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全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80%,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1.6年。2008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8.7年;全国中小学生全面享受免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1949年的1.5%左右上升为7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3%,超过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标准8.3个百分点。
60年间,我国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只有30多个专门科研机构,全国自然科学研究者不足500人,到2008年,科技人员已达4200多万人,我国的整体科技实力已经跃居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长足进步,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国民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主要健康指标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2008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由1500人/10万人,下降到34.2人/10万人;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14.9‰。
总之,我们国家的人均平均预期寿命为73岁,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2008年末,全国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8张,处于发展中国家中等偏上水平,而1949年为0.15张。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岁,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体育、广播影视等社会事业,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在我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一、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
张平认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达800斤左右,在人口比1949年增长1.5倍的基础上,实现了人均占有量的翻番。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200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2.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5.6倍,比新中国初期更是增长了上百倍。以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服务业发展迅猛、规模扩大,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1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是1952年的84倍。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和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01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2.67倍,铁路时速也实现了从43公里到350公里的跨越;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总长度已超过6万公里,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6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08.5倍,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
我国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迈出重要步伐。经过60年的大规模建设和调整,我国产业层次不断升级,结构不断优化,关系趋向合理。1952年,我国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51%、20.8%、28.2%,2008年调整为11.3%、48.6%和40.1%,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央提出了符合国情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西部大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东北振兴呈现良好态势,中部崛起战略付诸实施,东部率先积极推进,生产力布局趋向协调,地区之间经济增速差距趋向缩小。
(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为我国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大力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张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越来越强劲。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GDP的60%左右,吸纳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的70%以上。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和92.4%。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逐步形成,计划规划、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协同作用明显增强,调控方式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调控手段实现了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的转变。
(五)新时期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我国新型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大力发展提供了外部发展的舞台
张平说,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贸易结构不断优化,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仅为11.3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万亿美元,从2004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三位,工业制成品特别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商品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与质量不断提高,1979年至2008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额超过1万亿美元,从1993年起,已连续17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全球500强已有480多家在华投资。境外投资合作跨越式发展,2000年至2008年,我国累计境外投资1310.4亿美元,年均增长64%。
在这次全球性的金融与经济危机发生之际,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的力度。
(六)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质量与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张平认为,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十一五”前3年,全国单位GDP的能耗累计下降了10.1%,节约能源约为2.9亿吨标准煤。按照2005年的可比价计算,全国单位GDP能耗已由1978年的每万元3.745吨标准煤,减少到2008年的1.102吨标准煤,年均下降4%。生态建设积极推进,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沙化土地扩张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环境保护不断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得到控制,“十一五”前三年,全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累计下降8.95%和6.61%。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扎实推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不足100元,2008年达到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5倍;1949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足50元,2008年达到4761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08年的37.9%和43.7%,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属于富裕型,农村居民也达到了小康水平。扶贫开发取得历史性成就,2007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147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1.6%。
(七)我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与各项事业的发展迅猛的根本原因及其基本基础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60年巨变真正“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