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曲得失
凡人声音不等,见解亦不同,或于此有所长,于彼即不能无所短。如唱得雄壮的,往往失之村沙。唱得酝藉的,失之也斜。唱得纤巧的,失之寒贱。唱得本分的,失之老实。唱得用意的,失之穿凿。又有专干磨拟腔调,而不顾板眼。或又专主板眼,而不审腔调,均系一偏之病。惟腔与板两工,唱得出字真,行腔圆,归韵清,收音准,节奏细体乎曲情,清浊立判于字面,久之娴熟,则四声不召而自来,七音启口而即是,洗尽世俗之陋,传出古人之神,方为上乘。以下十病,八法,六戒,乃为初学不求甚解者针砭,知音者幸勿以其浅近而忽之也。
度曲十病
方音
天下之大,百里殊音,绝少无病之方,往往此笑彼为方言,被嗤此为土语,实因方音乃其天成,苦于不自知耳。入门须先正其所犯之土音,然后可与言曲。西北方音之陋,犯字固不可更仆数;南方吴音,所称犯字最少,而庚青尽犯真文。其余各处土音,亦难枚举。愚窃谓中原实五方之所宗,使之悉归中原音韵,当无僻陋之诮矣。
犯韵
同一方音,又有各人单犯某韵。如北人多犯支思,南人多犯江阳,只须较正数字,其余尽可隅反。未经道破时,更正似难,一经指明,易如反掌也。
截字
一字出口,无论几许工尺,必得唱完,口不改样,至尾方收本字之韵,方是此字音节。若中间略一张合,已将字截为两处,单字唱成叠字矣。或工尺未完,收口太早,下余工尺,仅有余腔,并无字面,此病最易勿略,亟宜审究。
破句
句法乃文理所关,切忌误连误断,割裂词旨,稍不经意,识者笑之。
误收
某字收某韵,乃一定之理,人所尽知。常有出字并不舛误,及至行腔,自恃喉音清亮,纵情使去,遂至往而莫返,收音时信口所之,不知念成何字。此为曲中第一大病,虽名优老伶,皆所不免。
不收
一字唱完,须交代清楚,再唱下字,方是本字之音。如出而不收,张而不闭,是仅有上半字,无下半字,欲其入听,不亦难乎?此病与上误收,犯者极多。然最易治,一经道破,即可立改,稍为留意,即不再犯。
烂腔
字到口中,须要留顿,落腔须要简净。曲之刚劲处,要有棱角;柔软处,要能圆湛。细细体会,方成绝唱,否则棱角处近乎硬,圆湛近乎绵,反受二者之病。如细曲中圆软之处,最易成烂腔,俗名“绵花腔”是也。又如字前有疣,字后有赘,字中有信口带腔,皆是口病,都要去净。
包音
即音包字是也。出字不清,腔又太重,故字为音所包,旁人听去,有声无辞,竟至唱完,不知何曲。此系仅能喉,不能用口之病。喉音到口,须用舌齿唇鼻,别其四声,判其阴阳,全在口上用劲,方能字清腔正。若听喉发音不用齿颊,虽具绕梁,终成笑柄。
尖团
北人纯用团音,绝鲜穿齿之字,少成习惯,不能自知。如读湘为香,读清为轻,读前为乾,读焦为交之类,实难俻举。入门不为更正,终身不能辨别。然而不难,要知有风即尖,无风即团,分之亦甚易易。
阴阳
四声皆有阴阳,惟平声阴阳,人多辨之。上声阴阳,判之甚微,全在字母别之,曲家多未议及。入声阴阳,《中州全韵》分之甚细,可以逐类旁通。至于去声阴阳,最为要紧,轻清为阴,重浊为阳,如冻,洞、壮、状、意、义、帝、地、到、道之类,不可不审。
度曲八法
审题
曲有曲情,即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中为何等人,其词为何等语,设身处地,体会神情而发于声,自然悲者黯然魂销,欢者恰然自得,口吻齿颊之间,自有分别矣。观今之度曲者,大抵背诵居多,有一生唱此曲,而不知所言何事,所指何人者,是口中有曲,心内无曲,此谓无情之曲,与童蒙背书无异。从今字正音和,终未能登峰造极,此题之不可不审也。
叫板
曲牌不同,故起板各异。如集贤宾,二郎神、倾杯序、绣带儿、小桃红等曲,起板在一二句之后。如桂枝香、解三酲、锁南枝、驻马听等曲,一二字即起板。其未起板之前,无论几字,万不可拖长,务须连唱、快唱,使之一气呵成,缓则节奏散漫,上板处不能扼要矣。须于上板之前一字,蓄势叫板,庶后急可以自操,不受管弦束缚,否则为和我者所制,缓急焉能自主。
出字
每字到口,须用力从其字母发音,然后收到本韵,字面自无不准。如天字则从梯字出,收到焉字;巡字则从徐字出,收到云字;小字则从西字出,收到咬字;东字则从都字出,收到翁字之类。可以逐字旁通,寻绎而得,久之纯熟,自能启口即合,不待思索,但观反切之法,即知之矣。若出口即是此字,一泄而尽,如何接得以下工尺?此乃天籁自然,非能扭捏而成者也。
做腔
出字之后,再有工尺则做腔。阔口曲腔须简净,字要留顿,转弯处要有棱角,收放处要有安排,自然入听,最忌粗率村野。小口曲腔要细腻,字要清真。南曲腔多调缓,须于静处见长。北曲字多调促,须于巧处讨好。最忌方板,更忌乜斜。大都字为主,腔为宾。字宜重,腔宜轻。字宜刚,腔宜柔。反之,则宣客夺主矣。至于同一工尺,有宜大宜小,宜连宜断,宜伸宜缩之处,则在歌者之自为变通,随时理会。
收韵
何字归何韵,乃一定之理,往往一不经意,信口开合,则归入别韵,不成此字,实为笑谈。此条最易忽略,犯者十居八九,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歌者盲心,听者棘耳。常有名优老伶,以此贻羞而不自觉者,皆苦于无人道破也。
换板
曲之三眼一眼,本系一体,原可无须头末眼,如《纳书楹》仅载中眼,已足为法。盖缘头末眼本无定处,可以听人自用,今谱为初学立法,故增之为容易地步。至换板之说,乃配宫调者,此牌板数不足,须加板方合格局,或板数已足,须撤板以符定数,度曲到此,须将气势搬足,顺其自然节奏,褪成一板,方无拗折之患。凡尾声叠板之下,接唱处皆然。
散板
曲之有板者易,无板者难。有板者,听命于板眼,尺寸自然合度。无板者,须自己斟酌缓急,体会收放,过缓则散慢无律,过急则短促无情,须用梅花体格,错综有致;有停顿,有连贯,有抑有扬,有伸有缩,方能合拍。
擞声
曲之擞处,最易讨好。须起得有势,做得圆转,收得飘逸,自然入听。最忌不合尺寸,并含混不清,似有如无,令人莫辨。即善于用擞者,亦不可太多,多则数见不鲜矣。
学曲六戒
不就所长
人声不同,须取其与何曲相近,就而学之,既易得口气,又省气力。往往有绝细喉咙,而喜阔口曲冠冕,嫌生旦曲扭捏者。又有极洪声音,而喜生旦曲细腻,嫌阔口粗率者。舍其所长,用其所短,焉能尽善?是首戒也。
手口不应
初学入门,必宜手拍板眼,口随音节,方易纯熟。且板路一顺,日后不致有舛。若自负口有尺寸,竟不拍板,或信手乱拍花点,最为误事,经久必有板眼模糊之病。又有手虽拍扳点眼,而与口中不合,不能手口如一者。须先令其将手习准,不至为口之累,然后再为授曲。
贪多不纯
此人之通病,颖悟者为尤甚。曲词并未成诵,板眼亦未记清,即要看谱上笛。略能记忆,即想再排二支,此套未完,又想新曲。如此学法,焉能尽善?且转眼即忘,必至一生之曲,并无一套完全者。切宜戒之。
按谱自读
此颖悟者之病。略解工尺之高下,即谓无须口授,自已持曲按读,于细腻小腔,纤巧唱头,不知理会,纵能合拍,不过背诵而已。甚至有左腔别字,缺工少尺之处,罔不自觉。而于曲情字眼,节奏口气,全然未讲,不知有何意味?
不求尽善
今人声歌,虽属陶情之事,然既性眈于此,为何不求甚解?苟能曲尽其妙,亦人生快事也。何以半生所好,犹不解四声,莫辨阴阳;甚至油口烂腔,俗伶别字,俱不更正,同流合污,有何乐趣?识者告之,反觉多事,吾不解其何心也。
自命不凡
亦人之通病。恃自己声音稍胜于人,加以门外汉赞扬,箇中人事故,遂真觉此中之能事毕矣。其实并未入门。此等人,于人之长处,必漠不关心,已之短处,更茫不自解。又复逢人技痒,不肯藏拙,从此学尽词山曲海,永无进境,实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