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800000008

第8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清信园林鹿母讲堂,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有二婆罗门以坚固信往诣佛所,出家为道,一名、婆悉吒,二名、婆罗堕。尔时,世尊于静室出,在讲堂上彷徉经行。时,婆悉吒见佛经行,即寻速疾诣婆罗堕,而语之言:“汝知不耶?如来今者出于静室,堂上经行,我等可共诣世尊所,倘闻如来有所言说。”时,婆罗堕闻其语已,即共诣世尊所,头面礼足,随佛经行。

尔时,世尊告婆悉吒曰:“汝等二人出婆罗门种,以信坚固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耶?”

答曰:“如是。”

佛言:“婆罗门,今在我法中出家为道,诸婆罗门得无嫌责汝耶?”

答曰:“唯然,蒙佛大恩,出家修道,实自为彼诸婆罗门所见嫌责。”

佛言:“彼以何事而嫌责汝?”

寻白佛言:“彼言:‘我婆罗门种最为第一,余者卑劣。我种清白,余者黑冥。我婆罗门种出自梵天,从梵口生,于现法中得清净解,后亦清净。汝等何故舍清净种,入彼瞿昙异法中耶?’世尊,彼见我于佛法中出家修道,以如此言而呵责我。”

佛告婆悉吒:“汝观诸人愚冥无识犹如禽兽,虚假自称:‘婆罗门种最为第一,余者卑劣。我种清白,余者黑冥。我婆罗门种出自梵天,从梵口生,现得清净,后亦清净。’婆悉吒,今我无上正真道中不须种姓,不恃吾我骄慢之心,俗法须此,我法不尔。若有沙门、婆罗门,自恃种姓,怀骄慢心,于我法中终不得成无上证也。若能舍离种姓,除骄慢心,则于我法中得成道证,堪受正法。人恶下流,我法不尔。”

佛告婆悉吒:“有四姓种,善恶居之,智者所举,智者所责。何谓为四?一者、刹利种,二者、婆罗门种,三者、居士种,四者、首陀罗种。婆悉吒,汝听刹利种中有杀生者,有盗窃者,有淫乱者,有欺妄者,有两舌者,有恶口者,有绮语者,有慳贪者,有嫉妒者,有邪见者;婆罗门种、居士种、首陀罗种亦皆如是,杂十恶行。婆悉吒,夫不善行有不善报,为黑冥行则有黑冥报。若使此报独在刹利、居士、首陀罗种,不在婆罗门种者,则婆罗门种应得自言:‘我婆罗门种最为第一,余者卑劣。我种清白,余者黑冥。我婆罗门种出自梵天,从梵口生,现得清净,后亦清净。’若使行不善行有不善报,为黑冥行有黑冥报,必在婆罗门种、刹利、居士、首陀罗种者,则婆罗门不得独称:‘我种清净,最为第一。’

“婆悉吒,若刹利种中有不杀者,有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慳贪、不嫉妒、不邪见;婆罗门种、居士、首陀罗种亦皆如是,同修十善。夫行善法必有善报,行清白行必有白报。若使此报独在婆罗门,不在刹利、居士、首陀罗者,则婆罗门种应得自言:‘我种清净,最为第一。’若使四姓同有此报者,则婆罗门不得独称:‘我种清净,最为第一。’”

佛告婆悉吒:“今者现见婆罗门种,嫁娶产生,与世无异,而作诈称:‘我是梵种,从梵口生,现得清净,后亦清净。’婆悉吒,汝今当知,今我弟子,种姓不同,所出各异,于我法中出家修道,若有人问:‘汝谁种姓?’当答彼言:‘我是沙门释种子也。’亦可自称:‘我是婆罗门种,亲从口生,从法化生,现得清净,后亦清净。’所以者何?大梵名者即如来号,如来为世间眼,为世间智,为世间法,为世间梵,为世间法轮,为世间甘露,为世间法主。

“婆悉吒,若刹利种中有笃信于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笃信于法,信如来法,微妙清净,现可修行,说无时节,示泥洹要,智者所知,非是凡愚所能及教。笃信于僧,性善质直,道果成就,眷属成就,佛真弟子法法成就。所谓众者,戒众成就,定众、慧众、解脱众、解脱知见众成就,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舍、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四双八辈,是为如来弟子众也,可敬可尊,为世福田,应受人供养。笃信于戒,圣戒具足,无有缺漏,无诸瑕隙,亦无点污,智者所称,具足善寂。婆悉吒,诸婆罗门种、居士、首陀罗种亦应如是笃信于佛,信法、信众,成就圣戒。婆悉吒,刹利种中亦有供养罗汉,恭敬礼拜者。婆罗门、居士、首陀罗亦皆供养罗汉,恭敬礼拜。”

佛告婆悉吒:“今我亲族释种亦奉波斯匿王,宗事礼敬,波斯匿王复来供养礼敬于我。彼不念言:‘沙门瞿昙出于豪族,我姓卑下;沙门瞿昙出大财富、大威德家,我生下穷鄙陋小家故,致供养礼敬如来也。’波斯匿王于法观法,明识真伪,故生净信,致敬如来耳!

“婆悉吒,今当为汝说四姓本缘。天地始终,劫尽坏时,众生命终皆生光音天,自然化生,以念为食,光明自照,神足飞空。其后此地尽变为水,无不周遍。当于尔时,无复日月星辰,亦无昼夜年月岁数,唯有大冥。其后此水变成大地,光音诸天福尽命终,来生此间。虽来生此,犹以念食,神足飞空,身光自照,于此住久,各自称言:‘众生!众生!’其后此地甘泉涌出,状如酥蜜。彼初来天性轻躁者,见此泉已,默自念言:‘此为何物?可试尝之。’即内指泉中,而试尝之。如是再三,转觉其美,便以手抄自恣食之。如是乐著,遂无厌足。其余众生复效食之,如是再三,复觉其美,食之不已,其身转粗,肌肉坚硬,失天妙色,无复神足,履地而行,身光转灭,天地大冥。

“婆悉吒,当知天地常法,大冥之后,必有日月星象现于虚空,然后方有昼夜晦明、日月岁数。尔时,众生但食地味,久住世间。其食多者,颜色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悦泽。好丑端正,于是始有。其端正者,生骄慢心,轻丑陋者;其丑陋者,生嫉恶心,憎端正者。众生于是各共忿诤,是时甘泉自然枯涸。

“其后此地生自然地肥,色味具足,香洁可食,是时众生复取食之,久住世间。其食多者,颜色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悦泽。其端正者,生骄慢心,轻丑陋者;其丑陋者,生嫉恶心,憎端正者。众生于是各共诤讼,是时地肥遂不复生。

“其后此地复生粗厚地肥,亦香美可食,不如前者,是时众生复取食之,久住世间。其食多者,色转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悦泽。端正丑陋,迭相是非,遂生诤讼,地肥于是遂不复生。

“其后此地生自然粳米,无有糠糩,色味具足,香洁可食,是时众生复取食之,久住于世,便有男女,互共相视,渐有情欲,转相亲近。其余众生见已,语言:‘汝所为非!汝所为非!’即排摈驱遣出于人外,过三月已,然后还归。”

佛告婆悉吒:“昔所非者,今以为是。时,彼众生习于非法,极情恣欲,无有时节。以惭愧故,遂造屋舍,世间于是始有房舍。玩习非法,淫欲转增,便有胞胎,因不净生,世间胞胎始于是也。

“时,彼众生食自然粳米,随取随生,无可穷尽。时,彼众生有懈惰者,默自念言:‘朝食朝取,暮食暮取,于我劳勤。今欲并取,以终一日。’即寻并取。于后等侣唤共取米,其人答曰:‘我已并取,以供一日。汝欲取者,自可随意。’彼人复自念言:‘此人黠慧,能先储积。我今亦欲积粮,以供三日。’其人即储三日余粮。有余众生复来语言:‘可共取米。’答言:‘吾已先积三日余粮。汝欲取者,可往自取。’彼人复念:‘此人黠慧,先积余粮,以供三日。吾当效彼,积粮以供五日。’即便往取。

“时,彼众生竞储积已,粳米荒秽,转生糠糩,刈已不生。时,彼众生见此不悦,遂成忧迷,各自念言:‘我本初生,以念为食,神足飞空,身光自照,于世久住。其后此地甘泉涌出,状如酥蜜,香美可食,我等时共食之。食之转久,其食多者,颜色粗丑;其食少者,色犹悦泽。由是食故,使我等颜色有异,众生于是各怀是非,迭相憎嫉,是时甘泉自然枯竭。其后此地生自然地肥,色味具足,香美可食,时我曹等复取食之。其食多者,颜色粗丑;其食少者,颜色悦泽。众生于是复怀是非,迭相憎嫉,是时地肥遂不复生。其后复生粗厚地肥,亦香美可食,时我曹等复取食之。多食色粗,少食色悦,复生是非,共相憎嫉,是时地肥遂不复现。更生自然粳米,无有糠糩,时我曹等复取食之,久住于世。其懈怠者,竞共储积,由是粳米荒秽,转生糠糩,刈已不生,今当如何?’复自相谓言:‘当共分地,别立标帜。’即寻分地,别立标帜。

“婆悉吒,由此因缘,始有田地名生。彼时众生别封田地,各立疆畔,渐生盗心,窃他禾稼。其余众生见已,语言:‘汝所为非!汝所为非!自有田地,而取他物。自今已后,勿复尔也。’其彼众生犹盗不已,其余众生复重呵责而犹不已,便以手加之,告诸人言:‘此人自有田稼,而盗他物。’其人复告:‘此人打我。’时,彼众人见二人诤已,愁忧不悦,懊恼而言:‘众生转恶,世间乃有此不善,生秽恶不净,此是生、老、病、死之原,烦恼苦报堕三恶道,由有田地致此诤讼。今者宁可立一人为主以治理之,可护者护,可责者责。众共减米,以供给之,使理诤讼。’

“时,彼众中自选一人,形体长大,颜貌端正,有威德者,而语之言:‘汝今为我等作平等主,应护者护,应责者责,应遣者遣。当共集米,以相供给。’时,彼一人闻众人言,即与为主,断理诤讼,众人即共集米供给。时,彼一人复以善言慰劳众人,众人闻已,皆大欢喜,皆共称言:‘善哉!大王。善哉!大王。’于是,世间便有王名,以正法治民,故名刹利,于是世间始有刹利名生。

“时,彼众中独有一人作如是念:‘家为大患,家为毒刺,我今宁可舍此居家,独在山林,闲静修道。’即舍居家,入于山林,寂默思惟,至时持器入村乞食。众人见已,皆乐供养,欢喜称赞:‘善哉!此人能舍家居,独处山林,静默修道,舍离众恶。’于是,世间始有婆罗门名生。彼婆罗门中有不乐闲静坐禅思惟者,便入人间,诵习为业,又自称言:‘我是不禅人。’于是,世人称不禅婆罗门。由入人间故,名为人间婆罗门。于是,世间有婆罗门种。彼众生中有人好营居业,多积财宝,因是众人名为居士。彼众生中有多机巧,多所造作,于是世间始有首陀罗工巧之名。

“婆悉吒,今此世间有四种名,第五有沙门众名。所以然者?婆悉吒,刹利众中,或时有人自厌己法,剃除须发,而披法服,于是始有沙门名生。婆罗门种、居士种、首陀罗种,或时有人自厌己法,剃除须发,法服修道,名为沙门。

“婆悉吒,刹利种中,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身坏命终,必受苦报。婆罗门种、居士种、首陀罗种,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身坏命终,必受苦报。婆悉吒,刹利种中,有身行善,口、意行善,身坏命终,必受乐报。婆罗门、居士、首陀罗种中,身行善,口、意行善,身坏命终,必受乐报。婆悉吒,刹利种中,身行二种,口、意行二种,身坏命终,受苦乐报。婆罗门种、居士种、首陀罗种,身行二种,口、意行二种,身坏命终,受苦乐报。

“婆悉吒,刹利种中,有剃除须发,法服修道,修七觉意,道成不久。所以者何?彼族姓子法服出家,修无上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婆罗门、居士、首陀罗种中,有剃除须发,法服修道,修七觉意,道成不久。所以者何?彼族姓子法服出家,修无上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婆悉吒,此四种中皆出明行成就罗汉,于五种中为最第一。”

佛告婆悉吒:“梵天王颂曰:

“‘生中刹利胜,能舍种姓去,

明行成就者,世间最第一。’

佛告婆悉吒:“此梵善说,非不善说;此梵善受,非不善受。我时即印可其言。所以者何?今我如来、至真亦说是义:

“生中刹利胜,能舍种姓去,

明行成就者,世间最第一。”

尔时,世尊说此法已,婆悉吒、婆罗堕无漏心解脱,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曾盛装遇见你

    我曾盛装遇见你

    曾盛装遇见你愿陪你走过所有未知的坎坷遍历你心情的辗转和周折一起将悲欢离合看尽在岁月尽头将你的白发抚在掌心“你让我太失望了”“对不起,夕夕……”曾经以为世界很美,没人流眼泪。吹熄蜡烛,许个心愿全都会实现。原来的我,怀念从前是因为太留恋。现在的我,我永远会在你的背后爱你,我的爱。你是否能听见,我对你的想念。“为什么”“什么为什么”“你个混蛋”说着拳头伸出捶向他,随即,大手抓住那柔软的手“夕夕,因为...我爱你”“在我长长的余生里因为是你所以才有意义。”
  • 故事茶馆

    故事茶馆

    故事茶馆,可以用故事支付茶点的费用。茶晓晓自从有了记忆以来,就一直守在这个茶馆里,倾听每一个愿意敞开心扉的客人的故事。尽管这些故事或是幸福、或是悲伤、或是遗憾、或是悔恨、或是无奈、或是凄凉,却是最为普通平常的人生。
  • 一笑倾城:神女要逆天

    一笑倾城:神女要逆天

    特种兵糊里糊涂穿越到异世,原来只是灵魂的回归。什么太子,什么太子妃?她才不稀罕。什么美女什么帅哥,又怎能逃脱她的手。被王爷赖上,为情所伤,原来只是一场设计,然而什么都不重要了,有萌宠有萌宝有美男,一生何求?管它什么中级位面高级位面,最终还是会被她收复,位面合一,挑战神者,一家团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金小姐,太高冷

    千金小姐,太高冷

    她心本善,却因为母亲的死变得冰冷,心灰意冷的她,出了国,后来,回国后,自己最爱的哥哥,却已经忘了她,她,该如何面对
  • 女人一生的旅游计划

    女人一生的旅游计划

    本书将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集中起来向读者展示,内容包括:浪漫之旅——在动容中放飞生命的渴望;时尚之旅——在潮流中接受经典时尚的洗礼;人文之旅——在不老风物中追忆流水过往;奇妙之旅——在新奇中领略灵感的逸动。
  • 魔影追魂

    魔影追魂

    上天入地,唯我独尊,三万流邑,无镜之魂,九方十地,魔影追魂
  • 我是旅行家

    我是旅行家

    我叫李察,是个大二的学生,也是个旅行家。我分享的游记有无数人争相传阅,奉为经典。我的脚步从海岛到布达拉,从国内到国外。我在最炎热的沙漠见过最雄壮的胡杨,最毒的蝎子。我也在最寒冷的极地见过最壮阔的冰川,最呆萌的企鹅。我行走在高原之上,我漫步在深海之下。我,就是旅行家。
  • 灵山剑圣

    灵山剑圣

    灵山剑圣,武侠世界。奇幻风云,谁敢称雄?剑在心上,舍我其谁?
  • 人界妖路

    人界妖路

    感觉一切都变好的时候,忽然发现这美好的一切都是被人谋划好的
  • 安琪拉的幻境

    安琪拉的幻境

    她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偷偷看孩子了,然而这次,在脚边出现了一本复古破旧的纸雕故事书,一个会动会说话的恐怖人偶让她选择触碰书中烧焦的页数进入梦中。安琪拉心想自己一定是疯了。本来是一个很有创意的面包师,同时也是这点获得了男朋友尼尔的赏识从而相识的。因为他抢走了儿子,安琪拉愤怒而悲伤,觉得失去一切的安琪拉想想也觉得没差,她捧起书本瞄了一眼人偶瞬间曝露的邪恶表情,故意捧出了另一半干净镶金的页数,在人偶发狂的声音中进入了书本。不知过了多久,醒来以后,她已经来到了一个美食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