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700000002

第2章

梁丘子註

黃者,中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內指事,即腦中、心中、脾中。故日黃庭。內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諭即日月星辰雲霞之象也,內象諭即血肉筋骨臟腑之象也。心居身內,存觀一體之象色,故日內景也。

上清章第一

上清紫霞虛皇前,

三清之境,有玉清、上清、太清,此三清之中,一切大聖之所居也。按《玉緯經》云,上清者,虛皇大道君之所治也。即大道之域,包羅三清。又常朝儀西南方,有太靈虛皇天尊,即元始之本號也。道君欲明作七言之、所,始乎紫霞之官也,亦名紫瓊官,亦日紫晨之官。

太上大道玉晨君,

太上尊之號也。按《本行經》,有元始五老之君號也。玉晨君,即皇老之一號也。

閑居藥珠作七言,

《秘要經》云:仙官中有寥陽之殿,藥珠之闕,七映之房,道君在中而說經也。人身備有之也。

散化五形變萬神,

謂集支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先本後進,故假神以托用也。夫神者,隨感而應者也,故有其數,豈直萬乎?

是為黃庭日內篇。

因中而得名也。

琴心三疊舞胎仙,

琴,和也;疊,積也。存三丹田,使和積如一,則胎仙可致也。胎仙,胎息之仙也,猶胎在腹中有氣而無息。

九氣映明出霄問,

三田之中,有九氣炳煥,無不燭也。《大洞經》云:三丹田及三元、三洞房,合為九官,官中有天皇九魄變為陽陌九氣,化為九神也。

神蓋童子生紫煙,

觀照存思,假目為事。下文云眉號華蓋覆明珠。華蓋即神蓋,謂眉也。明珠,目童子也。紫煙,目精妙之氣。

是曰玉書可精研。

文因述始,專則能通。

詠之萬過昇三天,

精備神充,名上三清。

千災以消百病痊,

精神具則災病自消。

不憚虎狼之凶殘,

元殘傷也。

亦以卻老年永延。

此一章都說黃庭之道也。

上有章第二

上有魂靈下關元,

上魂天分也,形,關元有質一如後說。下關地分也。魂靈無人法天地,形象具之。

左為少陽右太陰,

左束右西,卯生酉殺。

後有密戶前生門,

前南後北。密戶後二竅,言隱密也。生門前七竅,言藉以生也,合為九竅也。

出日入月呼吸存。

日月者,陰陽之精也。左出右入,身有陰陽之氣。出為呼氣,入為吸氣,呼吸之問,心當存之。《上清紫文》云:心存日月,坐立任所便是也。

元氣所合列宿分,

元氣,一也。使心與道一合。存日月星辰輝光,照耀羅列,一身分明,與天地合也。

紫煙上下三素雲。

紫煙是目精之氣。存見三丹田中,上下俱有白氣,白氣流通一體。又云:目光有紫青絳三色,為三素雲。仙經云:雲林夫人咒日:目童三雲,兩目真君。

灌溉五華植靈根,

素雲之氣,在江為玉液,存咽之以灌五華。五華者,五臟之英華。靈根,命根植生。

七液洞流衝廬間,

七竅之液,上下周流,上流日衝,下流日迴。廬,額廬之問明堂中。

迴紫抱黃入丹田,

內象諭也。脾氣黃,目氣紫,七液周流,抱黃迴紫,出入呼吸,俱入丹田。丹田有三所,靈命之根也。按《大洞經》云,眉問卻入三分為雙田一,入骨際三分為臺闕,左為青房,右為紫戶,二神居之。眉問卻入一寸為明堂官,左明童真君,右明女真官,中明鏡神君。眉問卻入二寸為洞房,左元英君,右白元君,中央黃老魂。眉問卻入三寸為丹田官,亦名泥丸官,左有上元赤子君,右有帝卿君。又卻入四寸為流珠官,有流珠真神居之。又卻入五寸為玉帝官,有玉清神母居之。又當明堂上一寸為天庭官,有上清神女居之。又洞房直上一寸為極真官,太極帝妃居之。又丹田直上一寸為丹玄官,有中黃太一君居之#1。又流珠直上一`寸為太皇官,太上君居之。男為雄一,女為雌一,雄雌二神,男女并可兼修之。

幽室內明照陽門。

幽隱之室,內自思存,心目明鑒,燎如日月。夫神者,無方之謂也。心識無方,存之則有,遣之則亡。

口為章第三

口為玉池太和官,

口中津液為玉液,一名醴泉,亦名玉漿,貯水為池,百節調柔,五臟和適,皆以口為'官主也。一本有作太和官,於文韻不便也。《大洞經》云,心存胃口有一女子,嬰兄形,無衣服,正立胃管,張口,承注魂液,仰吸五氣,當即漱滿口中內外津液,滿口咽之,遣直入玄女江中。五過畢,叩齒三通,微咒日:玉清高上,九天九靈,化在玄女,下入胃清。金和玉映,心開神朗,服食日精,金華充盈。

漱咽靈液災不干,

靈液真氣,邪不干正。

體生光華氣香蘭,

不食五穀,無穢滓也。

卻滅百邪玉煉顏,

肌膚若霜雪,綽約若處子。

審能修之登廣寒。

廣寒,北方仙官之名。又云山名,亦、尸廣霞。《洞真經》云,冬至之日,月伏於廣寒之官,其時育養月魄於廣寒之池,天人探青華之林條,以拂日月光也。

晝夜不寢乃成真,

勤修靜定,則為真人。

雷嗚電激神泯泯。

泯泯,取平聲讀。調神理氣,精魄恬愉。雖遇震雷而不驚懾。又日:雷嗚#2電激為叩齒。叩齒存思,乃是神用,不得言泯泯。

黃庭章第四

黃庭內人服錦衣

黃庭內人謂道母,黃庭真人謂道父,人身備有之。錦衣具五色也,五臟之真氣也,三庭之中備有之。

紫華飛裙雲氣羅,

《十方經》云:高上玉皇衣文明飛雲之裙,即神仙之所服也。

丹青綠條翠靈柯,

五色雜氣,共生枝條,仙衣之飾。

七蘿玉籥閉兩扉,

外象諭也。七竅開闔之以道,不妄開也。蘿,籥之飾也。存神叉閉目,故名日閉兩扉。

重扉金關密樞機。

金,取堅剛也。老子云,善閉者,元關撻而不可開,言養生者善守精神,不妄洩也。

玄泉幽闕高崔巍,

玄泉,口中之液也醴泉,一名玉液,如漿,一日玉泉,一名一名玉津,一名玉漿。兩眉間為闕庭,兩腎問為幽闕。如門之左右,象魏中問闕然為道。腎在身中,故日幽闕也。據腎在五臟之下而雲高者,形伏存神,即在丹田之上,故言高也。

三田之中精氣微,

內指事也。丹田之中,神氣變化,感應從心,非有非無,不可為色象。從贏入妙,叉其有係。故以氣言之,氣以心為主,因主立象,至精至微,不可數求也。《道機經》云: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寶三丹田。三丹田中氣,左青右黃,上白下黑也。

嬌女窈窕翳霄暉,

《真誥》云:嬌女,耳神名,言耳聰朗徹明,掩玄暉也。

重堂煥煥明八威,

重堂,喉嚨名也。一日重樓,一日重環。本經云:絳宮重樓十二級。絳官,心也。喉嚨在心上,故日重堂。喉嚨者,津液之路,流通上下,滋榮一體,煥明八方。八卦之神日八威也。

天庭地關列斧斤,

兩眉閒為天庭。紫微夫人祝日:開通天庭,使我長生。列斧斤,言勇壯。

靈臺盤固永不衰。

心為靈臺,言有神靈居之。靜則守一,動則存神,神具體安,不衰竭矣。

中池章第五

中池內神服赤珠,

膽為中池,舌下為華池,小腹胞為玉池,亦三#3池之通名。膽部日龍旗橫天擲火鈴。赤珠者,火鈴之服。

丹錦雲袍帶虎符,

丹錦雲抱,心肺之色也。在膽之上,故日雲袍。符,命符也。《九真經》云:皇老君佩玄龍神虎符,帶流金之鈴,并道君之服也。

橫津三寸靈所居,

內指事也。臍在胞上,故日橫津。臍下三寸為丹田,真人赤子之所居也。

隱芝翳鬱自相扶。

謂男女之形體也。隱翳交合,自然之道。.按《內外神芝訣》云,五臟之液為內芝。內芝,則隱芝也。又云,隱,奧者也。

天中章第六

天中之岳精謹修,

天中之岳,謂鼻也。一名天臺。《消魔經》云:鼻欲數按其左右,令人氣平,所謂概灌中岳,名書帝錄。

靈宅既清玉帝遊,

面為靈宅,一名尺宅,以眉目鼻口之所居,故為宅也。修之清通則神仙矣。《洞神經》日:面為尺宅。字或作赤澤。

通利道路無終休。

《太素丹景經》曰:一面之上,常欲兩手摩拭之,高下隨形不休息,則通利耳目鼻之氣豚。

眉號華蓋覆明珠,

明珠,目也。

九幽日月桐空無,

《五辰行事訣》云:眉上直入一寸為玉噹紫闕,左日右月。又《玉歷經》云:太清上有五色華蓋九重,人身亦有之,當存目童如日月之明也。

宅中有真常衣丹,

真謂心神,即赤城童子也,亦名真一,亦名赤子,亦名子丹,亦名真人。心存見之,常存目前,與心相應。衣丹,象心氣赤色也。

審能見之無疾患。

元陽子日:常存心神,則無病也。

赤珠靈裙華情柴,

玄膺之象色。外諭也。

舌下玄膺生死岸。

內指事。玄膺者,通津液之岸也。

本經云:玄膺氣管受精府。

出清入玄二氣煥,謂吐納陰陽二氣,煥然著明也。

子若遇之昇天漢。

人能善遇吐納之理,則成天仙矣。

至道章第七

至道不煩決存真,

專心則至。

泥丸百節皆有神。

神者,妙萬物而為言。因象立名則如下說。

髮神蒼華字太元,

白與黑謂之蒼。最居首上,故日太元。

腦神精根字泥丸,

丹田之官,黃庭之舍,洞房之主,陰陽之根。泥丸,腦之象也。

眼神明上字英玄,

目諭日月,在首之上,故日明上。英玄,童子之精色也。內指事也。

鼻神玉壟字靈堅,

玉壟之骨,象玉也。神氣通天,出入不竭,故日靈堅。

耳神空閑字幽田,

空閑幽靜,聽物則審。神之所居,故日田也。

舌神通命字正倫,

理咽以舌,性命得正其五味,各有倫理。

齒神愕鋒字羅千。

牙齒堅利,如劍愕刀鋒,摧羅眾物而食之者也。

面之神宗泥丸

腦中丹田,百神之主。

泥丸九真皆有房

《大洞經》云:三元隱化,三三如九,故有三丹田,三九二十七,神氣相和,則成三官。又有三洞房,合上三元為九官。中有九真神人當存之。亦謂天皇九魄,變成九氣神,各居一洞房。

方圓一寸處此中,

房有一寸,故腦有瓣也。

同服紫衣飛羅裳。

九真之服,皆象氣色。飛,猶輕也。

但思一部壽無窮,

存思九真,不死之道。

非各別住俱腦中,

丹田之中,眾神所居。

列位次坐向外方,

神繞丹田而外其面,以杆不祥。《八素經》云:真有九品,向外列位,當上真上向,高真南向,太真東向,神真西向,玄真北向,仙真東北向,天真東南向,靈真西南向,至真西北向,夫真者,不視而明,不聽而聰,不言而正,不行而從。

心神章第八

心神丹元字守靈

內象諭也。心為臟腑之元,南方火之色,栖神之宅,故曰守靈也。

肺神皓華字虛成,

肺為心之華蓋。皓,白也,西方金之色,肺色白。其質輕虛,故日虛成色。

肝神龍煙字含明

肝位木行,東方青龍之色也。於藏主目。日出束方,木生火,故曰含明。

翳鬱導煙主濁清,

翳鬱,木象也。得火而煙生,得陽而氣生。清則目明,濁即目暗。有別本無此一句。

腎神玄冥字育嬰,

腎屬水,故日玄冥。腎精為子,故日育嬰也。

脾神常在字魂停,

脾,中央,土位也,故日常在,即黃庭之官也。脾磨食消,神康力壯,故曰魂停。

膽神龍曜字威明。

膽色青黃,故日龍曜。主於勇捍,故曰威明。外取東方青龍雷震之象者也。

六府五臟神體精,

資保一身,廢一不可,故日神體精。心、肝、肺、腎、脾為五臟,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為六腑。所言腑者,猶府邑之府,取中受物之義,故日腑也。臟者,各是一質,共藏於身,故謂之臟也。言三焦者多矣,而未的其真。蓋心肝肺三臟之上、係管之中為三焦。《中黃經》云:肺首為三焦,當指其所也。又據五方之色,脾為中黃,應為五臟之主,而今共以心為主者,何也?答日:心居臟中,其質虛受也。夫虛無者,神識之體,運用之源,故遍方而得其主,動用而獲其神,不可以象數言,不可以物類取。

皆在心內運天經,

五臟六腑各有所司,皆有法象。同天地,順陰陽,自然感攝之道,故曰運天經也。

晝夜存之自長生。

依上五神服色,思存不拾,不死之道也。仙經日:存五臟之氣,變為五色雲,常在頂上,覆蔭一身,日居於前,月居於後,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即去邪長生之道也。

肺部章第九

肺部之官似華蓋,

金官也,肺在五臟之上。四垂為字也。

下有童子坐玉闕,

童子名皓華,肺形如蓋。故以下言之玉闕者,腎中白氣,上與肺連也。

七元之子主調氣,

元陽子日:七元之君,負甲持符,辟除凶邪,而布氣七竅,主耳目聰明。七元,七竅之元氣也。

外應中嶽鼻臍位。

中嶽者,鼻也,又為臍也。臍為崑崙之山,鼻為七氣之門。位,猶主也。

素錦衣裳黃雲帶,

素錦衣裳,肺膜之色也。黃雲帶者,肺中之黃脈,蔓延羅絡有象雲氣。

喘息呼吸體不快,

有時而然。

急存白元和六氣,

白元君主肺官也。《大洞經》云:白元君者,居洞房之右是也。

神仙久視無災害,

邪不干正。

用之不已形不滯。

常存此道,形氣華榮至誠,感神之所致也。

心部章第十

心部之宮蓮含華,

火官也。心臟之質,象蓮華之未開也。

下有童子丹元家,

心神丹元字守靈。神在心內,而云下者,據華蓋而言。

主適寒熱榮衛和,

寒熱,陰陽靜躁之義也。人當和適,以營衛其身。《老子》云:躁勝寒,靜勝熱,清靜以為天下正。

丹錦飛裳披玉羅,

象心臟之色也。有肺之白氣,象玉羅。

金鈴朱帶坐婆娑。

金鈴,內藥之象。朱帶,血詠之象。坐婆娑者,言神之安靜也。《九真經》云:黃老君帶流金之鈴,仙服也。

調血理命身不枯,

心安體和,則無病夭。

外應口舌吐五華,

心主口舌,吐納五臟之液,辮識五行之味,故言外應。

臨絕呼之亦登蘇,

有病厄當存丹元童子朱衣赤冠,以救護之也。

久久行之飛太霞。

常修此道,能獲飛仙。

肝部章第十一

肝部之宮翠重裹,

木官也,肝色蒼翠,大小相重之象也。

下有青童神公子,

肝,束方木位,主青。故曰:青童左位為公子。公子,一名含明。上有華蓋,故曰下。

主諸關鏡聰明始,

於時主春,青陽之本始於竅主目,五行之關鏡也,故日聰明之始。

青錦披裳佩玉鈴,

青錦,肝之色。玉鈴,白豚垂之象也。《昇玄經》云:三天玉帝,帶火玉之珮。《素靈經》云:靈耀君衣青錦單裳。皆神仙之服也。

和制魂魄津液平,

內指事也。束春和煦,萬物生成。

外應眼目日月清。

肝位屬眼,象日月明。

百病所鍾存無英,

左為無英,肝神在左,故存之。有本為無英。無英者,物生之象也。

同用七日自充盈,

五臟兼存,故言同用。七日為一竟。一竟,一復也。故《周易》日七日來復是也。

垂絕念神死復生,

存念青衣童子形。如上說。

攝魂還魄永無傾。

《太微靈書》云:每月三日、十三日、二十三日夕,三魂棄身遊外,攝之者當仰眠,去枕伸足,交手心上,暝目,閉氣三息,叩齒三通,存心中有赤氣如鷂子從內出於咽中,赤氣轉大覆身變成火,以燒身使匝,覺體中小熱,呼三魂名日爽靈、胎光、幽精,即微咒日:太微玄官,中黃始青。內煉三魂,胎光安寧。神寶玉室,與我俱生。不得妄動,鑒者太靈。若欲飛行,難詣上清。若有飢渴,得飲玄水玉精。又每月朔、望、晦日,七魄流蕩,交通鬼魅。制檢還魄之法,當此夕仰眠伸足,掌心掩兩耳,令指相接於項上,閉息七遍,叩齒七通,心存鼻端白氣如小豆大,須突漸大,冠身上下九重,氣忽變成兩青龍在兩目中;兩白虎在兩鼻孔中,皆向外;朱烏在心上,向人。蒼龜在左足下;靈蛇在右足下;兩玉女著錦衣,手把火光,當兩耳門。畢,咽液七過,呼七魄名日:尸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即微咒曰:素氣九回,制魄邪奸。天默守門,嬌女執關。煉既和柔,與我相安。不得妄動,看察形源。若有飢渴,聽飲月黃日丹。

腎部章第十二

腎部之官玄關圓,

水官也。玄關圓者,腎之形狀也。玄,水色。內象論也。

中有童子冥上玄,

腎為下玄,其神玄冥,字育嬰。心為上玄。上玄幽遠,氣與腎連,故言冥上玄。

主諸六府九液源,

五膚六腑,九液交連,百豚通流,廢一不可。六腑如上說。九液,九竅之津液。

外應兩耳百液津,

腎官主耳,氣衰則聾。陰陽和合,血液流通。

蒼錦雲衣舞龍幡。

蒼錦,腎色之象也。雲衣,腎膜之象也。龍幡,青豚之象也。《九真經》云:道君服青錦,衣蒼華之裙也。

上致明霞日月煙,

腎氣充足,耳目聰明,陰陽不衰。外象論也。

百病千災急當存,

元陽子日:寒暑相生,男女相成。腎中二神常衣青,左男戴日,右女戴月,存想見之,則永無災息者也。

兩部水王對生門,

腎臟雙對,故日兩部。腎官水王,則化為赤子,故日對生門。

使人長生昇九天。

赤子化為真人而昇九天。九天者,謂九氣青天,其氣主生者也。

#1『之』字原空缺,據文義文例補。

#2雷嗚:此字原漫德,據《太上黃庭內景玉經》補。

#3三:原作『二』,據文義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圣雪学院之全能公主

    圣雪学院之全能公主

    她,冷漠无情。他,为爱她而不惜一切。她,毒舌女一个。他,花心男。她,乖乖女。他,热情。他们的学院之旅会是如何呢?敬请关注圣雪学院:公主等我
  • 帝龙斩

    帝龙斩

    纳兹-从属龙族,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龙族之列,因为他的体内还流淌着人族的血液,也就是说他只是一个半妖。但是在皇室,元老认为血统纯洁高贵的龙族不应该半点瑕疵,提出要把纳兹割除龙族。帝龙斩,使用时额头正中会出现一个龙头刻印,有一天,纳兹的父亲背着元老们偷偷给纳兹进行帝龙斩的传承仪式,虽然元老们发现的晚,但他们也并不有所担心,因为传承帝龙斩必须具有非常纯洁的血统才可以,这是最基本的。但是,纳兹就真的传承不了帝龙斩吗?几年之后,纳兹为了救心爱的女人竟能使出了威力强大的帝龙斩,他的额头正中出现一个龙头刻印--帝龙斩。
  • 吸血鬼王的恋人

    吸血鬼王的恋人

    一个吸血鬼与人类恋爱的故事,他们之间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 银手链

    银手链

    本书为“微阅读1+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集结成书。本书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我只是孤独

    我只是孤独

    如果一切都可以重来,那就让我一次幸福的活到老,可以吗?在昏暗的灯光之下,我看见了一对正在热吻的男女,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场面,虽然害怕和羞愧,但我同时也感到好奇,往前走了几步,想要看得更清楚一点,可那个面对着我的男生突然抬起了头,我终于看清了他的长相,他勾起了嘴角对我无声的笑着,我的心在这一瞬间狂跳了起来,最后,落荒而逃的是我,就像一个做了坏事的孩子一样。
  • 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软银成立三十余年,孙正义首度袒露沉浮经历,倾心讲述创业来路,逐一分享“人生五十年传奇规划”、经营千亿级公司的“孙孙兵法”、超常规的工作法;解密互联网思维下的投资趋势,大数据时代的高科技产品方向;公开300年愿景下的接班人如何实现世代进化、团队开放式建设、培育完整的企业群生态等重磅内容。字里行间闪耀诚恳的人生智慧,处处是原汁原味的血汗经验。世界商业思想史白金之作,只言片语,价值千万。
  • 海寻录

    海寻录

    隐秘奇卷佚落海外,隔数十载再逢江湖。闹天南汪小苟顽童,暗流涌动可显神通?/中短篇习作,唯兴趣而作尔,更新不定,文白夹杂,殊无可取处
  • 英雄史诗赞歌

    英雄史诗赞歌

    这是一部游记,这是一部史诗,这是一部世界物语。不论这是什么,总之是我所想描绘的世界。不论这是什么,在读完之后,你都会坐拥一个未知的世界。
  • 古镇伏魔录

    古镇伏魔录

    本人无意结识了一位茅山道士,见他仙风道骨气宇不凡,经交谈更对茅山文化产生了兴趣,于是便得他指点初次尝试写一部关于茅山斗法的小说。这既是一部斗法小说,也是一部荡气回肠的故事,更是一部揭露人心真善美假丑恶的处女之作,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那么就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故事中,一探究竟吧!
  • 银河战帝

    银河战帝

    一个普通的现代少年,却有着整个银河系的大气运加身。冥冥中神秘的使命呼唤,一次扑朔迷离的穿越,来到了一个元力和元素之力混杂的大陆,让他沉迷在对力量的渴望之中。从凡尘中一步步崛起,踏着两条成神之路,左手掌元力,右手控元素,站在异世界的巅峰,我即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