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11300000007

第7章

往生傳錄第四

(夫徃生傳錄者。伏為三灾劫。近五濁時。臨入地獄者如牛毛。生蓮池者若麟角。是以釋迦調御遺聖教於閻浮。彌陀世尊度眾生於末法。故得慈光願攝佛力難思。有願必迎。無機不被。我等宿生何幸得遇斯門欲報佛恩。輙集懺法。援引徃生事迹。非敢攻乎異端。依憑傳記明文。寔謂述而不作。欲知安養路。先看徃生人)。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前已引教比證。次明往生傳錄。是以愽來教典。該括古今。開釋疑情。逕超信地。若登彼岸。舟固可忘。來者問津。斯言勿忽。無輙悔墮。悞認疑城。欲求往生。先應禮懺。救拔我等。無始至今。罪障消滅。相與志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世自在王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三十六俱胝佛  南無西方現在一切諸佛  南無無量壽佛  南無無量蘊佛  南無無量光佛  南無無量幢佛  南無大自在佛  南無大光佛  南無光燄佛  南無大寶幢佛  南無放光佛

如是等佛。如殑伽沙。住在西方。廣長舌讚佛土功德攝受法門。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善根心耳。一一諦聽。定意散心。作觀念佛。一日七朝。一聲十念。依經修持。見聞隨喜。盡得往生。極樂世界各如本傳。

廬山遠公 結社往生

(梁高僧傅第六云。東晉僧惠遠法師。雁門人。居廬山。與劉遺民等僧俗百二十三人。結為蓮社。以修淨土。謂他日生蓮華中也。遺民著文讚頌。感一仙人乘雲聽法空中。或奏清唄。聲御長風。法師澄心觀想。初十年。三覩聖相。而遠公沈厚不言。後七月。遠又見阿彌陀佛身滿虗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侍立在右。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一一支水流注上下。自然演說苦空無常無我妙法。如十六觀經所說。佛告遠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後七日。當生我國。見僧佛馱耶舍及慧持曇順住佛之側。向前揖遠曰。法師之志在吾先。何來之遲也。遠自見分明。乃與其徒言之。且曰。始吾居此。幸於淨土。三覩聖相。今復見之。吾生淨土決矣。次日寢疾。至七日。聖眾遙迎。寂然而化。時義熙十二年八月六日也。同會一百二十三人前後皆生淨土。具列碑文)。

晉闕公則 報現往生

(高僧傳云。東晉闕公則。遠公白蓮社中人。已亡友人。於東京白馬寺作忌曰。林木殿宇皆作金色。空中有聲云。我是闕公則。所祈徃生極樂寶國今已遂矣。故來相報。言訖不現)。

天台智者 三昧往生

(往生傳云。天台智者。釋智顗。字德安。頴川人。開皇十七年。帝請授菩薩戒。還山一心在定。他日由定起。謂弟子智越曰。吾之幻質。且夕云滅。汝於石城。嚴持香花。俟吾以謝此報身。及顗至施牀。西向專念。彌陀佛與二菩薩。及於淨土化佛與菩薩來相遮護。又命侍者。讀無量壽經。一心靜聽經竟。乃顧大眾。合掌讚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花池寶樹易到無人。火車相現。一念改悔者。尚得徃生。況戒定熏修。聖行道力。實不。唐捐。豈不生耶。又囑弟子。多然香燭。又挹三衣鉢杖。置於身側。有欲進齋食者。師曰。能無攀緣。即真齋矣。又索香湯。漱淨舌根。說十如四不生十法界三觀四智四無量六波羅蜜等法。僧有問其所證。師曰。吾不領眾。必淨六根。為他損己。退歸五品位耳。又曰。人命將終。聞鍾磬聲。增其正念汝宜鳴磬。以增吾念。即見彌陀觀音勢至聖眾幡花來迎。於彌陀像前。端坐終焉。弟子等迎歸佛隴嵓。大業元年九月。煬帝遣使。入山設忌。齋集僧。開石室。唯見空榻而已)。

後魏曇鸞 神異往生

(徃生傳云。後魏壁谷僧曇鸞。初自陶隱居。得仙經十卷。鸞忻然自得。以為神仙必可致也。後遇僧菩提留支。問云。佛道有長生乎。能却老為不死乎。支云。長生不死。吾佛道也。遂以十六觀經與之云。汝可誦此。則三界無復生。六道無復徃。其為壽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數有限。壽量之數無窮。此吾金仙氏之長生也。鸞深信之。遂焚仙經。而專修觀經。雖寒暑之變疾病之來。亦不懈怠。魏主憐其志尚。又嘉其自行化他流傳甚廣。號為神鸞。一日告弟子云。地獄諸苦不可以不懼。九品淨業不可以不修。因令弟子高聲念阿彌陀佛。鸞向西閉目。叩頭而亡。是時僧俗同聞絃管之聲從西而來。良久乃止。至唐貞觀三年四月八日。道俗集其寺。為如來降生之日。且見鸞法師於空中乘七寶船。指道綽曰。汝于淨土。堂宇已成。但唯報命未盡耳。復見化佛菩薩飄飄在空。眾乃驚歎。大生信服。雖無種眾。闡提亦所服之)。

前唐少康 放光往生

(徃生傳下卷。睦州釋少康。貞之初至洛下白馬寺。見殿中文字累放光明。探取之。乃善導西方化導文也。康曰。若於淨土有緣。當使此文再發光明。言未已。光乃閃爍。遂至長安善導影堂。大陳蔫獻。善導於空中曰。汝依吾事。利樂有情。則汝之功。同生安養。又逢一僧謂曰。汝欲化人。當徃新定。言訖遂隱。新定今嚴州也。至彼人尚無識者。康乃乞錢。誘小兒與之。約曰。阿彌陀佛是汝本師。能念一聲。與汝一錢。小兒務得其錢。隨聲念之。後月餘小兒念佛求錢者眾。康乃云。念佛十聲。乃與爾錢。小兒從之。如此一年。無長少貴賤。凡見康者。則稱阿彌陀佛。以故念佛之人。盈於道路。後康於烏龍山。建淨土。道場。康外座令人面西。康先唱阿彌陀佛。次眾人。和之。康唱。時眾見一佛從其口出。連唱十聲。則有十佛。若聯珠狀。康云。汝見佛。不如見佛者。決生淨土。其禮佛人數千。亦有竟不見者。後囑眾人。當於安養。起增邊心。於閻浮提。起厭離心。又云。汝等此時能見光明。真我弟子。遂放異光。數道而亡)。

啟芳圓果 聞鍾往生

(徃生傳云。唐初州僧啟芳圓果二法師。精心觀想淨土。後五月。於觀想中。同覺身臨七寶大池。間有大寶帳。身入其中。見觀音勢至坐二大寶蓮華。下有蓮華。彌滿千萬。見阿彌陀佛。從西來坐一最大蓮華。迭出光明。相照芳等。禮佛問云。閻浮眾生依經教念佛得生此不。佛云。如念我名。皆生我國。無有一人念而不生者。又聞。釋迦佛與文殊菩薩。稱讚淨土。其前又有大殿。殿有三道寶階。第一道純白衣。第二道僧俗相半。第三道唯僧無俗。佛指之謂。芳等云。此皆南閻浮提念佛眾生。遂生於此。汝宜自勉。芳果既寤。歷與其徒言。後五月二人無病。遽聞鍾聲。他人不聞。芳果云鍾聲乃我事。頃刻二人同終)。

台州懷玉 金臺往生

(徃生傳云。懷玉丹丘人。注想淨業。近四十年。天寶元年。玉念佛間。忽見西方聖眾。數若恒沙。中有一人。手擎銀臺前以示玉。玉曰。如玉者。本望金臺。何為銀臺耶。臺乃隱。人亦隱。於是彌加精苦。至三七日。向之擎臺者。復來告云。法師以精苦故。得升上品。又云。上品徃生必先見佛。可趺坐以俟佛。來未旋踵間。異光照室。又三日。異光再發玉曰。若聞異香。我報身即盡。次日書偈云。清淨皎潔無塵垢。蓮華化生為父母。我經十劫修道。來出示閻浮厭眾苦。一生苦行超十劫。願離娑婆歸淨土。偈畢。香氣。四來弟子有見佛與二菩薩共乘金臺。傍千百化佛自西而下迎玉。玉恭敬合掌。含笑長歸)。

相州道昂 樂西往生

(續高僧傳第二十卷云。唐相州寒陵山釋道昴。未詳姓氏。志結西方。願生安養。後自如命極。預於春首。告諸有緣。至八月初。當來取別。未測其言也。期月既臨。一無所患。齋時即陞高座。身含奇相。爐發異香。援引四眾。授菩薩戒。詞理要切。聞者寒心。於時七眾圍繞。昂目高視。乃見天眾繽紛。絃管繁雜。空中有清音遠徹。告於眾曰。兜率天樂。下迎昂公。昂曰。天道乃生死根本。由來非願。我常祈心淨土。如何此誠不從遂耶。言訖。便覩天樂上騰。須臾還滅。便見西方香華伎樂充塞如團雲。飛湧而來。旋環頂上。舉眾皆見。昂曰。大眾好住。今西方靈相來迎。事須聞徃。言訖。但見香爐墜手。於高座上。端然而終。即貞觀七年八月也)。

隋二沙彌 同時往生

(徃生傳云。隋并州文水縣開化寺。有二沙彌。其少者語其長者言。兄作淨土業。莫閑過日。其長從之。同念阿彌陀佛。纔經五年。其長沙彌先死。徃生淨土。見阿彌陀佛。坐百寶蓮華。作紫金色。既瞻禮已。不勝忻慶。即白佛言。弟子有一小同學。今在閻浮提中。同作行業不委。得生此土以不。世尊報言。汝本無心。念吾名號。是彼教汝。汝既得生。彼何疑矣。放汝還去。勤行淨業。正念我名。三年已後。共彼同來。遂即還活。小沙彌聞。悲喜流淚。不捨晝夜。專心念佛。既至三年。二沙彌心眼開明。即見彌陀與諸聖來迎。大地震動。又見天花遍滿虗空。此二沙彌見已。忽然無病。一時命終。同徃淨土。大業十二年也)。

明州可久 報信往生

(徃生傳云。明州僧可久。常誦法華經。故號久法華。平生修淨土業。元祐八年。八十一坐化。三日却還。說淨土事。興十六觀經所說一同。見蓮華臺。皆標合生者姓名。一紫金臺標云。大宋城都府廣教院熏法華。已坐其中。又以金臺標云。明州孫十二郎。合生其中。又一金臺標云。久法華。又一銀臺標云。明州徐道姑。語訖復化。去五年。徐道姑卒。異香滿室。又十二年。孫十二郎卒。天樂盈空)。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上所說。僧眾往生。今為僧者。當自念云。我為出家人。了達生死。乃本分事不應。如此汩沒塵俗。一日大限到來。有何倚賴。雖作世善。不免輪迴。如修淨土。速脫生死。面見彌陀。方是出家事畢。又轉以化人。以己為名僧。必信從其言。所為利益無有窮已。必上品往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拘樓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師子佛  南無明炎佛  南無牟尼佛  南無妙華佛  南無華氏佛  南無善宿佛  南無導師佛  南無大臂佛  南無大力佛  南無宿王佛  南無修藥佛  南無名相佛  南無大明佛  南無炎肩佛  南無照曜佛  南無日藏佛  南無月氏佛  南無眾炎佛  南無善明佛  南無無憂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長安淨真 授記往生

(徃生傳云。唐長安尼淨真。住積善寺。衲衣乞食。一生無嗔。誦金剛經十萬遍。專精念佛。顯慶五年七月染疾。語弟子曰。五日內。十度見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菩薩。僧眾不可稱數。如來放光。照吾身及室內。咸皆洞明。又兩度見極樂國土莊嚴之事。寶樓閣池。雜色蓮華。開敷水上。金沙德水。諸天童子遊戲池中。聞殊香芬郁。亦見紫金臺。聞天音樂。千萬諸佛皆真金色。與吾授記。當得作佛。吾得上品徃生。言訖。跏趺而逝。光照一寺)。

丹陽道瑗 佛現往生

(徃生傳云。劉宋丹陽尼道瑗。少聰悟。成戒之後。研味三藏。尤得其要。大造佛像。以廣福業。又造金無量壽像一軀。願憑其福。接置西方。明年夏四月十一日。像於眉間。大放光明。照寺內盡。如金色。於金色中。無量壽佛與瑗記曰。汝捨此報。必遂依我。當善護持。勿生疑慢。瑗得其記。彌增感悅。於其月望日。就其像前。端坐入滅)。

洛陽悟性 中品往生

(徃生傳云。尼悟性。浴陽人。於衡州。遇照闍梨。發願念佛。因大曆六年入廬山。忽病。聞空中音樂。尼曰。我得中品上生。見同念佛人。西方盡有蓮華也。身皆金色。時年二十四)。

尼大明月 聞香往生

(徃生傳云。汾州平遙度脫寺。名尼大明月師。玄中寺綽禪師。學念佛三昧。以為真極。每欲稱念阿彌陀佛。必換淨衣。口含沉香。燒眾名香。熏所居室。三年不斷。臨終舉寺。咸覩聖眾。奇光光中。聞沉水香。尋卒)。

今日道塲同業大眾。如上所說。尼眾往生。今為尼者。當發願云。常奉三歸。恒除五障。又能精心觀想。不久見佛。此報身盡。必定往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提沙佛  南無明耀佛  南無持髻佛  南無功德明佛  南無示義佛  南無燈曜佛  南無興盛佛  南無藥師佛  南無善濡佛  南無白毫佛  南無堅固佛  南無福威德佛  南無不可壞佛  南無德相佛  南無羅睺佛  南無眾主佛  南無梵聲佛  南無堅際佛  南無不高佛  南無作明佛  南無大山佛  南無金剛佛  南無將眾佛  南無無作佛  南無珍寶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烏長國王 見佛往生

(徃生傳云。烏長國王。萬機之暇。謂群臣曰。朕為人主。不免生老病死無常之苦。六趣輪迴。誰分貴賤。聞西方佛國。誓願棲神。於是日夜。精勤念佛行道。廣行布施。利樂眾生。每日設一百僧齋。王與后妃。親手行食。時請名僧。咨扣妙法。三十餘年。精專無替。一日宮中見彌陀佛西方聖眾來迎。祥瑞不一。端坐示滅。神色怡悅)。

學士張抗 持課往生

(徃生傳云。晉翰林學士張抗平生積善。信重佛門。誓課大悲心十萬遍。願生西方。課畢。年遇六十。忽寢疾。唯念阿彌陀佛。謂家人云。西方淨土。元只在堂屋西間之內。阿彌陀佛座蓮華上。翁兒在蓮華池。金池地上。禮佛嬉戲。言訖。念佛而亡。翁兒乃孫子名。方三二歲而亡矣)。

晉劉遺民 摩頂往生

(徃生傳云。東晉逸士。劉程之。字仲思。號遺民。依遠公共修淨土。專坐禪。作觀想法。方半歲。即於定中。見佛光照耀。又地皆金色。居山十五年。末年又於想念佛中。見阿彌陀佛身紫金色毫散照。埀手下接。以臨其室。程之慰幸。悲泣自陣曰。安得如來為我摩頂。以衣覆我。佛乃為摩其頂。引袈裟以覆之。他日想念。又見身入七寶大池。蓮華清白相間。其水湛湛。如無邊岸。中有一佛。頂有圓光。[离-禸+月]有卍字。指池水曰。八功德水。汝可飲之。程之飲水。甘美盈口。乃還猶覺。異香發於毛孔。乃曰。淨土之緣至矣。廬阜諸僧皆來會。程之對佛像。焚香再拜。祝曰。我以釋迦遺教。故知有阿彌陀佛。此香當先供養釋迦如來。次供養阿彌陀佛。復供養法華會中佛菩薩眾。以至十方佛菩薩眾。願令一切有情。俱生淨土。祝畢。與眾話別。面西端坐。斂手氣絕。年五十九)。

信士牧鄉 執幡往生

(徃生傳云。唐信士鄭牧卿。榮陽人。舉家奉佛。母及姊妹同祈淨方。至開元二十一年。因疾困篤。有醫人及同道者。咸勸喻謂。且進魚肉。以救羸軀。痊復之後。修持淨戒。不亦可乎。牧卿曰。噫如此浮生。縱因葷穢而得痊乎。終歸磨滅。不奉佛禁。而惜微命何為。確然不許。遂嚴佛事。手執幡脚香爐。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復作是言。丈夫一心不退。願徃西方。奄然長徃。異香充庭。隣里共知。舅氏夢寶池花敷。見牧卿合掌趨上。時當五十九)。

京兆房翥 勸化往生

(彌陀感應圓云。唐房翥。京兆人。暴死至陰府。見閻羅王。王曰。據案簿君。曾勸一老人念佛。已生淨土。君承此福。亦合生淨土。故來相見。翥曰。先許金剛經萬卷。巡禮五臺。未欲徃生。王曰。誦經巡禮。固為好事。不如早生淨土。王知意不可奪。乃放還。以此知勸人修者。非徒徃生。又感動幽冥也)。

宋郡希文 神遊脫難

(龍舒文云。鎮江郡彪。字希文。為士人時。夢至一官府。人皆稱安撫。彪自喜曰。豈非予及第後作安撫乎。行至前見一宮員。問曰。汝知汝未及第。因不對曰。不知令引彪去。看見一大鑊煑蛤蜊。見彪乃作人聲。叩彪姓名。彪遂念阿彌陀佛。方念一聲。蛤蜊皆變作黃雀飛去。彪後果及第。至安撫使。以此見殺生阻人前程。不可不誡。又見佛力廣大。不可不誡。又見佛力廣大。不可不敬。官職自有。定分不可苟求)。

參軍仲回 問疑往生

(徃生傳云。王仲回。光州司士參軍也。無為郡人。因陳本郡。圬垾水利。大司農得其實請。朝廷推恩。乃有是命。其為徃信厚。未甞與人校短長。天衣懷禪師住鑯佛道場時。亦甞諸問。而鄉里以善人稱之。既而信向淨土。但未具深心耳。至元祐初。問余曰。經典多教。念彌陀生淨土。祖師則云。心即是淨土。不用更生西方。其不同何耶。答曰。實際理地。無佛無眾生。無樂無苦。無壽無夭。又何淨穢之有。豈得更以生不生為心耶。此理奪事也。然而處此界者。是眾生乎。是佛乎。若是佛境界。則非眾生。又何苦樂壽夭淨穢之有哉。試自忖思。或未出眾生之境。則安可不信教典。志心念彌陀。而求生淨土哉。淨則非穢。樂則無苦。壽則無夭矣。於無念中起念。於無生中求生。此以事奪理也。故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又問如何得念不間斷。答曰。一信之後。更不再疑。即是不間斷也。司士忻躍而去。至二年十二月旦之夕。余守丹陽郡。忽夢司士云。向蒙指示淨土。今已得生。特來相謝。乃再拜而去。翌日召丹徒。令陣安止語其夢。蓋陳令深信淨土故也。後數日。得司士之子進士術。哀計乃知信。然又聞司士未亡七日已前。預知時至。與鄉舊為別。余弟仵亦在坐。屢有見謝之語。然則司士決生淨土矣。元祐四年四月八日。無為揚傑述)。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上所說。男眾往生。今為士丈夫。當自念云。光陰迅速。幻身難保。不如每朝以頃刻之暇。修西方法門。現世可以消災。身後更無苦趣。若發大菩提心。轉以化人。其為福報。豈易量耶。身後必得往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呵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七佛  南無十方十佛  南無三十五佛  南無五十三佛  南無百七十佛  南無莊嚴劫千佛  南無賢劫千佛  南無星宿劫千佛  南無十方菩薩  南無十二菩薩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隨文皇后 異香往生

(徃生徵驗傳云。隋文帝后。雖居王宮。深厭女質。常誦阿彌陀佛。至臨終時。異香滿室。從空而至。文帝問闍提三藏。是何祥瑞。答曰。西方有佛。號阿彌陀。皇后。業高。神生彼國。況聖教分明。無致疑矣)。

荊王夫人 立化往生

(龍舒文云。荊王夫人。元祐間。與婢妾精修西方。唯一妾懈怠。夫人斥去。其妾悔悟。精進久之。謂他妾云。吾今夜當生西方。是夜異香滿室。無疾而終。明日同事之妾。告夫人云。昨夜夢。化去之妾。託致起居云。夫人訓責我修西方。今以獲徃生。感德無量。夫人云。使我亦夢。乃可信耳。其夜夫人夢見。亡妾敘謝如前。夫人云。西方可到不。妾云可到。但從妾行。夫人隨之。見池溏廣大紅白蓮華大小相間。或榮或悴。種種不同。夫人問云。何以如此。妾云。此皆世間發念修西方人也。纔發一念。池內便生蓮華一朵。若願心精進。則華日日敷榮。以至大如車輪。若願心退轉。則華日日萎悴。以至殞滅。次見一人坐蓮華上。其衣飄揚散去。寶冠瓔珞莊嚴其身。夫人問云。何人也。妾云揚傑也。又見一人坐於華上。妾云馬玗也。夫人云。我當生何處。妾引行數里。許遙望見一金壇。金碧照曜。妾云此夫人化生處。乃上品上生。夫人既覺。防問楊馬所在。傑已亡。而玗無恙。是知精進不退者。雖身在娑婆之內。其神已在淨土矣。後夫人於生日。秉爐焚香。望觀音閣。而立子孫方具獻壽之儀。已立化矣)。

夫人馮氏 病差往生

(龍舒文云。馮氏夫人。名法信。贈少師諱詢之女。適陳宣使。陳思敬少多疾。及嫁疾尤甚。醫者以為不可療。往見慈受深禪師。問愈疾之方。深教以持齋誦佛。夫人盡去葷血。及莊飾之奉。衣掃塔服。專以西方為念。行坐語默。動靜皆西方也。剎那之次。念秋毫之善。酌水獻華。誦經行道。一以為西方之津粮。十年間無惰容。心安體徤。神氣昌旺。人皆尊向之。一日忽書偈云。隨緣任業許多年。枉作老牛為耕田。打疊身心早歸去。免教鼻孔受人穿。族黨恠之。夫人云。行即西歸。何恠之有。乃臥疾。微有喘息。忽矍然而起云。吾神遊淨土。面禮彌陀。觀音左願。勢至右盻。百千萬億清淨佛子。稽首慶我來生其國。若宮殿林沼。光明神麗。與華嚴經及十六觀經所說一同。明日安然化去。家人聞妙香芬馥。不類人間。及三日茶毗。舉戶如生)。

觀音縣君 侍女往生

(龍舒文云。觀音縣君。姓吳氏。其夫都官員外郎呂宏。亦悟佛理。夫婦各齋戒清修。吳氏有二侍女。亦絕葷血。勤力助為勝業。其一頗好禪理。既病。猶怡然笑話而逝。如委脫然。其一奉戒尅苦。或終月不食。但日飲吳氏所呪觀音淨水一盞而已。忽見金蓮捧足者三。數日見其膝。又數日見其身。又數日見其面目。其中乃阿彌陀佛。左右則觀音勢至也。又悉見其堂殿國界皎如指掌。曉然知其為淨土。問其詳。則云。彼皆清淨男子。經行遊樂。無女人也。又問。彼佛如何說法。云我得天耳。故但見問答指顧。而不能聞所說也。如是者三年。未甞一瞬不在目前。忽感疾。自言。徃生乃終。吳氏事觀音有靈感。每於淨室。列置缾缶數十。以水注滿。手持楊枝誦呪。必見觀音放光入缾缶中。病苦者飲水輙愈。所呪水積歲不壞。大寒不凍。世號觀音縣君)。

信女梁氏 目明往生

(徃生傳云。唐清信女。梁氏。括州人也。宿殃所鍾。雙目無見。遇僧勸令念佛。一聞教誨。係心相續。三年之後。兩目洞開。無復纖翳。所患既痊。勤苦彌切。至貞觀三年二月中。不豫。自知報盡。臨終之時。合村共見阿彌陀佛與諸大士幡華降迎。遂終于世)。

溫文靜妻 辭親往生

(徃生傳云。唐并州晉陽縣溫文靜妻。先患半身不遂。寢臥床枕。其夫告曰。終朝臥地。何不念佛。其妻問曰。念何佛。夫曰。念阿彌陀佛。妻奉教而念。二年之中。精志不絕。罪障消殄。彼佛現前。金光洞徹。備覩聖妙之事。於是極懷悲愧。謝其夫曰。長病多時。惱亂不少。蒙教念佛。感應殊異。後日報終。當徃生彼國。請告父母兄弟諸親。設齋取別。文靜初未信之。試集親賓。一依請請。齋訖。信女辭曰。今隨佛後。徃生西方。惟願父母親屬。勤心念佛。於後生來。念佛一門功德不可思議。言罷。即正坐西向。自稱佛號。舉家齊念。見佛來迎。寂然而終)。

姚范行婆 佛候往生

(徃生傳云。姚行婆。上都人。貞觀年中。因范行婆勸念阿彌陀佛。臨終時見佛來迎。乃曰。未與范行娑別。請佛暫駐相待。佛處。虗空。候范行婆至。手執香爐。奄然而逝)。

世子童女 勸母往生

(法苑珠林云。童安。宋朝魏世子。梁郡人。父子三人俱修西方。唯妻不修。安年十四死。後七日。却迴啟母曰。兒徃西方。父兄及己。已有蓮華。後當化生。唯母獨無。兒今暫歸相報。至後母依兒教。曰念彌陀。四人盡得徃生安養矣)。

今日大眾如上所說。女眾往生。今為女眾。當自念云。據佛所言。欲心重者受婦女身。已非善業。若不自省。更加嫉妬。貪欲業緣轉深。果報可畏。若能迴心懺悔。絕其非念。仁慈以待婢妾。溫和以禮上下。常念阿彌陀佛。定生極樂世界。若轉化親戚及婢妾。其福報無窮。必上品生。相與志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又復歸依十方盡虗空界無量形像優填王金像。栴檀像。阿育王銅像。吳中石像。師子國王像。諸國土中七寶像。真珠像。摩尼寶像。紫磨上色閻浮檀金像。

又復歸依十方如來一切髮塔。齒塔。牙塔。爪塔。頂骨塔。一切身中諸舍利塔。袈裟塔。匙鉢塔。澡缾塔。錫杖塔。如是等為佛事者。

又復歸依諸佛生處塔。得道塔。轉法輪塔。般涅槃塔。多寶佛塔。阿育王所造八萬四千塔。天上塔。人間塔。龍王宮中一切寶塔。

又復。

歸依十方盡虗空界一切諸佛  歸依十方盡虗空界一切尊法  歸依十方盡虗空界一切賢聖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犯戒雄俊 暴亡往生

(徃生徵驗傳云。唐釋雄俊。城都人。善講說。無戒行。所得施利。非法而用。又曾還俗。入軍營殺戮。逃難再入僧中。大曆年中。忽死。見閻羅王。判入地獄。俊高聲曰。雄俊若入地獄。三世諸佛即成妄語。觀經云。下品生者。造五逆罪。臨終十念。尚得徃生。俊雖造罪。不作五逆。若論念佛。不知其數。言訖徃生西方。乘臺而去)。

販鷄鍾馗 念佛往生

(徃生傳云。張鍾馗。同洲人。販雞為業。永徽元年臨終。見宅南群雞集。忽見一人著緋皂。幘駈雞唱言。啄啄。其雞四交。上啄兩眼。出血在牀。至苦時。值普光寺僧導令。鋪聖像。念阿彌陀佛。忽聞異香。奄然而逝)。

屠牛善和 十念往生

(徃生傳云。唐張善和。殺牛為業。臨終見牛數頭作人言。云汝殺我。善和大恐。告妻云。急請僧來救我。僧至云。十六觀經說。若人臨終。地獄相現。志心十稱南無阿彌陀佛。即得徃生淨土。善和不暇取香爐。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捻香。面西專切念佛。未滿十聲。乃云。我見阿彌陀佛從西而來。與我寶座。言訖而終)。

冤鬼仲舉 急念往生

(龍舒文云。仲舉。姓陳。又名仙龍。舒郡望江人也。甞妄殺人。後見鬼現仙。畏懼急急。念阿彌陀佛。鬼不敢近。仲舉念佛不已。鬼遂不現。後常念佛。臨終坐化。後半年。附本家孫女名妙光云。我因念彌陀。已生極樂世界。舉動言語。一如平生。親戚相知。皆來看至。兩三日。家人云。惜乎你在生時。不曾傳得。喜神供養。仲舉遂現。儼然如平生。唯面帶少顏。蓋西方長生不老。其頭如佛之螺髻。望江人周憲叔。於王日休處。言之)。

瘤病吳瓊 一聲往生

(又臨安府仁和吳瓊。先為僧。後還俗。前後兩娶。生二子。屠沽無所不為。常與人作厨。子每殺雞鴨等物命以手持起叨云。阿彌陀佛子好脫此身去。遂殺之。連稱佛數聲。每切肉時。一面切肉。一面念阿彌陀佛。常念不輟。教村中人。念經修懺。及勸人念阿彌陀佛。後眼上生瘤。如雞子大。乃憂怖。造一草庵。分散其妻子。晝夜念佛修懺。紹興二十三年秋。告村中人云。瓊來戌時去也。人皆笑之。將用椀鉢鍋子盡與人。次日晚。報諸道友。行婆云。瓊去時將至盡來。與瓊高聲念佛。相助將布衫。當酒飲了。即寫頌云。似酒皆空。問甚禪宗。今日珍重。明月清風。端坐合掌。念佛叨一聲。佛來即化去)。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上所說。造惡行兇。冤業病苦。亦得往生。勸罪惡人。當自念云。我平生罪惡既多。一旦暝目之後。將如之何。須急懺悔迴心。念阿彌陀佛。發大願云。願我見佛。得道之後。盡度從生。以來所害眾生。皆生淨土。相與志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教主釋迦牟尼佛  南無西方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華日佛  南無軍力佛  南無華光佛  南無仁愛佛  南無大威德佛  南無梵王佛  南無量明佛  南無龍德佛  南無堅步佛  南無不虗見佛  南無精進德佛  南無善守佛  南無歡喜佛  南無不退佛  南無師子相佛  南無勝知佛  南無法氏佛  南無喜王佛  南無妙御佛  南無愛作佛  南無德臂佛  南無香象佛  南無觀視佛  南無雲音佛  南無善思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虗空界一切三寶無量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上往生傳中所說人等。已離穢土。俱趣淨方。孕七寶池。捨脆胎苦。不歷三祗。便成佛道。今欲速超生死。得涅槃常樂。無出往生一門矣。

(音隣)。

(音貝)。

(伊入切)。

(音蟻)。

[(止/示)*頁]

(余頃切)。

(牀史切)。

施牀

(上式支切設也)。

(音緣)。

(音邑)。

(音樣)。

(音塔)。

(昌約切)。

(音貪取也)。

(音悟)。

(之隴切)。

(五剛切)。

(音園)。

姑卒

(下子律切)。

(於六切)。

(音鬘)。

(音儒)。

(音剃)。

(為支切)。

(許其切)。

(扶九切)。

(音螢)。

(於其切)。

(音熏)。

(苦角切)。

(章庶切)。

(悲幽切)。

(音閤)。

(音利)。

(音烏)。

(音[(白-日+田)/廾])。

(於計切)。

(音赴)。

(音五)。

(音尺)。

(於為切)。

(秦醉切)。

(于敏切)。

(音盂)。

(音樣)。

衣掃

(上去著也)。

(于放切)。

(音舛)。

(居縛切)。

(匹莧切)。

(音稅)。

(方負切)。

(古活切)。

係心

(上音計)。

(音注)。

(音六)。

(音責)。

(呼煙切)。

(音溜)。

(音趣)。

同类推荐
  • The Inca of Perusalem

    The Inca of Perusale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香集

    白香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Vailima Letters

    Vailima Lett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科经纶

    女科经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城杂记

    东城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不懂爱之练爱

    不懂爱之练爱

    她说你不爱她,他说也许吧,但我一想到今后的日子她不在我身边,我就忍不住掉眼泪!他说我后悔没有早一点遇见你,她却说可能我从来就没有爱过你,至少到现在为止我不觉得遇见你是一件幸福的事!她说这年头找份称心的工作不容易,他却说我找你更不容易她问他我到底哪里好,他却说我这辈子已经够完美了,你哪里也不好,你只是刚刚好!她说我不信月老能给人带来好的姻缘,他说你不用信他,你信我就好若干年后,苏和再次想起此时的心情,总是觉得好笑!她固执地坚持着这世上会有一个男人真正爱着一个女人,他们会因为爱生子,因为爱白头偕老!而此时的她因为这种固执,错误地爱上了这个男人,因为生子爱上了这个男人!
  • 向着光明

    向着光明

    这是一只小狐狸的故事,一只叫做狐玉小狐狸的故事。被上山砍柴被“猎人”抓住,却对猎人产生了感情,在被爱人遗忘后,狐玉改如何找回曾经。
  • 灾难源泉

    灾难源泉

    “夜幕降临后,便是我的天下。”复仇……将要倾尽全力去颠覆命运^护短……哪怕一丝一毫也不容伤害^身世……小时候的记忆是从何而来^作为一个刺客,除了完美的伪装,作战技巧,更需要令人震悚的能力……数次死里逃生,晦涩难懂的斑纹,上古之作,来自体内最深处的诡变……融合其他能力,各个种族的压迫,血液之变,最暗之地且令人绝望的……【灾难】。
  • 武当道士李逐仙

    武当道士李逐仙

    山上不是与世隔绝的世界,山上人会下山,山下人也会上山。这世间唯有情字方可永恒,无论江湖亦或是庙堂,都应该遵循这样的道理。
  • 洪荒古祭

    洪荒古祭

    【简介无能】祭渊临,一个身份诡秘之人。自幼时被测出废材体质,毫无血脉传承而被欺辱。可天道有情,让他遇到了可以改变自己一生的人。更甚,知晓了自己的身世,自此,他便不断修炼,誓要成为最强王者,将那些迫害自己的人,一一打入深渊。
  • 那些年,你我曾擦肩而过

    那些年,你我曾擦肩而过

    再次伏于书案,韶光年华已过半。楼下是滚滚车流和放学归家的欢声笑语。我常常在这样的景况中想起你,想起那些三月飞花、草长莺鸣的日子。那时的你内敛沉静,很少说话。记忆中,似乎你总是名列前茅,总是坐在教室的黄金地段,而我则总是被老师安排在犄角旮旯里度日如年。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和圣人一起思考

    和圣人一起思考

    本书是作者最近几年来的随笔集,内容包括学习《论语》《易经》及佛学著作时的深入思考,和社会名流的交往和感触,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体验与体会。作者力求证明,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依然离不开古老文化传统的指导和熏陶;物质世界的高度发展,必须和高质量的精神世界结合起来,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 查理九世之校园的访客

    查理九世之校园的访客

    墨多多的学校里来了几个奇怪的同学,他们在学校的奇怪举动领多多好奇,这几个同学什么目的,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请查看《查理九世之校园的访客》。。
  • 困牢战场

    困牢战场

    这是一个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的世界,上层社会的人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下层社会的人们只能靠杀死对手来换取一顿饭,耗子就是这样一个意志坚韧,出手狠辣的孤儿,每次赢得战斗后,都在圈禁自己的囚牢内呆呆地望着毫无营养的晚餐,孤单地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因为他没有纱布,没有止血药,他像一匹突出重围的独狼,孤单也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