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8600000001

第1章

分别界品第一之一

将释论文。三门分别。一明论缘起。二释论题目三随文别解 盖俱舍论者。筏苏槃豆之所作也(筏苏名世。槃豆名亲。印度有天俗号世亲。世人亲近供养。故以名焉。菩萨父母 从所乞处为名也。旧译为天。此翻谬矣。若言天。应号提婆也) 菩萨。学通内外。博达古今。名振五天。声流四主。故能潜名数载讨广说之教源。制论一时播芳名于万古。密申传说有部怀疑。请释颂本文方袪宿滞 斯论。乃文同钩锁结引万端。义等连环始终无绝。采六足之纲要备尽无遗。显八蕴之妙门如观掌内 虽述一切有义。时以经部正之。论师据理为宗。非存朋执 遂使九十六道。同玩斯文。十八异部。俱欣秘典。自解开异见部制群分。各谓连城。齐称照乘 唯此一论。卓乎迥秀。犹妙高之据宏海。等赫日之瞙众星 故印度学徒。号为聪明论也 往有三藏真谛法师。已于岭表译兹论讫。但为方言未融。时有舛错。至如现法非得先哲同疑。常非果因前贤莫辨。如斯等类难可备详。略举二.三以彰今译 和上三藏法师。志存弘传誓游西域。搜揭奥典尽鹫岭之遗言。斫檄法门穷上贤之余说。既而遍观其圣迹。问道复周。旋轫上京奉诏翻译

此论。以永徽年中于大慈恩寺译。文义周备。妙理无亏。传彼梵言务存其本。庶使怀疑之侣涣若冰消。伫决之徒实忘餐寝。此即第一明论缘起

言释题目者阿毗达磨。形二藏以立名。俱舍。标一部之别称 阿毗。言对。能所对故 达磨。名法。持生解故 俱舍。名藏。摄依彼故 论。谓言论。教诫学徒 此卷在初故称第一

分别界品第一者。此下第三随文别解。就中有三。一明依经造论。二别释品名。三依文正解 一明依经造论者。西方造论皆释佛经。经教虽多。略有三种。谓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槃寂静。此印诸法故名法印。若顺此印即是佛经。若违此印即非佛说。故后作论者皆释法印 于中意乐广略不同。或有偏释一法印。或有举一以明三。如五蕴论等唯解诸行无常。如涅槃论等唯释涅槃寂静。此即偏释一法印。如俱舍论等解诸法无我。此即是举一以明三 所以就此释者。诸行无常唯明有为。涅槃寂静唯明无为。诸法无我通明有为无为。欲彰此论无事不摄故。就广以明 二别释品名者。就中有二。一正释品名。二明品之前后 言正释品名者。族义。持义。性义。名界 品谓品类。即界名品。故名界品。此品广明故名分别 此论始终总有九品。此品居初故言第一。或言。第一带数释也 问此品之中亦明蕴.处。何故以界标名。解云。界者性也。性之言体。此品明诸法体。以界标名。蕴.处非体故不别说 又解。蕴.处.界三中。界名义广。故偏说之。处虽义广。名狭不说。蕴名与义俱狭不说 又解。有情根性有上.中.下。上根乐略说蕴便解。中根稍迟辨处方了。下根好广谈界乃悟。上能兼下界益三根。下不及上。处二。蕴一。益广为胜故以界标名 又解。此品广以诸门分别十八界义。故以界标名。蕴.处不尔 二明品之前后者。此论一部总有九品。释佛经中诸法无我。前八品明诸法事。虽亦明理从多分说。或非正明 后一品释无我理虽亦明事从多分说。或非正明 事粗先说。理细后明 又解。事是所依所以先说。理是能依所以后说 就前八品中。初二品总明有漏.无漏。后六品别明有漏.无漏。总是其本所以先明。依总释别所以后说。即如诸论先举总章后方别释 就总明中。界品明诸法体。虽亦明用。从多分说。或非正明。根品明诸法用。虽亦明体。从多分说。或非正明 体是其本故先明界。依体起用故次明根 就别明六品中。前三品明有漏法。于中虽亦明无漏法。从多分说。或非正明 后三品明无漏法。于中虽亦明有漏法。从多分说。或非正明 有漏法粗。所以先说。无漏法细。所以后明。如四谛中先明苦集后明灭.道 又解。有漏可厌。所以先明。厌已令欣。所以无漏后说 又解。有漏无始来起。是故先明。无漏新生。是故后说 就别明有漏中有其三品。谓世.业.随眠。约果.因.缘三以明前后。世品明有漏果。相粗易厌。所以先明。于中虽亦明因及缘。从多分说。或非正明 业品明感果之因。果必由因而起。必其力胜。所以次说。于中虽亦明果及缘。从多分说。或非正明 随眠品明业之缘。业自不能感果。必藉其缘。随眠生果稍劣。所以后辨。于中虽亦明果及因。从多分说。或非正明 就别明无漏法中。有其三品。谓贤圣.智.定。亦约果.因.缘三以辨前后。贤圣品明无漏果。相显易欣故。所以先说。于中虽亦明因及缘。从多分说。或非正明 智品明证果因。果必藉因。又证果强。所以次说。于中虽亦明果及缘。从多分说。成非正明 定品明智之缘。智独不能证果。必依定缘。定望彼果其力稍劣。所以后说。于中虽亦明果及因。从多分说。或非正明

诸一切种至我当说者。此下第三依文正解。此论一部大文有三。一序分。二正宗。三流通。圣人造论。必有由致故初明序分。序分既彰。必有所说故次明正宗。正宗既终。劝学流通故后明流通 释斯三分三解不同。第一解日。初三行颂名序分。何法名为已下。至破我品。名正宗。破我品末已善说此已下。名流通分。此论一部。总释经中诸法无我。故破我品亦正宗摄。虽定品末。伤叹劝学。为在正宗前故亦名正宗。第二解云。序分同前。何法名为已下。至定品名正宗。从定品末。前来分别以下。总名流通。所以破我品亦名流通者以乘流通分起问。剩明破我品为在流通后故。亦名流通 第三解曰。此论释经诸法无我。前八品明诸法有体。除损减执。即有三分。序分.正宗同第二师。从前未分别已下。至定品末名流通分 后一品明无我除增益执。亦有三分。初两句。越此依余岂无解说。名序分。理定无有已下名正宗已善说此已下名流通。以释经中二义。所以各别有三分不同 随明诸论正宗定有。序分.流通有无不定 或有序分而无流通。如毗婆沙论。或有流通而无序分。如二十唯识。或二分俱有。如此论说 或二分俱无。如发智论 随作论者意各异故 就序分中。一正明序分。二随难别解。此初一颂正明序分。就中。前三句明归敬序。第四句明发起序 归敬谓归敬世尊。发起谓发起正宗。故先归敬。后明发起 问何故。论初赞德归敬。解云。恐有魔事造论不终。赞德归敬请加备故。故显宗云。以赞礼言灭诸恶障。标嘉瑞故 又解。为知世尊有胜功德。于佛说法生信尊重 又解。犹如孝子。凡有所作皆启父母。论主亦尔。今欲造论先启世尊 泛明诸论。归敬.发起有无不定。或有归敬而无发起。如阿毗昙心论 或有发起而无归敬。如杂心论。或二序俱有。如俱舍论 或二序俱无。如发智论 亦随作论者意各异故 就归敬序中。初两句明佛三德。第三句指德归敬。就前两句中。初之诸字。明德所成人。一切已下。明人所成德。依人辨德。故人先。德后。初说诸言显无朋党。以德召人。诸有三德我即归敬。以诸外道各谓自师是一切智。若偏归敬释迦牟尼。恐彼生谤。故置诸言息其异论 或恐佛化根浅有情。权作彼师引人正法。故置诸言。此之诸字。起自西方母儿论师。凡欲归敬皆置诸言。论主。将为当理。故亦言诸 就人所成德中。上句六字明自利德。下一句明利他德。所以先明自利后明利他者。若不自利何能利他。经言菩萨为利他者。据意乐说 一切种诸冥灭者。此明自利德。冥有二种。一染污无知。二不染无知。灭亦有二。一者择灭。二非择灭 一切种冥灭断不染无知。得非择灭。此显智德 诸冥灭断染污无知。得择灭。此显断德 冥灭二字通于两处 不染无知。种类众多故言一切。染污无知。种类非多故但言诸 或一切与诸眼目异名。或一切与诸虽眼目异名。此中且以一切为宽。诸言是狭 所以染污不言种者。种谓种类。不染无知种类无边。是故言种 染污无知种类非多。故不言种 或应言种。略而不论 或可影显 或此种言通于两处 自利德中。所以先明智德后明断德者。智德唯佛是故先说。断德亦通二乘是故后明 又解。智德有为是故先说。断德无为是故后明 又解。智因先说断果后明 拔众生出生死泥者。此明利他德。谓拔众生出生死泥。此显恩德 受众多生死故名众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摄死。故言众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是故不言众死 或举初显后。设有余文言众死者。举后显初 生死无边深广难出故以喻泥 敬礼如是如理师者 指德归敬。如是之言指上三德 问何故。长行云。如理师言显利他德。解云但说利他即显自利。夫利他者必自利故 又解。敬礼如是三德。敬礼如理师。如是。总指三德。如理师言。别显利他德 问何故。此论但敬三德不言三宝。解曰。三德.三宝其义不同。随造论者意乐说故 泛明诸论。三德.三宝。有无不定。或说三德不言三宝。如此论说 或说三宝不言三德。如阿毗昙心论 或二种俱说。亦应有文。然未捡得 或二俱不说。如发智论 又解。此论亦敬佛宝。于智德中兼显佛故 又解。此论亦敬法宝。涅槃果法。即断德故 不言僧者。略而不论 或四向.四果说之为僧。世亲菩萨。一阿僧祇耶向满。智慧胜彼。故不归敬

问何故。论主造摄论中亦敬僧耶。解曰。僧者谓众。大乘菩萨容有众多。同时入圣。名僧归敬。此宗菩萨。唯一。得入三十四心。不名为僧。故不归敬 又解。此论亦敬僧宝。于恩德中兼显僧故。故下论云正法教手拔济令出。泥拔众生令出三界。即显僧宝。真谛三藏亦作此解对法藏论我当说者。此明发起序。对法藏论。下文自释 我当说者。五蕴假者目之为我。当说之言。简已.正说。归世尊既终。许发论端言我当说。次欲造论故先发起

论曰至方申敬礼者。就长行中。一总标颂意。二别释颂文。此即总标 论主。今欲造俱舍论。虽复以德召人.本意为显释迦自师。德体尊高。超诸二乘.菩萨圣众。故先赞德方申敬礼 或圣众者。诸外道等自谓圣众 诸言所表谓佛世尊者。此下别释。以德召人余人无德。诸言虽总还表世尊

此能破闇故称冥灭者。此通伏难。伏难意云。诸言是总。如何表佛。故今通言。此佛世尊智慧能破二种闇冥。故称世尊。二冥俱灭。由佛世尊二冥灭故。诸言虽总还表世尊 又解。此文别显能破闇人。此佛力能永破诸闇故称世尊冥灭

言一切种至一切品冥者。谓灭诸境冥。断染污无知。诸境即是四谛.修道。迷此境故说之为冥。此释诸冥灭。故正理云。诸境界冥亦永灭故。断德圆满。谓灭一切品冥断不染无知。一切品即一切法品类。迷此品故说之为冥。此释一切种冥灭。故正理云。一切种冥皆永灭故。智德圆满 问何故颂文先说一切。长行后明。解云。颂本义次。长行言便 或阿毗达磨。性相以求。言便即说。前后何定 问智德.断德以何为体。解云。智德以佛身中智慧为体。若并随行五蕴为体 断德以择灭为体

问若言断德择灭为体。何故俱舍二十七云。断圆德有四种。一一切烦恼断。二一切定障断。三毕竟断。四并习断。准彼论文。若一切烦恼障断得择灭。若不染无知定障断得非择灭。即前二障断已不退名毕竟断。通得择灭及非择灭。此简异钝根。如来不但断彼烦恼。并彼烦恼习气亦断得非择灭。生简利根二乘 又解。并习断者。不但断烦恼障.定障。并二障习气亦断。准彼断德通非择灭。何故唯说择灭为体。解云。断德从强择灭为体。若据其兼通非择灭。故不相违 又解。断德唯以择灭为体。然有定障等择灭不显。定障等若无择灭即显。能显断故名断圆德 又解。彼文四断皆是择灭。若烦恼断是自性断。缘缚断。若定障断.并习断是缘缚断。若毕竟断通自性断.缘缚断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陌上花开:两生浮华

    陌上花开:两生浮华

    前世被任何人欺凌,唯他百般庇护,原认为是情愫后知道只不过是利用与玩物罢了。再睁开眼,回到了还未尘埃落定的时光,这一刻她要逆转,你要我死,我偏生,这世只能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亦不要天下人负我!”
  • Minecraft万物起源

    Minecraft万物起源

    起源旅2讲述的是超神的故事,当然Minecraft万物起源(起源旅1)的内容也包含其中,由古界发起的战争引起了这些故事,世界的超神在一个个地苏醒!
  • 缘恋恶魔的交易

    缘恋恶魔的交易

    名为梵雪儿的女孩,她善良可人,让上天眷顾她,让她遇上了温柔似水的他,也同时遇上了如恶魔般的他,纠缠于两人之间,但究竟谁才是恶魔,谁才是天使呢。她该作何选择……当她选择温柔似水的他时,却发现另一个他竟然……直到他说那句“我恨这个家的一切”便离开了,才发现这只是老天开的一个玩笑,一个大大的玩笑。
  • 惊世轻狂:神医大小姐

    惊世轻狂:神医大小姐

    她,上古世家的少主,魔界的公主,却因爱堕落。他,神秘而又空灵,是她的保护伞,却在她最需要保护的时候,离开。再次相遇,是否他还会宠她,她还会信他!
  • 腹黑不为妃

    腹黑不为妃

    【完结】沈星儿,名副其实的黑道大小姐,别人穿越都是莫名其妙,而她的穿越是早在意料,汗滴滴,一朝穿,很好很强大,成功穿越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古代……的湖里?
  • 转身还能拥抱你

    转身还能拥抱你

    既然你不是真心地,那么别怪我对你一点不留情面了。我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庇护,最在意的还是你给我的温暖……我们结婚吧,以后你保护我!
  • 唯有爱与梦想不可辜负

    唯有爱与梦想不可辜负

    青春是程单程票。曾活过那么混沌,错过太多美好,因此现在去做那些没做的事情。世界很大,但就在脚下。爱情很大,但你就在身边。再长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达到。世界太大,生命太短,我只想让一切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唯有爱与梦想不可辜负》每个篇章都是一个故事,清新治愈,温馨动人,语言隽永,韵味悠长,内容积极健康,很适合人们阅读。
  • 孤岛中央的我们

    孤岛中央的我们

    闺蜜从初中暗恋到大学的学长,可是学长却负了闺蜜的一番相思苦。为了给闺蜜“报仇”,无忧瞒着闺蜜,冲进学长家立志为要和学长好好喝茶谈谈“人生”。可惜啊,被学长疑似“基友”的某帅逼华丽丽的壁咚了。重点是,某帅逼只围了一条浴巾,某帅逼邪魅一笑:“你是不是喜欢我啊?每次都引起我的注意。”“鬼才喜欢你!”无忧嘟着嘴幽怨的说。可是,无忧坠落了某帅逼的“陷阱”。爱,正如那荒岛,人在上面静静的等待,等待着属于自己的一叶偏舟。
  •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孤门

    孤门

    身在没落中的豪门家族,被绑架,被威胁,被收徒。只想不争,也没有想过要争什么的伏尊被逼着走向一条强者之路。在凡人中拥有了炼制逆天法宝本领的他,有一日登到至尊的位置时,回想起当初,在天地间感慨的说一句,都是被逼的啊,让很多人想掐死他。大家都想被逼啊。只是没有他那个福份!装逼的人,天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