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5300000006

第6章 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

东汉复国初期,因光武帝刘秀与他的一班文臣武将,大半出身平民,所以都比较崇尚朴实。而其政治方针,依然因循西汉的“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并未大加变动。故东汉的治国之道,仍然不脱西汉师法儒、道两家的窠臼。

相传光武帝刘秀是应了图谶即预言当上皇帝的,取得政权后,他继续把谶纬之术奉作一项重要的巩固政权的工具。在发布诏命、制定法令、施政用人等方面,都要根据图谶,引用谶纬。

东汉建武二年,汉光武帝下诏广求能够著述谶纬者而不得,遂命博士薛汉、郎中尹敏二人校定图谶。在即位之初据谶推定东汉为火德,并于52年据此“赤伏符”制定郊祀之礼,行夏历,定服色。

后来,群臣上言,要求汉光武帝封禅,汉光武帝未允。两年之后,他在斋戒时读到《河图会昌符》中的“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乃令梁松等人重新根据“洛书河图”,向他说明有关封禅问题。

梁松等查到了36条根据,奏请光武帝封禅。于是汉光武帝于建武中元元年登临泰山,举行封禅仪式并刻石以记之。接着,汉光武帝又起明台、灵台、辟雍及北郊兆域,正式“宣布图谶于天下”。至此,图谶成为最高皇权认可的法定的经典。

由于汉光武相信图谶,所以影响后来阴阳术数之学与谶纬预言之说大加流行。故东汉后期,学术思想,由两个不同的源流汇于张道陵的五斗米道。

一方面,由于推崇术数的学者,祖述孔子传易于商瞿的传统,附会五行、八卦、天干、地支等阴阳家学说,形成术数的巨流,如焦赣、京房、费长房等人的象数易学、图谶纬术普遍流行。

到汉末,八卦、爻辰、纳甲等学相互掺杂。不久,又与佛教传来的印度天象学融会。同时,在天干、地支、二十八宿星象的观念上,又增加神人神兽等名称,从而使天人之间,弥漫一片神秘的氛围,成为张道陵思想的核心。

另一方面,“祝由”巫术、咒语的流行,配合原始象形文字,及会意文字等的“图腾”观念,以与印度婆罗门教、瑜伽教派等流传的咒语、法术共同交流,就发展成为“无不灵验”的符篆。

在当时,方士以斋醮告天为祈祷天神的仪式,以披发仗剑、画符念咒为通神的渠道,为朝廷以及官府服务。从此,这些法术开始在社会上流行起来。遂使汉末自汉桓帝、汉灵帝以后,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神秘的色彩。

张道陵又名张陵,字辅汉,其家族是一个信仰黄老之学的世家。据道书记载,他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八世孙,7岁阅读老子的《道德经》,就能明了其中奥义。

相传,有一天,张道陵正在家中修炼,忽见被道教尊为道德天尊的老子驾着青牛现身。在张道陵惊愕之间,老子授给他雌雄剑和许多符箓,要他诛灭横行四川的六大鬼神。然后倏然而逝。

张道陵精修千日,炼成了种种降魔的法术。不久八部鬼帅各领鬼兵共亿万数为害人间,他们带来各种瘟疫疾病、残害众生。张道陵于是在四川青城山上设下道坛,鸣钟扣罄,呼风唤雨指挥神兵和这些恶鬼大战。

张道陵穿黄色道袍,佩宝剑,持降魔印符,站立在琉璃台上,任何刀剑一接近他就立刻变成了莲花。鬼众又放火来烧,张道陵用手一指,火焰又烧了回去。鬼帅大怒,又招来千军万马重重包围,不料真人用丹笔一画,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帅都纷纷叩头求饶。

然而,八部鬼帅口服心不服,回去后又请来六大魔王,率领鬼兵百万围攻青城山。张道陵气定神闲,不为所动。他只用丹笔轻轻一画,所有的鬼都飞灰湮灭,只剩下六大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只好叩头求饶。

张道陵再用大笔一挥,一座山分成两半把六个魔王困在里面,动弹不得。于是,魔王只得答应永世不再为害人间。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魔的本领再高,道的修行总是比魔更高。不管魔怎样变化,哪怕本领千变万化,道都会随着魔本领的变化而变化,并最终战胜魔,还天下一个清平世界。

张道陵本是太学诸生,通晓“五经”。由于家学渊源,年少即研习《道德经》,遂感叹读书无益于年命之事,遂学长生之道。

至东汉顺帝时,张道陵与弟子王长、赵升等,绕开洛阳乘舟入鄱阳湖,上云锦山。并传得九鼎丹法,在云锦山修炼外丹黄白术整整3年,终于炼成太清神丹。

之后,张道陵与弟子又炼成九鼎神丹,即“龙虎大丹”。传说龙虎大丹炼成后,云锦山显现龙虎之形以瑞应,遂改云锦山为龙虎山。

鹤发童颜的张道陵率弟子数人从龙虎山辗转长安,翻越秦岭经古栈道金牛道入蜀。张道陵入蜀之后,首先在大邑境内的鹤鸣山活动,积极为创建道教做准备。

张道陵之所以入蜀创建道教,主要是因为巴蜀自上古以来,受到代表东方文化的楚文化的影响极深,楚文化中的巫文化或称鬼道文化,在蜀地已经形成巫教社团。张道陵深知蜀人纯厚,易于教化,就到蜀地积极为创建道教做教义宣传方面的准备。

在创建道教之际,张道陵先后撰写完成了《老子想尔注》《黄书》《道书》《二十四图》等24部有关道教教义的书。并以符水等道术治病,发展教徒。由于他规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后世又称道教为“五斗米道”。

张道陵希望人类超脱自在,不为物累地安居生活,能够长生久视,与天同寿,一同追求永恒的生命。他构想出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而这些洞天福地不都在天上,而分布于华夏境内秀丽的山川胜地,人在这些地方修道,就是活神仙,任何人都可以在此修炼,一同成仙。而且要与周遭环境“和光同尘”,既要与自然相和谐,即不要离开俗世,也不要羁縻于红尘。

张道陵叫弟子们按照需要轮流交纳米粮、器具、纸笔、柴草等日用品。同时也关系当地的百姓的福祉,当地有很多桥梁道路需要修复,但一直无人过问。张道陵利用自己的号召力,召集弟子和乡亲们出力,他们争先恐后地清除道上的野草,清挖堵塞的河道。使人们逐渐对道教产生好感。

张道陵为了唤起人们的廉耻心,以及教化人心,就立了一条制度:凡是有疾病的人,都要把自己有生以来犯过的罪过写在纸上,然后扔到水里,向天神发誓以后永不再犯,再犯就必死。以此规劝人心向善。

张道陵在去世前,授给长子张衡两把斩邪剑,嘱咐他要驱邪诛妖,保国安民。并表示世代由一个子嗣来继承他教主的地位。

张道陵去世后,他的儿子张衡继承父业,《三国志·张鲁传》中说:“陵死,子衡行其道。”张衡去世后,其子张鲁继承父业,《华阳国志》卷2中说:“衡死,子鲁传其业。”道教徒尊称张氏祖孙三代为三师,即“天师”、“嗣师”、“系师”。张鲁去世后,子张盛继承父业,道教徒尊张盛为第四代“天师”。

后世历代王朝对张道陵的“天师世家”皆甚优抚。东晋安帝时,累至第六代“天师”张椒;隋时封第十代“天师”张子祥为洛阳尉;唐玄宗时,召见第十五代“天师”张高于京师,置坛受箓,降赐金帛,仍免租税,册封汉祖天师之号,至宋代则更隆。元惠宗赠张盛号“清微显教弘德真君”。由于张盛后人一直承袭“天师”称号,故龙虎山上清宫之天师府,在道教徒心目中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

张道陵的五斗米道自创教以来道脉不断,甚至影响及东南亚和一些西方国家,成为我国传统的宗教即道教。张道陵实为我国历史上创建了可供民众信仰的、并广泛传播的、具有华夏文化基因的本土宗教的第一人。

[旁注]

图谶 古代关于预言、预兆的书籍。图,预言未来事象的文字图录等;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预示吉凶的隐语。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是把图谶作为做皇帝的天命根据的第一人,而且贯彻得很彻底。当时的方士将一些自然现象伪称神灵天命的征兆,编成隐语或预言,常附有图,故称为“图谶”。

明台 泛指古代帝王议政的地方。是古代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的场所。风水术数中称阳宅大门前面或阴宅前方的范围,是地气聚合的处所。明台以洁净、宽广、藏风、聚气为佳。相地就是要选好明台,然后点穴,达到趋吉避凶之目的。

术数 又称数术,是古代道教五术中的重要内容。术数以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的理论,来推测自然、社会、人事的“吉凶”,属《周易》研究范畴的一大主流支派把《周易》分门别类的以“义理”“象数”“数术”等严格的划分开来认识、来研究,其实是后人“各取所需”而造成的。

祝由 古代用祝说的方法以治疗疾病的人。祝说,就是装出一副能通鬼神之事的模样,祝祷鬼神消灾免难,解除病人的痛苦。祝,是恭恭敬敬讲解的意思;由,是疾病产生的原由、来由。祝由就是恭敬查明病患的原因,运用祝由之法,通过药、咒、法术、心理工作等办法,化解病人的病痛。

符箓 是道教的一种法术,亦称“符字”、“墨箓”、“丹书”。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指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道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

太学 我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汉武帝时兴太学,置五经博士。鼎盛于东汉。其后,经曹魏、西晋,洛阳太学至北朝末衰落,历时六七百年。太学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第一所国立中央大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我国教育史上的奇葩。

太清 道家三清境之一,又称太清天、大赤天。为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所居。道教中常用数字“三”表示。三是根据《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观,所以道教中常出现三数字。如“三清”中的太清、上清、玉清,“三界”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岛”中的瀛洲、方丈、蓬莱等。

楚文化 是我国古代诸侯国楚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楚国先民吸收了华夏先民所创造的先进文化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为基础向前发展。后来的湖北、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贵州、云南、广东等地都有楚文化的影响。

和光同尘 语出《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指不露锋芒,用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也有比喻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本意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体现。也是一种处世态度。

[阅读链接]

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身长九尺三寸,浓眉大脸,红顶绿眼,鼻子高挺,眼睛有三个角。垂手过膝,有浓密的胡子,龙行虎步,十分威武。

据民间传说,当初张道陵的母亲梦见巨人自称是魁星下降,身穿锦绣并且拿了一枝奇花给她。他母亲接过来就醒了,只觉得满室异香,整月不散。由此感应而怀孕,张道陵诞生那天,有黄云笼罩在房子上,紫气弥漫在庭院中。房间里光华如有日月照耀,并且又闻到梦中的异香,久久不散。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如信仰,道德观,注重物质忽略精神生活和心灵修养的种种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什么才是真的幸福等。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道家文化常识

    道家文化常识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哲学--道家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展和演变,突出表现了其在中国对思想、文化及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旨在提升大众的文化修养,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热门推荐
  • 海上统治者

    海上统治者

    量一量我们的版图,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这全是我们的帝国,它的权力横扫一切!我们的旗帜就是王笏,所遇莫有不从!我们豪放的生涯,在风暴的交响中破浪!这是属于海盗的时代,这是属于海盗的赞歌!
  • 寒魇

    寒魇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凡是领悟人生这样一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经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爱得最热烈时也不会做爱的奴隶。
  • 高冷校草的专属女友

    高冷校草的专属女友

    这是一个发生在六大家族之间的故事,有虐有甜。咚的一声,夏梦静一把把凌梓晨壁咚在墙上,“梦静,你果真强悍。”“怎么?你不喜欢吗?”夏梦静呆萌的眨了眨眼。“怎么会,我就喜欢你这样。”宫亦寒一把把林雪儿拉进怀里,“雪儿,我爱你。”宫亦寒的声音低沉诱惑。林雪儿脱口而出“我也爱你。”“雪儿乖。”宫亦寒温柔的摸了摸林雪儿的头。
  • 龙须吟

    龙须吟

    两位主人公在一次旅途中不幸穿越到了一段架空的时代,起先从无助,到适应,最后到参与那段历史的构建。本书虽是架空时代,但却道尽五千年不断循环演绎的皇权争霸,朝堂之争,后宫之斗,而两位主人公也在无奈之下被历史推上了舞台,从平凡的人生走向伟大。
  • 游宦纪闻

    游宦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本红颜

    倾本红颜

    她承袭身体的记忆,莫名来到唐朝。。。。。。广陵王为什么找她合伙做生意?满身秘密的富家公子为何对她百般维护?吐蕃王子为何要将她带到吐蕃?广陵王不惜为她篡权夺位,富家公子不惜为她跟皇家为敌,众多美女无不为她一见倾心。难道他们看不出来,她不是“他”吗?觊觎温家财产的堂哥,腹黑深沉的广陵王,风流成性的富家公子,野蛮狂傲的吐蕃王子,都给我闪边去,小女子我女扮男装,没有金手指,但却纵横商界,玩转大唐。
  • 日起帝国

    日起帝国

    一个高中生重生于三国,却对历史不是很熟啊。让我怎么办???我好像只认识的名士只是三国演义的人吖,怎么混吖???
  • 天魂师

    天魂师

    天才特工吴越偶然发现,这个世界真的有冥界,而且和现实世界处处相连。拜入凌天阁,他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冥界冒险,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已经陷入了一盘下了一千多年的棋局中,阴谋慢慢浮出水面,而他也慢慢发现,这与他的身世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圣天大道

    圣天大道

    圣天大陆地域之广阔无边无际,大陆之上万族林立、诸圣争霸,帝国、门派、家族,各大势力明争暗斗,称雄一方。
  • 浴血倾天

    浴血倾天

    她八岁那年,父亲、母亲皆为保护他人而死,她与那人一同逃难之时却因体质原因而被魔君所抓,洗去记忆,成为了魔君门徒,六年之后,她亦成为了以心狠手辣且武功绝顶而闻名天下的魔教少主,一朝下山,却奈何遇见了他,爱上了他。他本为正教高人,为打败魔教、拯救苍生,不惜装傻卖萌靠近了她,打入了魔教内部,为那名门正教提供情报,但终究控制不住自己的心,亦爱上了她。总有一日,二人刀剑相对,谁又能坚守初心,终不相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