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6400000075

第75章 伤食

伤食者,必恶食嗳腐,吞酸痞胀,腹满倦怠气急。或腹痛,或吐泻,或秘结,或发热,皆为伤食之候。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虞天民云:凡伤食者,皆原中气不足,宜以补益为要,但治法有先后,不可倒施。故物伤之际,积食未行,遽用补益,则滋其壅塞,病必增剧。必先用顺气消食化痰之药,待宿食消行,然后平调,继以补益,始治之有序,而获宁矣。又沈氏云:治伤食而但用消导,庸愚尽晓,须审致病有寒热虚实之不同,或挟外感,或挟气挟痰,或久病,或产后,治各有异。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而消之。若血虚者,兼养血而食自行;若气虚者,兼补气而食自化。实者削而消之。如食在上,胸膈饱闷不安者,探吐之;如食在下,绕脐疼痛,手不可按者,攻下之。

挟外感者,当以解散表邪为主,而带和中;挟痰气者,当以开痰行气为主,而兼消导。久病产后,皆宜调补脾胃为主,而佐以顺气消食之剂,不可专行克削攻下,恐宿食未消,而元气顿削,以致变幻不测。余每见世人,以伤食为小疾,而医者亦遂轻忽以施治,故死于伤食者甚多。经曰:脾胃为后天之根本,根本既伤,而又不善治之,安望其得生耶!保和丸(见泄泻。)伤生冷而挟寒者,去连翘加香、砂、沉、蔻之属。口苦舌干而内热者,去半夏,加枳实、黄连、麦冬之属。胀满腹痛,按之坚硬,或有块者,加枳、朴、槟、莪之属。此方顺气消食化痰,治伤食之要剂也。加减以用,实者宜之。

大承气汤(见伤寒。)《金匮》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去者,下之黄自去。又云:痛而闭者,当下之。又云:下利不欲食者,此有宿食也,当下之。又云:脉滑而数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又云:人病有宿食,寸口脉浮而大,(谷气壅而盛,亦能为浮大。)按之反涩,(饮食不节,则阴受之,而血先伤,故按之反涩,涩在浮大中,故知宿食。)尺中亦微而涩,(中焦食阻,气不宣通,而下失化源之主,故亦微而涩。)当下之。(恐津精血液转瞬涸竭,愈难开解。)俱此方主之。

此攻下荡涤之剂,果如上症,必宿食在下,绕脐疼痛拒按者,方可用之,芒硝或去之,或玄明粉代之,或礞石滚痰丸,象胆丸,随宜采用。古方有备急丸,用巴霜(一钱。)大黄 干姜(各五钱。)蜜丸绿豆大,每服只一丸,以利为度云。寒积用此下之,备此法以俟临症酌用。

疳积散 治小儿乳食不节,过饱伤脾,面黄腹大,小便浊如米泔,大便黄泄酸臭,皮毛枯索,甚而双目羞明生翳,形骸骨立,夜热昼凉等症。

浓朴(消食积,姜汁炒,一两。) 橘红(通滞气,八钱。) 甘草(和中。)真芦荟 芜荑(各五钱。) 青黛(皆杀虫。除疳热。) 百草霜(化积滞,) 旋复花(消坚痰,各二钱。) (八味共为细末,小儿每一岁用药一分,灯心汤空心调服。积消其半,再用肥儿丸调治。)肥儿丸 治小儿疳积神效。

人参(三钱。) 白芍 茯苓 甘草(同砂仁各五钱,余各一两。) 扁豆 莲肉(健脾。) 山楂 麦芽 红曲 橘红 砂仁(消食。) 黄连 使君子肉 芜荑 青黛(除热杀虫。) 滑石(清热导滞,共十六味。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白汤化下。)十宝丸 治男妇因食积黄病,及小儿疳积。

平胃散加楂肉 麦芽 槟榔 茯苓(各二两。) 绿矾(善消食积,能疗诸黄,醋 红色,四两。终身忌食荞麦河豚,犯之即死。枣肉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钱,白汤送,日三服,服后即以饮食压之。)此三方治小儿疳积之神剂,累试辄应。

异功散 归脾汤 六君子汤(俱见中风。)或再加香、砂、沉、蔻、楂、芽之属。

资生丸(见虚劳。)此四方补而兼消之法也。加减以用,虚者宜之。按《医贯》云:胃中元气盛,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若元气不足,致易伤食,纯用曲、朴、楂、芽之类,取快于一时,独不思脾既已受伤,而复经此一番消化,愈虚其虚,而益易伤食矣。故膏粱之人,与藜藿之人不同。藜藿壮实者,可用保和、承气之属;膏粱虚弱者,概以此法施之,贻害不小。

《广笔记方》 治老人伤冷食,及难化之物。

生姜 紫苏(煎浓汤,置浴锅中,令病患乘热浸汤内熨之。)此法取辛温以通气,气通则食自化也。

举例

一 一人面黄唇白腹大,四肢倦怠无力。余投十宝丸,服至半斤痊愈。又治一妇,产后败血流经,发黄肿胀,口唇淡白,亦投此丸,月余亦全瘳。

二 一人陪客饮食后,忽口不能语,目不识人,四肢不举,如中风状。急令顿饮盐汤探吐,吐出数碗而醒,后用保和汤加减治之而愈。要知饮食过伤,变为异常卒暴之症,前辈未曾明言。故人多不识。《内经》虽有暴病暴死,皆属于火之说,然亦有因于食者,不可不审。

三 一妇年六十余,头痛作呕,泄泻纯水,昼夜无度,手足麻冷,甚至面额亦麻,身难转侧。余诊其脉则微,按其胃脘则痛,此挟虚伤食之候。用人参(七分。)益气,白芍(酒炒,一钱。)圆肉(六枚。)养血,木香(五分。)砂仁(一钱。)和中化食。一剂诸症俱退,神气遂爽。复用香砂异功散,加归、芍、元肉治之痊愈。或谓头痛倘因风寒,而遽用参、芍,毋乃不宜乎?曰:外感头痛,必恶风寒,挟虚之人,当用参、苏。今不恶寒,是因食满,胃中气壅逆上之故。要知伤食,亦令头痛也。按《明医杂着》云:凡治诸病,须时常察其曾何饮食,有无伤积否?但见胸膈饱闷不安,胃脘按之硬痛等症,即当先调理脾胃,消导饮食,然后用本病药治之。或于本病药外,加入消导药。若不知审此,则用药虽对症,而不获效。盖人以脾胃为主,胃气既伤,则不能运化,虽有良药,难以成功也。

同类推荐
  • Of the Jealousy of Trade

    Of the Jealousy of Tr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凤山县志

    凤山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微神烈秘法

    清微神烈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曜斋笔记

    九曜斋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释道

    释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雪落倾城吟北歌

    雪落倾城吟北歌

    他是皇子她是妓,她助他夺得天下死而无怨,忘川河畔,她踟躇不愿离去,一等几十年终于见他,“姑娘我们认识?”他一脸疏离。她苦笑。一次机遇三世轮回,你可愿爱我娶我?(不太会写简介,望见谅,喜欢可以看看文章,也有萌萌哒搞笑情节奥^ω^)
  • 星空下的七彩花园

    星空下的七彩花园

    她叫星月,她是来自天上的使者,她能给绝望的人希望,也能让失去所有的人重新拥有,她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天她都会看到一个或忧伤,或快乐,或悲哀的故事,她利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去改变,希望能给每一个人曙光......
  • 金手指点子库

    金手指点子库

    当我们研究成功人士的事业时,常常发现:他们的成功一直可以追溯到他们拿起书籍的那一天。在我们接触过的事业成功人士之中,大多数都酷爱读书——自小学开始,经由中学、大学,以至于成年之后。
  • 救赎无罪

    救赎无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面具”“而我的面具,只是为了隐藏内心的那一抹温柔”
  • 灵剑诛仙

    灵剑诛仙

    宅男杨凡带着灵剑系统穿越到了尚武大陆……
  • 极武密码

    极武密码

    人类科技发展的极致,就是逐步取代自己、逐步淘汰自己,最后消灭自己。——帕里斯联合军事学院校训。“我终于看清了,原来银河系的位置,正和我左手无名指第二关节内的一个细胞相重合,这难道就是极子的秘密?”极武密码到底是什么?看到后面就明白了。
  • 樱花树下的承诺对爱对你

    樱花树下的承诺对爱对你

    一对苦命鸳鸯历经磨难终于走到一起就在快要结婚的时候却遭家人反对不得不分开三年以后又一次重逢两人决定牵起对方的手永不放开却万万没有想到男孩子已经患上了绝症他不想伤害自己心爱的女孩没有告诉他知道自己撑不下去的时候才带着女孩子最后一次逛街怎么都没有想到一辆飞驰而来的轿车冲向女孩男孩奋不顾身把女孩子推向了一边男孩倒在了血泊中在男孩停止呼吸的前一刻对女孩说雪儿我永远都会爱你。。。男孩子去了留下女孩一个人孤独的活在世界上撞死男孩子的人是男孩子的好朋友他很难过决定照顾女孩子一生但是女孩如何能忘记男孩于是女孩婉言谢绝了一个人离开了她和男孩相爱的城市。。。
  • 道起朔方

    道起朔方

    元前,圣人现世,五帝祭天,一平九州,开创人族万世基业。时光流转,五帝盛世伴随上古天灾一同埋葬在了上古废墟之中。时至今日,九州神土百国林立,修行豪门统治四方。更有南疆十万巫部,北荒无尽之狼,东海十六仙山,西漠六大佛陀,无不对九州虎视眈眈。天地乱,人杰现。一场席卷九州的莫大动荡即将掀起,谁能乘风破浪,九天翱翔?一切尽在道起朔方!
  • 夜行者——黑骑士的苏醒

    夜行者——黑骑士的苏醒

    死神般的存在着,死灵般的存在着,漆黑的斗篷下,阴暗的骷髅里,什么期待着什么?它的躯骸在呼唤着什么,可是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呼唤什么他像一具机器,被程序驱使着,在黑夜里行走着......但这条路上,有着众多程序无法运算的偶然......就如人无知自己身体的机理,身体就给予人生命去探知一切,他不了解自己沉睡的内心,内心就用偶然指引他......找到公主,接受亲吻......真正的苏醒......
  • Locrine Mucedorus

    Locrine Mucedor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