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800000029

第29章 创立两税法的财政改革家

杨炎

【传略】杨炎(727~781),字公南,凤翔天兴(今陕西凤翔)人,唐代著名的理财家、改革家。传见《旧唐书》卷一百一十八《杨炎传》《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杨炎传》。

杨炎出生于官僚世家。唐玄宗天宝末年,应河西节度使吕崇贲辟召,任书记官。初以文采雄丽知名于时,受擢为司勋员外郎,后任中书舍人,与名士常衮同掌诏诰。自开元后掌制诏者,推重“常杨”。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为宰相元载所擢用,由中书舍人擢为吏部侍郎。元载获罪被杀,他也受株连贬职,前去道州(治今湖南)做司马。德宗即位,由宰相崔?甫推荐,召杨炎返朝,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建中元年(780),在德宗的支持下,杨炎定议改革赋税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两税法。次年,卢杞指示御史大夫严郢罗织杨炎的过恶,终以“欺下罔上”的罪名贬谪崖州(治舍城,在今海南琼山县),途中赐死,享年55岁。

【影响】杨炎任宰相后,以富国安民为己任,以革除弊政为要务,重视经济,全力理财,锐意进行一系列改革,以恢复大唐帝国昔日的盛况。按唐代旧制,天下财赋收入全部入国库――左藏库,然后由太府四季按时上奏数目,尚书比部负责收支。如此制度完善,上下无欺。到第五琦为度支、盐铁使时,节度求取无节,而第五琦不能有效地对此进行限制。无可奈何,只好将租赋改归皇室私库――大盈内库。这样,因皇帝支取十分方便,也就不再考虑移交国库了。从此以后,天下租赋变成了皇帝私产,政府有关部门不能统计准确的收支数目,也就很难统筹经济。大盈内库由300宦官具体负责管理,他们贪赃枉法,开支无度,其势力根深蒂固不可动摇。如此局面维持了近30年。杨炎上书德宗专论此事,认为财赋是国家的根本所在,是百姓安宁、政治安定的首要前提,所以历代都以励精图治的大臣主持其事。尽管如此,也还会出现差错。财赋一旦有失误,则必然会出现动荡。前代临时由宦官掌管攸关国计民生的财赋,丰俭盈虚,虽当朝大臣不得而知,这样他们怎样能进行决策呢?他要求将财赋收入重新划归国库,至于皇室开支,则根据实际需要调拨大盈内库。德宗看了杨炎的奏文后下诏:改用旧制,凡财赋收人均归左藏库,只是将每年总数中的30万~50万划归大盈内库。杨炎从巩固封建政权的高度据理力争,终于限制了宦官的财权,使唐代的财赋收入纳于国库。这一举措为唐代的经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为后来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赋税改革,实行两税法。唐代中叶以后,均田制已不复存在,同样,在此基础上的租庸调制也已不适应社会的变化。安史之乱起,民户逃亡,田地荒芜,记录簿册散佚严重,致使国家户口不及原来的三分之一,按规定负担租庸调的人口只有230余万。杨炎痛心疾首地看到了这一点,认为这由于法度荡然无存,而各地法外之法十分普遍使然。在当时,中央政府与地方官吏竞相巧取豪夺,他们在理财的幌子下,在租庸调正额外,大幅度提高地税、户税两项杂税征收比例,其中户税按户等高低每户缴纳500~4000文,唐初高祖时每户应纳户税仅220文。另外,一些权臣巧吏托公进献,私为赃盗,巧立各种名目剥夺百姓。鉴于此,杨炎抓住均田制瓦解、租庸调破坏这一症结,大胆变法立制,以变应变,于建中元年(780)正式颁布两税法,以一其制。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核定大历十四年(779)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以确定两税税额,实行量出以制入的制税原则;革除过去以丁口为基本征税依据的规定,实行以当时居住地为准,并以贫富为定等级标准的新办法;规定两税为国家正税,根据地域及生产物的不同,夏税征收于六月,秋税征收于十一月;对于居无固定地的商人,由所在州县征收其财产总额三十分之一的税;两税外不许枉征一役、枉收一税。

杨炎是8世纪著名的改革家。他主持进行的一系列改革,达到了杜绝横征暴敛,平衡财政收支,扩大征税面,使贫富负担趋于合理的社会效果,为振兴唐代社会经济作出了贡献。尤其是他开创的两税法,为我国封建社会的财赋制度创造了一个新的开端,新制为五代、宋及明朝所沿用。因此,有人将两税法的实行,看做是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的分界线。

【余论】杨炎主持的改革相当成功,但他的结局却十分悲惨。这种结局尽管与他卷入了朋党之争的漩涡有关,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他任宰相的一年多时间内,他针对当时社会的痼疾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其改革内容触犯了宦官、当朝达官贵族及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权势,他们联合起来对杨炎及其改革大肆抨击。在多方的压力下,唐德宗为了自保皇帝宝座而退让了,他不再支持和保护杨炎改革,而是默认反对派对杨炎网罗的莫须有的罪名。这样,就将改革的成果归功于皇帝,罪名则全推于改革家杨炎身上,他只能是身首异地。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改革家有好下场者实属罕见。如商鞅、高炯等,结局莫不如此。尽管现实是残酷的,历史却是公正的,商鞅、杨炎等人的改革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对历史的贡献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

(魏明孔)

同类推荐
  •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爱因斯坦(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爱因斯坦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生命轨迹,他的勤奋与天分、他的执着与奋斗,他的永不满足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在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 秦始皇传

    秦始皇传

    对于嬴政的一生,后人又是如何评价,此时躺在皇陵的嬴政已经一无所知了。而只有本书的作者还以曲折的文笔演绎着他的一生,与他有关的谜一般的一切!
  •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外交官夫人回忆录

    本书是以作者踏上旅途开始,并以回到故乡作结。由于她的旅途主要是穿越广袤的俄国和俄领中亚,全书最初就是在对这一路的描写上展示了独特的风格。书中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英国外交官家庭20世纪初在喀什生活工作的经历,其中讲到的一些喀什本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俗在今天的喀什仍然能寻觅到踪迹。
  • 我先祖的故事

    我先祖的故事

    本书的作者是利玛窦、徐光启与熊三拔的后代。四百年前,利玛窦、熊三拔跋山涉水从意大利来到中国,与徐光启相遇,共同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四百年之后他们的后人也走到了一起,追溯古时,谈论当下。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由三位后人分别叙述他们祖先的生平故事、历史贡献及迄今的家族发展史。在2010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纪念之际,本书有着更为特殊的价值。书稿中文后附意大利文。
热门推荐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拜邪

    拜邪

    不叩苍天不信道,他的名——邪!不叩苍天不信天,他的名——邪!不叩苍天不信神,他的名——邪!
  • 错惹腹黑妖孽

    错惹腹黑妖孽

    原本以为死亡的她巧合之下来到了异世界大放异彩,当寻到心上人时却被威胁,一位是前世的救命恩人,一位是今世的爱人,她将如何选择?皆大欢喜时却被告知这一切并不是巧合,那么这又会是谁的杰作?疑团一个接一个的来他们将如何处理?'......
  • 古界域:道始终决

    古界域:道始终决

    凡人愿安,修士欲仙。世人盼望有朝一日可立地成仙,拥有长生不死的力量。此刻;风已起,云翻雷鸣,大雨将至。万界聚而凡,破永恒而志坚。破界而来的他,走上修仙之路:逆叛苍天之念想,赐万物可生之地。这一生,他戎马征战,陨帝称仙。世人言,苍天一怒生灵灭;而他,欲成仙而代苍天!神亦好,魔亦罢,谁对谁错皆已无可判!......
  • 编辑本论

    编辑本论

    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已经具备了一个基本概念,并由这一概念形成一概念体系。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支撑的理论体系。正如概念体系是一门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门类的标志一样,编辑理论独特的概念体系也是编辑理论独立于学科之林的理由之一。“编辑”是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构成编辑理论概念体系的基础。虽然,现今关于“编辑”概念有着诸多定义,在具体表述上存在着差异,但见于各家论述中的说法基本都还是倾向于将“编辑”作为编辑理论的最基本概念。由这一基本概念出发,再向纵深方向发展,形成编辑概念系统。
  • 游戏版天龙

    游戏版天龙

    “扫地僧,给我等着,等我出了无尽我不戳死你。”无极指着拿着扫把的扫地僧狠狠地说到。
  • 不去曾经堕落

    不去曾经堕落

    掌管地狱的地狱神却处处收到上帝的碾压,原本都谋划好了造反计划,却还没实施就被抓起来关在了天堂的监狱,直到遇到聚聚神,为帮其取一把名为轻郁的上古凶剑,却陷入一个难以解开的谜中。。。
  • 异世五行路

    异世五行路

    西方血族因何来到了东方玄幻大陆?一名坐吃等死的中国宅男被一名神秘人物送到这个血族肆虐的陆地到底有何目的?看我们毫无属性灵根的男主如何在这五行属性遍地的五行大陆生存,打破血族阴谋,回归地球。
  • 瓷骨:大明第一女督陶官

    瓷骨:大明第一女督陶官

    明朝成化年间,宦臣掌权,暗险蛰伏。一起误杀,令她从景德镇不谙世事的少女,变为淮王府寄人篱下的孤儿。原想埋头钻研瓷业,却是意外卷入情仇纷争。她秉持理想步步攀升,倾心揭幕陶瓷盛世,终成明朝唯一女督陶官。本以为未来已然在手,怎料一夕之间,世事倾覆,爱恨翻转……“沈瓷?呵,这名字漂亮是漂亮,就是脆得很,容易碎。”她抬头,从染泪的睫毛下看他,一双眼亮得令人心惊,徐徐地、静定地开口:“这又怎样,经得起火炼。”
  • 小地牢之黑白羽翼

    小地牢之黑白羽翼

    根据tinydungeon第一部黑白羽翼进行改版,真实还原游戏玩家的感想以及对游戏剧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