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8600000036

第36章 碑刻选(2)

杭州府仁和县儒学学田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66厘米,宽84厘米,厚20.5厘米。刘洪谟撰,刻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碑文记载督学伍公不避权贵,下令有司,广开垦,以为学宫永业。碑末记学田亩数,坐落地点及佃户姓名。

报亲净业堂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59厘米,宽66.5厘米,厚18.5厘米,广镕撰,袾宏书,楷书,刻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石碑左下角残。

北门长寿庵放生池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35厘米,宽68厘米,厚17厘米,袜宏撰,刻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此碑记载建庵经过及命名“长寿”之原由。该碑自右上方至左下方斜裂。

文庙圣贤姓氏位次表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90厘米,宽89.5厘米,厚21厘米,严遂高书,楷书,刻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此碑分6列书写,1至5列为圣、贤、儒题名,第6列为姚永济撰“重修杭州府学记略”。

浙江抚宪大中丞萧公德政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98.5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曹溶撰,张天植书,楷书,刻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碑记萧起元抚浙德政,碑分5列书写,1至4列颂萧公德政,第5列为题名。

两浙文宗李公学政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89厘米,宽94厘米,厚24厘米,陈之遴撰,周继芳书,楷书,刻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碑文记李际期在浙治学政绩,碑分6列书写。5至6列风化剥蚀严重,字迹模糊不清者甚多。

建造节义庵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74厘米,宽82厘米,厚21厘米,严沆撰,姚元煐书,楷书,刻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碑记汪孺人一生苦难缠身,后入空门,众人出资建庵始末。

净慈寺第二代智觉禅师塔铭

在杭州碑林,碑高46厘米,宽62厘米,厚10.5厘米,虞淳熙书,楷书,刻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

两浙文宗金公学政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226厘米,宽103厘米,厚23厘米,胡亶撰,扬鼐书,楷书,刻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碑文分7列书写,1至4列赞金镜在浙德政,5至7列为题名,因风化严重,大部分字迹模糊。

两浙督学刘公学政碑

在杭州碑林,卢琦撰,傅感丁书,楷书,刻于清康熙年间。碑文记载刘元琬在浙督学德政,碑分6列书写,最后的题名部分因风化严重,已字迹不清。

永禁鱼花船税料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80.5厘米,宽74.5厘米,厚27厘米,刻于清康熙年间。碑记杭州府鱼花船只共一百有零,以此为生者,有数千家。过去,每船纳税三两五六钱不等,以至民不聊生,现予免除并立碑以示久远。

浙江督学陆公实政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98厘米,宽98厘米,厚23厘米,胡亶撰,严曾榘书,楷书,刻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此碑分7列书写,1至6列记陆舜在浙督学之德政,第7列为题名。因风化,不少题名模糊难识。

两浙文宗祖公学政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64.5厘米,宽84.5厘米,厚24厘米,顾豹文撰,顾祖荣书,楷书,刻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碑文分6列书写,碑颂祖泽潜在浙德政。

两浙张大中丞去思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63厘米,宽80厘米,厚23厘米,刻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碑文记载张公莅浙6年,推行教化,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离任时行旅萧然悉如来时旧物,故碑题用“去思”2字,以表百姓思念之情。

右军六十帖

在杭州碑林,现存9石,每石尺寸略同,高33厘米,宽90厘米,厚12厘米,清雍正三年(1725年)刻,王羲之书。多为草书,间有行楷。清匡山金轮撰集,慈水王文光勒石。其中除多数可见于《淳化阁帖》外,尚有不刊而见诸《宋拓王右军书》及《王羲之正草十七帖》者。原碑几石,今不得而知,据现存9石刻帖42计,尚缺18帖,约缺3至4石。此帖容庚《丛帖目》卷四、杨震方《碑帖叙录》等均有记载。

现存《右军六十帖》中42帖的帖名如下:适得书帖、知欲东帖、差凉帖、奉对帖、汝人帖、都邑帖、谯周帖、胡母氏帖、王帝帖、往在都帖、旃罽帖、宰相安和帖、噉豆鼠帖、秋中帖、又不能帖、疾石退帖、重熙书帖、二谢帖、不快帖、小佳帖、奉告帖、鲤鱼帖、月半帖、乡里人帖、行成帖、极寒帖、虞休帖、建安帖、追寻帖、临川帖、袁生帖、想宾帖、想弟帖、节日帖、仆可帖、定听帖、蒸湿帖、龙保帖、瞻近帖、天鼠膏帖、朱处仁帖、得邛竹枝帖。

大令鹅群帖

在杭州碑林,现存7石,每石尺寸略同,高33厘米,宽9厘米,厚11厘米,清雍正三年(1725年)刻,王献之书。多为草书,间有行书和楷书,清匡山金轮撰集,慈水王文光勒石。据《中国书法大辞典》载,此帖共39帖,然今存7石计22帖,尚缺17帖。

现存《大令鹅群帖》中22帖的帖名如下:安和帖、相彼帖、姑比目帖、思恋帖、节过岁终帖、愿余帖、适奉帖、玄度帖、忽动帖、委曲帖、阿姑帖、舍内帖、复面帖、还此帖、西问帖、月终帖、参军帖、昨日诸愿帖、不审尊体帖、嫂等帖、鄱阳归乡帖、敬祖帖。

净慈舜瞿禅师塔铭

在杭州碑林,碑高204.5厘米,宽93厘米,厚21厘米,毛奇龄撰,蔡升元书,楷书,纵6列,列34行,行14字,刻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碑断为5石,多字泐损。

米芾书王维诗碑

在杭州碑林,共6石,其中4石刻米芾行书,2石刻明清书家题识,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钱学洙勒石,林凤鸣刻,石高55厘米,宽118厘米,厚16厘米,字径约15厘米。第1石已残,仅存二小片,其中一片石面右边刻序号“壹”,再刻“天子幸新丰旌”6字,此为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五言诗起句,另一片仅存“温谷幔”3字,为第1石之末行诗句;现存第2石,序号为“叁”,行书6行,17字;第3石序号为“肆”,行书6行,19字;第4石序号为“伍”,前4行9字为诗句末尾,后两行刻“襄阳米芾’’4字之款,并有“楚国米芾”和“中岳外史”印2方;第5石,序号为“陆”,前5行刻江睿行书题识,第6行刻“鹿城顾鼎臣观”行草1行,继之刻罗伦隶书题识3行,吴宽行书题识8行,徐有贞草书题识4行,及刘经行书题识3行;第6石序号剥蚀莫辨,前2行刻董其昌行书题词“澄怀观道”,后10行刻钱学洙行书题识,石面左下角刻小楷“慈水林凤鸣镌”1行。

十六罗汉像赞刻石

在杭州碑林,共16石,石高125厘米,宽55厘米,厚21厘米,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刻,唐末贯休画,清乾隆书。每石刻罗汉像一尊,像之左上或右上刻罗汉位次和名号,其下刻乾隆根据梵典修改画上原罗汉位次和名号,小楷,每石还刻有乾隆为像作的题赞,行书。此刻石原藏于圣因寺(今杭州中山公园),60年代移存碑林,至今仍完好无缺。

文昌帝君阴骘女碑

在杭州碑林,共2石,石高28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刻,梁同书书,小楷。每石横6列,列5行,末尾刻“汲修堂汪氏镌送”印一方,文全,石完整。

新修杭州府儒学记碑

在杭州碑林,此碑碎为多块,今存2块,1块高123厘米,宽95.5厘米;另1块高46厘米,宽89厘米,杭世骏撰,顾震书,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陈云杓刻石。此碑记载杭州府学从南宋绍兴年间到清雍正五年毁建的历史。

葛氏祠堂祭产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06.5厘米,宽60厘米,厚17厘米,此碑刻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

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记碑

在杭州碑林,共3石,石高30厘米,宽79厘米,厚9厘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刻,许祖京撰文,梁同书书,楷书。前2石各36行,后1石15行。行16字,字径1厘米,碑石完整,碑面略剥蚀。

阅水操碑

在杭州碑林,石高175.5厘米,宽90.5厘米,厚19厘米,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刻,乾隆撰并书,五言20句,8行,行书,款下有“古稀天子之宝’,印一方。

圣因寺乐捐田赋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33厘米,宽77.5厘米,厚9厘米,奚冈撰并书,隶书,28行,每行12字,刻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碑文记载圣因寺原有海田百亩,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旱,因催赋殊迫,禅师不得已,振锡赴勃海求援,获王公乐助等事。

重修钱塘县学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27厘米,宽110厘米,厚26.5厘米,梁同书书,楷书,刻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碑文记载钱塘县学在佑圣观之西,至清规模大备,后百姓失火墙毁延及西庑,众人捐资合力重修之事。

御题表忠观诗碑

在杭州碑林,共2石,碑高170厘米,宽79厘米,厚21厘米,刻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乾隆撰并书,行书。第1块,碑阳刻辛末诗,碑阴刻乙酉诗,碑右侧刻甲辰诗。第2块,碑阳刻丁丑诗,碑阴刻壬午诗。五首诗均颂扬吴越钱王的德政。

御题圣因寺诗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60厘米,宽78厘米,厚18厘米,清乾隆年间,乾隆撰并书,行书。此碑四面刻,碑阳刻丁丑五律一首,碑阴刻壬午七律一首,右侧刻乙酉七律一首,左侧刻庚子七律一首。诗为乾隆先后诣圣因寺瞻礼所作,颂皇祖康熙的丰功伟绩。

天一阁石鼓文刻石

在杭州碑林,今存5石,石高50.5厘米,宽85厘米,厚13厘米,清嘉庆二年(1797年)刻。第1石序号为“第六”,11行,行4字,后附钱大昭等人题名,小楷4行。第2石序号为“第七”,9行,每行字数不等,后附许育熏等人题名,小楷2行。第3石序号为“第八”,5行,每行字数不等,后附胡庆、钱泳等人题名,小楷2行。第4石序号为“第九”,15行,每行字数不等,后附杨中孚题名,楷书一行。第5石序号为“第十”,前5行为石鼓文,继之11行为阮元题记,隶书,末行有郑荣美小楷题名。据石鼓文末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浙江全省学政阮元题记所载,此组碑石系阮氏细审天一阁所藏松雪斋北宋拓本并参照明初诸本,推究字体,摹拟书意,嘱海盐张燕昌,以油素书丹,并命海盐吴厚生刻之,置于杭州府学明伦堂壁间,使诸生究心史籀古文者有所法焉。天一阁石鼓文原有10石,今缺前5石。

清啸阁藏帖刻石

在杭州碑林,清嘉庆三年(1798年)钱塘金棻、陈希濂撰集,冯瑜、冯鸣和、刘征、孔昭孔等刻字。清啸阁藏帖共6卷,专收明人书,少有伪迹。今杭州碑林存4石,石高32.5厘米,宽80厘米,厚9.5厘米。第1石首刻帖名及序号“乐一”,隶书,正文刻文征明书《昼锦堂记》及题识,小楷,32行,行18字。第2石序号为“乐六”,刻诗3首,文征明书,20行,行书。第3石序号为“乐九”,刻文征明行书,16行。第4石序号为“乐十一”,刻文嘉书《后赤壁赋》,小楷,25行,行16字。

重浚杭城水利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82.5厘米,宽160厘米,厚21厘米,阮元撰,梁同书书,楷书,张培刻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此碑1组共2石。1石为单面碑,记载嘉庆九年浙江巡抚阮元带头捐资疏浚长年失修的城河,使水利畅通,再无泛滥之事。碑从第6行之首至19行之尾,呈斜状一断为二,但文字尚清晰。另1石系双面碑,碑阳刻浙江省水利全图,图尚清晰,中间断裂;碑阴刻重浚杭城水利捐款题名,共13人,计银4562两。

桂隐斋集选句诗碑

在杭州碑林,共6石,高34厘米,宽76厘米,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刻,魏银河编选,梁同书书。此组碑石的前4石每石刻五言集句诗10首,行书;后2石刻何琪、邵瑛及伊秉绶题识,书体分别为行书、楷书和隶书。据尾石编号“九”推断,当缺3石。

重修蒋侯墓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24厘米,宽75.5厘米,厚16.5厘米,秦瀛撰,梁同书书,楷书,刻于清嘉庆年间。该碑记述蒋侯崇仁曾散资财,募义士,力拒方腊军,又广为施赈,救济灾民,故重修其墓事。

机业募款筑路题名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231厘米,宽96厘米,厚11厘米,刻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碑记杭州机神庙一带路毁,地处附近的机业界同仁捐资筑路,立碑题名。

太上感应篇碑

在杭州碑林,共2石,石高29.5厘米,宽103.5厘米,厚10.5厘米,清道光四年(1824年)刻。第1石首刻毛渐逵篆书“梁山舟先生法书太上感应篇”3行及落款小楷2行,继刻梁同书小楷6列,列5行,行14字。第2石接上石,刻6列,最后一列刻“钱塘梁同书谨书时年八十有八”款一行,继之刻汪寯题识小楷8行。

重修表忠坊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38厘米,宽66厘米,汤寿潜撰,何颂华书,楷书,清代石刻。碑文记述重修钱王表忠坊始末。有破损。

杭州府严禁机神庙滋事文告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219厘米,宽82厘米,厚9厘米,刻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碑文记述机神庙供奉轩辕圣像,有不法之徒在该庙赤体坐卧,聚赌酗酒滋事,有碍观瞻,故出示文告勒石严禁。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正谊明道:上医院士如是说

    本书是由18位上海医科大学院士校友的故事所编撰而成的。一方面是为了展现上医院士们的思想和精神,传播上医文化的精髓和力量;另一方面也为了向上医创建八十五周年庆典活动献礼。
  • 樱花公主两姐妹的复仇秘密

    樱花公主两姐妹的复仇秘密

    12年前,她们的母亲被后妈和"妹妹”给害死,杀死,她们却束手无策,但是,12年后,她们便霸气回归,帮自己死去的母亲复仇.....当她们面对爱情时,她们会有什么选择呢,离开还是留下呢。
  • 幼稚的爱

    幼稚的爱

    在一个格外宁静的下午,在韩国的一间别墅里,一通电话,让安氏集团的长女露出激动而又有一思担心的表情........
  • 凤池吟

    凤池吟

    她是一个被遗弃的女子,父母的离异,祖母的逝世使她万念俱灰。当她纵身从楼顶跳下的那一刻,她以为她得到了解脱。不想,阳寿未尽的她无法转世,却穿越到了一个并不存在的王朝。遇见了他…宁王。她沉醉在他温柔的眼眸,融化于他细致的呵护,卸下自己坚硬的外壳,尝试去爱,去被爱。可天意弄人,断指,盲眼,瘸腿,毁容,上天让她又一次经历了生离死别的痛……“告别的时候一定要用力一点,因为任何多看一眼,都有可能成为最后一眼,多说一句,都可能是最后一句。当你还在我身边,我就开始怀恋,因为我知道你即将离去。”【我覆雨翻云披靡,守你江山万里。如今,我不求功名镶曲;只求,鸿蒙与你,生死莫逆。】
  • 松小作诗集

    松小作诗集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人们总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和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欢乐的或伤悲的。毕竟时光不复回,只能尽力抓住一些能拿到手的东西,但是,如果可能,我却只能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从前的点点滴滴。这是因为我以往所留下的东西,唯这几首破诗而已。
  • 普庵印肃禅师语录

    普庵印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炼天炉

    炼天炉

    一种本不应该存在的体质,一项机缘巧合的天赋配上一个神秘莫测的铜炉,成就姜晨一生不朽的传奇!!!缘起缘灭,道启乾坤,风云逐鹿,炼化诸天!ps:更新时间为中午十二点半和下午六点半
  • 霸道校草的专属物品

    霸道校草的专属物品

    “你,你别过来哦我会散打的”陆漓颤颤巍巍地说着。“哦?是吗?我可是这届散打冠军呢,要不我们比试比试呢?”夜瑾轩邪笑着说。“哦不不不,我是说,我是来散,散,散心的。对我就是来散心的”陆漓胆战心惊的继续说着。“啊!陆同学这么有闲心呐散心都散到我家楼下了呢?”“啊不不不,不是这样的。”......陆漓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撞上了夜瑾轩这个人,不不不是鬼,因为夜瑾轩就是魔鬼一般在陆漓心里“阴魂不散”啊
  • 问鼎至高

    问鼎至高

    玄黄大世界,乃是开天辟地以来第一强者白帝,创造出的终极试炼之地。每个纪元,都有超过百亿的天骄人杰被选中加入玄黄大世界。作为地球第一强者,有史以来智慧最高的人,全球首富,无冕之王,大科学家,钢琴大师,影帝,文豪,数学家,哲学家,心理大师,机械大师...林远本以为自己这一生在没有了任何值得追求和学习的事物,没曾想,却在突然之间接到了一份来自玄黄大世界的邀请。一个败尽各族天骄的无敌神话,便由此诞生!
  • 回古惊心

    回古惊心

    一个平凡的女生却有着不平凡的遭遇,只因买了一个在地摊淘的蝴蝶式发簪,手指割破,血成牵绊,离奇穿越到了一个历史根本不存在王朝。刚晃过神就被黑衣人拿剑指着,生死一瞬,救我的究竟是何人,我又是谁?为何有人要杀我,每个人都有着阴谋,面对如此险恶的君王之争,我又该何去何从。争权夺利的他却只对往日的人动过心,冰冷嗜血的内心深处是否还有一丝温暖可寻?生生死死的经历,让人无法喘气,生死离别,死里逃生,奄奄一息,又获新生,强势归来,恩怨情仇,笔笔结算!是你们的阴谋深,还是我的计谋高!结局的他是会选择她还是我,还是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