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我踯躅在安徽省和县的乌江江畔,徘徊于长江北岸的驻马河边,这首悲壮的诗歌回响在耳边,那湮灭了两千多年的沉重历史,似乎又在我的脑际浮现……
那是公元前220年12月的一天夜晚,乌云遮蔽月亮,大地一片灰暗。在被刘邦大军团团围困于安徽灵璧县垓下的项羽中军帐内,烛光摇曳,气氛悲凉。他深知大势已去,悔恨交加。想想自己英雄一世,而今却穷途末路,不禁悲从中来。对他来说,生死本无足惜,只是舍不得爱妾虞姬和宝马乌骓,由是击节高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反复咏唱,还不能消减他的满怀悲愤、对天长叹曰:“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虞姬为情所动,擦去眼泪,又给项羽斟满一杯酒,眷恋地说:“妾自从伴随大王转战南北以来,人生得以辉煌,此足慰平生死而无憾矣。今请为大王再舞一剑,以谢大王的恩深爱切,也算是最后的留念罢!”
身材柔美似春风,裙裾飘飞像散花天女,舞姿婀娜如瑶池仙子,剑光闪闪若天上流星。项羽大眼圆睁,精神矍铄。他深知虞姬是美的化身,是爱的升华,人生的慰藉,所以把她当作了生死相依的爱侣。
虞姬一边舞剑,一边唱和:
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凄切哀婉的歌声,引得大帐内外一片哭泣,更增添了生离死别的断肠忧伤。在此惨不忍睹的氛围中,虞姬剑横玉颈,香消魂散。
经过长期历史的沉淀,虞姬的侠义、善良,对爱情的忠贞以及人格之美,被人们尊崇为高贵的经典,因惋惜而流传千古。
我的思绪还在两千年前萦绕:乌江亭长请项羽乘小舟渡江,项羽却说:“当年江东八千子弟随我西进抗秦,今无一人生还,纵然江东父老怜我为王,可我有何面目见之?”遂托亭长曰:“乌骓随我征战70余次,从未败北,不忍杀之,视汝忠厚,望代饲之。”说罢,举起虞姬自刎之剑,高叫一声:“爱妾啊,我随你去也!”夫妻鲜血,共凝剑花,映红了乌江两岸。
项羽哪里知道,自他死后,乌骓拒食而亡。后人把乌江改称驻马河,以纪念乌骓之义举。
有一副对联诠释得很清楚:
鸿门垓下大英雄,哪关成败;
骓马虞兮真情种,不易生死。
侠骨虞姬,忠义乌骓,烘托了项羽的高大形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爱美人”、“宝马伴英雄”的千古乐章,真正达到了慷慨激越、悲壮淋漓、动天地、泣鬼神的悲剧境界,难怪一千多年后的曹雪芹评价道:
肠断乌骓夜啸风,
虞姬幽恨对双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
饮剑何如楚帐中?
自汉代以来,人们就已在乌江边修祠烧香,叩拜“项王”。“文化大革命”后,胡耀邦同志建议重修霸王祠,祠于去年建成。祠内有汉阙、抛首石、引响钟、乌江亭、驻马河、享殿、衣冠冢等十几处景点,供人们参观凭吊。
我下意识地走到钟亭里,重重地撞击了30下响钟,我说不清楚。这是为纪念项羽30岁的英年早逝,还是警示刚愎自用,滥杀无辜之人必然悲剧?只听那嗡嗡的钟声和着长江与乌江的涛声,在旷野里回响,回响……
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