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100000031

第31章

论。又彼应非唯有执受等。本疏意云。三业能感。身业是色即有执受。约扶尘说。声离质已即非执受。意业现行及三实业。亦非执受。前云约执令生觉受而说。前第二说种名执受。约同安危说故。今据诸论明十八界中。几有执受。但云五色根。故言应非唯执受等 西明云。此说实能感五识业。说五识依故。唯思种实业。色.声假说。非正感故。由此思种唯非执受。唯非色蕴。唯非内处。违圣教说此三皆唯 集云。感相分种非五识依。能感思业。即非色.声。约生觉受故思非执。无表是假无感果用。故取有释 今谓不尔。有说所释具言假身语业并实思业。论云非唯故通有执等。不云唯非有执受等。颠倒论文故非为正。前第二说。执受有二。谓诸种子及有根身。若谓今据生觉受说者。且五色根为唯取现。为亦兼种。唯现可尔。通种即非唯有执受。若云据现者。何故前难云又诸圣教说眼等根皆通现.种。执唯是种与教相违耶。故知五根通于种.现。据生觉受自亦不唯。何但难他。故本释正。

阿赖耶识于有色界遍依诸根与楞伽同者(后更捡文)。

论。既许现识以种为依等。本疏说云此令种子有俱有依。论言现识依种者。以所依根通种.现故。故疏言种。若谓论文应言现行以种子为因缘者。即此中种依现行识。无同喻过。第八望种非因缘故是俱有依 然西明云。此中正明俱有依。如何义准因缘为例。解云理实不应为例。而净月意。前二师皆不许种亦有所依故。今义准令种识亦有所依。量云种识亦有所依。现种识中随一摄故。犹如现识。虽彼所依因缘.俱有二依不同。而依义齐且引为例。所以者何。能熏有因缘义。异熟望种非因缘故。此意且引为例者。虽成因缘为所依。且取依义。因缘.俱有同是依义。若云因缘依。第八现行望种即非。为避此过云且引义例 今谓不然。若但成依。有为诸法皆杖托依。应成相符。若成因缘。第八望种非是因缘。成作因缘。便有一分违宗之失。故知前师不立种子有俱有依。今立此义违他顺己。不乖圣教故本疏正。

疏言故令异熟种以现行为住依。以种子因缘依与现行俱有依为例者。意以异熟识中种。即以第八现行为住依。能熏转识望于种子虽是因缘。亦与种俱有。故与诸现行识。俱有依为例。新旧合者释生长义。

论。俱有所依。护法义简取决定有境为主为所依。简余非所依。

令心心所取自所缘。此即举果显因所依。若法虽杖托因缘起。而不能取自所缘者。果名有依。不名有所依。因缘望彼但得为依。而非所依。何故如是。以瑜伽论唯心.心所名有所依。余不名有所依。若不作斯义门简者法有相滥 然疏云而以义准由少义理。谓自身识为依。非后为前前为后依及他为自依 要集云。此无相滥。此中既辨俱有依根。非前后故。自识不依他根而起已极成故。故唯四义简法已尽 今谓不尔。虽知四义简法已周。论文不显。但且对前诸师异说。辨彼非所依。不显简他及于前后。明是自身。若以言俱有。即不须简非前后者。亦应云等无间。明前望后为等无间。何须复云前聚于后。下解开导云于后生心.心所法。又本辨心.心法。何须说云谓有缘法。言心.心所岂非能缘。又如熏习。熏自极成。可须复简他身前后。故今疏意。心.心所法杖因托缘皆得名依。既论说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亦是自识因他识生。何故不简。前后虽别亦得名有。如前因果别时家。解摄论熏习俱生俱灭。以前后法同有生灭。云俱生俱灭。今前后心异遍计故俱得名有。何故不简不以同是有。要非前后是俱有依。

又云。枢要云前三各具四义。若尔决定简法已尽。谓同境即显有境。根本即为主故。由此证知余三无用 今谓此情不悟大意。何者本疏以论说俱有依。前明具义。后复云同境.不共.分别.染净.根本所依不同。此之五种于前义中为具不具。若其不具得为所依。何须前义。要具为依。即是前三各具四义。四义随有。即具前义方是所依。由是身根望眼等四识。非彼五种。故非所依 要集云。今解身根为主义简者 今谓不尔。论文本意。为主一义。以王简臣不简身根。若云虽有身根。四根若阙四识不生。故知不依者不然。亦虽有第六。若无身根身识不起。岂许身识不依第六。故不以主简别身根 又枢要言顺取所缘者。解同境根。若同境根亦具前义。不解有境义。不得妄难。故七依八即不同境。故知不约顺取境义。说有境义。若顺不顺皆有境故。智者当察 问今解俱有依根。既以有境简去种子。岂可种子非俱有依。若非是依。种应非根。便违圣说眼等五根皆通种.现 答论根通种.现。今护法辨依.所依别。现根用胜名为所依。种根非胜不说所依。若取种根为俱有所依者。自种应是。今辨俱有所依。不依解根义。故不取种。

问言同境根。即眼等五根。是未知眼等识。缘境变相为亲所缘。眼等五根为照相分为照本质。若照本质即不同境。质.相异故。若照相分。本质何遮而不能照 答今二解。一云双照。俱色境故。无法遮故。一云照相分。云同分根能照境故。隔自识相故不照质 问如隔琉璃等尚能见外。自识相分有说非碍。何故能遮 答势分力隔不以相碍前解为胜 问五识变相。为依托质。为不离见。若依托质。应离识取。若不离见。何成离合知。识皆与根不即离故 答虽依托质不离见分。俱悉无过。以能缘见不可说云在此非彼处。以无形碍故 若尔如何名离合取 答以五色根望本质说。不约相分。故成离合。不离识缘。

问五识何为以第六识为分别根 答瑜伽五十五云。由三缘故。谓极明了故。于彼作意故。依资养故 言明了取者。意虽由五而得明了。五亦由六能明了取。若无意识五不起故 于彼作意者。由欲得缘彼境界故。即同缘义 依资养者。谓由意识资养。眼等识方得起故。即引发义。

但说五识依五根者由二义故。言相顺者。一近相顺。即近所依。二相资相顺。五根有漏五识亦有漏。五根无漏五识亦无漏故。

后开导依。本疏三师。第一难陀等。瑜伽第三云。又非五识身有二刹那相随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 又一刹那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从此无间或时散乱。或耳识生。或五识身中随一识生 此师准文不许五识俱生。亦无二刹那续。亦非更互生。若前若后必意识起。是故五识必用第六为开导依 第二安惠等。第三护法等 西明云。第二净月。安惠师许三位无末那故 要集亦云。定非安惠。论云平等性智相应末那初起。必由第六意识为开导依。彼许三位无末那故。则不得言相应末那 今谓不尔。准何得知是净月义。既自不识梵本。又非翻译之人 若是安惠前难如何 答准本疏释云即显末那名通无漏。虽即六识转末那得名为第七。实非第七。不通净故。不尔违经。初地初心第七识俱平等性智等。如疏具释 又下第五卷中亦有此解 疏外又解。前难陀师云。第六意识自相续故亦总用。前六转识内。随何为开导依。第七.八识虽自相续。见道初转由第六引。应用第六为开导依。就彼宗难正彼义故。不依自宗。疏主既亲承梵本翻此论文。岂肯郑重为斯错判 今又助解。言安惠等许净第七即是余师。余文即通安惠及余。述正文中云。第七末那用前自类或第六识为开导依 染相续位自类为依。无漏间断既有第六即为开导。灭定位出。应云用第八为开导依。略而不言。

第二师文中有二。初纵。后夺。初中有三。一云未自在位可如所说。二遇境位。谓卒尔遇境位可如所说。三遇非胜境位可如所说。上一位字贯于下二。次一遇字通第二三 若自在位下。夺翻前三位。言自在位者夺初位。此师意云。谓互用位多恒缘境。此意破前六尘境至识不并生。以即刹那而便落谢。互用之位如眼识起。虽有余境亦能缘之。何假余识而眼识间断耶。

问护法等师何性界心得出灭定 答广惠声闻.自在菩萨。随何界地方便善心。若依自地亦通生得。未遍超者。随其所应。或依他地方便善心。若全未超。但依自地方便心出。依方便入故。

论。又异熟心依染污意等者。何故无性两释。一云即第六识为染污依。第二同世亲。所谓末那。何故二别 答两论不违。此有二义。一恒相续。二缘内外起增上爱故。无性即据通缘内外起染污故。不言第七。世亲即据恒相续识常起染污。非无第六。以非恒故隐而不说。无性菩萨据续生时。非无第七。以不外缘故亦不说 然今此师所说染意。或同世亲。或同无性 或可染意依第七说。相应悲愿即第六识。以此为证。证诚第八用第六.七为开导依。以因大悲依第六故。染复第六不证第七 或此师意且据凡夫一分而说。初受生识。以染污意方得受生。即中蕴末心。除转轮王必起贪.嗔方得受生。相应悲愿即是二智。

论。若增盛境等。西明云。此有一句。境胜心非胜。谓率尔心。此中应有等流心.境俱胜。已摄在前等流心中 今谓不然。证五相续。云遇胜境理必相续。定非率尔。率尔之心非多刹那故。若许率尔自类相续。应引瑜伽论云由率尔心。乃至相续而转。何故云决定心后等。前文已证等流翻前率尔 遇胜境下。翻前非胜境。不说唯率尔。前文且约泛尔等流心。即心胜境非胜。此约心境俱胜破 或可。前约心相续趣境破。此约境相续胜逼心俱令心相续。故二文别今准此文当后二心。故俱胜句摄。

问戏忘愤恚定是何天 答本疏释云。欲四空天。非下二天。西明云。通六天 要集断云。此说近理。以婆沙说在下二天。大小虽殊俱得为证 今谓不尔。四句自体。若不约定人.处而说。但据逢缘可通六欲。若约定人.处。即本疏为正。然准道理据定人处。不尔但应人为他害即非自害。若有自害即非他害。何要戏忘.意.愤恚天及羯剌蓝位。又戏.愤天既属帝释。岂与非天共战之时不为彼害。若为彼害此即不定。即应佛使等有自他害。俱不定故即有杂乱。据无杂乱大乘约定。即本疏正。无相乱失及不定过。又出曜论云四空天。

论。然摄大乘说色亦容有等无间缘者是纵夺言者。释彼论第三云。谓经部师作如是执。色心无间生者。谓诸色.心前后次第相续而生。是诸法种子者。是诸有为能生因性。谓彼执言。从前刹那色后刹那色无间而生。从前刹那心后刹那心及相应法无间而生(已上论文)。破已下结云。但应容有等无间缘及增上缘。无有因缘。今指此文。是纵经师有等无间。夺彼前后为因缘义。若尔何故摄论第一云又经部师不说唯色名为心法等无间缘。此所无故。心及心法四缘定故。释文如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罗刹镇狱

    罗刹镇狱

    无限地狱深渊,鬼将谋反,鬼王信物赠人被抢之半。莫寒横空出世,一统鬼界,成就鬼罗刹,将鬼界大权拱手送与他人,终独退山林之间......
  • 当传说变成现实

    当传说变成现实

    本故事的主线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感情。其中我们的主角李小虎,因为不知名原因,从二十一世纪跑到了某个不知名的时代,并在这个时代和一位清丽脱俗的美女展开了一场古装版的生死恋。
  • 与男神的华丽冒险

    与男神的华丽冒险

    "边晓!好帅啊,边晓我爱你!"粉丝的高呼声络绎不绝。“小璃,你和边晓恋爱了?他可是超级大明星嗳!”“你是我的粉丝又怎样,你是我的同行又怎样。你只需记住我爱你就可以了。”
  • 呆萌狐妃:再嫁冰山上神

    呆萌狐妃:再嫁冰山上神

    ‘南豆长相思,生死两相忆’,她本是跳跃于山涧的一只跛脚火狐,无拘无束,不知情为何物,因了前世机缘与他相遇,然人生无惑,事世无常,即便有千百种机缘巧合,今生到底不是‘前世’,你依然是我的‘夫郎’,而我却已不是当年的璃夏,相思红豆生南国,人道是,此物最相思……
  • 重生之特工女仙

    重生之特工女仙

    水琴琴成亲前夜被人掳走,为了保住清白,她跳崖自尽,自此一个妙龄少女香消玉殒。第二日原本死去的少女突然睁开了眼,一切从这一刻开始改变。当少女衣衫不整的出现在城门口时,路人对她指指点点。她的未婚夫当场甩给她一封退婚书。理由是:她清白已毁,配不上他。少女嫣然一笑,“配不上吗?对,你的确配不上本小姐!”不就是退婚书吗?本小姐也会写。她拿起他腰间精致的小刀,洋洋洒洒的在城墙上刻下了一封退婚书……本文女强,更新稳定,欢迎入坑阅读。
  • 劲东城

    劲东城

    进东城,人马翻飞。进东城,明争暗斗。这就是东城。喵猫笔下不一样的江湖。
  • 逆天废材,绝世小萌龙

    逆天废材,绝世小萌龙

    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呐……
  • 嗜血阴谋:前夫,孩子还我

    嗜血阴谋:前夫,孩子还我

    那天,丈夫被我捉奸在床。“你的孩子是我的,谢谢你帮我养了这么多年。”那个女人趾高气昂,将我视之如命的养女拽到身边……一切是一场久久无法醒来的噩梦,孩子哭着求我:“妈妈,我要和你在一起!”为了夺回我的女儿,我走进了另外一个男人的强大世界。
  • 聪明说话巧办事

    聪明说话巧办事

    语言的魅力是无限的,如果你想使自己所说的话符合倾听者的胃口,就一定要翻开《聪明说话巧办事》这本书,它会告诉你如何将话说到位,说得体;如何巧妙地掌握语言弹性;如何运用幽默的艺术等。只要你能够掌握这些说话的技巧,并灵活地运用它们,就能够在交谈中迅速地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拨动对方的心弦,与其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达到最佳的交流效果。本书通过对语言艺术的精心提炼,结合处世的哲理和社交的智慧,简单明了地概括出读者最需要的谈话要旨,从而让你掌握说话的真谛,使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生变得魅力十足。
  • 观经玄义分

    观经玄义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