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梦依稀。一条抗洪抢险的消息,拉回我十年前安徽之行的飘飞思忆。
凤阳县地处淮河南岸,地势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原本是适宜农作物生长和人们生活的地方。然而它却成了全国最穷困的地区,这是为什么?
凤阳县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以“花鼓乡”名存史册,也以“讨饭乡”驰名中国。原因在于流传久广的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初登龙座,颐指气使,不接受“凤阳虽帝乡,非建都之地也”的建议,一心想在家乡建帝都,以显示其文治武功。洪武二年(1369年)下诏:“取中天而立,定四海之民”,取名“中都城”。召全国名匠,征数十万民工,从江西、云南、河北、山东等地运送砖瓦木石,建成周长五十里四百四十三步,立九门的围城,内又建周九里三十步的皇城。整体布局和设计十分宏伟,城内殿宇壮丽、雕饰奇巧,成为我国古代最豪华侈丽的都城建筑之一,并且大部已建好。六年后,朱元璋亲自视察发现:劳务过重,天灾、人祸、瘟疫流行,数十万民工死于非命,遂下令停建。本想功昭故乡,谁知带来了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手持花鼓四散逃荒的男女,悲悲切切地用花鼓歌谣唱出了他们的愤慨。从此朱皇帝被绑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夕阳的余晖,给淮河丘陵地带罩上了一层苍茫的彩色纱幕。我独自登上中都城午门的墙头,遥望四野,回顾历史,感情波澜震撼着我的心……
中都城原建有内、中、外三个城,整个皇城的建筑布局,继承宋元传统,开创明代新风,成为后来改建南京和营建北京蓝本的中都城,只剩下了残垣断壁。望着曾经辉煌一时的皇城,有的地方圈着羊,西门城洞拴着牛,而荒草长过了矮墙,一片破败颓废,令人感慨万千。返回县城时,我又在一些居民的厕所墙上,见到了印有江西、河北等字样的城砖。时过境迁,真的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可惜可叹!
据介绍,从新中国成立到1977年的28年中,凤阳县大小灾害共32次,1959年至1961年的大饥饿时期,凤阳县死亡60245人,占农村人口的17.7%(《炎黄春秋》)。在全国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做总结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我们参观的梨园乡小岗生产队,家家都有人讨过饭,连糠菜半年粮都不可得。
1976年,“四人帮”虽然被打倒了,但由于人们的思想被陈旧落后生产关系桎梏的时间太长,加之极“左”路线的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一直被禁锢在“迷信”的圈子里,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直到1978年,18户农家为了活命,联合给生产队长写保证:“保证包干到户后,征购粮不少一斤,提留不少一分,还贷款不少一文,队长蹲班房,我们送饭,妻子儿女我们包养。”看过这个保证书的人,见过这个实行大包干源头地的有胆识的人们,哪怕是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情泪下。写此文时,我的眼睛再次湿润了……
中国农民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主人,他们承担着最大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推动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然而从古以来,他们却一直处在最低下最卑微的社会地位中,经受着最不公平的待遇,每逢自然灾害或战争破坏,他们总是大批大批的死于非命,这为太多有良知的人们所怜惜。我伟大的、有高尚道德、有强劲忍耐力和向心力的人民啊!是多么需要英明的政策啊!
穷则思变。1979年,他们率先冲破极“左”路线的城堡,改革农村生产关系,实行承包责任制,使生产力飞速发展,一举震惊全国,可谓悲歌过后新路开。
1982年仲夏,我们参观时,小岗队的农民户均产粮一万公斤,全队向国家贡献商品粮十万公斤,有的农家已盖起了二层小楼,十年来的发展更令人刮目相看。大水冲决悠悠岁月,把我拳拳之心又系到了凤阳县和小岗队。
1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