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900000007

第7章 风流却在诗画外

懂得审美的欣赏者也不仅仅是看那几笔墨痕,也是由此及彼,进入另一境界。

现代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精通老庄,深探义海,妙悟禅宗,统归六艺”,于诗书画造诣极高,被称为奇才。是海内外公认的国学泰斗,华夏国宝。马公长居西湖,晚年就住在“花港观鱼”的蒋庄。1967年在此“临崖挥手罢,落日下崦兹”。终年85岁。

马公佛学深湛,佛学界许多人常登门求教。艺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虽年长马公几岁,但出家前后都以师事之,终生不辍。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陪同前苏联国家领导人伏罗希罗夫拜访马老。陈毅元帅也曾登门拜访,陈毅是中午去的,正下着雨。马公的管家说马老正在午睡,陈毅就站在门外足足等了两个小时,直到马老起来,留下了一段陈帅“马门立雨”的佳话。

长住西湖边的还有一文化名人,大画家丰子恺。丰子恺是李叔同的学生,是名满天下的大画家。他向马公书信求教书画学问时,因马公论艺术多禅理,怕自己看不懂,就要求马公在正文外作注释。看来丰子恺对禅可谓不甚了了。

1938年马公看过丰子恺的画后,在给他的一首论画诗中注道:“华严偈云,心如工画师,能出一切相。三界唯心,亦即三界唯画。若问画是色,法无色界,作么生画?答曰,空处着笔。”

马一浮认为:“此为子恺说法,于此悟去,便得画三昧,亦是诗中上乘。”所谓“三昧”,是梵文音译,大致意思是精深的道理、真谛。“得画三昧”就是得到作画的精髓。

所谓“三界唯心”,并不是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的“唯物论”、“唯心论”的“唯心”。而是说人的心量广大,容得下天地宇宙,三界都在你心里。佛教把宇宙中的存在分为“三界”,即三种存在形式,有色界、无色界、欲界。色即物质,欲即欲望。

马一浮所说的意思是,三界都在心中,画也在心中。画是用笔墨颜色画的,是色界。但作画的人追求的意境却在画外,画外无色。是无色界。

“作么生”是禅宗用语,即怎么样或怎么理解。所谓“空处着笔”,就是于空灵之心境着笔。“法无色界”,也即“师心”。心境空灵,所以无色。道家称之谓“师法自然”。所谓“师心”,也就是依内心所感悟的境界入画。所以说,一切画卷皆由心出。

还有一次,丰子恺请马公去看他的画展。看后,马公不满意。他说:“丰画笔墨痕迹太重,亦是未臻超脱,未能空灵。名家杰作,令人望去几乎不知是画,此乃空灵之妙也。”禅宗强调心性,于画而言,一切技巧均无法替代心性的作用。心性本虚空,笔墨痕迹太重,显然就离心性远了,就不空灵了。空灵之中,蕴涵风情万种。

显然,马一浮认为,丰子恺离这一超脱之境界还有距离。这“几乎不知是画”的画,便是禅境。境界是画家追求的实境,笔墨倒属其次。这就是“实相无相”。就禅而言,无相之实相是自性真心。就诗画而言,无相之实相是诗画者的寄托。笔墨不到,笔墨也无法到,真实境界是笔墨无法画出来的。正如心性实相无法说一样。

马一浮谈画史,提到吴昌硕时说:“至于晚近海派吴昌硕辈,气味恶劣,不可向弥矣!”找到几幅吴画印本,认真细看。无资格评点,但感觉是不清爽。

由马一浮论丰子恺,想起了北宋苏东坡谈唐代王维。苏东坡和王维,于中国诗书画历史上,可说至今仍是不可逾越的两座巅峰。王维开以禅入诗入画之先河,可谓文人画的开山鼻祖。与之相对,便是工匠画,毫无神韵境界可言。王维和苏东坡,两人都是大师级的禅宗居士。

苏东坡论王维的诗画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是画外之相,弦外之音。不著一笔,尽得风流。而这风流却无一字可说,无一笔可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谓风流,也就是超凡脱俗的境界。

苏东坡在一首论画诗中道: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若照此搜寻,当今国画,用中国毛笔画画的,画匠汗牛充栋,画家羚羊挂角。诗也是这么一副嘴脸,基本上也就是押韵的大白话,与画伯仲之间。关于禅与诗,在《每逢佳处辄参禅》里多说几句,这里就不扯开去了。

禅非宗教,是人生态度,人生智慧,是净化心灵的艺术。更是高深的艺术哲学。唐宋时,认为人无禅意便庸俗不堪。而心灵不俗,才能诗画不俗。

台湾女画家吕无咎说自己留学巴黎时,许多法国画家向她讨教中国画理。一天,一位年事甚高的印象派名画家拜访她时,拿来一部《六祖坛经》向她请教。她翻开一看,自己竟然一无所知。便只好说没读过。那位老画家大吃一惊问:“你们中国有这么好的绘画理论,你都不学,跑到我们法国来究竟想学什么呢”?这位洋画家真的是读懂了《坛经》。

这位洋画家以为《坛经》是绘画理论,依我读《坛经》的理解,也就是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所说的“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离念;无住者,人之本性。”慧能所说一切,都没离开无念、无相、无住。实相无相。

马一浮先生评丰子恺画所说的,正是无念无相无住。“无念”“无相”这两个概念,不读禅也能理解。“无住”,就是了无挂碍,清净无染的自性真心。

要说佛学和禅宗对国画和诗词的影响,也就是“直指人心”。画者如此,欣赏者也如此,方可完成整个审美过程。

经云:“当得一切法实相,当得一切法非虚妄相。”非虚妄相即实相。这里所说的“法”,非法律之“法”,而是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或景物。我们所见的,是虚妄的。为什么?因为内心世界感受到的才是真实的。内心世界里的是“实相”,“实相”不可见,所以说“无相”。实相即心性,心性无相。

马一浮给丰子恺的论画诗里还说:“人生真相貌不得,眼前万法空峥嵘。”因丰子恺题自己的画为“人间相”,所以马老有此诗句。你真的画出人生真相了吗?

《坛经》说“无相为宗”,“无住为用”。所谓“无住”,就是不执着心外的虚妄。也就是禅宗经典《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心外的景物容易画,“无相”的世界就难画了。马老先生说“于空处着笔”,就是画出无相。

画家只画出人所能见的,一幅画只能说是画了一半。因为这笔墨的作用不是将山水草木呈现给人,目的是由此及彼,将人引入画不出的境界。正如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呈现给读者的不是密密麻麻的方块字,而是作家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否则,看画不如看摄影,读文学作品不如在大街小巷看人来人去。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生活际遇,同样的所见所闻,每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却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那句“人人眼中所见,人人心中所无”。诗文如此,书画亦然。

这就是《坛经》所说,“心不随境转”,而是“心能转境”。欣赏者不住于画者笔墨之相,不随画家的笔墨转,而是转入心境,进入笔墨所无的境界。《坛经》又说,“心随境转即凡,心能转境则圣”。就欣赏国画而言,“心随境转”则俗,“心能转境”则雅。反之,画者亦然。“心随境转”之“境”,是指外界景况,而非心境之境。

无论画者还是欣赏者,若于禅理一无所知,这一审美过程就无法完成。

想到杭州西湖,有康熙所题“西湖十景”。康熙和雍正,都是精通佛学禅理的人物。虽说苏东坡有“西湖天下景,识者无贤愚”的诗句,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看法去认识欣赏西湖。但康熙题景,仍定有禅意。否则,这个风雅自诩的皇帝档次也太低了。

西湖十“景”,实为西湖十“境”。画西湖的人很多,至今未见佳作,原因就在于只知画“景”而不知画“境”。也就是说,不知“空处着笔”。

比如康熙所题“柳浪闻莺”。若画二三杨柳,两只黄莺,题作“柳浪闻莺”,不如就题为“两个黄鹂鸣翠柳”。又比如康熙题的另一景“南屏晚钟”。若画一个和尚月下撞钟,题为“南屏晚钟”,还不如题“和尚撞钟”。所谓“闻莺”,与“晚钟”一样,都只是耳闻其音,而无法眼见其声,均属“无色”界。

画者若不明白禅宗“见色明心”“观音入理”法门,法无色界,于空处着笔,不画也罢。

中国画和诗词鼎盛于唐宋,波澜于元明,式微于清,和禅宗的兴衰休戚相关。若无禅宗的影响乃至参入,中国诗画当是另一面孔,这是毋庸置疑的。

风流却在诗画外。得其风流者,即得诗画三昧。

同类推荐
  • 人杰的抒情志(中华千年文萃)

    人杰的抒情志(中华千年文萃)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亦可以知兴衰,最真实的是历史,而最模糊的也是历史,历史的魅力与精彩就在于此。“人杰”是历史中极具魅力的一群人物。顾名思义,“人杰”简单地说就是人中之杰,是芸芸众生中的杰出人物。既包括那些定国安邦、成就霸业的人杰,也包括那些心怀壮志的豪侠之士,而那些忧国忧民、满怀豪情的文人墨客,也可以称之为人杰。人杰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 日下帝京天

    日下帝京天

    历史或是一座有历史的大城,它们都早已习惯了被往高处推崇,自己甚至是故意忘掉了笑容的魅力。可是,一路走过来,我随着这孩子的画语心境,愈加感到轻松和兴奋。她勾描紫城禁苑的恢宏气势、“京街”的幌子酒旗、天桥根儿绚烂的尘杂、自得自在的八旗子弟……我无法再忘掉,北新桥儿底下还收押着一条龙;我们又是如何蛰居仙人腹中。或许因为,小作者用心倾听和发掘了这一切之后,又以一种快乐舒畅的情绪娓娓道来,所以我不能不被感染吧。
  •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无限克隆

    末世之无限克隆

    好吧,修改一下简介,以免误入。按照评论所说这就是圣母文,主人公罗年有着克隆万物的能力,其它的如普通人一样寻常,能力太强,将末日的残酷掩盖住了,又有着一颗责任心,可以媲美华盛顿和富兰克林的人。作为末日文,这应该是个奇葩,大家看着不爽,但文意在那里,作者想改也改不过来,只能一直走下去,喜欢这类文字的可以读一下,作者能保证的是哪怕没签约尽量把故事写完整,不想太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校园之公主驾到

    校园之公主驾到

    她是首富之女,拥有着最尊贵的姓氏,享受着公主般的待遇。而他只是一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被父亲排斥、继母唾弃、兄长凌辱。两个人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因为一场宴会而相遇,因为一个懵懂无知的吻而相念,因为一个幼稚无理的誓言而相守。“小轩然,等我十年我一定回来娶你。”“雪灵要说话算话,十年后轩然等你回来娶我。”男孩胖嘟嘟的小脸因为难过而忍的通红,两个大大的眼睛里全是泪水,委屈的攥着女孩的衣角。。。
  • 枫尘痕露

    枫尘痕露

    我?是神?你是玉皇大帝派下来的逗逼吧?我一个穷小子你逗我玩干啥?难道,你是图我这条命?我?真的是神么?预知后事如何?看书你就造了!看一个山里娃。如何额……变成一个装逼的山里娃。我,枪绝,弓断,来世,必斩今日围杀我之人——《修罗志》神界不公,我定斩神,神界不容我,我,以疯魔削天庭!——《罗刹志》
  • 大众招牌菜

    大众招牌菜

    本书内容包括营养招牌菜、美味招牌菜、金字招牌菜、厨房小常识等。做法详尽,操作简单,易学上手,是家庭日常必备书籍。
  • 万海龙女

    万海龙女

    汐茗,她是紫陌山谷带着福泽出世的孤女,亦是后来十多年来人人喊打喊杀的天煞妖女,多年来,活在谷民的囚禁中,死竟然成了她最奢求的事,真正到了那一天,原来她也还有人放不下,明明只是小时候无知时的一句承诺,可是为什么自己记了这么多年呢?!她一直都想问自己为什么要来到这世间,却不想她是应劫而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禁恋半生

    禁恋半生

    她是血猎,他是血族。因为他的卧底身份,而靠近了她。即使是彼此的天敌,两颗年轻的心却任然靠在了一起。在知道他的身份后,她决绝地离开了他,内地里却在想怎样才能让他回来。但,一切都回不到从前了……
  • 玄警特案组

    玄警特案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古往今来,有多少未知诡异的事情能被世人所了解?《玄警特案组》讲述的正是那些我们听过却不了解的未解之谜,远古的传说、失落的文明、尘封的事件、神秘的生物,正等着玄事警察们去一一开启。记住: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只是这个世界想让我们了解的一点而已。
  • 千幻逆神

    千幻逆神

    穿越国度只为那一抹悸动,穿越轮回只会寻找几世记忆,穿越介界寻求所有的答案。我命由我定,虽身负天命,心不干!血瞳变一朝逆神遨游九天幻成法斗千变万化紫龙逆天游戏世界谁与争锋天人合一星辰浩瀚一切迷雾皆晓之
  • 迷茫在殊途上

    迷茫在殊途上

    这个世界开始让我迷茫了,我是不是该去赌一把了。(不弃坑,随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