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餐饮成功创业事例
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餐饮业?因为投资少,见效快。只要你把食客当成你的家人,真心对待,做到货真价实,菜品新鲜,当天购进,当天售出,利润看薄一点,不要一口想吃一个胖娃娃,这样,你的资金回笼也快,也不担心会积压资金,你就有做不完的生意。闲话少说,也来写写我身边的餐饮创业故事吧。
事例1:成功创业经验——打工“皇帝”我不做,开个饭馆也不错
跟很多打工族一样,唐二以前是北京一餐饮连锁机构的行政总厨,月薪在3万元以上,也算是一个高级白领,应该是过得相当不错的了。但在与他的每次谈话中,他都流露出很累的样子。我好奇地问:“听说你整天不是在各厨房巡视一下,就是坐在餐厅品菜,要么和老板坐着聊天,要么乘飞机到重庆、成都、湖南、广州、上海去考察、去品菜。这么好的日子,会有什么烦恼呢?”可唐二只是淡淡一笑:“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如何提高菜品点击率,如何推出创新、特色菜,如何控制厨房的成本,思考这些是相当伤神的……,有时你的付出还不一定能得到真实的理解和回报,等钱筹足,我就自己开餐饮店。”就因为这不安分的心,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唐二选择了餐饮创业这条路。
不久,唐二便离开了北京这家餐饮连锁机构,给自己选了两条路,一条做凉菜经营,一条开火锅馆,最终细思之后,选择了开火锅馆。
首先,选址。这一点上也有两条路,一是在重庆开,一是到成都开。自己很想在重庆开,因为至少有一点人脉(客源);因为父母希望他回重庆开,态度也很坚决,刚好在成都也没找到什么合适的铺面,感觉一头雾水,索性回重庆看看,在同学的陪同下,天天在重庆转悠着,一无所获,加上重庆饭馆真的多得惊人,大的小的,而且很多店口碑都已经非常好了,要想开辟一个自己的市场真不容易,唐二跟父母分析利害关系后,也只好同意让他继续到成都寻觅。到成都后在以前同事租的房子里借住了两天,然后自己寄住亲戚家。那段日子真是不堪回首。每天一个人住在亲戚家,除了上网、买报、看报、吃饭、睡觉,没什么别的事,偶尔到周边逛逛。每天的心里都悬着一块大石头,因为自己要做的事没有一点着落。接着计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哪里有出租的铺面,偶尔也留意一下别人正在经营,却更适合做餐饮火锅的铺面。
很快,唐二找到了一家杂货店,200平方米左右,在居民小区的入口处,也是居民回家的必经之路。仔细观察,该小区有300多户人家,就算有十五分之一的住户来消费,都是相当可观的,于是就大胆地租下这间铺子,经过简单的装修,购置了相应的灶具、餐具,很快,糊涂火锅就开张了。由于该店把食客当成家人,真心对待,做到货真价实,菜品新鲜,当天购进,当天售出,利润看得较薄,很快,就形成了排队等待吃火锅的场面。唐二高兴地说,我准备年底开第一家分店。
事例2:成功创业经验——读书不是唯一出路,开个饭馆也致富初中毕业的小陈,家处近郊农村,由于成绩较差,上普高,成绩跟不上,上职高,又怕因自己身材矮胖,就不了业。整天在家除了上网、吃饭、睡觉,没什么别的事,偶尔到周边逛逛。家长怕小孩瞥出病,托人介绍到城内某胖哥牛肉面店打工,挣点生活费。别看小陈其貌不扬,但他却相当肯干,不怕脏,不怕累,每天起早贪黑,师傅特别喜欢他,什么事都让他干,很快,小陈便掌握了整套技术。一年后,由于家里土地被开发,得到了一笔补偿。在家长的同意下,小陈在城内租了间30平方米的店面,开了个属于自己的店,购置了些漂亮的快餐桌,卖起了牛肉面、排骨面、肥肠面、酸辣面、担担面等,你可别小瞧了这家不起眼的面馆,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零点,都是顾客盈门。尤其是在早上7点至10点钟时,门口的食客要排队等候,桌子坐满了,还有不少人端着碗蹲在门边或墙脚,“呼噜呼噜”地吃着香喷喷、热辣辣的牛肉面。由于店内清洁卫生好,面的味道好,非常受欢迎,每天卖百拾碗可以赚几百元。小陈的经营以“方便快捷、物美价廉”为主要特点,以社会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当地还小有名气。
事例3:成功创业经验——下岗不失志,创业闯新路1994年,周穆夫妇离开重庆郊区一食品公司外出打工,在深圳、北京打工几年后,1998年回到大渡口九宫庙租下一间门面开起了火锅馆。凭着这间不足60平方米的火锅馆,周穆夫妇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并在2008年又在新城租下一间门面房,新开了500多个平方米的酒楼。一路走来,尽管走得很辛苦,但言谈之中,周穆夫妇仍流露着创业的喜悦。从1998年起家开火锅馆起,周穆夫妇就没停歇过,每天起早贪黑忙得不亦乐乎,除去一家三口的生活开支外,还略有结余。为了把生意做大、做强,为了不积压资金,夫妇俩决定租下门面,有了钱再买下它,2008年建起“丰裕苑酒楼”。酒楼建起之初,夫妇俩并没有多大的喜悦,沉重的租金给了他们不小的压力,两年来,他们探索过多种经营方式,开始也想一步做到位,请师傅、招员工,但一年盘算下来,收益并不可观,因该区消费量的限制,除去人工成本,几乎没有赢利。现实逼迫他们不得不转变经营方式,他们放下当老板的架子,辞去师傅,辞去工人,一家人亲自动手,搞小规模经营。“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地赚钱,但要取之有道,不该赚的钱绝不能赚。”周穆夫妇高兴地说。如今该酒楼生意尽管算不上很红火,但因为服务周到,诚信经营,老顾客还是不少,两年下来,夫妇俩已经积累了不少资金,谈及未来,周穆夫妇仍信心百倍,他说“我再干个几年,我就把该门面买下来,再好好装修一下,我一定能把生意做大。”
周穆夫妇起点低、步子小,但他们凭着勤劳的双手和踏实肯干的精神,同样做得家兴业旺。创业之于普通百姓,也许真的不是很难。
事例4:成功创业经验——转业没有好去处,学厨技艺闯新路王眸做餐饮这一行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小时候,王眸的父母靠微薄的打工工资养活一家4口人。他最羡慕的就是邻家张军,18岁那年一同参军,可别人现在部队已是一个小小的干部,在家乡已是小有名气,光宗耀祖。
而自己却没那么好运,两年后就转业回村了,当初的他,也想干一番事业,但家乡发展缓慢,部队所学的知识在家乡得不到更好发挥。后来,在城里打工的姐姐建议他到城里去学厨,经多方打听、比较,最后选定重庆市旅游学校就读烹饪专业。进入学校时,老师告诉他:“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厨师是比较吃香的职业,而且入行门槛不是很高。正因如此,竞争也非常激烈,要想在这行做出名堂,就必须比别人更能吃苦。我们看好的就是你是转业军人,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相信你学后会有一个好的前景。”
王眸坦诚地告诉老师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参军时没有为家里分到忧,家里一切都是靠姐姐打工在支撑,家里需要他能尽快学好技艺,挣到钱,分担父母的压力。
在校3年,每天上学,王眸来得比谁都早,走得比谁都晚。
母亲则每天背着背篼,到菜场买回一大堆别人选剩的萝卜,足足有20多斤,供他练雕刻。
老师对他说雕刻的刀工如何,全靠平时多练、多吃苦。他就按老师说的办法,吃完晚饭就开始练功,一直练到凌晨一两点钟。“冬天一个‘大作品’雕下来,捏刀的手都冻得伸不直了。不过班上搞比赛时,别人半个小时才做得完的东西,我不到十分钟就能做完。”学校每年一度的校园技能节上,王眸连续3年都被评为最佳技术能手。他估算了一下,上学三年,他练刀功至少用掉了10000多斤萝卜(平均一天5公斤)。
吃苦换来了他应得的收获,199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让同学们羡慕的重庆饭店。
“进了好单位并不是一劳永逸了,这只是另一种奋斗的开始。”王眸为自己定下了下一个目标——一年内成为掌勺大厨。按厨师的惯例,从学徒做到大厨,一般都得做三五年打杂的。他的办法还是多吃苦,“只有多吃苦,才能学到比别人更多的手艺,才能跟到好师傅”。
王眸所在的川菜厨房,别人来上班时,他已经把450平方米的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八点钟,厨房的人都走光了,他还要练上两个小时切菜、翻锅,临走还要带一包扔掉的萝卜头,回宿舍练雕刻。
因为勤快,师傅们都喜欢让他当下手.3个月后,他已经可以上炉台炒菜了。一年工夫,同来的同学们还在打杂时,他已经会做重庆饭店当时的招牌菜——回锅肉、水煮牛肉、糖醋脆皮鱼、香酥鸭、脆皮乳鸽。
2000年,学有所成的王眸跳槽金佛山饭店做厨师长。次年,又被“品香居大酒店”挖去做总厨,那年他30岁,是当时星级酒店里不多的少壮派总厨。
“学厨的人很多,但能走上管理岗位的,甚至自己创业的厨师就不多了。王眸说,因为‘菜做得好,顶多是个好厨师,为人踏实、正直才可能成为名厨大师’,这是川菜大师郑显芳传给我的厨德。”
刚到品香居大酒店,他就在厨房闹了一场“革命”,把人家一整套生产管理模式全部推翻,引入香港厨房管理模式。“品香居大酒店当时厨房的分工只有炉台、案台、碟盘3个组,这种分工最大的弊端就是耗时耗人、责任不清,在香港早就淘汰了。”他将厨房分成炉、案、腊、水、荷、蒸等八个流程和区域,形成菜品流水线式的生产。
但员工对新流程都不熟,王眸得利用一切时间培训他们,告诉他们新工种要做哪些事,如何传接上下工序。“日常工作不能停呀,只能挤时间给大家培训。下了班,我尽量让大家在一起吃个饭,互相交流一下,插科打诨的也有。我的工作安排也就顺利执行了,这就是师傅说的‘厨子服德不服权’”。
王眸当上总厨后,亲戚朋友们陆续找上门来,希望给自己人安排个工作。碍于面子,王眸接收了几个人。但有些熟人做事不出力,后来,有的人甚至偷拿厨房的菜、调料。王眸虽然开除了一些熟人,但他的威信降低了。
王眸解决不了这个餐饮界普遍存在的问题,“自己当老板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王眸看中了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上一间400多平方米的门面,“整条街上,高楼林立,新小区比较多,后面还有一个陶瓷市场和重钢公司,光做他们的生意,都是个不得了的市场。”
虽然已跟房东谈妥,但租金、装修费、买设备就得40多万元,而他只拿得出15万元。“其余的钱都是亲戚朋友们帮我凑的。”
初次开店,王眸并没有给自己的酒店定下做哪个菜系——虽然他精通川菜、粤菜、潮州菜。“这里就是居民多,吃大餐人家嫌我的店小。吃便饭,人家只关心价钱,即使打出个川菜、粤菜馆或潮州菜馆,也没多大吸引力,不如把便宜进行到底,做各派菜系里便宜的菜、流行的菜、江湖菜。”
2004年9月28日,他的“福禄园酒店”开张了。店名喜气加之时逢国庆,酒店刚开张生意非常火暴,42张台天天满客。
福禄园酒店的居家小菜,帮他迅速打开了这片市场。而且,王眸爱交朋友,来这里吃个几回饭的人,没有他不认识的。
一年后这里又出现了3家酒店,竞争越来越激烈了,王眸决定把店扩建重装一次。再次投入数十万元后,他开始给酒店打造特色了。
他要厨房在每一道菜上贴上标签,标明是几号厨师做的。
“客人吃完后,我会问吃得怎么样,哪道菜满意,哪道不满意。
普遍反映不好的就换厨师做或撤掉不再做,反映好的,就固定一个厨师做。这样让菜品质量、口味稳定下来,成为自己的特色菜。”
仅仅一年半时间,他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2009年5月,王眸的姐姐在重庆杨家坪又开了一家福禄园火锅店。“这个店是试探,只有400平方米。从这几个月的经营效果来看,还不错,计划下个月再在那里开一家1800平方米的火锅店。”
“在今年内,我会再在重庆江北开一家福禄园酒店,等这家店开了,我就要申请商标注册了,我要把‘福禄园’打造成品牌店。”讲到这,王眸的声音显得有些激动。
“不过,在实施这些计划之前,我会抓紧时间充电,学学餐饮企业管理,让酒店规范化,不再出现以前那种问题。”
回首往事,王眸感慨地说:“没有部队给我的锻炼,我不会具备这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没有重庆市旅游学校的培养,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事例5:成功创业经验——中国烹饪魅力大,异国他乡来学厨江雨锡(中文名)是众多韩国留学生中到重庆市旅游学校学烹饪中的一位,原来他在韩国首尔“世界职业教育博览会”
上,看到该校的烹饪技艺展示后,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和家人商定到该校学习中国菜,学会中国菜后回国创业。于是,在韩国攻读了半年的中文便来到中国该校学烹饪。
刚来时,对这儿的学习生活有点不适应。首先,早上起床的时候,觉得很困难。因为在韩国大概在10点左右上课,所以起床的时间很晚。当看到我们上课的时间时他很惊讶,因为早上8:10就上课了,开始几天都迟到。后来,老师告诉他,学好厨艺要做出名堂,就必须比别人更能吃苦,只有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将技术掌握到手。从此以后,江雨锡克服了种种困难,改变了以前的生活习惯,准时到校上课,认真上好各种实训课,每一道菜品的制作都拍照、记笔记,课余时间加强技能练习,两年下来,学会了教学的各种菜肴。如:鱼香肉丝、火爆双脆、白粥、海鲜蛋炒饭、金菇焖伊面、海鲜烩饭、海鲜面、鸡汤馄饨、冰糖银耳炖雪梨、菜肉大馄饨、菜肉饺子、牛肉肠粉、叉烧包、叉烧酥、炒河粉、豉汁蒸凤爪、葱油饼、脆皮春卷、担担面、豆浆、豆沙包、翡翠烧卖、翡翠水饺、百合炒南瓜、白灼时蔬、炒芥兰、豉汁凉瓜皮、干煸苦瓜、红枣蒸南瓜、黄金玉米、火腿炒蚕豆、辣椒炝时蔬、红烧肉、东坡肉、川味小炒、东坡方肉、方竹笋炖肉、咕噜肉、回锅肉片、麻婆豆腐、辣椒炝时蔬等200多个品种。后来,在重庆市内一酒店经过半年的实习后,回到了韩国。
2008年,韩国“仁川中国节”召开时,旅游校的校长和几名教师在韩国受到了特别的款待,江雨锡把他们请到了自己开办的中国饭馆中,用中国菜进行款待。推门进去一看,才知道是一家规模很小的中餐馆,仅放着6张桌子,总共有30多个座位。菜单种类不多,一共就八九种菜肴和3种主食。包括菜肉饺子、酱卤牛肉、红烩牛肉、糖醋里脊、蛋炒饭、炸酱面等。在韩国劳务打工的华人较多,中国菜是超受欢迎的,别看店面很小,有时不订位根本吃不到。江雨锡说,等多赚点钱后,开一家大点的,欢迎你们下次再来做客。
事例6:成功创业经验——利用本土好资源,开个特色农家乐绝大多数农村富余劳力基本上是通过外出打工作为一种职业,但是这种职业,要完全依赖市场的景气程度,如果市场持续走低,城镇无工可打,面临失业。而城里人每天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喧嚣环境,对田园风光充满着向往,他们想走出城市,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这无疑给农民朋友们带来创业的好机会。
因此,农民朋友们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办特色农家乐。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挖掘农家无污染、纯天然的山野小菜,如马兰头、荠菜、水芹菜、蕨菜、芥菜、蒲公英、小根蒜、苦菜、马齿苋、水晶菜、萝卜苗、香葱等,自家田地里种的:萝卜、莴笋、白菜、葱、大蒜、菠菜、青菜、毛芋等新鲜蔬菜。这些菜都是土肥种出来的,本味浓,加上自己养的土猪、土鸡、土鸭、鹅等,制成精美菜肴,奉献给远道而来踏青的朋友们。客人还可以自采自做,或自采加工,充分享受大自然中没有受过污染的绿色食品。我们身边就有不少利用本土资源,成功创业开办特色农家乐的典型事例。
缙云山雄峙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气势磅礴,气象万千。缙云山自然景色秀美,奇峰挺立,山石如虹,林木葱郁,正是“山如碧玉水如黛,云在青天月在松”。山脉由东向西分别耸立着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等9座高峰。峰峰形态迥异,特色独具。其中,莲花峰最高,狮子峰最秀,香炉峰最奇,宝塔峰最著。小黄的家位于海拔900多米缙云山深处。这里古树参天、翠竹如海。小黄就是在这里长大的,18岁那年,辍学在家的他,为了摆脱贫困,和同村的几个伙伴一同进城打工,每月多少还能给家里寄上一些零花钱,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工厂大大裁员,小黄便成了其中的一员。工作丢失很遗憾,但值得庆幸的是,小黄工作两年却认识了一位死心塌地跟着她的女朋友。双方家长见面后的半年里,就为她俩办理了婚事。婚后的他们也不想再出去打工了,在朋友的帮助和双方家长的支持下,便开起了“花葵农家乐”,这里主要做山野小菜,并对山野菜的吃法及营养价值有详细说明。山野菜富含有人体需要的铁、钙、钾、磷等矿物质营养素,具有清热、解毒、预防痢疾等药物功效。如荠菜饺子、凉拌水芹菜、马齿苋、蕨菜炒老腊肉、芥菜炒土鸡蛋、蒲公英煎饼、清水萝卜苗、香葱拌折而根等。土菜有:楠竹笋炒肉、农家烧豆腐、烧毛芋、老咸菜土豆汤、泉水豆花、咸菜烧山鸡等,就连米饭也是用柴灶大锅蒸出来的。推荐这里的本地猪肉,一盘上来,酱红色的本地猪肉炖得烂熟,散发着浓浓的香气,吃上去既酥软又不腻味,下饭正好;泉水豆花则是这里的另一道特色菜,石磨的豆花,农家自种、自制的辣椒油,配上客人刚摘的野香葱,简直是闻着就流口水……小黄夫妻俩边开店、边总结,边挣钱、边改造,先后把农家乐的环境进行改造,把整体风格建成了地道的乡村特色,在周围的果树旁种上了葡萄,在南竹林里建起了娱乐活动设施。有高高的滑梯、荡来荡去的秋千、摇摆不定的绳索悬桥……每件设施前都围了不少孩子,他们兴奋地跳着嚷着。为了让客人找回童年的乐趣,小黄还专门为客人安排了捣年糕、磨豆浆、搓草绳、打草鞋、挖地瓜、做窝窝头……够土够农家了吧!那个长长的木牛角是做什么的?是用来推磨盘磨豆浆的。这个长长的木棒槌呢?是用来捣年糕的。编好的草绳能做什么呢?可以用来跳绳啊!接成长长的一条,大人甩绳子,孩子站中间,预备——起跳!我们去的时候是周末,一群群的小孩在大人的带动下,玩得不亦乐乎……听小黄介绍:“原本打算在城里多打几年工,在城里买套房,可工厂裁员破了我的梦,生我养我的地方却圆了我的创业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