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6400000062

第62章 火(1)

火之为病,其害甚大,甚变甚速,其形甚彰,其死甚暴,而其症甚多,难以枚举,试以大略言之。夫脏腑皆有气,气不得其平,则为火,所谓气有余便是火,气即火,火即气,譬诸水结为冰,解则复常,非二物也。但火在诸经,或一经之自病,或别经之相克,或二经之遗病,或数经之合病。然亦有实火有虚火,有相火,有燥火,有湿火,有郁火,有猛烈之火,有无名之火,不可不知。‘常见焦思生心火,忧愁生肺火,劳倦生脾火,忿怒生肝火,思想无穷生肾火,此皆本经之自病,治在本经。心火太过,必克肺金,清肃之令将衰;肺火太过,必克旺木,发生之气将萎;脾火太过,必克肾水,津液之源将涸;肝火太过,必克脾土,化生之源将绝,肾火太过,反助心火,君主之功将夺,皆别经之相克,治在别经,而兼用本经之药。其二经之遗病,如心火过旺,必遗热于小肠,则小便淋秘;如肺有火,咳嗽日久,必遗热于大肠,则成泄泻;如脾有火,唇口干燥,必遗热于胃,则成胀满;如肝有火,胁痛日久,必遗热于胆,则汁溢口苦,如肾有火,盗汗遗精,必遗热于膀胱,则白淫淋沥;此皆脏遗热于腑之症,治在脏而腑病自消焉。然经又有脾移热于肝,肾移热于脾,此移于已所不胜之脏也。肺移热于肾,此移于已生之子也。肝移于心则死。移己生之脏而死者,以木火相燔,犯及君主故也。脏腑互相移热,是在临症者之神明,以察其病变之无穷焉。又有数经之合病者,端绪难寻,攻伐未易,此当择其尤重者而治之,审其先发者而责之,或病在上而下取之,或病在下而上取之之类是也。实火虚火、五脏皆有。脉浮大或数,重按无力,为虚火;滑数而举按皆有力,为实火。见于两寸,为心肺之火,两关,为脾胃肝胆之火;两尺,为肾与膀胱之火。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大黄泻脾火,龙胆泻肝火,知柏泻肾火,此皆苦寒之味,以泻有余之火,中病即止,不可过剂。若肺经虚火。则投二冬、桑皮、百合、童便之属,心经虚火,则投竹叶、麦冬、辰砂、犀角之属;脾胃虚火,则投白芍、石斛、芦根、蔗浆、梨汁之属;肝经虚火,则投白芍、甘菊、钩藤、鳖甲、羚羊角之属,肾经虚火,则投生地、元参、骨皮、女贞、龟甲之属,此皆本经之的药也。丹溪曰,相火最易妄动,因五志之火相煽故也。火起于妄,变化不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暴悍酷烈,甚于君火,四时随触而动,而于芒种以后六十日,相火司令,热暑湿三气交合,尤为易动。治斯火者,但宜滋其阴,则火自降,非苦来之剂,不能胜也。燥火则起于血衰,脏腑不润,大小便秘,苦寒之剂,转增其燥,须用甘寒滋润之品,则燥可泽而火可熄矣。湿有生于热者,热亦有由于湿者,湿热每多相生。如大便久秘,及更衣则又溏甚,以热在肠胃之外故秘,湿在肠胃之中故溏,湿热兼理,斯得之耳。郁,火一症,东垣谓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为郁火之病,宜用升阳之剂,所谓火郁发之者是也。若真阴虚,真元惫,毋妄用之。其师尼寡妇室女愆期,多有郁火之病,是当以逍遥散合甘寒滋阴之药治之则善。若猛烈之火,丹溪谓火盛不可骤用寒凉,盖恐扑之而愈焰,须以生甘草兼泻兼缓,则猖狂自定,此妙论也。所谓无名之火,一发即不识人,或直视狂言,或闭目无语,或手足螈 ,或发数日而终,或一发便脱,或卧枕而逝,人不及知,既无络经之可寻,又无脉症之可凭,即经所谓暴病暴死皆属于火者是也。余观世人之病,惟火十居八、九,能辨明此类,而参以散见各门之火症,其于治火庶无虚虚实实之误矣。今只以五脏实火虚火之方,阐发于左,聊为后学之准绳,神而明之,扩而充之,是所望也。

导赤散 治心热而烦,小便赤涩。(心与小肠为表里故也。)生地(凉心血。)木通(泻心火。)甘草(生用泻火。)加灯心、叶竹。

此方导心火,由小肠溺泄。如系虚火,加麦冬、茯神、朱砂之属,实火加犀角、黄连。连翘之属。

古方但用黄连名泻心汤,芩、连、大黄名三黄泻心汤。

天王补心丹(见虚劳。)此治心经虚火之方,对症加减用之。

泻白散 治肺热咳嗽,喘满气急。(火乘肺则为咳,为气急,气上逆则喘满。)桑皮 皮骨(皆祛肺中伏火。)甘草(润肺除热。)如火郁于肺,鼻不利,加甘菊、薄荷,(清散上焦之郁火。)面肿身热亦用之。如肺移热于大肠而泄泻,加米仁(清肺益脾。)茯苓。(导气平火。)此方专泻肺经之火。如右寸或洪或数,重按无力为虚火,加二冬、百合、甘寒之品;右寸或洪或数,举按有力为实火,加黄芩、知母苦寒之品,或再加石膏治之。

归脾汤 资生丸(俱见虚劳。)此皆治脾胃之方,对症加减用之。

承气汤 茵陈蒿汤 竹叶石膏汤(俱见伤寒。)此皆治脾胃实火之方,对症加减用之。

加味逍遥散(见虚劳。)此治肝经郁火之方。宜去香燥加滋阴。辛散甘缓,滋阴养血,是即为补肝也。

龙胆泻肝汤 左金丸(俱见胁痛。)此治肝胆实火之方。古方有当归龙荟丸,用龙胆、芦荟、青黛泻肝,栀、芩泻肺,黄连泻心,黄柏泻肾,大黄泻脾,当归养血,木香、射香(少许)利气,炼蜜丸服。治肝火太盛之要药,量症用之。按昔人所言肝脏有泻无补,然肝亦有虚火,肝血亏少,则木燥火炎,是但当滋阴养血为治。

海藏泻肾丸 治肾中相火过旺,左尺脉洪实者。

六味地黄丸去肉萸。(以子能令母实,去山萸不欲强木以补其子,是即为泻,盖肾有补而无泻故也。)此方仍是壮水之剂。赵氏云:火之有余,缘水之不足也,毫不敢祛火,只补水以配火,若果相火旺甚,宜六味加知柏,以泻肾家有余之火。古方有滋肾丸,用知母(六两)黄柏,(十两)以肉桂(五钱)为反佐。治肾经火旺,热自足心直冲股内,上入腹中,然不如六味加知柏之为稳。

凉膈散 治上焦实火,面红目赤,头昏心烦,喉舌肿痛,口疮燥渴,溺赤便秘。

薄荷(辛凉,有功于头目咽喉口齿诸病。)黑山栀(轻飘上达而清肺,屈曲下行而泻火。)枯黄芩(轻飘者上行也。)连翘(主泻心火。)甘草(缓其速下。各钱许。)大黄、芒硝(润其大便,所谓上病而下取之,以缓其炎上之势。各五分。)可加犀角、黄连、石膏、知母、生鸡子。

此治上焦实火之方。东垣云:去硝、黄加桔梗,为舟楫之剂,浮而上之。淡竹叶利其小便,使心肺之火下行,治上焦胸膈之热最妙。

黄连解毒汤(见伤寒。)此治上中下三焦实火之方,另再加对症药用之。

防风通圣散(加减)治表里客热,三焦实火。

防风 荆芥 薄荷(使表热由汗而泄。)大黄 芒硝(使里热由下而泄。)滑石 山栀(由溺而泄。)连翘 黄芩(祛诸经之热。)石膏 桔梗(清肺胃之热。)麦冬(救热伤之津液。)白芍(救热伤之营血。)甘草(调和诸药。)本方去硝黄名双解散。

此方清火热,开鬼门,洁净府,通传导,内外分消其势,亦治火之良法。外科以此方治里有实热,疥疮满身者。余每加生地,用金银花一、二两、绿豆一、二合,煎汤煎药,饮之殊效。

清热渗湿汤 凉血祛湿汤(俱见湿门。)此俱治湿热之方,但一燥一润,迥然不同,须分别采用

举例

一 一人两腿逸则痿软而无力,劳则作痛如针刺,立斋曰:此肝肾阴虚火炽所致,用六味汤而愈。

二 一妇左乳边患火丹赤肿,黄水淋漓,但坐不卧,服诸苦寒之剂,不效。余用栝蒌一枚,红花、甘草各五分,一剂而愈。

三 一妇腿上常发紫疔,诸药不效。余曰:此肝家郁火之症。用加味逍遥散缓痛,改用泻肾汤,加柴胡、山栀、丹参之属,数剂而愈。

四 一女遍身瘙痒,赤晕如霞,身体发热,余谓此赤游风也。因肝经火旺,血燥生风,宜清肝养血,加味逍遥散去归、术,加生地、连翘、甘菊、薄荷、绿豆、黑芝麻,治之而愈。

五 一女子十五岁,患瘰 ,身发赤晕,形气倦怠。立斋谓:此肝火血虚所致,用加味逍遥散,而赤晕愈,复用归脾汤六味丸二方加减分进,而瘰 消。按《外台秘要》云:肝肾虚热则生瘰 。

又病机云:瘰 不系膏粱丹毒,因忧思郁怒,伤损肝脾所致者多,切不可轻用散坚追毒之剂,宜补脾养肝,调经解郁,当自消散。

六 一童子下 溃烂,发热作痛。一童子茎中作痒,不时搔捻。一童子目痒出水,或两眼连扎,或项间结核,或阴囊瘙痒。立斋谓:俱属肝火。皆用龙胆泻肝汤及芦荟丸二方,加减并愈。

七 一女胁间臂臀,俱生流注,有溃有未溃,病势正笃,时忽阴中突出如鸡子状,色带青紫,日渐肿大,痛极难忍,小水滴沥,如隔宿茶,饮食甚少。余以为此肝火湿热下流所致。用大剂龙胆泻肝汤,加连翘、花粉、银花、寒水石,(二两)外用黄柏、苦参(各半斤。)煎汤洗之,以芭蕉根汁、田螺汁调芦荟频频刷之。势不退,反渐大,坚守此方,服至十余剂,小水始利,色不黄赤,晨起肿处略减,坐至午后,肿重堕下。此肝经湿热稍退,脾虚下陷之征也。改用补中益气汤,参(四钱) (一两)术(二钱)归、橘、甘、升(各一钱五分。)柴(二钱)加胆草、连翘、花粉(各三钱。)银花(五钱)茯苓、车前(各二钱。)米仁(八钱)生地、麦冬,(各五钱。)又服十余剂,肿始渐消收入,饮食渐进,流注亦俱生肌收功。

八 一妇阴中不时作痒,痒极难忍,同治于余。余言,经曰肾开窍于二阴,肝脉过阴器。又言:前阴者,宗筋之所聚,为太阴阳明之所合。此因肾肝脾胃有湿热,湿热郁久,则生虫作痒。用海藏泻肾汤,加知柏,祛肾经之湿热,胆草、青黛祛肝经之湿热,麦冬、石斛祛脾胃之湿热,山栀、车前清热利水,外用蛇床子、苦参煎浓汤浸洗,复以猪肝切条,葱、椒油煎纳阴中,引虫外出,遂愈。竟不再发。

同类推荐
  •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教灵验记

    道教灵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答问

    答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灯严统目录

    五灯严统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南千的网游之旅

    南千的网游之旅

    大神:我有最牛B的宠物!千南:没我你就会死。大神:我有最极品的装备!千南:没我你就会死。大神:我是游戏排名第一人!千南:没我你就会死。大神:……嫁给我吧,没你我就会死。千南:我考虑考虑。大神:555千南:好了好了,别哭了,我答应你就是,真是磨人的小妖精~嘻嘻。新书上传,喜欢的朋友请多多支持。
  • 幸运女郎上错床

    幸运女郎上错床

    奇怪,是他变丑了还是她的眼光特殊?对他无往不利的迷人笑容她视而不见,抓住他的小辫子把他当男佣一样使唤。别的女人如狼似虎的只想爬上他的床,唯有她躺在他身边仍能呼呼大睡。是她秉持人性本善,认为他不具威胁性;还是她压根不把他当成男人看待?她总是戴着冷漠的面具面对所有人,偶尔流露的柔情和羞赧却让他怦然心动。气人的是这女人老是为了食物推开他,所向无敌的男性魅力竟比不上美味食味,这残酷的事实教他如何能不郁卒……
  • 震世之神

    震世之神

    这是姜云的时代,这是华人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热血的故事。
  • 虎啸东方

    虎啸东方

    北宋初年,王小波起义失败,主将王秋实为躲避官兵追杀,躲进太行山李家庄,以王老实的猎户身份,隐居二十年,取妻生子。儿子王小虎天附异能,每次遇险,都有白虎神相助,他是上古异界霸主的化身。王秋实在仙逝之际,告诉儿子实情,交给他一张起义军藏宝图,并要他找到主帥王小波遇难之前交给少林方丈海生法师才九个月的次子王少主。王小虎身负重任,途经玉峰山仙洞学法,后行侠仗义,杀富济贫,找到少主,威振中华东方数国,他从人进化为神…
  • 一代妖后:素月笙歌

    一代妖后:素月笙歌

    万物有灵,六界有序,笙歌散尽,天地归元。在人界粉饰太平的暗处自有黑暗势力在发芽,神话传说往往都是真的,你不信?!且看素月笙歌如何成就一代妖后!守护是最长情的告白,几世相依,生死相许,浮生若歌,便是笙歌。
  • 天地琴缘

    天地琴缘

    自盘古开天以来,世界不再是一片混沌,世界也不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神、魔、人、妖、鬼共同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分成了神、、魔、人、妖、鬼、灵六界。还有很多游离于六界之外。六界的相处看上去很和谐,其实一直都是在风云变化之中,六界之中会互相不能往来,明争暗斗从来不断。天资聪慧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修行成为上仙,获得不老之身,元神永在,不老不灭,同时要无欲无求。当那道闪亮的金光打在你身上开始,你对于前尘往事,凡间的一切必须忘怀,不能再有丝毫留恋······那一世,你精魂耗尽,以你的玲珑心,力保九天;那一世,你以你的素手波动我的心弦;那一世,我懂你的心,你却没有见过我的容颜!
  • 魔兽之战无不胜

    魔兽之战无不胜

    魔兽世界,诸强并立。联盟与部落争战不休。各个种族间的各个职业诞生了超级英雄,他们之间的战斗更加狂野。谁能战无不胜,雪舞天下,舞法舞天。青春不止,魔兽不休。
  • 战霄武帝

    战霄武帝

    灵武大陆,太古武境。武道至尊,帝尊天下。太古四国之一灵国的大将军叶羽率灵国武士夺取中武域圣地,然,中武域发生巨大变故。叶羽及武士全部失踪。成为离奇之事!叶羽之子叶少凌身怀父赐神玉,独得天睐,聚绝世武魂,惊天下之人。修武魂,炼武技!制丹药,布阵法!寻太古宝物,修太上武学。一路血歌,武神至尊。
  • 剑纵龙行

    剑纵龙行

    燕都唐家,一夜之间,满门灭族,只余一地血海尸山……十数年后,少年身着青衫,手握青锋,自神秘的燕山走下,如同杀神入世,将这平静的天下搅个天翻地覆。这一去,生死江湖路无悔……这一去,风云叱咤鬼神惊……这一去,破雾斩魔只求真……这一去,杀人报仇不思回……我自燕山来,我要杀人去!!
  • 萌盗逆天:将军走好

    萌盗逆天:将军走好

    偷吃颗破糖豆穿越也就算了,还撞上个高冷帅外加腹黑的鸭将军一枚?偷个东西还被他扔出了宫墙?废物?谁说她是废物?站出来,保证不打死他!扇了恶毒姐,揍了无情爹,剩下的阿猫阿狗,待她运功将他们统统送到妖兽林被剥皮抽筋!话说本小姐的脑子里有东西?还是燃烧着熊熊火焰的鼎?看来脑子没烧坏也是一种本事,天生灵力强大怪我咯?还有那个什么将军,你长那么美一直勾引我是几个意思?司徒楚寒:“风清冉,你这样直勾勾地看着本将军又想干什么?”某女两眼放光道,“就想亲你一口!”司徒楚寒:“......”推荐羽毛完本作品:《逼嫁公主:傲女毒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