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工业化
1.工业化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许多智囊机构、相关工业研究、统计机构对工业化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面,提出了非常成功的研究成果。认为工业化是指从传统的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向以现代的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从手工劳动为主、农业经济为主,向大机器生产为主、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过程,是指以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为开端,大机器工业逐步取代家庭手工业和工场手工业而处于统治地位的过程。工业化是一个长期不断变化的过程,其间往往还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一方面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向工业占主导地位转变,另一方面工业部门的内部结构也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产业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工业化的基本实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从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工业化的定义,一般有狭、广义之分。
狭义的工业化定义:工业化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A.K.Bagchi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著名发展经济学家W.A.Lewis、H.Chenery、S.Kuznets等人也都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
广义的工业化定义: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在其哈佛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后来又将工业化定义修改完善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本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工业化定义可以反映产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的主要变化,既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这与一般只强调工业自身现代化的工业化定义明显不同。
许多专家学者将工业化的特征概括为:生产技术的突出变化,具体表现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各个层次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农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相对下降或工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上升;生产组织的变化;经济制度和文化的相应变化。
2.工业化过程评价标准
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了标准模式,即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第一阶段是农业经济阶段(或称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其中工业化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第三阶段为发达经济阶段。
钱纳里通过对多国模型模拟研究的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提出了以下4项评价指标:
人均生产总值: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按1982年美元计算,人均GDP分别为728~1456美元、1456~2912美元、2912~5460美元;
三次产业GDP结构评价标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GDP结构在高于33.7%、低于28.6%、低于37.7%为工业化准备时期,在33.7:28.6:37.7期间为工业化初期,在15.1:39.4:45.5期间为工业化中期,在8.0:50.9:41.1期间为工业化成熟期;
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评价标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在高于63.3%、低于17.0%、低于19.7%时为工业化的准备时期,46.1:26.8:27.1为工业化初期,31.4:36.0:32.6为工业化中期,24.2:40.8:35.0为工业化成熟期,低于17.0%、高于45.6%、高于37.4%时,则进入工业化发展后期即经济稳定增长阶段;
城市化率评价标准为:低于32.0%为工业化的准备期、低于36.4%为工业化初期、低于49.9%为工业化中期、低于65.2%为工业化成熟期、高于65.2%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第三阶段即经济稳定增长阶段,包括发达经济初期和发达经济高级期。
工业化阶段中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还反映在工业内部结构的转换。根据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四个时期:第一阶段是重工业化阶段,包括以基础原材料工业为重心和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第二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包括以一般加工为重心和以技术密集加工工业为重心的两个时期;第三阶段是技术密集化阶段,包括以一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和以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其中上一阶段的第二时期也就是下一阶段的第一时期,因此又称四个时期。一般来说,以基础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的高加工度化阶段是工业化的中期,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工业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时,为工业化的后期阶段。
3.工业化理论综述
我国的有些专家学者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工业化的观点和理论依据等,对工业化理论从微观基础、中观基础、宏观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概述。
(1)工业化理论的微观基础
工业化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的过程,最初的工业化理论起源于对经济增长模型的探讨。在个别企业和微观层次上,经济学家运用生产函数衡量企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分析经济增长使用的最简单、最著名的生产函数,是在20世纪40年代分别由英国的罗伊·哈罗德和麻省理工大学的埃弗塞·多马提出来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一模型方程式的表述为:Y=K/k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存量,k在这里是一个常数,叫做资本-产出比率。
这个方程式的基本观点是:资本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人们与企业的储蓄,使投资成为可能。如果推广到国家层面,则国家的全部资本存量决定了工业增长的速度,而国家资本存量主要来源于居民和企业的储蓄。因此一个国家的储蓄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工业增长速度的关键因素。
罗伯特·索罗和爱德华·丹尼森等经济学家,尝试用不同生产函数的方法解释增长的根源。他们仍然使用新古典的生产函数,但包含了更多的生产要素,把资本存量(K)、劳动力(L)、可获得资源(R)和生产效率(A)等因素纳入生产函数中去,得出新的生产函数方程式:Y=f(K,L,R,A),这样产出的决定因素从资本推广到了资本、劳动力、资源和生产效率。因此工业增长的贡献性要素,除了资本存量的增长外,还包括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增长、可获得资源约束的降低、引起效率或生产率提高的技术进步等。
新增长经济学家修正了传统增长模式中收益递减或收益不变的假设,提出了规模收益递增的假定。新增长经济学强调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决定着各种投入要素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随着知识的积累,即使同样的投入要素也可以以异常多样的形式加以组合,由此带来边际生产力递增的无限空间。一国的知识水平越高,则其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也越高,不断地使用和创造出知识,是发展中国家谋求长期增长之路。他们的理论暗示着决定一国工业增长的关键在于其人力资本的规模,以及知识创新的氛围,这种氛围包括适宜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人们据此认识到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性,提出了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结论和战略。
(2)工业化理论的中观基础
新增长经济学理论已经认识到工业的规模效应,规模收益递增来源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促使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而为了获取外部范围经济则要求企业间的协作和产业间的协调。产业协调即产业结构问题,也就是要建立工业部门的前后向联系以及平衡三产之间的关系。
一些经济学家从产业结构出发,讨论工业发展模式,产生了平衡增长和非平衡增长的争论。兰格纳·诺克斯和保罗·罗森斯坦·罗丹等平衡增长的支持者们认为,如果世界各国想成功地获得持续增长的话,就只能同时而且全面地发展各种工业。这种理论也被称为“大推进”理论。艾伯特·赫尔希曼等主张非平衡增长的学者认为,没有任何根据表明所有的国家必须遵循既定的模式去发展,尤其是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能够而且必须集中精力发展为数不多的部门,这些部门往往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部门。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把工业增长的视角延伸到了考察三产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关系。在关注两者之间关系的学者中,有些是从工业的角度出发的,有些是从农业的角度考察的。前者主要关心的事是农业收益和剩余递减或就业不足,是如何影响工业部门发展的。他们建立了“两部门模型”,认为农业收益和剩余递减,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农业劳动力剩余,即存在着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这为工业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3)工业化理论的宏观基础
事实上工业增长或经济增长理论没有把市场需求和国际贸易问题考虑在内。一些经济学家们则进一步把需求约束条件和贸易因素引入到对工业增长或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来。经济学家首先把需求的产生设定在一国内部,需求取决于人均收入水平。霍利斯·钱纳里与其合作者通过对一些国家的发展历史的考察发现,工业化程度与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有关,但不存在一个单一模式。而根据恩格尔定律,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工业化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恩格尔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人们花在食品上的开支预算便会下降。
后来的经济学家开始考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对一国工业的影响。最早论证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两人的论述虽有不同,但都认为国际贸易有利于贸易国的“双赢”。他们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在国际分工中一国应该生产具有本国比较优势的产品,发展具有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他们的理论后来成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制定外向型战略的理论基础,即大量出口蕴含本国比较优势的产品。如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等都包含其中。
其实,上述理论仍然存在着缺憾,人类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人类社会如何发展,必须应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4)工业化理论的特点
工业化理论有两大特点: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渐序发展过程。实际上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的社会、自然制约因素,也掩盖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如贫富差距愈趋扩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等。也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已与发达国家的历史环境不同,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工业化道路已经不适合发展中国家。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工业化理论进行了反思。与经济线性增长相对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把社会、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结合起来。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戴利则推崇由穆勒的静态经济思想演化而来的“稳态经济”,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以梅多斯为代表的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
针对发达国家的工业累积性发展经验并不适合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可以溯源到马克思主义跨越发展观,随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者都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新增长经济学家则立足于技术变化性质的基本假说,来论证后进国家可以“赶超”先进国家,而先进国家的领导地位则可能被“锁定”。技术进步有两种类型,大多数时间技术是对既有框架内的技术的逐渐改进取得边际进步的,并趋于在那些已建立起技术优势的国家获得迅速进步。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根本上改变技术性质的重大突破。
(5)工业化理论评述
我国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工业化理论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成了一国寻求本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工业增长。不管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对工业化的动力的探讨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之一。
因此,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而言,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首先要着重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制度的变迁,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与社会氛围。另外新型工业化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化,必须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发展的关系,在人类内部达到和谐发展,代际之间获得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4.工业化的依据
无论是经济理论还是实践经验都表明,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