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80400000008

第8章 敌乎友乎,余惟自问

—— 徐懋庸与鲁迅

徐懋庸(1910—1977),浙江上虞人,作家,左联成员,20世纪30年代初,曾编辑《新语林》半月刊和《芒种》半月刊。1935年6月,由生活书店出版杂文集《打杂集》(收杂文四十八篇,附录别人六篇),1937年7月又由上海千秋出版社出版《不惊人集》。1938年8月,经艾思奇和张庚介绍,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延安文化界抗敌协会、抗大、晋冀鲁豫文联、冀热辽军区政治部、热河省文化界建国联合会等单位工作,历任教员、主任、学院院长、校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三分团政委、武汉大学秘书长、副校长,中共中南军政委员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1957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搞研究工作。不久,被打成右派。后平反。1982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徐懋庸回忆录》,1983年,三联出版社又出版五十余万字的《徐懋庸杂文集》。

题目“敌乎友乎,余惟自问”八字,乃是徐懋庸在鲁迅去世时,敬献的一副著名的挽联:“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表达了他热爱鲁迅却受到误解甚或诬陷而问天无语的悲愤之情。

我们知道他,缘于鲁迅。年仅二十六岁的作家徐懋庸,不知深浅地写了一封与他一生崇敬的鲁迅意见相左的信,引来了鲁迅的一篇著名杂文《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从此,鲁迅的这篇杂文成了经典的战斗檄文而广为传颂;而小人物徐懋庸的名字,却作为作乱的小丑,同样布流世间。大凡要弄清这段历史的人,无人不识君。

(一)

鲁迅早就认识徐懋庸,而且颇欣赏这位年轻杂文家,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之前的1935年5月5日,还为徐懋庸的杂文集《打杂集》作了序,发表在徐懋庸当编辑的《芒种》半月刊第六期(后收入《鲁迅全集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鲁迅为徐懋庸《打杂集》作的序看,鲁迅还是喜欢这位年轻人的。对这集子他说:“我希望一定能够出版,也给中国的著作界丰富一点。我不管这本书能否入于文艺之林,但我要背出一首诗来比一比:‘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犹与梦时同。’”鲁迅引的这首诗,题为“经鲁祭孔子而叹之”,唐玄宗(李隆基)作。鲁迅是说杂文要比这等诗贴切、生动、泼辣、有益且能移人情。可见鲁迅对徐懋庸的杂文是肯定的。读《鲁迅全集》似未见其给其他凡夫俗子作过序。

那时朋友之间的往来,常以聚餐的形式。说徐懋庸与鲁迅熟稔,可举几次有案可查的聚餐:鲁迅的日记曾记,1933年9月11日,“曹聚仁邀晚饭往其寓。同席六人”。曹聚仁在《我与我的世界》中,说到他家中“同席六人”是曹礼吾、陈子展、徐懋庸、周木斋加上鲁迅与自己。饭桌上,曹聚仁还把鲁迅比作是嵇康,曹礼吾则为阮籍。1934年1月6日鲁迅日记:“午烈文招饭于古益轩,赴之,同席达夫、语堂等十二人。”《徐懋庸回忆录》记下了这次聚餐,他仍是十二人之一。鲁迅又在1934年9月13日日记中写道:“晚曹聚仁招饮于其寓,同席八人。”这八人中又有徐懋庸。此外,徐懋庸彼时还在编《芒种》,曾发表过鲁迅先生的《集外集 序》。可证徐与鲁迅很熟。还有《关于鲁迅与魏猛克的信》(龙泽巨)中说:“鲁迅给魏猛克的这封信是寄给徐懋庸托他转交给魏猛克的。”足见鲁迅对徐懋庸还是很信任的。

那么为何一年后,就与徐懋庸翻了脸呢?其背景是,1935年后半年,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当时的上海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周扬等“四条汉子”,接受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一些人委托萧三写建议的影响,认识到左联组织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决定左联自动解散,另筹建以抗日救亡为宗旨的“文艺家协会”。左联期间,四条汉子执行“左”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路线,不尊重甚至排挤鲁迅,打击与鲁迅交好的冯雪峰、胡风,鲁迅一直对他们的“左得可怕”本来就不满意,后来解散“左联”也未与鲁迅商量,只是派茅盾通知一下而已,这种不够尊重他的做法,更让他难以接受。不久,周扬又擅自提出“国防文学”的口号,且在宣传中,片面强调必须以“国防文学”为共同创作口号,忽视了人民大众的抗战作用,鲁迅便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革命文艺界围绕这两个口号,展开了激烈尖锐的论争。

就在鲁迅与周扬等围绕两个口号,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的时候,不谙世事的徐懋庸天真地给鲁迅写了封信,谈了他关于无产阶级在抗日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反对“不以工作、只以特殊的资格去要求领导权”并说明“胡风是坏人”等。我们不妨摘录一些徐懋庸信中的文字:“我现因生活困难,身体虚弱,不得不离开上海,拟往乡间编译一点卖现钱的书后,再来沪上。暂作为上海文坛局外人,仔细想想一切问题,也许会更明白些的罢。在目前,我总觉得先生最近半年来的言行,是无意的助长着恶劣的倾向的。以胡风的性情之诈,以黄源的行为之谄,先生都没细察,永远被他们据为私有,眩惑群众,若偶像然,于是从他们的野心出发的分离运动,遂一发而不可收拾矣。”信中又说“‘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口号”也是胡风提出来与“国防文学”对立的。信后还准备将自己译的《斯大林传》给鲁迅“奉寄一册,此书甚望先生细看一下,对原意和译文,均望批评”云云。

鲁迅见信后,在给杨霁云的信中,针对8月1日徐懋庸给他的信说:“其实,写这信的虽然是他一个,却代表着某一群。试一细读,看那口气,即可了然。”

很明显,鲁迅判断徐懋庸给他的这封信,是代表周扬一伙的。从左联成立前后,周扬等非常不尊重鲁迅,有事很少向鲁迅请教,甚或以党的领导自居,约鲁迅谈话,并无中生有地造胡风的谣,说他是南京方面的人,理由仅仅是听一个共产党的叛徒所云。对此,鲁迅以“四条汉子”称之。而尤令鲁迅所不容的是,他们提出“国防文学”竟连个招呼都不打。如今又写信批评自己,鲁迅自然气恼,便有《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的诞生。

而事实是,徐懋庸给鲁迅的这封信,并非如鲁迅判断“代表着某一群”。鲁迅的《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中,有“我看徐懋庸也下辈一个嘁嘁嚓嚓的作者,和小报是有关系了”等对徐懋庸的无端批评,徐懋庸便于9月20日的《社会日报》“星期论文”专栏里发表《关于小报的种种》予以反驳:

鲁迅先生也曾在《社会日报》上,用罗怃的笔名,把他写给别人的私信当作作品发表,别的许多高尚的作家也曾写过《星期论文》,他们都不怕发生“关系”,我怕什么来!责任分别,“罗怃”先生们不是并无“嘁嘁嚓嚓”之嫌么?

年轻的徐懋庸被鲁迅的某些不顾事实而伤害他的做法激怒了。连与鲁迅有很长交谊的曹聚仁也不得不为徐懋庸打抱不平:“人生何处不相逢?这样破了脸,真会终身切齿成仇呢!”不久,鲁迅辞世,徐懋庸再无机会与鲁迅修好了。

曹聚仁早已过世,对他的毁誉参半,本文不介入其“史人”、“妄人”之争,仅引其文章史料而已。后来,又据当事人徐懋庸在1976年11月17日给陈漱渝的信中讲:“你问我的一件事,本来很简单,但被人们弄得很复杂了。事实是:我给鲁迅先生的信,完全是我个人起意写的,没有任何人指使我。”正是“文革”的岁月,六十六岁的徐懋庸的话,应该是可信的,而徐懋庸实事求是的精神,表现出的文人的良知,也是值得尊敬的。如果他真是受了周扬们的指使,他完全可以说出来。那时的“文化沙皇”早已被“四人帮”弄得如同过街老鼠一般了。

另,周扬的确狂妄自负,但他还不敢用写信批评的方式来训导鲁迅。他与鲁迅毕竟在政治上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他与鲁迅的矛盾和分歧是局部的,是文学创作和文学运动方面的意见不同,只是在这背后有宗派主义和个人意气,使并不复杂的问题,变得很复杂。1936年9月中旬,冯雪峰按照党的指示,指出在抗日联合问题中“首先不应从文学问题上去求统一,而应从抗日的政治问题上联合作家”,所以“关于口号的名词的争论应该即刻停止”(吕克玉[冯雪峰]《对于文学运动几个问题的意见》)。就这么着,主要由革命营垒内部两部分有些意气用事而引起的一场热热闹闹的两个口号之争,便偃旗息鼓。

20世纪20年代末,阶级斗争日见激烈,导致了现代作家包括鲁迅、周扬等在内的作家急骤分化。30年代以后,民族危难,又要求作家重新组合,这促使中国文学的发展也必然出现一次新的调整。在这种大背景下,周扬岂敢指使徐懋庸如同他们“四条汉子”一样,打到鲁迅门上去呢?

据徐懋庸讲,给鲁迅的信是他“个人起意写的”,“没有任何人指使”,但常在周扬身边的徐懋庸,也承认他信中内容“是周扬平时多次对我谈论的,所以不能说周扬对我的信毫无责任”(致陈漱渝信)。

鲁迅发火发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之后,周扬见鲁迅与自己的矛盾公之于世,自己成了臭名远扬的“四条汉子”,怕得要命,为了推卸责任,曾召集会议,批评徐懋庸的“个人行动”,是“无组织无纪律”。徐懋庸也作了辩白。后来还说:“周扬想把我当成肥皂,以我的消失洗净他的责任!”“以我的消失”定有隐情,不过徐公和周公早已升天,无法再问了。

按说,写到这儿,关于徐懋庸给鲁迅写信的来龙去脉,已交代清楚了,但问题又有了发展,让人始料不及。

(二)

岁月荏苒,到了“文革”后的1976年底,《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一则电讯,题为“新发现一批鲁迅书信”,编者按语曰:“这些书信,都是鲁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的最后十年写下的,其中对徐懋庸伙同周扬、张春桥之流,‘以文坛皇帝自居’,围攻鲁迅的反革命面目的揭露,对我们今天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有重要意义。”

经历过“文革”炼狱之后的徐懋庸,刚刚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地迎来了打倒“四人帮”的十月金秋。万万没想到,自己成为周扬同伙四十年之后,又成了“四人帮”军师张春桥的同伙。真是历史弄人,命运弄人。

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都会从其间得知,徐懋庸是作为周扬的“打手”的面目出现在1936年的,那时“四人帮”的狗头军师似尚无资格露脸显名,即便偶见于资料,也与徐懋庸无关。

经查,《人民日报》所云“新发现的一批鲁迅书信”中,有一封鲁迅于1936年8月25日致小说家欧阳山的信。欧阳山的小说《一代风流》在20世纪60年代初颇有影响,此信是否是欧阳山提供,不得而知。按日期看,此信是鲁迅写《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之后不久写的。欧阳山1928年曾到上海,写过几本小说,应与鲁迅有过接触。此信充满了怨怒,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但我也真不懂徐懋庸为什么竟如此昏蛋,忽以文坛的皇帝自居,明知我病到不能读、写,却骂上门来,大有抄家之意”。

鲁迅对于徐懋庸的斥责,在他的那封著名的信中,已说得淋漓尽致了,又何故再骂徐懋庸“竟如此昏蛋”呢?鲁迅的名言是“辱骂不是战斗”。可以肯定,是鲁迅真的动了肝火。他性格的另一面,狭隘、偏激便占了上风。他本来是了解徐懋庸并为扶持他,亲自为这位年轻人的书作序,冯雪峰是鲁迅身边最可信赖者,冯也会告知徐懋庸的一些基本情况,而且鲁迅在给杨霁云的信中,说“看那口气,即可了然”,他知道徐懋庸充其量只是周扬的打手而已。事隔几日,怎么徐懋庸就突然“以文坛的皇帝自居”了呢?这显然不合逻辑。然而又合鲁迅的性格逻辑,他与友人闹翻,比如同梁实秋翻脸,多因芝麻小事。骂沈从文,缘于道听途说,鲁迅的偏执,使他失了不少朋友。不然,如何解释以他的睿智会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说成是“以文坛的皇帝自居”?只能说是一种仇恨蒙蔽了他的双眼,而犯了一个极低级的错误。

如果我们理性看待“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原来是没有本质分歧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一个总口号,“国防文学”是一个具体口号,它们是一家,而不是对立的。闹腾得这般热闹,怕与人为因素不无关系。

就为鲁迅这句“以文坛皇帝自居”的话,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人民看到希望之时,将徐懋庸老人再度推向深渊,沉寂了四十年之后,又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尤为滑稽的是,还把徐懋庸和张春桥弄在一起,且名列周扬、张春桥之前,坐上了这伙人的第一把交椅。“四人帮”是倒台了,文化专制主义横行的1976年,这种荒诞自然不足为奇。但徐懋庸真真尝到“人言可畏”的苦头。早就作古的鲁迅,曾写过《论“人言可畏”》。他当然没想到他的言,尤为可畏,其杀伤力无法估量。

世上的社会批评家,不少人最容易势不两立,习惯凡事水火不相容,总是天下唯我独尊独醒。这样,也往往容易形成智力优越感,极容易在愤怒中轻视乃至侮辱别人。鲁迅也难于幸免,他对徐懋庸的做法便是。真正的批评家,应该学会对别人人格的尊重,对平等观念的实践,给一个即便你痛恨不齿的人以基本尊严。鲁迅真的做得很不够。虽然他口头上也说,论争“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见到鲁迅的这封散佚于《鲁迅全集》之外的信,徐懋庸百感交集,大病了一场。不久,于1977年2月9日含冤含恨,去了天国。距这封信发表不足一个半月!

1977年3月初,家属得到通知,“徐懋庸同志犯有严重错误”,因此不许开追悼会。徐懋庸一生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一身清白,所谓“严重错误”仅仅是因为他给鲁迅写过一封探讨问题的信。六月飞雪,千古奇冤,纵观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论其奇其冤,有超过徐公的么?徐鲁二人倘在天国相遇,该是怎样的相对?

1979年在八宝山为徐召开追悼会,悼词说:徐懋庸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文艺界和社会科学战线的老战士”。“战士”的称谓,虽然来得很晚,但终于给了他一个交代。鲁迅对他的诬词,当然也就推翻。个人的尊严得到尊重,这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

重新读徐懋庸送给鲁迅的挽联,突然悟出,这或许是徐公给自己作的墓志铭:“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公”虽无言,清则自清。

同类推荐
  •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在这里,读者将阅读到任志强谈完房价后半夜时分的高歌,自称美女爱好者的史玉柱在显摆有美女陪伴的幸福生活,李连杰从公益现场发回语音加视频的实时报道,赵薇晒晒女儿"小四月"的萌音,和家人一起喝喝红酒品品美食;还有汪涵、文章马伊俐夫妇、王利芬、俞敏洪等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家会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明星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扎堆小圈子里相当"话唠"。
  •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林书豪的崛起是一个伟大的传奇故事,这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的意义”。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样评价林书豪的疯狂表现所带来的“linsanity”。林书豪的崛起当代最好的励志故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特质,从他的身上发现值得自己效仿的闪光点,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从他的经历中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 我歌吴斌

    我歌吴斌

    本书在第一时间,联合浙江省内诗人群体,推出赞美最美司机吴斌的诗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人间大爱真情。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热门推荐
  • 彼此之恋

    彼此之恋

    情为何物?生死之恋又如何?巨坑之作,表示永远也填不完
  • 四姐妹异界记

    四姐妹异界记

    她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姐妹花,却因为一场婚礼穿越到异世界。既来之,则安之。四朵姐妹花开始了自己的异界新生活,且看她们如何追美男,闯商界,治朝堂,平战争,安天下,玩转异界。
  • 谢谢你让我记得我爱你

    谢谢你让我记得我爱你

    总:那一年,她12岁,他13岁;他们相遇在这个喧嚣城市的优等学府,从此他们逃过了三年之痛七年之痒,却终是逃不过命运的折磨;一个个迷雾接踵而来,他们是否还能共度风雨后期:“什么?!死了的爱人竟然成了我的小叔,还是万民之上的总统,开什么玩笑”安沁洛说什么都不会信这种鬼话的直到亲眼所见当安沁洛亲眼看到墨胤黎的时候,她没有哭,第一个反应就是“打”!谁叫他骗我那么长时间!跟我玩失忆是吧,那姑奶奶就陪你玩到底!包含耽美、校园、总裁、近亲、超能力,伪虐文,绝对宠文!一次满足所有要求!1v1,女主非傻非甜非包子!
  • 千机谱

    千机谱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而复始,合而为一,是谓千机受鬼气贯体之人,注定逃不过命运的操纵,但是无形中却有了反抗命运的基础和命格,意外练成通幽鬼体,却也不得不面对无尽被吸引的鬼物,当命运即将被摆脱之时,却从千机谱中发现...........只有继续不断突破桎梏,破解一个又一个被安排的命运.............。
  • 天屠霸业

    天屠霸业

    方今乱世,英雄易当,霸业难成。在这百家部落争雄的神州浩土,任你有九天神威之力,伏魔诛妖之能,也不足以让你站在大陆之巅,号令天下,当得一世霸主。一个平凡小子,从一个不足三百人的小部落出来,成长、历练、丧失、暴走,且看他如何征战四野,立足天地间,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皇图霸业!
  • 腹黑王爷的逆袭王妃

    腹黑王爷的逆袭王妃

    这个大陆,叫幻云大陆,幻云大陆里有四个国家。分别是:第一:风云国,第二:祥云国,第三:彩云国,第四:白云国。夏惋夕,传闻她刁蛮任性、嚣张跋扈。在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会是怎样的性格呢?皇甫零若,传闻他英俊邪魅,有天下第一美男之称。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绝色神医:天才御灵师

    绝色神医:天才御灵师

    某日,某女抱着捡来的baby上街闲逛。半路偶遇一流氓乞丐穷追不舍。于是,果断绕道!谁知,乞丐先生并不打算放过她,死缠烂打,各种撩妹。终于,一个月后,某女怒了!“混子!你要干什么?”某男默默不说话,干什么,当然是干你了!“要钱?要多少,多少都行,别来烦我!”某男依旧不语。他这么有钱,还稀罕她那点小东西!“要人?要谁,我双笙殿这么多人,不论是谁,准了!”某男继续不语,当然不要别人了,要你!他有双洺殿,还要这么多人做什么。某女终于忍无可忍!“乞丐先生,你到底想怎么样!”“不想怎么样,想要你!”话音刚落,落魄乞丐变身绝色美男,一把搂住某女,随手扔掉碍眼小baby:“小笙儿,你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 盛宠萌妻

    盛宠萌妻

    十年间,不知惹了多少麻烦,家里人头痛不已,终于酿出大祸来,父母最终没办法,使了阴招把自己女儿打包送人,当她知道时,已经晚了!她天天哭爹喊娘的,可惜没用。一场醉酒,她的老公知道了她的心事,从此以后,那个男人总是阴晴不定的、可总被她打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那年我们的青春盛宴

    那年我们的青春盛宴

    此间,那份我们所珍视的青春,留下的亮丽回忆,一步一步的带着我们走向高峰
  • 至尊凰后:神皇大人太撩人!

    至尊凰后:神皇大人太撩人!

    他们说三百年来,她是世间运气最好的女人。出生是家世显赫的金家,又被选中成为木蓝国的女神入住女神庙,在木蓝国几乎没有人没去女神庙参拜过她。她性情温良,仁心仁术,在所有人看来,几乎没有她医治不好的疾病。嫁了绝世风采,让万千少女都抵挡不了,为他疯狂的二爷,真可谓又让多少少女少妇羡慕,还不招人嫉恨。可是她的人生,只有她自己知道。莫不说别的,就是那天下第一的美男,一掷千金的风流公子,就让她头痛不已。“玉儿,你逃不了的。”“二爷,我都逃到了天涯,你看不见吗?”“我没看见天涯,我就看到了玉儿你。”“……”不管绕多大的圈子,二爷总是能跟上她的脚步,甚至比她更快的走到她的前面把她找到,将她紧紧的圈在他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