风。此皆稀种,故能肥;能肥,故多收。若如吾乡之密种,而又用齐鲁之粪肥,余姚之草肥,安得不青酣?不虫蠹耶?但虑酣之为患,不知稀之得力,又虑稀之少收,不知肥之得力,人情之习于故常如此哉!彼两方人,闻吾乡之密种薄收也,每大笑之。)

张五典种法曰:种之时,在清明谷雨节,以霜气既止也。种之方,或生地用粪,耕盖后种;或花苗到锄三遍,高耸,每根苗边,用熟粪半升培植。锄非六七遍尽去草茸不可。种之疏密:苗初顶两叶时,只划去草颗;宜密留,以备死伤。再锄尚宜稍密。三锄则定苗颗,宜疏不宜密。大约每花苗一颗,相距八九寸远;断不可两颗连并。苗之去叶心,在伏中晴日,三伏各一次。有苗未长大者,随时去之。花性忌燥,燥则湿而桃易脱落。花忌苗并,并则直起而无旁枝,中下少桃。种不宜晚,晚则秋寒。早则桃多不成实,即成亦不甚大,而花软无绒。去心不宜于雨暗日;雨暗去心,则灌聋而多空干。此北方种花法也。北方地高寒,尚宜若此;况此中地湿燥,何可不以北法行之?(按:张,山东信阳人。万历乙卯按吴,行部至海上,时六月初,察视田间,花苗多稚弱;恨其三五为族,即根以上尺许无蓓蕾,恨其密也。曰:“江左赋繁役重,全赖田收;而树艺无法,岁得半入,此伤农之大者。”极论其理,甚详悉;手书此则,刻而传之。海上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只百万亩。若此言必行,亩益棉三十斤,足供赋额;五十斤,足繇役。丰歉获收,家户殷给,悉仁言之利矣。)

玄扈先生曰:棉花密种者有四害:苗长不作蓓蕾,花开不作子,一也。开花结子,雨后郁,一时堕落,二也。行根浅近,不能风与旱,三也。结子暗蛀,四也。

又曰:总种棉不熟之故,有四病:一、秕,二、密,三、瘠,四、芜。秕者,种不实;密者,苗不孤;瘠者,粪不多;芜者,锄不数。

又曰:凡田,来年拟种稻者,可种麦;拟棉者,勿种也。谚曰“歇田当一熟”,言息地力,即古代田之义。若人稠地狭,万不得已,可种大麦或稞麦,仍以粪壅力补之,决不可种小麦。凡高仰田,可棉可稻者,种棉二年,翻稻一年,即草根溃烂,土气肥厚,虫螟不生。多不得过三年,过则生虫。三年而无力种稻者,收棉后,周田作岸,积水过冬;入春冻解,放水候干,耕锄如法,可种棉。虫亦不生。

又曰:棉田,秋耕为良。获稻后,即用人耕。又不宜耙细:须大土发岸起,令其凝冱。来年冻释,土脉细润。正月初转耕,或用牛转。二月初,再转。此二转,必木劳盖令细。清明前作畦畛,土欲绝细,畦欲阔,沟欲深。既作畦,便于白地上锄三四次。雨后锄为良,则土细而草除。锄白一当锄青二,去草自其芽蘖故。

又曰:凡棉田,于清明前先下壅:或粪、或灰、或豆饼、或生泥,多寡量田肥瘠。豆饼,勿委地,仍分定畦畛,均布之。吾乡密种者,不得过十饼以上,粪不过十石以上。惧太肥,虚长不实,实亦生虫。若依古法,苗间三尺,不妨一再倍也。有种晚棉,用黄花苕饶草底壅者;田拟种棉,秋则种草;来年刈草壅稻,留草根田中,耕转之。若草不甚盛,加别壅。欲厚壅,即并草禾奄覆之。

或种大麦蚕豆等,并禾奄覆之,皆草壅法也。草壅之收,有倍他壅者。惟生泥,棉所最急,不论何物。壅必须之,故姚江之畦间有沟,最良法。凡水土气过寒,粪力盛峻热。生泥能解水土之寒,能解粪力之热,使实繁而不蠹。谚曰:“生泥好,棉花甘国老。”但下粪须在壅泥前,泥上加粪,并泥无力。

又曰:种棉有漫种者,易种难锄,穴种者反之。漫种者,下种宜密;锄时,简别而痛芟之令绝疏。穴种者,穴四五核;锄时简别去留之。留不得过二。留二者,高五六寸,则以块亚其中而平分之,使根干相去,面面生枝,终不如孤生者良。简别之法,老农云“:一二次,锄去大叶者,此大核少棉种也。三锄后,去小叶者,此秕不实种也,或实而油病种也。”第此为杂种言耳。若纯用墨核等佳种,精择之,自无大核杂种,即全去小者。

又曰:棉子用腊雪水浸过,不蛀,亦能旱。或云鳗鱼汁浸之。凡种皆然。种棉须土实。漫种者,既覆土,用木碌碡实之;穴种者,覆土后,以足践之。

又曰:苗高二尺,打去冲天心者,令旁生枝,则子繁也。旁枝尺半,亦打去心者,勿令交枝相揉,伤花实也。摘时,视苗迟早:早者,大暑前后摘;迟者,立秋摘。秋后势定,勿摘矣,摘亦不复生枝。

又曰:锄棉须七次以上,又须及夏至前多锄为佳。谚曰:“锄花要趁黄梅信,锄头落地长三寸。”又曰:锄棉者,功须极细密。昔有人佣力锄者,密埋钱于苗根。锄者贪觅钱,深细爬梳,棉则大熟。

又曰:棉田沟侧,勿种豆。疑虑伤灾,利其微获者,是下农夫也。畦中尺寸空余,少俟即枝条森接。补豆一簇,并害旁苗十数,尤痴绝。赤豆害棉更甚。

又曰:凡种植,以早为良。吾吴滨海,多患风潮;若比常时先种十许日,到八月潮信,有旁根成实数颗,即小收矣。但早种遇寒,苗出多死。今得一法:于旧冬或新春初耕后,亩下大麦种数升。临种棉,转耕,并麦苗禾奄覆之。麦根在土,棉根遇之即不畏寒。麦兼四气之和,性故能寒也。用此法,可先他田半月十日种。

又曰:今人种麦杂棉者,多苦迟,亦有一法:预于旧冬耕熟地,穴种麦。来春,就于麦陇中,穴种棉。但能穴种麦,即漫种棉,亦可刈麦。

又曰:吉贝遇大水,淹没七日以下,水退尚能发生。若淹过八九日,水退必须翻种矣。遇大旱,戽水润之,但戽水后一两日,得雨复损苗。须较量阴晴,方可车戽。若能稀种,行根深远,即车后得雨,亦无妨也。

陶九成《南村辍耕录》曰:松江府东去五十里许,曰乌泥泾。其地土田硗瘠,民食不给,因谋树艺,以资生业,遂觅木棉之种。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子,线弦竹弧,置案间振掉成剂,厥功甚艰。国初时,有妪黄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作造杆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巾兑,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立像祠焉。越三十年,祠毁,乡人赵愚轩重立。

丘《大学衍义补》曰:按自古中国布缕之徵,惟丝粆二者而已。今世则又加以木棉焉。府人调法,民丁岁输绢绫皘及绵,输布及麻。是时,未有木棉也。宋林勋作《政本书》:匹妇之贡,亦惟绢与绵;非蚕乡,则贡布麻。《元史》种植之制:丁岁种桑枣杂果,亦不及木棉,则是元以前,未始以为贡赋也。考之《禹贡》,扬州:“岛夷卉服,”注以为“吉贝”,则虞时已有之;岛夷时或以充贡,中国未有也。故《周礼》以九职任民,嫔妇惟治蚕呆厶,而无木棉焉。中国有之,其在宋元之世乎?盖自古中国所以为衣者,丝麻葛褐,四者而已。汉唐之世,远夷虽以木棉入贡,中国未有其种,民未以为服,官未以为调。宋元之间,始传其种入中国。关陕闽广,首得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海通舶商,关陕壤接西域故也。然是时犹未以为徵赋,故《宋、元史食贷志》皆不载。

至我国朝,其种乃遍布于天下,地无南北皆宜之,人无贫富皆赖之,其利视丝粆盖百倍焉。故表出之,使天下后世知卉服之利,始盛于今代。(玄扈先生曰:陶宗仪称松江以黄妪故,有棉布之利。而仲深先生亦云“:其利视丝粆百倍。”此言信然。然其利,今不在民矣。尝考宋绍兴中,松郡税粮十八万石耳。今平米九十七万石;会计加编,徵收耗、剩,起解、铺垫,诸色役费,当复称是。是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粆,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未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故论事者,多言“东南之民,勤力以事上,比于孝子顺孙”,不虚耳。《松江志》又言:“绫、布二物,衣被天下”,原此中之布,实不如西洋之丽密。曾见浙中一种细布,亦此中所未见者。徒以家纺户织,远近通流,遂以为壤奠,为利源也。第事势推移,无数百年不变者:元人称关陕而外,诸郡土地不宜吉贝,识者非之。今之艺吉贝者,所在而是焉;何树艺之独然,而织纟任之独不然也耶?安能禁他郡邑之人不为黄妪耶?今北土之吉贝贱为贵。反贵为贱?余居恒谓北方之人,必有从事者。若云彼土风高,不能抽引,此语诚然,顾岂无善巧之法。而总料其不然,亦未免为悠悠之论。故常揣度:后此数十年,松之布当无所泄;无所泄,即无以上共赋税,下给俯仰,宜当早为计者,人情多未以为然也。而数年来,肃宁一邑所出布疋,足当吾松十分之一矣。初犹莽莽,今之细密,几与吾松之中品埒矣;共价值仅当十之六七,则向所云吉贝贱故也。夫以一邑渐及之他邑,何难?既能其一,进之其十,何难?由下品而中,由中品而上,何难?吾欲利,而能谓人已耶?北土既尔,他方复然,则后此数十年,松之布竟何所泄哉?至于此,即当事者必有轻重经通之策。第吾侪自朝谋夕,窃谓宜及今兼事蚕桑,以济布匹之穷。或者又复以土地不宜为言。呜呼,虑始之难,甚哉,昔人有言:“未事豫言,固常为虚;及其已至,又无所及。”余唯幸余言之不验也。夫即余言之不验,而以数十日之功,收蚕桑之利;余日以事纺织,亦安所不便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女孩的心声

    女孩的心声

    本书只讲了女孩的女孩的心声,男孩应该进来看看,女孩进来千万不要哭。
  • 白千恋晨

    白千恋晨

    四年前,我站在跑道上,你那天看着我样子,我想告诉你,你是我最美好的遇见。可我只能看着你的背影说再见。
  • 国宝级酒店

    国宝级酒店

    迪拜,拥有世界上第一家七星级酒店,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等等,是中东经济中心,音乐喷泉、奇迹花园、人工岛,用钱堆出来的城市。华纪,在心里估算:“用一座小山村,干掉迪拜,我只需要——七年!”
  • 武林成功护卫队

    武林成功护卫队

    这是一个炫技的时代。战乱,硝烟四起。男主角成虎(我发誓跟成龙没有一根瓜的关系,相同也就一个字的事)生活在一个世代为护卫事业的家庭……有一天,他的父母在一次护送过程中双双离世,其中隐藏着怎样的杀机?他决定要血刃凶手,重新夺回大虎刀家族“最强护卫”的称号!!以此作向我热爱的《火影忍者》致敬!热爱动漫的您不容错过!
  • 江湖:很抱歉,我爱上了你

    江湖:很抱歉,我爱上了你

    红衣飘扬,白裳融交。兄弟,仇人,始终抵不住爱情的脚步。不想爱,不能爱,不如说是不会爱。既然这样,就这样吧,不想去争,不想再去执着于那些飘渺的爱情…
  • 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趣味科学馆丛书)

    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 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 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为丛书之一。《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内容涉及科学发明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大神后羿

    大神后羿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保留着一样他认为最美好的东西,曾经拥有或者从未出现过,为了这份美好,他一辈子都努力地去寻找,不管他是神或是人,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
  • 崛起之巅峰都市

    崛起之巅峰都市

    当命运再给了你一次人生的机会,你是选择崛起,还是选择继续堕落?
  • 临弋

    临弋

    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我看到了另一个我,在那之后,我不是他,也不再是我自己。
  • 美女总裁的生活助理

    美女总裁的生活助理

    家有美女八婆,外有冷艳总裁,吞噬继承了来自八万年后的灵魂,李文飞开始了享受的人生。被许雅萱胁迫成为她助理的李文飞,突然发现一夜过后这位美女总裁似乎爱上了自己,当面对着一颗树和整片森林的选择,李文飞大喊:树和森林我都要,我的心是属于所有妹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