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05300000039

第39章

故十二部下次別斥謬用之愆又為二初明章安十二部經觀法簡略未備言寄事立名者如前所謂託事興觀義立觀心也雖有三觀之名者以十二部觀心之文但言即空假中故也十境十乘不列者且如玅玄亦明十乘釋籤尚云或辨十觀列名而已況十二部觀都不列之乎一部名下唯施一者以十二部觀心之文每一部經名目之下唯施即空假中一句故也然則清涼若以止觀方便正修十境十乘決通開拓十二部觀以明修相有何不可可但為清涼自在胸臆謬判止觀十境十乘以為漸頓別用章安十二部觀以為頓頓是荊谿作此斥之耳故不可執此便謂妙玄文句託事附法之觀不通人修以記主令用止觀方便正修決開故也豈此一句下次明大師境觀周足以斥謬用之非文為二初斥謬用一句而棄十境十乘煩字正作繁字芿者草不翦也謂繁多繁長也次故知下結斥謬用一句兩句之失一句兩句者略牒清涼用十二部觀也餘如前辨。

三十四辨謬

立漸圓觀但中非即實相之失文為三初問次答三喻文為二初明今家正意一家諸文皆說別教名為但中圓教乃是不但中耳言但中者教權故但不具諸法理實故中體是覺性而今文云實相但中實即俱實約教釋文但中在別良由於此權即但權恐指通教但有中名名為但中故此但中及以實相俱名為權修觀次第仍居後心此約教道十向後心觀但中耳不得濫於別向圓修融攝不二以由別教迴向位中含於多義或在於假或約但中或約受接或約圓修是故應須細分四義(云云)他謂漸圓觀於但中乃是錯將四教中圓作別教說故今破云約教釋文但中在別四教中圓一切諸文並皆初心圓三觀奚甞謂之觀於但中邪彼將此觀下次斥謬分二頓無文之失又為二初正斥謬分彼將此觀屬頓頓者斥彼濫用四教中圓並皆初心圓修三觀以為頓頓也故前喻云據此答文却用漸圓以為頓頓即此故也別為圓人立但中者斥彼錯將別教迴向後心觀於但中別為圓人立但中觀也圓別迴互顛倒之甚況復無憑豈非胸臆乎唯煩惱下次斥拾失為得不住調伏等者止觀云復有行人聞不住調伏不住不調伏怖畏二邊深自兢持欲修中智斷破二邊是人不能即貪欲是道斷貪欲已方云是道此乃住調伏心非不住也輔行云復有行人下重辨第四句人同第二句失不住調與不調望求中道雖求中道此但住於第二句故是故名失也(言四句者淨名經云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依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止觀引此句法次第與經大同)。

三十五辨謬

立但中非即實相乃是但中之失文為三初問次答三喻文為四初示名通大小次初心下正斥謬立即是從初常觀涅槃者即是釋論云菩薩從初發心常觀涅槃行道也妙玄文句並引此文證安樂行三若從下正約教門分判言小涅槃通別菩薩偏是一往通塗說者以別初心十住入空與通真諦涅槃無異故也若別論者則不然矣何者通教七地即已辨地恐墮涅槃即是真諦偏空涅槃如三惡道即淨名經訶須菩提其施汝者不名福田供養汝者墮三惡道如者似也同也菩薩同於二乘滯空故也(此借淨名折挫之言彼經挫其同於悲境是故聲聞應供義偏故止觀輔行引大品經說若入七地已墮二乘故為諸佛菩薩所訶是故今云通教菩薩至第七地恐墮涅槃如三惡道既至七地恐墮涅槃沈空滯寂故知出假不必在於七地下根故在凡位出假名上根也斷見惑已出假名中根也)別教初心但名真諦仍不得立涅槃之名者此約因果別而論之十住入空真諦在因故不得立果上斷德涅槃之號四故知下結斥無憑。

三十六重辨謬

立有觀但中涅槃之失文為三初問次答三喻不見少判等者不見少判初心觀於但中名為涅槃而清涼云有者灼然妄指也。

三十七辨妄

指諸文立二頓之失文為三初問次答或字應作惑字三喻文為二初斥謬用大意等文如前已破次斥妄指章安涅槃疏文自為四段初對檢無文次應是下斥妄指之由三又大師下舉大師諸文不載以斥別引章安之文豈可大師諸文判教都無其文而章安輙立兩頓有斷不斷之異邪故知大師判教無文不須更指章安之說也四況復下結斥妄指立義不成章安若乃有文則可既乃無文何得妄指然涅槃玄明經用中具列四句第四雖即謂之頓頓仍指前文明經宗中復有一行是如來行大般涅槃及常住等清涼不知妄立頓頓異於圓頓故今斥云況不次第五行正是四教中圓何得謬判斷與不斷而為兩頓乎。

三十八辨數

據八教以立二頓之失文為二初引次喻彼準八教立於二頓前文已斥今但破其數數常云耳彼既數數常云今亦頻頻而斥耳。

三十九辨謬

立二頓同異混和之失文為二初引次喻竅(苦吊切)者穴也空也此非文意應作[(白/万)*(ㄆ/手)]字謂旁擊也故不可將此雖異而同雖同而異質難旁擊他人不許漸圓即是頓頓也。

四十辨謬

判色香中道為漸頓之失文為三初問次答三喻止觀引華嚴云游心法界如虗空又云無明明者即畢竟空是舉空為言端空即不空亦即非空非不空又云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心中具一切佛法是舉有為言端(四明學者請思此文)有即不有亦即非有非不有又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是舉中為言端即中而邊即非邊非不邊具足無減勿守語害圓誣罔聖意(如此說者方見舉一即三非前非後也而四明謂空假中三諦皆有十界三千世間依正之法還合大師之意否悲哉不可救濟矣)輔行云文偏意圓不應偏難勿守語等者誡勸也勿守偏語以害圓融玉篇云加言曰誣亦掩也欺也網義大同言或具者如涅槃明三德祕藏或偏即是言偏意圓也自語相違者止觀序中明圓頓止觀及大意中既乃皆云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而清涼前判大意為頓頓今又判於色香中道為漸頓豈非予盾乎。

四十一重辨謬

立初心觀但中之失文為三初問次默三喻不言勝說者既乖聖道說則過彰所以默然乃勝於說凡修觀下乃至無言重破於默其文可見。

四十二辨謬

立二頓有分不分之失文為二初引次喻言文二者斥其據文須分也言觀一者斥其實難分別也謗法之苦罪流長劫故云曠累多生曠者遠也心既邪僻故使未來不逢善友開通正義由是而知依師學法不可人情人情雖則一期相於誣網之愆長劫誰受敬請後德思之慎之。

四十三辨謬

判雙亡雙照方便之失文為三初問次答三喻失緒者失其端由也參差者迴互不齊也具如止觀等者止觀云中道第一義觀者前觀假空是空生死後觀空空是空涅槃雙遮二邊是名二空觀為方便道得會中道故言心心寂滅入薩婆若海又初觀用空後觀用假是為雙存方便入中道時能雙照二諦故經云心若在定能知世間生滅法相前之兩觀為二種方便意在此也輔行云瓔珞經中釋前二觀竟即云因是二空觀為方便道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進入初地今初釋方便者有二種一者雙亡二者雙照初言二空者空假空空空即是遮遮即是亡由前異時雙亡方便今入中道任運雙亡亡即是中故云心心寂滅又初觀下次釋雙照初二觀時用空用假由前異時雙用方便用即是照照即是中故引經云心在定等生即是俗滅即是真故住中道能知生滅知即是照意在於此以皆中故故得任運此之任運由前作意更互亡照而為方便故入中時乃能爾也。

四十四辨謬

敗通修別修之失文為三初問止觀第一云四三昧是通修念佛是別修蓋通別之異耳次答清涼意云章安結集有失故云頂法師誤耳三喻輔行云以四三昧收諸行盡故名為通念佛三昧諸行中一故名為別通別雖殊莫非妙行又四三昧通皆念佛故名為通但語念佛偏舉一行故名為別故四念處云四皆念佛但隨教別所念不同故名為別前之三教各念一身謂生應報圓念法身諸身具足又四三昧通於四教故復名通有人改云四三昧別念佛通者未失大意何假違文(以章安結集止觀云四三昧是通修念佛是別修未曾失於大師之意亦是未失通別大意又是未失十章之初止觀大意也何假者假者至也何假違文者斥於清涼何假至此違止觀文而輒改云四三昧是別修念佛是通修邪)。

四十五辨謬

判三賢十聖之失文為二初引次喻圓教四位者開示悟入四十位也此師但見下敘彼謬分二教也賢聖之稱乃借別名圓等者明今家正意也故今家判仁王經云三賢十聖住果報乃是借於別教三賢十聖之名以名於圓開示悟入四十位住於實報無障礙土耳即借別名圓正明圓位也清涼不曉輒分賢聖對於兩教一何何笑若言別教賢聖位不合生彼者別教三賢伏而未斷何得生彼實報之土十地聖位破無明生實報土者證道同圓則非屬別況約說教道實無別人生故別教賢聖不合生彼也而判十地屬別者牒清涼謬判十聖是別也圓四十位俱破無明等者既四十位俱破無明因何乃將三賢是圓而分十地之聖屬於別教人邪又約證道同圓初地即是初住住何須分於十地屬別縱存約說教道則十地已(今文作以字誤也)含兩教何者證道同圓教道是別是故亦無分開十地屬於別義故止觀第十云若別圓能破無明直開苦道如實之法從實法得實報直於行有具足諸行感得依正無有罣礙根利福深不同中下若三賢十聖住於果報悉成就十二因緣等覺餘有一生因緣在輔行云若別圓下更明別圓福勝前教此即聖位不與前同證道同圓是故合說仍隨教道立本別名若三賢下證聖因位始終皆勝是故前文明別教位但在行向初地已上攝在此中三賢位內以約證道同圓初地即是初住所以攝在三賢住果報位內是故約證不分別圓之異但語三賢十聖之位耳。

四十六辨謬

判法華自語相違之失文為二初問又為二初騰彼問次舉彼答次喻文皆易見。

三自此下總結文為二初正結前文雖則亦論教失但是因於觀失兼而言之耳故今結云略明觀失教失不論也次歸命下明破立之意故今立喻為曉彼疑他非若遣此是亦亡其猶對華說空空無名字故歸命諸賢聖願捨是非之心也然前但為建立所傳止觀妙行以為無上涅槃之因非順我心固欲貶量抑挫他得以為失也願諸後德體此意焉。

同类推荐
  • 上池杂说

    上池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乌石山志

    乌石山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南纪事

    西南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胜朝彤史拾遗记

    胜朝彤史拾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ife of John Sterling

    Life of John Sterl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破天下

    破天下

    手握奇珠,纵横列国,征霸天下三界宇内唯我独尊!“如遇外敌,你们该如何!”“战!”“如遇强敌,你们又该如何!”“死战!”“如遇劲敌,你们还能如何!”“死战到底!”
  • 释疑宝卷

    释疑宝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书以图为主,用近200幅精美的照片,分六篇,即雁门长城、雁门关城、雁门古道、雁门名将、雁门商贸、雁门文化,反映了雁门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 踏月行

    踏月行

    危机四伏的魔兽山脉隔断了东西方大陆的交流。数百年前,‘九幽帝君’将魔兽山脉中数以亿计的魔兽灭族之后,这块大陆被命名为‘九幽大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寻梦之人

    寻梦之人

    一个混吃等死的宅男,有一天竟发现自己可以左右世界的生死...
  •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本书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市场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营销经济学、人才经济学、民生经济学、生活经济学、情感经济学等多个角度介绍了经济学常识。
  • 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研究

    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研究

    本研究主要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部分来阐述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的动机和限制因素。首先,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假设性理论框架。然后,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一步论证理论框架,并提出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模式。
  • 邪皇追妻之三十六计

    邪皇追妻之三十六计

    她会耍宝,他能霸道。她逃遍大江南北,他用尽三十六计,且看鹿死谁手。
  • 错落爱恋之冷颜罗刹

    错落爱恋之冷颜罗刹

    名门之媛,拥有倾城绝色。却因错爱,毁去一身繁华。从此复仇执念吞噬了灵魂,阴谋骗局越发纷杂。可当真相渐显,她却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