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若水村落
公元1982年1月,牧南市留玆县若水村。
已是夜半子时,村中的谷地住着一苏姓人家,此时房间里灯火通明,老妇人赵氏膝下三子一女,长女苏锦在牧南市土产公司做会计,长子苏平在留玆县公安局,幺儿苏峰远在江苏姚桥矿区做技术员。家里仅余次子苏彬原本考进了牧南市化肥厂,但是村长一句家里人不能全走完了,得留一个人守着这些房屋田地。于是苏彬只好留下来,守着祖屋田产,娶了李姓女子为妻,赡养二老。
苏氏的祖屋是青砖木梁结构,在若水村临近若水河的河湾处,房前屋后有很多的柳树,中间夹杂着一棵石榴树。幺儿苏峰年末归家曾说这棵树不祥,让老妇人砍了去,可是老人觉得此树长势喜人,而且小孩子都极是喜爱吃石榴的,苏峰犟不过母亲,只得作罢。在这树长得十分茂盛,挂果极多的一年,苏彬的妻子李芳即将临盆,老妇人的丈夫常年在若水河上行船,靠着一艘客船和热情厚道养着一家老小。此时并不在家,他是独子,但是老妇人前后孕育了三子一女,算是开枝散叶了吧。看着儿媳马上要生了,老妇人急得团团转,这大半夜的,到哪里去找产婆?儿子苏彬和一个要好的去邻村随礼吃酒,尚未回来。这可怎么办?
正发愁间,只见苏彬带着产婆孙大脚急急慌慌地进屋里来,二话不说,直奔里屋,孙大脚原本的名字已经无从知晓了,因着小时候没有裹脚,一双大脚走街串巷而得名。她极麻利地吩咐准备热水、剪刀等物,说是已经露头了,要快!这些物什老妇人早就准备好了,只需去外间取了来。李芳隐忍的不叫出声,但是随着产婆一剪刀下去,大叫了一声,接着不断地呻吟。数分钟后,婴孩的头已经完全露出来,产婆顺势一拉,剪脐带,简单地冲洗,裹上小被单一气呵成,然后喊着外间的人进去,把女婴递给苏彬,便去给李芳清理胎盘。他只顾抱着傻笑着,老妇人很是不悦,除了苏锦的两个外姓女儿,这是苏氏兄弟三人的第一个孩子,没成想还是女儿。但是看着儿媳平日里十分孝顺,能忍让自己的脾气,这女婴粉嫩的倒也可爱,竟然没有哭泣,黑黑的大眼睛直直的瞅着自己,便收起了不悦,逗弄小女婴玩起来。
他们都没有发现,这女婴降生时,曾有两道暗红的光芒射入屋内。她便是苏若夕的转世,被陨石砸中,分离出两魂浑浑噩噩的入地府投胎,还有一魂滞留在烧毁的石榴树体内,不知何故,竟十分顺畅的投了胎,没有在酆都城多等一天,投生到的这户人家也姓苏。只是这少了一魂的女婴生来不哭,看着却十分机灵。
苏彬自从被扣在村里留守,不能去市里工作后十分消沉,妻子一直在村里的小学里授课,后来怀孕后就留在家里,反正那时是工分制,钱粮都是按这个统一分发的。一心在家相夫教子,苏平听闻二弟得了女儿,抽空回家看望,甚是喜欢,取了小名苏苏。过了月余,一日有个道士模样的老者从若水河经过,问老妇人讨要了一餐便饭,看了小女婴,低头沉思一番,赐了一名:苏若夕,还说此女少时平顺,运势一般,33岁逢一劫,过后坎坷,嘱咐老妇人好生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