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和知识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贫穷。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才能有与众不同的收获。人对快乐的感觉是来自和周围人的攀比,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他“绝对”的成就,而是他和他所在的人群所比较之下的“相对”的成就。
物质和知识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贫穷。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才能有与众不同的收获。人对快乐的感觉是来自和周围人的攀比,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他“绝对”的成就,而是他和他所在的人群所比较之下的“相对”的成就。
老同学当中,在职场上混得最好的现在在一家国际知名外企做副总,今年32岁,年薪已过百万,成为同班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这个家伙其貌不扬,却从大学的时候起就展现了过人的商业才干,虽然他那时候成绩并不好,很多考试需要靠作弊才能过关。记得大学时代,他和我们很多人一样,常常在读书之余打打零工。但他和我们不同的是,我们大家通常只是做做家教,或者给一些小单位做些杂事,比如发个宣传品什么的,挣几个零花钱罢了。可他却在大三的一次联欢会上大出了一回风头。那一次,他竟然带着一台新买的摄像机来给我们的联欢会摄像,那台摄像机在当时总得要五六万元。同学们哪见过这种阵势,全都被他唬得不轻。
几个月前的一个同学会上,他又被大家围了起来。有些人工作很不顺利,毕业这么多年了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还只是拿四五千的月薪,眼见着身边渐渐地都是80年代的后起之秀,心里那个急就别提了。
这位同学被人逼着讲他的成功经验,他不疾不徐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第二个人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第二个人成为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
后来,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每到秋天,漫天遍野的鸭梨招来八方客商,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纯正无比。
就在村上的人为鸭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曾卖过奇石的那个果农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到好梨子,只愁买不到盛梨子的筐。五年后,他成为村里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再后来,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这儿的人上车后,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龙。小村对外开放,果农也由单一的卖果开始谈论果品加工及市场开发。就在一些人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还是那个村民,在他的地头砌了一垛三米高、百米长的墙。这垛墙面向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车经过这儿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突然看到四个大字:可口可乐。据说这是五百里山川中惟一的一个广告,那垛墙的主人靠这垛墙,第一个走出了小村,因为他每年有四万元的额外收入。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丰田公司亚洲区代表山田信一来华考察。当他坐火车路过这个小山村时,听了这个故事,他被主人公罕见的商业头脑所震惊,当即决定下车寻找这个人。
当山田信一找到这个人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因为他店里的一套西装标价800元的时候,同样的西装对门标价750元,他标价750元的时候,对门就标价700元。一个月下来,他仅批发出8套西装,而对门却批发出800套。
山田信一看到这种情形,非常失望,以为被讲故事的人欺骗了。当他弄清真相之后,立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他,因为对门的那个店也是他的。
老同学最后归纳说:物质和知识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贫穷。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才能有与众不同的收获。很多人认识到现在是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于是着眼点就在于怎么利用知识来获得回报,而这样的人至多只是技术型的人才,更何况即便是纯粹的技术领域,如果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很难做出较大的成就。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认清大的潮流,在潮流之中为自己找准一个切入点。能做到这些,就会无往而不胜。
听了老同学的高见,大家纷纷点头称是,我心里却升起一阵凉意。我明白了他在商业领域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而天才的至理名言虽然动听,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却很难把这些至理名言套用在自己的身上。但他后面的话让我感触良多。不错,形势是一个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所以俗话才说“形势比人强”,“识时务者为俊杰。”认清你所在环境的形势,然后从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善于借势,因势利导,正是太极拳中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道理,这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后来因为一些工作的原因,和这位老同学有了更多的接触。让我感觉奇怪的是,在他的脸上从来就没有见过什么志得意满的神色,反倒常常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有一次我终于问他:你有了现在这样的成就,为什么还总是忧郁得很呢?老同学的话让我思考良多。他说的是:你有没有玩过RPG类型的电子游戏?职场生涯就和游戏里的人生一样,一开始,你这位游戏里的人物只是个一文不名的小子,级数很低,空有一腔热血,随便出来个山贼、野兽都能要了你的小命。于是你要不断地练功升级,这个过程是个艰苦而乏味的过程,你要重复很多枯燥无味的动作才能不断地积累你的经验值,经验值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让自己升上一级,武功比以前更强一个档次,金钱也比以前有了增加。可是,越往后升级就越难。一开始,你杀死十个敌人,杀一个人就获得十点的经验值,经验值累积到一百点的时候就升上一级,而到了新的一级之后,你先会发现杀一个敌人会获得二十点的经验值,这会让你很高兴,可随后你还会发现,从这一级升到下一级居然不再是累积一百点而是累积五百点的经验值了!武功的提高过程同样让人无法轻松起来,因为,一开始你要费尽心力才能杀死最低级的小蟊贼,当你终于武功升级,觉得自己能很轻易地打发敌人的时候,你的敌人却变了,以前的那些小蟊贼全都不见了,换上了新的更厉害的敌人,你要杀死他们还和以前一样地需要费尽心机才行。职场也是如此,你自己虽然不断提高,但每当你升上一个台阶,你所面对的挑战也就更强,你的压力绝不会比以前更少。
老同学接着说:你有没有想过,人怎样才会快乐?从我们这些在职场上打拼的人来说,是不是爬到更高的职位,赚到更高的薪水就更快乐、更满足呢?其实不是,在这一点上,人对快乐的感觉是来自和周围人的攀比,也正是因为无时无刻地存在着攀比,这个社会才会一直进步下去。
老同学的话非常坦率,他坦承很喜欢开同学会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本来都是同窗,曾经在某一个阶段里是处在大体相同的水平线上的。而毕业之后若干年的独立发展,使这些人的成就逐渐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而成就高的人再回到这个群体中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生出优越感来,在这个时候他是快乐的。
对人的快乐感与满足感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他“绝对”的成就,而是他和他所在的人群所比较之下的“相对”的成就。老同学随后提了一个问题:我们设想,有两种情况供你选择,一种是把你放到一个环境里,在这里,其他人的收入大体都在月薪三千元,而惟独你的月薪是五千元;第二种情况是,另外有一个环境,其他人的收入大体都在一万元,而惟独你的收入是七千元。这两种情况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这个问题倒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想了一下说:我会选择第一种。
老同学笑了起来:看,事情就是这样的。再往深处想想,从我自己来看,每上升一个台阶,就会超越了以前的环境和以前的人群,当我的职位和收入可以在他们面前感到满足的时候,我已经离开了他们,进到一个新的环境、新的群体里去,在这里,我的职位、业绩、收入等等又变成微不足道的了,快乐感与满足感又从何而来呢?每上升一个台阶,都会遇到同样的情况。
老同学的这番话让我很是感慨,想一想自己这些年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应该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不禁有些茫然。可是,道理虽然如此,说归说,在这个惨烈的职场上,又有几个人不是骑虎难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