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800000031

第31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世尊清旦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时,世尊念言:“今日乞食,于时为早。今我宁可往至布吒婆楼梵志林中观看,须时至当乞食。”尔时,世尊即诣梵志林中,时布吒婆楼梵志遥见佛来,即起迎言:“善来!沙门瞿昙,久不来此,今以何缘而能屈顾?可前就座。”

尔时,世尊即就其座,告布吒婆楼曰:“汝等集此,何所作为?为何讲说?”

梵志白佛言:“世尊,昨日多有梵志、沙门、婆罗门,集此婆罗门堂,说如是事,相违逆论。瞿昙,或有梵志作是说言:‘人无因无缘而想生,无因无缘而想灭;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瞿昙,或有梵志作是说:‘由命有想生,由命有想灭;彼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瞿昙,或有梵志作是说:‘如先所言,无有是处。有大鬼神,有大威力,彼持想去,彼持想来;彼持想去则想灭,彼持想来则想生。’我因是故生念:‘念沙门瞿昙必知此义,必能善知想知灭定。’”

尔时,世尊告梵志曰:“彼诸论者皆有过咎,言无因无缘而有想生,无因无缘而有想灭;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或言因命想生,因命想灭;想有去来,来则想生,去则想灭。或有言,无有是处,有大鬼神,彼持想来,彼持想去;持来则想生,持去则想灭。如此言者,皆有过咎。所以者何?梵志,有因缘而想生,有因缘而想灭。

“若如来出现于世,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有人于佛法中出家为道乃至灭五盖覆蔽心者,除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先灭欲想,生喜、乐想。梵志,以此故知有因缘想生,有因缘想灭。灭有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梵志,彼初禅想灭,二禅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喜修护,专念一心,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清净,入第三禅。梵志,彼二禅想灭,三禅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苦舍乐,先灭忧喜,护念清净,入第四禅。梵志,彼三禅想灭,四禅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一切色想,灭恚,不念异想,入空处。梵志,一切色想灭,空处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越一切空处,入识处。梵志,彼空处想灭,识处想生,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越一切识处,入不用处。梵志,彼识处想灭,不用处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舍不用处,入有想无想处。梵志,彼不用处想灭,有想无想处想生,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灭,有因缘想生。彼舍有想无想处,入想知灭定。梵志,彼有想无想处想灭,入想知灭定,以是故知有因缘想生,有因缘想灭。彼得此想已,作是念:‘有念为恶,无念为善。’彼作是念时,彼微妙想不灭,更粗想生。彼复念言:‘我今宁可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灭,粗想不生。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灭,粗想不生时,即入想知灭定。云何,梵志,汝从本已来,颇曾闻此次第灭想因缘不?”

梵志白佛言:“从本已来信自不闻如是次第灭想因缘。”

又白佛言:“我今生念,谓此有想此无想,或复有想。此想已,彼作是念:‘有念为恶,无念为善。’彼作是念时,微妙想不灭,粗想更生。彼复念言:‘我今宁可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已,微妙想灭,粗想不生。彼不为念行,不起思惟,微妙想灭,粗想不生时,即入想知灭定。”

佛告梵志言:“善哉!善哉!此是贤圣法中次第灭想定。”

梵志复白佛言:“此诸想中,何者为无上想?”

佛告梵志:“不用处想为无上。”

梵志又白佛言:“诸想中,何者为第一无上想?”

佛言:“诸言有想、诸言无想,于其中间能次第得想知灭定者,是为第一无上想。”

梵志又问:“为一想?为多想?”

佛言:“有一想,无多想。”

梵志又问:“先有想生然后智?先有智生然后想?为想、智一时俱生耶?”

佛言:“先有想生然后智,由想有智。”

梵志又问:“想即是我耶?”

佛告梵志:“汝说何等人是我?”

梵志白佛言:“我不说人是我,我自说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哺成长,衣服庄严,无常磨灭法,我说此人是我。”

佛告梵志:“汝言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哺长成,衣服庄严,无常磨灭法,说此人是我。梵志,且置此我,但人想生、人想灭。”

梵志言:“我不说人是我,我说欲界天是我。”

佛言:“且置欲界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灭。”

梵志言:“我不说人是我,我自说色界天是我。”

佛言:“且置色界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灭。”

梵志言:“我不说人是我,我自说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无色天是我。”

佛言:“且置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有想无想处、无色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灭。”

梵志白佛言:“云何,瞿昙,我宁可得知人想生、人想灭不?”

佛告梵志:“汝欲知人想生、人想灭者,甚难!甚难!所以者何?汝异见、异习、异忍、异受,依异法故。”

梵志白佛言:“如是,瞿昙,我异见、异习、异忍、异受,依异法故,欲知人想生、人想灭者,甚难!甚难!所以者何?我、我世间有常,此实余虚;我、世间无常,此实余虚;我、世间有常无常,此实余虚;我、世间非有常非无常,此实余虚。我、世间有边,此实余虚;我、世间无边,此实余虚;我、世间有边无边,此实余虚;我、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此实余虚。是命是身,此实余虚;命异身异,此实余虚;身命非异非不异,此实余虚;无命无身,此实余虚。如来终,此实余虚;如来不终,此实余虚;如来终不终,此实余虚;如来非终非不终,此实余虚。”

佛告梵志:“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我所不记。”

梵志白佛言:“瞿昙,何故不记?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尽不记耶?”

佛言:“此不与义合,不与法合,非梵行,非无欲,非无为,非寂灭,非止息,非正觉,非沙门,非泥洹,是故不记。”

梵志又问:“云何为义合、法合?云何为梵行初?云何无为?云何无欲?云何寂灭?云何止息?云何正觉?云何沙门?云何泥洹?云何名记?”

佛告梵志:“我记苦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所以者何?此是义合、法合,梵行初首、无欲、无为、寂灭、止息、正觉、沙门、泥洹,是故我记。”

尔时,世尊为梵志说法,示教利喜已,即从座起而去。

佛去未久,其后诸余梵志语布吒婆楼梵志曰:“汝何故听瞿昙沙门所说语,印可瞿昙言:‘我及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与义合,故我不记’?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门瞿昙如是所说。”

布吒婆楼报诸梵志言:“沙门瞿昙所说:‘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与义合,故我不记。’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沙门瞿昙依法住法,以法而言,以法出离,我当何由违此智言?沙门瞿昙如此微妙法言不可违也。”

时,布吒婆楼梵志又于异时,共象首舍利弗诣世尊所,问讯已,一面坐,象首舍利弗礼佛而坐。梵志白佛言:“佛先在我所,时去未久,其后诸余梵志语我言:‘汝何故听沙门瞿昙所说语,印可瞿昙言:“我、世间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合义,故不记”?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门瞿昙如是所说。’我报彼言:‘沙门瞿昙所说:“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不与义合,故我不记。”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沙门瞿昙依法住法,以法而言,以法出离,我等何由违此智言?沙门瞿昙微妙法言不可违也。’”

佛告梵志曰:“诸梵志言:‘汝何故听沙门瞿昙所说语印可?’此言有咎。所以者何?我所说法,有决定记、不决定记。云何名不决定记?我、世间有常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我亦说此言,而不决定记。所以然者?此不与义合,不与法合,非梵行初,非无欲,非无为,非寂灭,非止息,非正觉,非沙门,非泥洹,是故,梵志,我虽说此言而不决定记。云何名为决定记?我记苦谛、苦集、苦灭、苦出要谛。所以者何?此与法合、义合,是梵行初首,无欲、无为、寂灭、止息、正觉、沙门、泥洹,是故我说决定记。

“梵志,或有沙门、婆罗门于一处世间一向说乐,我语彼言:‘汝等审说一处世间一向乐耶?’彼报我言:‘如是。’我又语彼言:‘汝知见一处世间一向乐耶?’彼答我言:‘不知不见。’我复语彼言:‘一处世间诸天一向乐,汝曾见不?’彼报我言:‘不知不见。’又问彼言:‘彼一处世间诸天,汝颇共坐起言语,精进修定不耶?’答我言:‘不。’我又问彼言:‘彼一处世间诸天一向乐者,颇曾来语汝言:“汝所行质直,当生彼一向乐天;我以所行质直,故得生彼共受乐”耶?’彼答我言:‘不也。’我又问彼言:‘汝能于己身起心化作他四大身,身体具足,诸根无缺不?’彼答我言:‘不能。’云何,梵志,彼沙门、婆罗门所言为是诚实?为应法不?”

梵志白佛言:“此非诚实,为非法言。”

佛告梵志:“如有人言:‘我与彼端正女人交通,称赞淫女。’余人问言:‘汝识彼女不?为在何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村落不?’答曰:‘不知。’又问:‘汝识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刹利女?为是婆罗门、居士、首陀罗女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长短、粗细、黑白、好丑耶?’答曰:‘不知。’云何,梵志,此人所说为诚实不?”

答曰:“不也。”

“梵志,彼沙门、婆罗门亦复如是,无有真实。梵志,犹如有人立梯空地,余人问言:‘立梯用为?’答曰:‘我欲上堂。’又问:‘堂何所在?’答曰:‘不知。’云何,梵志,彼立梯者岂非虚妄耶?”

答曰:“如是,彼实虚妄。”

佛言:“诸沙门、婆罗门亦复如是,虚妄无实。”

佛告布吒婆楼:“汝言我身色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哺成长,衣服庄严,无常磨灭,以此为我者,我说此为染污,为清净,为得解。汝意或谓染污法不可灭,清净法不可生,常在苦中。勿作是念!何以故?染污法可灭尽,清净法可出生,处安乐地,欢喜爱乐,专念一心,智慧增广。梵志,我于欲界天、色界天、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天,说为染污,亦说清净,亦说得解。汝意或谓染污法不可灭,清净法不可生,常在苦中。勿作是念!所以者何?染污可灭,净法可生,处安乐地,欢喜爱乐,专念一心,智慧增广。”

尔时,象首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当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时,复有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不用处、有想无想处天身,一时有不?世尊,当有欲界天身时,复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有想无想处天身,一时有不?世尊,当有色界天身时,复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有想无想处天身,一时有不?如是至有想无想处天身时,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天身,一时有不?”

佛告象首舍利弗:“若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尔时正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非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有想无想处天身。如是乃至有有想无想处天身时,尔时正有有想无想处天身,无有欲界人身四大诸很,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处、识处、无所有处天身。象首,譬如牛乳,乳变为酪,酪为生酥,生酥为熟酥,熟酥为醍醐,醍醐为第一。象首,当有乳时,唯名为乳,不名为酪、酥、醍醐。如是展转,至醍醐时,唯名醍醐,不名为乳,不名酪、酥。象首,此亦如是,若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时,无有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有想无想处天身。如是展转,有有想无想处天身时,唯有有想无想处天身,无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无所有天身。

“象首,于汝意云何?若有人问汝言:‘若有过去身时,有未来、现在身,一时有不?有未来身时,有过去、现在身,一时有不?有现在身时,有过去、未来身,一时有不?’设有此问者,汝云何报?’

象首言:“设有如是问者,我当报言:‘有过去身时,唯是过去身,无未来、现在。有未来身时,唯是未来身,无过去、现在。有现在身时,唯是现在身,无过去、未来身。’”

“象首,此亦如是,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时,无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有想无想处天身。如是展转,至有想无想处天身时,无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至不用处天身。复次,象首,若有人问汝言:‘汝曾有过去已灭不?未来当生不?现在今有不?’设有是问者,汝当云何答?”

象首白佛言:“若有是问者,当答彼言:‘我曾有过去已灭,非不有也;有未来当生,非不有也;现在今有,非不有也。’”

佛言:“象首,此亦如是,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时,无欲界天身乃至有想无想天身。如是展转,至有想无想天身时,无有欲界人身四大诸根,及欲界天身乃至无所有处天身。”

尔时,象首白佛言:“世尊,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已后,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

时,布吒婆楼梵志白佛言:“我得于佛法中出家受戒不?”

佛告梵志:“若有异学欲于我法中出家为道者,先四月观察,称众人意,然后乃得出家受戒。虽有是法,亦观人耳!”

梵志白佛言:“诸有异学欲于佛法中出家受戒者,先当四月观察,称众人意,然后乃得出家受戒。如我今者,乃能于佛法中四岁观察,称众人意,然后乃望出家受戒。”

佛告梵志:“我先语汝,虽有是法,当观其人。”

时,彼梵志即于正法中得出家受戒,如是不久以信坚固,净修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所作已为,不受后有,即成阿罗汉。

尔时,布吒婆楼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心灵伐

    心灵伐

    本文作者曾经在学校和心理咨询机构做过6年的心理辅导,对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和职场心理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本书将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列,揭开心理咨询的神秘面纱。鉴于职业保密原则,本文所出现的人名地名皆为虚构,请无须对号入座。
  • 逆武神君

    逆武神君

    逆转天下不公,以我之力,顺则昌,逆则亡……
  • 临安情之霁月如璟

    临安情之霁月如璟

    一桩血案,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捕,捕快与杀手,身份对立的两个人,却在命运的安排下,谱写了一段纠葛不清的爱恋。一场致命邂逅,一次次倾力相救,医者与杀手,立场鲜明的两个人,却在冥冥之中,勾出了一世刻骨铭心的牵绊。那一夜的抵死缠绵,有放纵有沉沦,有克制有迷失,还有欲说还休的情愫萦绕心间,只因那初识一眼,顾盼之间十足惊艳,以至令他不能自拔、泥足深陷……刀光剑影的江湖,暗流涌动的朝堂,在强大的历史巨轮面前,在这场未知的命数里,三人之间会有怎样的交集?在正与邪、情与法的两难间,又该如何抉择?杀人与救人间,又会发生怎样的虐心救赎?佛曰,皆是缘。
  • 拔个萝卜回家种

    拔个萝卜回家种

    何日忆君颜?冷小呆堂堂一个单纯小仙女竟被贬成萝卜精,圣母娘娘太不讲理了,一言不合就把我扔在凡间不管,害我一个人孤独地伫立在草莓丛中……
  • 炼金师之路

    炼金师之路

    魔法师是上天的宠儿。剑士拥有强大的斗气。一个没有魔法资质不能修炼斗气的穿越少年。依靠炼金术在无数位面游历成长的故事。人之身体分为灵魂.精神.血脉。炼金术就是通过锻炼自身从而获得力量。这里凝聚妖力的炼妖师,还有造梦的幻梦师。
  • 弑仙:纵横六道

    弑仙:纵横六道

    这一日,天地失色,飞沙走石,一个不为世人所知的人驾驭了天地万物!
  • 宿命之倾世离殇

    宿命之倾世离殇

    【本文交友灌坑群:246935551】她只是晚上无事在街上游荡,居然就捡到了一身重伤的他。奈何,身为医者,怎能见死不救?伤好后,他风轻云淡的离开,好似从未出现。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有交集,谁料,开学第一天,就迎来了一个转学生!ohmygod!!!是他!!!她呆愣着,只见他走到自己身旁的位置坐了下去,邪魅的说,“好巧,我们又见面了。”
  • 我们的辅助魔法师

    我们的辅助魔法师

    但见那路过的白袍法师眼神一凛,精神涌动间带动惊天魔法波动,对面众人大惊失色,面露绝望,却听得淡淡一声“都散了吧”待对面众人四散而逃后,先前陷入险境的人群中走出一名小萝莉大声质问“他们都是坏人!为什么不杀了他们?”白袍法师面色古怪,对着小萝莉解释一声,“在下不会毁灭魔法...”
  • 法演河山

    法演河山

    白口黄毛,情牵意浓,弱冠之龄,寻寻觅之,凡之横空,云起四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