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构分析角度看,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四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体制,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人才济济、体制完善,竞争力就强。从资本看,我国还是一个比较穷的国家,资本实力弱。
从技术方面看,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在3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70%以上,我国科技投入低于发达国家2.3%的水平,我国许多尖端技术和重大核心技术的开发能力不强,多数行业的关键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化工医药产品大部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芯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此有的国外专家讽刺:我们不给你们出口芯片,你们连一台计算机也造不出来,不少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依赖进口,高技术品种钢每年需进口700~800万吨,高档合成树脂自给率不足50%,不锈钢80%要靠进口。中国自己生产700万吨塑料(折合乙烯),而家用电器需要的塑料要进口800万吨。另外,随着国外对我国产品设置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诸如出口商品受到严格环保标准的限制,出口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方法也将受到环保限制等等,绿色生产技术不足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从人才方面看,由于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比重本来就不高,加之受国外薪金、发展机遇等方面的诱惑,每年都有大量人才外流。
从体制方面看,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职能错位等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看我们的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突出的表现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差,最终体现在中国制造产品上(MADE IN CHINA),就是产品科技含量低、性能差、花色品种少、价格高等等。
(六)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选择
1.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高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块,渗透力和带动力强,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为了实现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一定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普及应用的程度;一定要加快现代信息基础实施建设,实现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的融合统一;一定要加速发展信息产业,重点实现一系列核心技术的信息化。
(2)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我国的传统产业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很大,今后相当时期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增强我国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增加科技含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
(3)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进程中,真正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4)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
既要完成传统工业化,又要赶上世界新的产业革命,一方面要积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不失时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发展那些对国民经济成长具有全局性和能够起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必须做好二者的结合。传统产业的改造一定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提高发展的起点,发挥后发优势;高新技术产业要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和发展中,开辟自身发展的广阔空间。
(5)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处理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关系
在可以替代的范围内生产要素的组合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在注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兼顾劳动密集型产业,尽量把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结合起来,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和创新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多地依靠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本,尽量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低级的传统工业品提升到更高级的创新工业品。
3.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重要和突出的地位
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整个社会都要持之以恒地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发展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健全环境、气象、防灾减灾监测体系,完善法制建设,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坚持运用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相结合的机制,特别要高度重视发挥政府依法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作用。总之,改变工业化的老思路,充实工业化的新内涵,提高工业化的水平和质量,使负面的外部效应最小化,做到生态破坏小、环境污染少,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4.实施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措施
实施强有力的“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新形势的重大举措,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通过境外投资,积极参与全球资源分配,获取或直接利用当地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拓宽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空间,真正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强有力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不是单纯的思路问题,更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无论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是两大战略的实施,必须形成两大动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