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8100000029

第29章

论趣生体要具四义。如本疏明。然总聊简。一切法有二种。一有为。二无为。无为非生故不须简 有为之中略有三类。一色。二不相应。三心.心所 且色法中异熟五根。有实及恒起无杂乱。然体不遍。长养.等流则有杂乱。在下起上天眼耳故。是长养故。便阙三义但有一实。若五境色。一非一向实。二非是恒。三非遍。业果无色无。定果欲界无。四非不杂。以下上五识缘上下境故。法处色中初四阙四义。唯假不恒不遍起杂。定自在色体通假实。亦阙四义 第二不相应行总阙实义。命根.众同分阙一具三。恒遍无杂故。异生性一阙三有一。遍三界故 或可具二。虽总言依见所断立。若在欲界即依欲界分别惑立。故亦无杂。余准可知 第三心.心所法中。初辨心所。后辨心王。心所之中六位差别总而言之。遍行.别境唯有实.遍阙恒.无杂。所余四位总聚而言四义俱阙。约三性别辨具阙者。且于善中分为二种。一生得。二方便。其生得善四义具几。答决定有二。谓实及遍。定阙恒一。无杂二说。一云约界不杂。据趣杂乱。如人中得起天.鬼趣等生得善业。由生得善感彼趣报故。然论云。诸生得善及意识中业所感者。虽遍趣生起无杂乱者。异熟是护法文。生得善者是难陀师义。与护法文合说无杂。据护法正义许生得善杂。二云不杂由在人中造作善业。击彼旧业感余善报。非在人中起彼天中生得善业。二说前正。以同欲界无定所属。如烦恼等 又解五趣亦别。以定异因遍诸法故。虽然起杂 问惑.业.生三虽同一界五趣应别。不尔岂可是人趣中不善业于他趣受。若云非定属。亦应报无属。若许报无属。应无五趣别。如业烦恼故。若言报有属。惑.业亦应然。道理稍难智者思择。以惑.业二随报定胜。顺定异因故。问方便善中得具几义 答约总而言。有实及遍。阙恒.无杂。若别别说。但有实义。阙余三种。亦不遍故。思惠但在欲闻惠通下二。修惠在上二。总聚亦假。义如前说 不善准知 无记有四。且异熟无记中若非业感所知障摄。总而言之亦阙四义。若业感异熟。得有实.无杂。余二准知 次明心王。分为四类。谓五.六.七.八。五识唯实阙余三义。若约三性善性如前。异熟无记或容有杂。如地狱等受等流乐。如在人中受别报苦。据界无杂。趣即有杂。第六有二。实.遍三界。阙恒.无杂。约三性言异熟无杂。以地狱中无异熟乐。于人趣中无异熟苦故 第七有云四义皆有。然非趣生 何故如是 答有四解。一云不共。今据共许简趣生体。二云间断。圣道.灭定中不起故。三云非业所感。谓是异熟具四义者方是趣生故。论云非异熟法趣生杂乱 今者又解。第七阙一。有性之人起有杂故。据界而言亦阙恒义。如生欲界起平等智。无性之人是此类故。又约识明不据人故。唯第八识具四义故 问若许第六异熟无杂。如殃掘摩.阿阇世转异熟于余受。何得不杂 答据五识说非第六识 又已解脱圣人身中无苦异熟。经说有者现业果化。设非无学见道惑亡因无果丧。设有苦者等流.增上非是异熟。如地狱乐。

论。唯异熟心及彼心所实恒遍无杂是正实趣生 问立趣生体。为但依王。亦兼心所。为实.为假 答有三释。一云但依心王立趣生体。具四义故。若依王.所即六趣生有违前失。此卷初云应一有情有六种体。第一云此识足为界趣生体。无劳别执有实命根。亦不得云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彼辨唯识义。此出趣生体 又若此识言亦摄心所。命根亦应通依王.所种。故但依王立趣生体。第七亦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数惑异熟识。故知不多 何故论云唯异熟识及彼心所是正实趣生 答此相从说。正取心王。不尔同前六种体失何得难他 问八俱五数四阙何义而非有情 答八俱虽具。种类言之有杂有间。据百法简不约相应。不尔命根及众同分。遍.恒.无杂足为趣生。何要须实。一云通依王所立为趣生。此正辨云唯异熟识心及心所实.恒.遍.无杂是正实趣生。又结云正实趣生既唯异熟心及心所。彼心.心所离第八识理不得成。又复王.所同引业招。而前说云此识足为界趣生体。据胜偏说。难他有情应有六体者。据六受熏后生现时应六第八。经说无处无容二识并生故彼成过。不障王.所六各一体说为有情 问若尔何故第七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数惑异熟识 答同一聚故名之为一。或从王胜说趣生一。一云通依王.所总立为一。何以得知。准前不许多体。准后依命根数立。此文复举王.所顺前后故 若尔趣生体应是假。何故论云是正实趣生 答正简方便惑.业中有。实简遍计妄立趣生。今此趣生体虽是假。依实法立故言实.恒.遍.无杂 问何理得知趣生体假。答准第七云然立有情依命根数惑异熟识故。不障能依趣生体假 问趣生体百法何摄 答依初二释即心.心法摄。若依后体即有二解。一云假有三种。一相待假。如长等色。二分位假。如生等相。三聚集假。即随实摄(是更一法师解)今云不相应摄。大乘许多不唯二十四。如随烦恼且据胜说二十四种。或同分摄如法同分。但云众同分者。且对他宗不立法同分者说。若据宽论。应但云同分。或有众同分。众同分中有总有别。此别同分。虽无教文理亦无失。

问解执受中。准瑜伽论等。皆有五因。何故但举三因。不说非善.染及业所引 答有二解 一云先业所引是相续上义。非善.染者一类上义。所以不说。一云亦简佛果。虽有执受而非业引。虽是一类许是善故。故不言二。西明云。初二即一类摄。

二云欲显执受非要五义。佛有执受故。此解为正。若如前解但云眼等无如是义。何须重说一类等三。

论受生命终必住散.心非无心.定 问若尔何故摩诃俱瑟耻罗经。罗汉入灭定方化火烧身。入无余涅槃耶 答有二解。一云以期愿故。入灭定前起加行意。愿化火烧身。方入灭定折伏心力令其衰损方入无余。言住散.心非定心非无心者。据不期愿说。惑约有学及异生说。不遮无学 一云入灭定已损伏心力出灭定后方入无余。言入灭定即入无余者。据前方便说 此虽二解约小乘说。若大乘师。虽入灭定。有第八识。是散非定。有心非无。故此论云。若无此识生.死时心不应有故 问若有第八许在灭定得入无余。何故在有心定而无死者 答约无期愿有学等说。何故如是。若无期愿。定力所持不得死故 又准大乘。正死时心。中有初心。本有初心。皆是无记。然有一师云。中有初心及与末心。是起爱心。本有初心亦尔。何以得知。以瑜伽论六位无心。不说生.死位是无心故。准知有第六 一师云是无记心。六无心位不言生死时者。即闷绝摄故不别说。后师为正。

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问此中所说识与名色为据种说。为据现行 答二俱何失 二俱有过。何者若据种说不应难他云羯剌蓝时无五识故。种子恒有何得云无。若约现行即非正支。又初生位一刹那时。大乘自许亦无第六。何得说言犹如束芦俱时而转。若取第七非名色支 答名色有二。一十二支中所说名色。二泛尔名色。若十二支所说名色。据体是种。依当分位亦说现行。故十地论说。十二支皆有子时果时。又种子中复有总别。如下第八说。若泛名色。但云名色未必名支。设名为支即通假实。今此中说泛名色支。名中识支即第七识。一切恒有如二束芦故自无过 然释此经文总有七释。一萨婆多师。如本疏辨。二本经部师。同有部释。三末经部师。许有细意识。羯剌蓝时粗识为名中识。细识为识故如束芦。四本上坐。亦计二识许俱时转。释同末经部。五末上坐。粗细二识必不俱时。释意大同一切有部。六大众部师。六识俱转言如束芦。据七日已后。七日已前未有五识约长时说。七大乘师。复有三释。一依此论十二有支当起位说。二依瑜伽第九所说。复有二解。如本疏明。三依泛明名色支说。今此论意约泛名色。不依瑜伽第九二说。及下缘起。皆喻不成 然有解云。依瑜伽后说名中非必具四蕴故。亦取束芦而为喻故 此亦不尔同上坐等过。本疏虽云瑜伽第九第二解意同于此论。意亦取七为名中识。彼论第九但云所余曰名不遮第七。故束芦喻善得成立。

观于缘起染净顺逆。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广如余辨。今且略 问如有处言观缘起支齐识退还者何 答依染逆中初修习位。作安立谛近方便观作如是说。何者如观老死苦.老死集.老死灭.老死趣灭行。乃至随应历观诸谛。由老死支苦谛所摄。于缘起中先逆观察。以三种相观老死支。一细因缘。二粗因缘。三非不定。感生因缘。细谓爱.取.有。生自体名粗。由此二生而有老死。当来老死细生为因。现法老死粗生为因。除二生体余定无能与老死果名非不定。虽观老死苦谛至爱。于后际苦并彼集谛未为喜足。遂复观察后集因缘现在众苦。谓遍逆观受.触.六处.名色.与识。观未来苦是当苦谛。观彼集因是当集谛。观未来世苦之集谛由谁而有。知由从前集所生起识为边际现法苦有。既知从先集所生起。不应复观此云何有。由识.名色譬如束芦展转相缘无作者等。是故观察齐识退还。故不至于行.无明支。如是观察苦.集十支次观灭谛。始从老死乃至无明。云何当灭。由不造彼无明为缘新行支。故彼苦方灭。次更寻求证此灭道。忆昔师授于缘起法。世间正见令起现前。如是数观令见增长。是染逆观 此观老死灭及趣灭行即至无明。此中且约未来现在老死支因。略不言过去老死及因。由作四谛故合观察。若作七十七智。即三世别观。或约现老死。观近远因。因皆过去。即至爱支。若观未来老死。从有至爱。若受已前是未来苦。约当起次第。不尔种子非展转缘 问或有处说从观无明至生即止者何。答约机欲待寻因果说。老死无果但至生支 问或有逆观至名色支。有何所以 答据业种名识支。识在名色摄故 论中名色名体多释。或四蕴为名。如此中说。或三蕴为名。即萨婆多等。或无间灭意因名。瑜伽第九。或通染污。即此文是。或净无记。即下十二支。克性名支。唯业所感故。

同类推荐
  • 疚斋小品哥窑谱

    疚斋小品哥窑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祖统纪说

    佛祖统纪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法镜经

    佛说法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幼科类萃

    幼科类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KETCH BOOK

    THE SKETCH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临天之界

    临天之界

    失去记忆的周子夜,忘记了自己的身世背景,成为柳村里一个平凡的人,甚至早在多年前他经脉俱断成了废人。他以为他一辈子只能碌碌无为过去,却没想到意外中来到湘城第一大宗剑宗,在此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当他还是一个废人的时候都能把一众修士杀得闻之色变,当他完美逆袭的时候更是无人能敌。
  • 太爷是个阴阳先生

    太爷是个阴阳先生

    在我的老家生活有一类人,他们“走的是阳间路,吃的是阴家饭”,干着为逝者书写殃榜、择选阴宅之类的事情。人们称他们为“阴阳先生”,我的太爷正是他们当中的一位。
  • 佛说马有八态譬人经

    佛说马有八态譬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柴倾城:绝世星辰师

    废柴倾城:绝世星辰师

    她本是神秘的天机阁主,闭门不出亦可压制四方,谁料一朝竟穿越到一个经脉尽断之人身上,饱受欺凌!不错,真不错,这欺她辱她的您可记好了,她可不管你是王爷还是,马上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医术?炼丹?不好意思,咱这技能分分钟甩你八条街。只是,我说这位大叔,你为毛要一直跟着我!某男邪魅一笑,她果断打了个机灵,皱眉道:“大叔,咱们不约!”
  • 东周策

    东周策

    风卷雷动,潮起云涌,随之周室王朝大厦崩塌,一幅波澜壮阔之历史长卷,展现于世人眼前。春秋诸侯争霸,战国七雄混战。其时,诸子百家,各施其义;文坛巨匠,著史流芳;将士豪杰,浴血沙场;王侯将相,决胜庙堂。历时五百余载,成就不朽佳话!(敬请期待第020章)
  • 剑尊传说

    剑尊传说

    “我若能登天成就尊位,何愁与她尘世伴依到老?”“我想成为剑道强者,但并不是为了荣耀。”“纵使你昔日无敌,现在我也不惧你。”没有千言万语,只这三句话,便奠定了古辰在这个时代留下的一段不朽的传说。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PS:此书过了签约后,日常两更,请大家多多收藏谢谢!除非紧急事,保证不断更!)
  • 极品男神:重生之大佬求放过

    极品男神:重生之大佬求放过

    李云无意中掉入时空隧道,重生回到十三岁幸运女神似乎从此对她格外关照,各种外挂不断,牛b到极致的吞噬异能帅到天怒人怨的男神独独对她情有独钟最最最不可思议的是,她竟然还能随意地打开异世界的大门妈妈咪呀,这事可得瞒好了,不然被捉去当实验品就完了女主:哎…你谁啊,别老跟着老娘行不,小心一不小心被我的异能吃了我可不负责男主:异能吃人太恐怖,不如让你直接吃,怎么样……
  • 高扬羔羊

    高扬羔羊

    他,是雇佣兵的传奇,一场生死,他获得了重生。
  • 元古纪年

    元古纪年

    究竟我们是在虚幻之中,还是那个世界才是虚妄?太华仙府要开了!这一次,一定要拿到易元丹!可恶!如果苍天只能给我这么多,那我就不要这苍天的帮助了!人弃我,我心无悔,固心无痕;天地弃我,我心无怨,固心无波;你要弃我,我心如刀裂,然天地难全。无始化生,不惹尘因,不沾凡果。过去未来,不成唯我!天元3万年,无极星,天元大陆上,落下了一颗流星。。。
  • 重生者的逃避生涯

    重生者的逃避生涯

    历经亿万年的磨难,本以为自己是最终的胜利者,当自己以胜利者的面貌站在万劫不覆的敌人面前准备说:“我放你一条生路的时候”,敌人却说:”好好玩,我们在玩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