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0600000005

第5章 母亲的教育理念决定孩子的未来(2)

三)用爱和鼓励陪伴孩子

我认识一位知识非常渊博的教授,他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中国科学院做研究工作。后来去了美国,在美国的名校工作多年。

虽然他生活稳定,但经常在中美之间奔波,因为他想着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投入一份力,帮助了很多贫寒孩子的求学梦。

我们交往多时,发现他是一位有思想,爱好广泛的杰出人士。

我对他的成长非常感兴趣:“我想你肯定出身于书香门第,母亲是个知识渊博的人,有足够的时间培养你吧?”

“恰恰相反,我出身贫寒,母亲是个劳动妇女,她有一群孩子,从来有时间,更没有精力教我知识。”

“但你怎么能做出不凡的成就?”

“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母亲,虽然在知识上,她没有给我更多的帮助,但她的品质却影响了我。她具有典型中国女性的一切特点,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做事认真,她的品质,对我的成长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母亲每天都在陪伴着我,和我形影不离,她了解我,知道我在想什么,教我做人的道理,她用传统文化熏陶我,以身作则给我树立了榜样。母亲是我的精神支柱,遇见困难,我总会想起她。”

“这么说平凡的母亲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是的,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母亲身上的优秀品质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爱,而与她本人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我的母亲是个了不起的人,我用她的方法培养我的孩子,顺利地把他们送入了一流的学府。”

和他谈完话后,我感触很深,从事教育多年,有幸接触很多优秀的人才,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出生于普通家庭,他们的母亲都是一般人,普通的小学教师,工人,甚至还有一些母亲全职在家,但她们照样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

记得读书的时候,同系有个姓高的研究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经常拿到学校的奖学金。

小高家里的经济条件很一般,父母都是下岗职工,收入菲薄。作为家里的独生子,他深知父母的艰辛,知道一切都要靠个人的努力,在业余时间,他出去干兼职工作,由于他的专业很热门,很快就找到了不错的公司实习,读大学的时候,基本上靠打工就把自己的生活费挣出来。

经过努力,小高顺利地通过了赴美的各种语言考试,由于他在大学期间各科的成绩都很优秀,又在有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几篇论文,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他如愿以偿地申请到了一所美国的名校,拿到全额奖学金,去美国深造。

临行前,他给系里的新生做过一次小型的报告,他把个人的成功归功于母亲的教导,他说:

我的母亲是最普通的人,她只有初中的文化程度,从事着最简单的工作。她没有足够的知识辅导我,但她却给了我一把通向成功的金钥匙,她把坚强乐观的性格遗传给我。母亲是个了不起的教育家,她会看见我所取得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经常鼓励我,给我信心。在小学的时候,我的成绩并不好,老师也经常批评我,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也找过她谈话。

但母亲从来都没有向别的家长那样打我,责怪我,她常说,没有关系,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的过去比,每次考试都比前一次好一些,这就是进步。如果我有了一点进步,母亲都会很开心。

“我说过,你是最好的孩子。”这是母亲经常说的话。

我是在母亲鼓励下成长的,如果没有母亲的鼓励,很难想象,我能走到今天。当我拿到奖学金的时候,母亲非常开心,她告诉我,做人要有感恩之心,学成之后,一定要回国,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做点事。

朋友和小高的故事给我很多的启发,他们的成功都是有源头的,身后都有一个看似平凡,但却有爱心的母亲,她们耐心地陪伴着孩子的成长,用爱和鼓励去教育孩子,最终孩子取得了成功。

从他们的身上,我明白了,即使是一个最平凡的母亲,只要爱心,有耐心,并且方法得当,学会激发孩子的潜能,肯定会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身为人母后,和所有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期待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我常想,就连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都能培养出杰出的孩子,我们这些受过教育的家长,只要用心,方法得当,肯定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四)用故事陪伴孩子

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听故事,神奇的故事会给孩子一个美丽的童年,每天晚上给孩子讲个故事,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快乐。作为家长,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忽视亲子阅读的时间。

记得生完孩子后,由于各种变动,我换了工作,那是很动荡的时期。我开始了新的工作,全力以赴地干,却每每发现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每天累的筋疲力尽,却没有看到收获。回家还要想着给孩子做饭,照顾好他。那段时间,家庭,工作搞的我精神疲惫,我身体不好,精神压力大,神经衰弱,情绪也大受影响。

于是,同事好心劝我,为了在单位站稳脚跟,先把孩子送到老人家,暂时照顾一段时间,等着工作稳定下来后,再把孩子接过来。她当时就是这样做的,孩子跟着老人长大,也没有什么不好。

当时确实动心了,因为新工作很有挑战性,也有成就感,越是这样,就越想做好。如果把孩子给老人照顾,我可以全力以赴适应新环境,干好这份工作,否则后果不容乐观。

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自己带孩子,一个是因为母爱,我忍受不了和孩子分离的痛苦,母子分离的苦,没有经历的人是无法体会的,我想,就连大人都承受不了的痛苦,孩子怎么可能去承受?

叫孩子在突然之间改变生活环境,跟着老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没有熟悉的人和环境,对他是个考验。孩子晚上已经习惯于和我睡觉,如果晚上见不到熟悉的人,心里就不会有安全感,会哭,会闹,会生病,娇小的孩子,怎么能经受这样的折磨?

我同事又劝我,小孩子都不懂事,当时她的孩子也哭了很长时间,叫她很难受,但哭上几天肯定就不会想妈妈,习惯就好,反正孩子小,没有关系。

但我不这么认为,孩子不是一个不会思想的物品,他是有着独立思想的生命个体,如果不考虑他的感受,给他造成情感和心理上的痛苦,肯定会对他造成阴影,对他今后的生活有影响。不要说是人,就连一棵小树苗被移到另外的花盆里都要适应一段时间,休整一段时间,况且是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我见过同事的孩子,感觉她们母子间好像隔了一层,关系很冷淡,孩子在外面惹了不少祸,但很少和她说,她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和孩子交流,费了很大的劲,但却走不进孩子的世界,因为孩子心口的那扇大门对她关闭了。

母子虽然同处一室,但却像个陌生人一般,很少说话,孩子也不愿意和她多交流。最终她把一切都归于孩子的不懂事,她说:“哪有这么不懂事的孩子,我给他的付出,他从来都没有看见,也不知道感恩,真不知道为什么我会遇见这样的事?”

她越这么说,孩子越和她逆反,最终母子之间的关系水火不相容。

遗憾的是,她从来都没有意识到一切事情都是有源头的,现在和孩子闹成了这样,自己也有不小的责任,在孩子最需要母亲的时候,她把孩子推到一边,叫别人去养育孩子,不去关心孩子的精神健康,而是去忙工作,孩子在被她忽视的环境中长大,虽然共居一室,但却没有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孩子和她之间肯定有隔阂,母子之间关系的疏远也难免,我不希望孩子也变成这样。

还有另外一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启蒙教育就好比毛毛细雨湿衣服,润物细无声,虽然家里的老人也从事教育,也重视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但他们的作用,远远不如母亲,母亲是孩子启蒙教育的最好领路人。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共度的亲子共读时间,是我们母子之间最亲密的时光,也是孩子接受文学启蒙教育的最好时间。

即使白天的工作再忙,晚上也要抽出足够的时间,给孩子讲几个睡前小故事,讲安徒生童话,讲小红帽,讲大灰狼,讲拇指姑娘,讲卖火柴的小女孩,还讲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古今中外的童话经典,我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每天都有说不完的故事,睡前是他最开心快乐的时间,他听得如醉如痴,每天晚上都在美妙奇幻的故事中入睡。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故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情节也越发曲折,孩子听得越来越开心。给孩子讲了一段时间后,有天晚上,孩子突然说:“我想了很多好听的故事,讲给你听。”

“你会给我讲故事?”我很高兴。

“当然,我的故事比你的好听,因为我不喜欢刚才你讲的那个故事的结尾,我又换了一个新的结尾。”

从那时起,亲子故事时间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我讲完故事后,孩子也给我讲个故事。

开始,孩子根据我的故事改编部分情节,变成新的故事,虽然改的不多,但我已经很开心了,这意味着他文学创作的萌芽。

有天晚上,又到了他讲了故事的时间,这次他给我讲了这样的故事:“在一个街道上,走着一个要饭的乞丐,本来他是个有钱人,因为遭遇了强盗,强盗把他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抢走了,他就变成了穷人。这个穷人只好到处去要饭,但他却不好意思开口,所以一天也没有要到一口饭,于是,他就坐在地上哭了。他的泪水一滴滴的流到了地上,越流越多,变成了一个小溪,这个时候,从小溪里面爬出来一个人,那个人看见他哭的可怜,于是就给了他一个碗,于是便消失了。乞丐拿起了碗,泪水又掉落到了碗里,奇怪的是,他所有的泪水都变成了钻石和宝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要绝望。”

我感觉很奇怪,问他:“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个故事,你是根据什么故事改编的?”

“这个不是改编的,是我自己想的故事。”

“你竟然也会讲新的故事了?我很开心。”

孩子受到表扬后,越发高兴,从那以后,我有幸经常听孩子给我讲他编的小故事,虽然故事都不长,情节也很简单,但却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发现给他讲的故事,像一颗颗种子,埋在孩子的心里,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开始长出幼小的嫩芽。我知道这都是孩子文学的萌芽,将来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大文豪郭沫若就是因为他母亲经常给孩子讲故事,他就是因为受到母亲的影响,而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

每当孩子进入甜蜜梦乡的时候,我又打开课本,开始给学生备课,虽然辛苦,但也充实。人生总有最艰难的爬坡时期,只要咬着牙去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走过去,会有一片新天地。

最难的那个阶段过去了,工作步入正轨,孩子也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他的身体和心理都非常正常,属于那种乐天派的孩子。努力就会有收获,孩子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长大后,非常喜欢读书。

我给孩子在图书馆办了一张借阅卡,他经常和同学一起去图书馆看书,有些书他爱不释手,于是,就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去书店买下了,拿回家里仔细读。

他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籍,在小学的时候,他就大量阅读,他喜欢看各种类型的书,文学书有《哈利,波特》,《明朝那些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统,四大名著,他还喜欢读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更喜欢看科学书,比如《疯狂的科学》,《化学元素的故事》,《青梅煮酒论化学——化学发展简史》,《十万个为什么》,《国家地理》杂志,除了读书,他也看《漫画派对》之类的漫画书。

在孩子5年级的时候,孩子告诉我,要写一本书。

“写书?什么类型的书?”虽然我知道,孩子那个时候的写作水平离写一本书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听了他的话后,我还是很开心,无论最终他这本能不能写成,只要有了这个想法,他肯定会努力。

“是科学幻想书。”

“真了不起。”对于孩子的想法,哪怕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一定要采取鼓励的态度,增强他的自信心。

我想,这就是每天晚上亲子阅读所起的作用,虽然在很多工作繁忙的家长看来,陪孩子阅读,是件浪费时间的事,有了这些时间还不如干些别的事对升职加薪更有意义,等着孩子长大了,再去抓孩子的学习,也不会晚。但他们忘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孩子小小心灵播下种子,会对他今后产生巨大的影响。

看似浪费时间的亲自阅读,不但增加了亲子之间的感情,还为孩子打开了另外一个窗口,开启了他的文学之旅,叫孩子有机会在文学的殿堂里遨游。

陪孩子去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我有幸认识了很多鼓励孩子阅读的家长,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孩子的阅读经验,有个姓王的家长告诉我她的亲子读书经验,非常有启迪作用。

“我也是从小就给孩子讲故事,无论我每天的工作有多忙,都会陪伴孩子,每天都给他讲故事。我非常尊重孩子的天性,只要是他喜欢读的正规出版物,我都鼓励支持他,从来不去限制他读任何书。有些学校推荐的书,非常枯燥,不符合孩子的口味,他不喜欢读,我也不去强迫,因为孩子有他的想法,作为家长我应该尊重他。但是只要孩子喜欢的书,我都尽量地满足,很多时候,给孩子买的书,他读不懂也没有关系,我先把书放到一边,将来有一天,他会感兴趣的。叫我最高兴的一件事是,孩子每天都自觉地写日记,这样既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将来长大了,也是他个人成长的记录。”

我和王女士一直交往着,没有多久她告诉我,她的孩子在小升初的考试中,作文得了满分,总成绩进了重点学校的前十名。后来,王女士的孩子在中考的时候,作文也得了满分。

“这些都归功于孩子小时候大量的阅读,其源头就是每天晚上给孩子讲故事,正是这些小故事,给孩子今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有多输入,最终才会有高质量的输出。”王女士告诉我。

所以,每天给孩子讲个故事,对孩子来讲是一件开心快乐的事,不但可以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今后人生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可限量。

同类推荐
  •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他是家喻户晓的反面典型,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第一部秦桧传记,讲述他如何由一个不为人知的乡村教师,凭借权谋、运气、才气,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浮沉,一步一步迈向权力的巅峰。
  •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

    一本书带你读透西汉开国皇帝的御人成王之道,为你揭开老好人刘邦“白脸”真容下的创业真经。一将功成万骨枯。刘邦为了稳定大汉政权,终于露出了“白脸”的真容,手中的屠刀转向了曾为自己打下江山的功臣良将……作者以史籍为蓝本,以人性为内核,用娴熟流畅的笔法将大汉君王事讲得千回百转,有滋有味,刘邦的传奇尽在书中。他究竟是流氓,是无赖,是英雄,还是枭雄?千秋功过,任君评说。
  •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慈禧全传之伟大的统治者慈禧太后(第三部)

    我到达中国开始在《香港孖剌西报》的工作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发展到顶峰了。从外国记者和中国沿海居民的口中,我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慈禧太后是个嗜杀成性的老泼妇”或“慈禧太后是一个杀人女魔王”的话语。时代在不断变革中前进。近年来,我常常从美国人口中听到对慈禧的赞美。美国人毫不吝啬地给予慈禧太后以热情的赞美,我承认,我并不能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欧洲人对慈禧太后的厌恶。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书是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回忆录合集。本书由苏联著名陀学研究专家多利宁编辑,是研究、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基础、最直接的资料。回忆录呈现了多面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理解其人其作颇有助益。
热门推荐
  • 檐曝杂记

    檐曝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王陛下的饲养手记

    魔王陛下的饲养手记

    每过千年,世界之树就会打开一条通道,出现新一代的魔王,而老魔王则要负责教导新任魔王,传授他们知识,以及如何管理魔族。可是到了第一百代魔王时,情况有些奇怪,因为第一百代魔王,是一位少女,而前九十九任魔王都是男性!少女魔王与自己从小一起长大get了神助攻技能的公爵大人让第九十九任魔王发现自己有些不淡定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就是一篇两个魔王陛下一个公爵大人的日常生活史!!
  • 毒医弃宠娇妃

    毒医弃宠娇妃

    她,毒医盛世,古灵精怪,却惨遭人害架空一世。在街上再也不是让人追捧而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他,妻妾成群,放荡不羁,不问朝中事事,只为掩人耳目。但从不待见王妃的她。直到某一日他把她吃抹干净。贪玩遇上花心又将如何擦出别样火花?“嘿!王爷咱们去诱色楼怎么样?”
  • 平天大圣牛魔王

    平天大圣牛魔王

    头戴水磨银亮熟铁盔,身贯锦绣黄金甲,足踏卷尖粉底麂皮靴,腰束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牛魔王的发家史,故事还要从翠云山收妖开始说起……(新人新书,你的每一点支持,都是作者坚持下去的动力。)
  • 戏神忌

    戏神忌

    光绪24年,慈禧太后召集8位民间异士组成“八仙爷”,八门世代相传,时过境迁,更是手法与恩怨的明争暗斗,那京西府地又掩埋着一段怎样的过往……
  • 我一念成神

    我一念成神

    千年之后。上古芳华,群贤并起。他被称为十年不能凝聚墨力的废物,直至一张神秘图纸带他走进灵力的世界,使他成为风华绝代的天才压尽世间杰!寻仇路上,诸天神魔古之圣贤都想将他玩弄股掌。倔骨铮铮,他要如何脱离他人的掌控,如何兑现他的承诺?聚山盟海誓,化仙风道骨。天破!地裂!海枯石烂,我一念成神!要十方大地颤抖,要诸天神魔匍匐!
  • 王上有旨:暴君快有喜

    王上有旨:暴君快有喜

    穿越成为“男配”,百里悠表示求本宝宝的心理阴影面积——她是女扮男装的暴君,他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他说,你若为帝,我便做你手中的利刃。可当他的剑最终朝向她的心时,她方明白,她挥得一手解剖刀,下解疑难杂案,上解天灾国祸,却独独解不了她与他千缠万绕的情丝。小说穿越系统文,美男众多,怡情小虐,爆笑全文。令得正宫,尊获天命,醉醒生死,能否再生有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笔记本神探

    笔记本神探

    这是唯一一本包含许多案子的“单部侦探小说”,因为日本的校园作息制度要比中国宽松,所以时空挪移到日本。
  • 王俊凯你还好吗

    王俊凯你还好吗

    "王俊凯,你告诉我你有没有爱过我?就算一点点。"韩以晨控制着眼泪不让它流下来。"没有!"王俊凯铁下心说。"好!"韩以晨转身就走。可是眼泪已经控制不住了。王俊凯,你不是说过永远爱我吗?你既然给我一丁点希望,为什么还要让我失望?----by韩以晨我说过,永远爱你,你,还会相信我,吗?----by王俊凯
  • 叱咤红人韦小宝

    叱咤红人韦小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孙冠华看着林峰微笑的说道:你,还爱我吗?林峰轻笑着说道:阳光如你,单纯如你,我依然爱你。孙冠华笑了笑,许久没有说话,然后看着林峰的眼睛在次问道:如果,你知道我是她,那你还会爱我吗?林峰歪了歪脑袋,看向天空,然后站了起来,低头看着孙冠华说道:会啊,因为我喜欢蝴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