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行旅
读万卷书,知识改变命运。
行万里路,见识影响人生规迹。
祖国的大好河山是阅不尽的巨幅画卷和诗书。
德国谚语曰:『不出远门枉活一生』,因为远游无处不销魂。
阅读山水,必须所至、所赏、所感。心开灵智,赏与感才有依凭。背包旅行心静如水,才能融合于自然,才能欣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也才能感悟:『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美妙情怀。
水有源,树有根。山西太原是王姓发源地。我默唱着“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在幽燕和并州秋高之时,独游晋祠,圆了寻根问祖的梦。
晋祠在太原城西南二十五公里处。它坐西向东,背依青山,面临晋水,山环水绕,古木参天,近百座亭台楼阁、殿堂桥榭掩映在苍林中。因冬暖夏凉,被称为“北国小江南”。
晋祠源于一个故事。西周成王幼年继帝位,一天与弟弟叔虞玩耍,拾起一片桐叶,剪成玉圭形送给弟弟说:“封你为唐国诸侯!”天子无戏言,一言九鼎。叔虞长大后便到唐国(今山西)当了诸侯。由于政绩突出,“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民生”,后人建唐叔虞祠以示纪念。又因晋水发源于此,就改称为“晋祠”了。
有人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随着商周故事的流传,姜子牙成了神,他的女儿——周成王与叔虞的母亲,也便成了“圣母”。宋朝天圣年间,在唐叔虞祠内,修建了高大的圣母殿,并且成了晋祠的中心主殿。殿前八根木柱上各雕一条大龙,怒目利爪,风从云生,跃跃欲飞。殿内宽七间,深六间,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全靠墙外围廊上的木柱支撑。大殿装饰和彩绘十分考究,经历近千年,还基本保存完好,体现了中华建筑文化的精髓。
圣母殿是晋祠中年代最古、建筑最精、艺术最美、规模最大的国宝级建筑。殿内塑圣母和四十二尊侍女像,个个生动,尤以十二宫女像最为传神。她们有的机智灵秀,有的稚气淳朴,有的庄重矜持,有的幽恨怨怅,反映了北宋宫闱生活和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表达了艺术家对现实人生的感受,这是我国现存宋塑的珍品。
圣母殿左右另有二景。一是难老泉声:在难老泉边的假山上,有一缕细流垂下,池中立着一个汉白玉雕成的小和尚,托着一只石碗,憨态可掬。泉水滴入碗内,叮咚作响,雨水滴入池中,淙淙有声。泉水声和雨水声合奏交响,犹如琴鸣;二是古柏齐年:这是一棵卧于石阶旁的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三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圣母殿、难老泉和周柏被称为晋祠三绝。
我流连在碧波如带的晋水旁,穿行于众多的殿堂亭榭里,环绕在周柏唐槐的四周……李白的“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千古绝唱,司马光的“山寒太行晚,水碧晋阳春”的名句,欧阳修的“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赞叹,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思绪蹁跹。
圣母殿西面是太原王氏祖庙,由晋溪书院、子乔祠和王琼祠三部分组成。晋溪书院是晋祠的又一胜景,创建于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当时正亭肃穆,讲堂清雅,万世师表敬奉在兹,是个学术气氛浓郁之处。现在这里是海外太原王氏后援会和王氏宗族博物馆,一方面做民族民俗学研究,同时也接待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王氏后裔祭祖事宜。
书院的二进院为子乔祠。王子乔朔像端坐大堂,慈眉善目,安详中略带哀怨。
楹柱上一副对联曰:
子晋导仁风,千秋训迪壅川谏;
河汾绵德泽,百世繁昌级镂家。
说的是公元前571年,东周灵王姬泄心,系黄帝四十一世孙。他的儿子名晋字子乔,“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时便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灵王二十二年(前550年),谷洛二水泛滥,将毁及王宫。灵王决定壅土堵塞,子乔以“无过乱人之门而害天下”为谏,触怒了灵王,于是被废为庶人。他郁郁不乐,未及三年而亡,享年十七岁,后人把王子乔塑成为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游人在各种殿堂中看惯了长须老者的塑像,在晋祠中看到这位年轻人和圣母、宫女们的塑像,会有别样的艺术感受。游人的心境也会因此而不同。
太子晋的弟弟继位称景王。晋的儿子宗敬官至司徒,他看到周室政权衰微,天下大乱,便告老避居太原。当时人们仍习惯上称他们为王家,之后他们便以“王”为姓,成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溯源王姓,乃黄帝之贵胄。两千多年来,太子晋成了正义的象征。也有传说,子乔被浮丘公引往嵩山修炼,得道成仙,在缑氏山顶升天而去,因而屈原景慕太子晋,写诗道:“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李白写诗曰:“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并书写了《晋祠之铭并序》,碑刻现在还立于祠内。女皇武则天两度封禅中岳嵩山时,封太子晋为升仙太子,立制御书《升仙太子碑》,赞颂有加。
崇敬祖先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我从未拜过神佛,但在王子乔像前却恭恭敬敬地叩地三拜。我的虔诚叩拜是为寻觅祖先生命的密码,遥追自己的血缘,绝非迷信。
看着王琼祠前他亲手所植的两株粗壮的柏树,他的《宁夏阅边》一诗“深沟划断通胡路,不用穷兵瀚海头”立刻浮现于我的脑海。王琼系太原王氏后代,七十岁时,被明朝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提督三边军务,率军打击不断来犯宁夏北部的蒙古军事贵族,使这一带边境归于安宁。
王琼修建王氏宗祠,使天下王氏后裔“怀祖有庙,景贤有祠”,“高门望族仰止太原”,乃其又一大功。
晋祠及附近地区,不但历史悠久,文物荟萃,而且是王、张、周、郭等许多姓氏的发源地,其祖庙也多在此,所以早就驰名古今中外了。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短暂的寻根问祖,使我对祖地产生了一种亲切和遥遥的依恋,耳边响起一首民谣:“借问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历史似乎回溯到了几百年前的明代。那时,为了戍边与发展生产的需要,朝廷下达命令,强行征召山西晋中地区的贫民及青少年,将他们集中于洪洞县,然后发配各地。我的先祖行进在远赴甘肃(今宁夏)的行列里。
大槐树边的牌坊里有一首诗:
木本水源流泽长,
依依杨柳认村庄。
行人还里前踪记,
遗爱深情比召棠。
不知我的祖先当年离开大槐树时,是怎样一种心情,他们会想到数百年后,有一棵裔苗来此寻根吗?
我曾两次亲临汾河两岸,分别向晋祠、洪洞、临汾等博物馆的姓氏专家咨询过,想了解王氏家族移民的详细情况,但都未果。但我在《洪洞古大槐树志》一书的移入名单中发现有中卫的县名,并且还有一段话:“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这使我立即想起中卫西大街槐树巷口那棵占地百多平方米的古槐,“槐”者“怀”也,它也许可以证明宁夏许多人的先祖来自山西。
我写信给《大槐树志》的作者,想求证明朝哪个年代的移民中,有王姓的移民到了中卫,具体又落户到什么乡村?这位专家很负责,他回信说,古人移民没有更具体的记载,后来是一些人把家谱寄给博物馆,他们才按新材料补充了历史档案。
王姓是华夏及世界四大姓氏之一,太原王氏根植晋汾,开族造祖,支分脉衍达四百余支。现在全世界的王姓人口一亿多。东南亚各地华人最多,而王姓华侨几乎占了一半。王姓已上升为华夏第一大姓,它的传承播迁,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我游走在晋祠中,伫立于大槐树下,临风怅想,在思古的幽情中感到一种快慰。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