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2200000007

第7章 学术一原学(2)

崇正学

蒋琦龄

处多事之秋。而高谈理学鲜不以为迂矣。岂知世之治乱。原于人心风俗。人心风俗原于教化。教化原于学术。正学不明。欲以施教化。厚风俗。致太平。必不可得矣。是学术者政教之本也。国初理学。调停于朱陆之间。其实沿前明余派。所宗尚者陆王。而孙奇逢汤斌李容诸人。敦崇实践。类能救姚江末流之失。其粹然为程朱之学者。不过陆陇其张伯行数人。赖   圣祖仁皇帝。表章扶持。一以程朱为归。于是正学昌明。国运隆盛。人才辈出。流风余韵。至今赖之。而毛奇龄阎若璩之辈。扬孔郑之余波。为考据之汉学。与程朱相难。亦肇于其时。迨至乾隆。文治日盛。好古力学之士。益以考订博洽相尚。厌性理之空谈。以记诵为实学。中叶开四库之馆。纪昀等司其事。钩元提要。凡遇宋儒之书。必致不满之词。微词讥刺。于濂洛关闽为尤甚。风尚所趋。于是干嘉以还。遂以宋儒为诟病。性理道学。相鄙夷。偶一及之。藉供笑柄。翁方纲之不背程朱。适成左袒。姚鼐之文以载道。终属支离。虽有一二豪杰。如陈法韩梦周偶出其间。类如捧土塞河。无所补救。周程张朱之学。至是或几乎熄矣。夫以性道之空谈。较见闻之赅洽。诚觉汉学实而宋学空矣。然亦思圣贤之学。果何学哉。非以学为人子。学为人臣。入事父兄。出事长上者耶。以身心之践履。较口耳之记诵。果何实而何空也。又文字训诂。器数刑名。为道所寓。不可以为道。讲求既精。反躬无毫末之涉。文为制度。宜于古或不宜于今。束发受书。至于槁项。讨论精详。临事不获一用。夫洽闻殚见。著作等身。乃于天理民彝之实。身心国家之要。漠然初未介意。概乎其未有闻。此可谓之学哉。宜夫世教衰微。人道匮乏。士无气节。民不兴行。陵夷流极。以有今日。今则加以泰西新入。为利诱。充塞害政。尤未知所底止。然则欲正人心。厚风俗。以图太平。非崇正学以兴教化不能也。则曷不仰法   圣祖提倡宗风。退孔郑而进程朱。贱考据而崇理学。今世之能为宋学者。如倭仁李棠阶已为硕果之余。宜隆以师儒之任。责以教胄之事。如古之胡瑗孙明。复就成均以设科。如近代之汤斌。虽公卿可从请业。优崇其恩礼。而郑重其事。以风示天下。豪杰兴起。四方风动。是在朝廷转移间而已。夫上行下效。捷如影响。君师合统。尤易见功。果能表章扶持。以承先圣。将正教昌明。邪说自沮。上礼下学。贼民自以不兴。孝弟忠信。可使制挺。以雪国耻。臣之所请崇正学者此也。

论语说

李元度

读论语而知圣人之卫道严也。盖举异端及百家九流后起之流獘而悉杜之矣。所谓异端。神农之言也。老庄也。杨墨也。申韩也。释道也。孙吴穰苴。商鞅李悝皆是也。当孔子时未尽出。已各露其端。孔子则皆辞而辟之。司马谈以阴阳儒墨名法道为六家。班固益以纵横家。杂家。小说家。农家。兵家。辞赋家。术数家。方伎家。其类伙矣。而圣人皆预知其流獘而有以防之。如樊迟请学稼圃。是即为神农言者之见端。所谓并耕而食饔而治也。后世称述上古。多失其义理。犹阴阳方伎家之称黄帝。汉人之称黄老耳。孔子曰迟为小人。复进以大人之事。即孟子劳力劳心之说也。此明义而言神农者诎。至许行始中之复为孟子所距。而其害息矣。原壤母死而歌。夷俟孔子老庄之流也。晋人清淡。谓礼岂为我辈设。实作俑于此。阮籍闻母死仍终奕局。正与壤同。宜夫子斥壤为贼也。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欲同人道于牛马。亦学老庄而失之太简者。有子谓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皆为自放于礼法外者警耳。以德报怨。老子守黑守雌之学也。孔子折之曰。何以报德。而其说诎矣。接舆荷蒉。沮溺丈。人废君臣之义。洁身而乱大伦。巳开杨子为我之先路。宜孔子早辨之也。庄子称墨子生不歌。死无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韩非子称墨者之葬也。桐棺三寸。服丧三月。以薄为其道也。其书以三年之丧。为败男女之交。宰我问短丧。不觉浸淫于墨氏矣。其问从井救人。亦即摩顶放踵利天下之恉也。得孔子明告之。而万世之论以定楚直躬证父攘羊。近于无父之教。墨子称帝尧土阶茅茨。采椽不刮。食上簋。啜土铏。以此为万民之率。是又棘子成质而已矣之说所自来也。圣门皆有以正之。岂待孟子始距杨墨乎。申韩之学。名法家言也。季康子欲杀无道就有道。其意已专尚刑名。孔子既非之。又言齐之以刑。民免而无。所以遏申韩之焰于未起也。后世酷吏之祸。圣人忧之矣。释道之恉近于老庄。以清静寂灭为教。求脱离生死。而因果轮回及丹鼎符箓禨祥祈祷之事出焉。卫人称公叔文子不言不笑不取。是寂灭之行也。子既辨其不然。又尝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以道为断。则生死不足言也。及季路问事鬼神。问死。则告以某之祷久。而符箓祈禳之说辟矣。后世人主好佛老。服药求长生。斋醮祷祠。贻讥史册。圣人皆已洞烛于几先。至谶纬之说。班史所谓阴阳家术数家也。子张问十世可知。已渐堕术数之智。孔子准之以礼。而后王之信图谶。奉赤符者。可以反焉。孙吴穰苴。班史所谓兵家也。灵公问陈。子路问行三军。皆独重兵家言。孔子皆不与。而后世之争地争城者。可以反焉。商鞅开阡陌。李悝尽地力。纵横家之属也。孔子罕言利。又严斥聚敛之冉有。则固预有以防之。虞初齐谐。班史所谓小说家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又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者为难。则于后世之造小说以害人心者。亦预有以防之。公孙龙作坚白异同之论。大约主变易是非。自孔子明之曰。不磷不淄。而坚白之真出矣。不但此也。其曰中庸民鲜能则逆知后世有索隐行怪之徒矣。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则逆知后世有蔑古妄作。非尧舜而薄汤武者矣。曰可与立未可与权。则逆知后世有子莫执中之病矣。曰下学而上达。温故而知新。则又逆知后世有金溪慈湖浦白沙姚江诸家之流弊矣。故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皆于异说初萌时力折之。为万世虑者至深远也。至其曰有言者不必有德。则又举辞章家之失而砭订之。然则百家诸子莫能出圣人之范围。而其说具详于论语。读者可不尽心欤。

答友人论异教书

李元度

来书以泰西人行异教于中国。愚甿多为所惑。虑夺吾尧舜孔孟之席。谓此开辟已来未有之变。其言深痛若此。有心哉。有心哉。然某之隅见。窃谓不足虑。抑且深足为喜。不惟不虑彼教夺吾孔孟之席。且喜吾孔孟之教将盛行于彼都。而大变其陋俗。请毕吾说以广足下之志焉。尧舜孔孟之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乃乾坤所繇。以不敝者也。天地之生。人为贵。人之道。以伦常为本。彼际天并海之夷。以千百国计。皆人也。有血气即有心知。皆可以人道治之者也。特自古不通中国。又相去七万里。礼闻来学。不闻教。故末繇近圣人之居。而闻其教耳。天诱其衷以互市。故朋游于中土。而渐近吾礼义之俗。彼自知前者之蔑弃伦纪。不复可以为人。有不幡然大变其故俗者邪。天主[耶](邪)稣教。仅法兰西一国耳。然且诸国皆摈之。不使阑入其境。亦共知共陋矣。恶能加毫末于尧舜孔孟之教哉。且子未读中庸乎。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性。物之性且当尽。彼固人也。同在并生并育中。听其自外伦纪而终失其性。其何以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乎。天心仁爱。圣人有教无类。必不忍出此也。圣人之道。譬如天地之无不覆帱。无不持载。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近。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此正尧舜孔孟之实录也。其曰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则以大地九万余里。尚有舟车人力所不及者。今此通商诸国。天假其智慧。火轮舟车以速其至此。圣教将行于泰西之大机括也。继诸国而来者。后将不知其纪。尧舜孔孟之教。当遍行于天地所覆载之区。特自今日为始。造物岂无意哉。且夫尧舜孔孟之教在中国。亦以渐而及也。尧舜都冀州。其时惟今山西山东直隶河南陕西数行省为中原。余皆要荒服也。孔孟时吴越荆楚。尚以蛮夷摈之。宋以来。三江两湖闽浙黔滇川粤始大盛声明文物。视邹鲁不少让。谓非圣教之自近而远。自狭而广欤。至若唐虞之苗。三代之玁狁。獯鬻犬戎。汉之匈奴。晋之氐羌。唐之吐番回纥。宋之契丹。其故俗类皆斁彝伦。娶同姓。兄收弟妇。弟室兄妻。习然不为怪。自元魏辽金分主中国。其俗即已大变。元大一统称尤盛。今之西北蒙古邵皆元裔也。世为 国家臣仆贤哲代生。非复当年之旧矣。向使其闭关绝不与中国通。不至今犹睢盱狉榛之故俗邪。不但此也。我 朝雍正中滇黔川楚两粤诸蛮夷。改土归流。亦自开辟已来。始沐 王化。至乾隆中新疆拓土二万里。则真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矣。尧舜孔孟之教渐推渐远。初无一息之停也。今泰西诸国适以互市来。其必将用夏变夷。而不至变于夷也决矣。抑考元会运世之说。尧时在午。距今不过四千年。正中天之运也。天地之气日趋于文明。故西人之繁富靡丽。乘时以达中土。殆有气机以感召之。其舟车器械。天文算学。亦未尝无补于中国。天殆使之竭智慧以助中国之文明。而即以亲炙中邦者。渐使染于尧舜孔孟之教。岂偶然哉。王者无外。圣人无外。天地之心更无外。当此中天景运。圣教被绝域。必自今日始矣。孟子曰。逃杨必归于儒。归斯受之而已。抑何必视之若。去之若浼乎。吾故曰不虑彼教夺吾孔孟之席。而喜吾孔孟之教。将盛行于彼都也。若夫自强之术。有国者所当务。岂必因远人之狎至。而始为之所哉。偶书所见。伸纸不觉累幅。惟垂不宣。

同类推荐
  • Sister Carrie

    Sister Carri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淞故述

    淞故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洗髓经

    洗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混蛋遇上诸神

    混蛋遇上诸神

    古中国神话、古印度神话、北欧神话、希腊神话、古埃及神话。这是一个神秘而玄奇的世界,元始天尊、轩辕黃帝、雅典娜、丘比特、奥丁……这里是神的世界,诸神既将降临…在遥远的过去,五大神域众神消失死亡,而在如今东方神域﹝古中国神话﹞的一个小修士吴良意外来到了遥远的希腊神域,在希腊神域传说中的迷失之城亚特兰蒂斯,遇到了一个自称是爱神丘比特的小孩………
  • 帝女杀手:腹黑魔君欺上身

    帝女杀手:腹黑魔君欺上身

    他是秋水为神,白玉作骨的天下第一美人,笑里藏刀,高不可攀。她是寂寂无名的小小杀手,拈花取人命,杀人于无形。外貌上,她高攀,身手上,他低就。所以无论怎么比,她……似乎都是个炮灰。颜如洵曾说过一句话,他说:“能被她如此全心全意地爱着,是我此生最大幸事。”她说他高不可攀,殊不知他早已悄无声息,将她放在了心里。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呆杀手想要将自家主子吃干抹净的故事。
  • 甜甜小萌后:殿下,要抱抱

    甜甜小萌后:殿下,要抱抱

    一朝穿越,呆萌刺客变身柔弱美人,爹不疼?被人欺?妹妹成亲,她彻底沦为炮灰渣。没关系!手握上世功法,脚踏荒古神兽,看她一步步走上巅峰,身后总有他的陪伴。“殿下,我的手被人弄疼了。”某女委屈的撒娇。“嗯,过来,我抱抱就不疼了。”某男长臂一拉,某女瞬间落在他的怀里,脸色通红。她只是懒得动手,让他帮忙揍人而已,怎么成自己被吃豆腐了?
  • 心中有鬼,误入妻途

    心中有鬼,误入妻途

    和我一起长大的闺蜜死于非命,却在我乘坐的末班车上纠缠上了我。最悲催的是,和她一起找上我的还有个男鬼!从此以后,午夜凶铃,邪灵入体,黄仙警示,曾经我一直觉得是鬼谈的东西真实的在我身边上演。无形中好像有一把推手,不断的将我拉入未知的世界中去。而他始终在我身边一路保驾护航。我以为他会是我的良人,即便是鬼,我也想与他一起共度余生,却没想到,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 用我名字,冠你姓氏

    用我名字,冠你姓氏

    二十岁的她虽然隐婚,却还是个纯情花骨朵,小姑竟敢陷害她偷情。真是,老娘不发威当我是hellokitty好欺负!她童夕一向是有仇必报,别人敢拿水泼来,她必定用长江之水"阉"了他。她能斗天斗地斗婊砸,唯独斗不过这个冷酷拽的老公。他对她冷若冰霜,却总在她最危险的关头出现。他对她厌恶至极,却三番两次以调戏她为乐。他想方设法离婚,却在离婚协议书上面画了一只四脚乌龟......他毒舌幼稚,掐着她的脖子淡漠如水地说:“你这种女人就像苍蝇一样,最让人恶心。”童夕:握草,这家伙喜欢天天吃,还吃不够,还不觉得恶心?也是大奇葩!
  • 双线人生

    双线人生

    虞子恒在无意间得到一份来自三天后的报纸,本来以为可以依托报纸上即将发生的事情来改变自己的现实生活,然而事情却变的异常复杂。随着时间的推移,虞子恒的生活确实改变了,但却不是依照自己所想象的那样发生着......
  • 重生之阴眸半开

    重生之阴眸半开

    她,林墨毓,本该是A市风光无限的市长千金,可是谁让她有那个能歌善舞,长袖善歌的好妹妹,林情兰呢。不过是个庶女,不过是踩着我的母亲上位,为什么上天偏偏会眷顾着她呢?不甘心呐,竟然就这么死了,游戏就这样结束了吗?怎么可能呐,我亲爱的妹妹,即使你是哪个送我下地狱的人......我也舍不得你呢!重生归来,竟然看见了逝去的母亲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还有那个逗比搞怪的系统,那个意外闯进这场游戏的男人,还有......呐,既然还没死,我的好妹妹,请接收来自地狱的我的邀请吧!
  • 天下擒凰之王爷追妻

    天下擒凰之王爷追妻

    女主,一朝穿越,来到陌生的古代,成为女孩花玉麟。被腹黑男萧繁晨以各种身份管制,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女性本该学习的所有技能!后来才知道,白歌是因中毒太深,造成的暂时失忆。萧繁晨趁机掳掠其芳心,将其成为自己的所有物。男主小时候被花玉麟所救,并被花玉麟夺走初吻,被花玉麟奴役,又被花玉麟“抛弃”,发誓要雪耻,将其拿下,成为自己的“阶下囚”!(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两王相争:给谁生猴子

    两王相争:给谁生猴子

    左边是帅气腹黑的摄政王,右边是温柔邪魅的白虎王,都要让她给生猴子,她该怎么破捏。“哼,我不选了,我还没调戏够朕后宫的美男们呢,我要休书,我要浪荡江湖!”“不行!”两个美王难得一致的说。“那好,休书给你们!”某女奸笑,转身就跑,“珞珞,给本王站住…………”本书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若有雷同处,纯属别人抄袭,不喜勿喷,多多支持哦!
  • 彼岸盛夏

    彼岸盛夏

    彼岸花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诅咒人们生生世世都不能在一起。但随是如此,盛夏来临,彼岸的彼岸花正悄然开放,两人是否能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