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4700000003

第3章 子思不断深化发展

孔子有个嫡孙叫子思,子思名伋,称为孔伋。子思受教于孔子的弟子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给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因二者的思想有某种一致性,所以人们往往将其联系在一起,称为“思孟学派”。

同孔子一样,子思也很重视礼,他向往国家的德治教化,并且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则不然,鲁穆公曾请子思做鲁国国相,子思则以推行自己的学说为重婉言谢绝。

子思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中庸思想。在子思这里,“中庸”是指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为人处世,“中”是“中和、中正”的意思,“庸”是“常、用”的意思。

后来,子思作《中庸》一书,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该书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和自然法则,讲述天道和人道的关系。

《中庸》共33章,从内容上看,可以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从第一章到第二十章,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前部的主要内容的话,那就是“中”。

后部从第二十一章到第三十三章,如果也用一个字来概括其内容的话,那就是“诚”。

在子思看来,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泄出来的时候,心是平静的,无所偏倚,这就叫做“中”;如果情感发泄了出来能合乎节度,没有过与不及,这就叫做“和”。

“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人如果能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广之,那么天地之间一切都会各安其所,万物也都各遂其生了。

《中庸》把“中庸”从“执两用中”的方法论提到了世界观的高度,中庸之道被视为宇宙的本体和法则。孔子的“中庸”就是“用中”,它不同于道家消极避世的“用弱”和法家严法侍候的“用强”,也不同于墨子的“兼爱”和杨子的“为我”。

因为无论是“用弱”或“用强”,还是“兼爱”或“为我”,都是偏于一端之说,而只有“用中”,方是适中合宜之道。所以,子思的《中庸》就是阐述中庸之道的论著,而中庸之道正是从本质上揭示了儒家不同于诸家之说的特征和基本精神。

子思《中庸》一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仁”为指导,以“诚”为基础,以“中庸”为方法的人生哲学,旨在追求人类社会协调和谐地正常发展。

孔子学说以伦理思想为核心,以仁、礼等道德范畴的阐发为主要内容,鲜明地体现了儒学伦理的思想特色。子思的《中庸》欲极微妙之致,为孔子的伦理学说提供了哲学依据。同时,也为儒学伦理思想提供了哲学依据,使之更加完备、系统和富有哲理性。

子思的中庸之道的基本法则是坚持“中”,戒“过”而勉“不及”。“过”与“不及”同为“中”的对立面,“中”为“是”,而“过”与“不及”则为“非”,中庸之道的实质是坚持“是”而反对“非”,体现为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统一的“执中达权”思想。

子思就天道与人性两个根本问题展开论证。天道观念由来已久,夏商两代,天命神权占主导地位。殷商之后,对这一传统观念有所修正,提出以德配天思想,把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天命思想紧密结合起来,为人们探索道德问题提出了一条新路。

孔子讲道德,却回避了性与天道,子思从性和天道的角度深化孔子的伦理思想,为中庸奠定了完善的哲学基础。

在子思看来,中和即为诚,诚与中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诚是一种精神状态,是天之道。他提出诚的概念,旨在论证“天人合一”,天道和人道由诚达到沟通。子思对“天人合一”的论证,后来经过孟子的进一步发挥,成为了儒学关于天人关系的基本观点。

子思认为,天命就是“性”,遵循“性”就是“道”。也就是说,“诚”既是“天命”,也是“性”,也是“道”。在子思看来,“诚”是产生万物的本源。如果没有“诚”,也就没有万物。

子思在《中庸》二十五章说: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意思是说,有诚心的人成就自我,而道路是自己找到的。诚心贯穿万物的始与终,没有诚心万物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君子看重诚心。有诚心的人并不是仅限于成就自己,而是以成就万物为己任。

由此看来,子思将主观上“诚”是第一性的,而客观上存在的“物”是第二性的。子思的这种以“诚”这种主观精神来说明世界的产生和发展的学说,属于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

子思的“诚”与五行说有密切的关系。《中庸》里的“诚”就是“信”,它包含了五行的内容。子思的著作中虽然没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字样,但其中五行说的内容确是存在的。

子思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管好百姓,必须从修身或诚身入手,为此,侧重于知、行两个方面。他说: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意思是说,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治理他人;知道怎样治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际了。

子思认为三者中的仁是根本,知是知仁,勇是行仁,可见他发扬了儒家融治学与修德于一体的思想风格。

子思认为“知”有5种方法,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前四者就是学、问、思、辨,奉行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求知方法,符合人们思维活动的特点;笃行即忠实地去践行,就是要知行合一。慎独也是致中和的主要方法,即在独处时,同样需要谨思慎行,不能有丝毫疏忽放纵。

在子思身上,还表现出了儒家从道不从君的主张。有一次,鲁国的国君鲁穆公问子思:“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忠臣呢?”

子思不假思索地说:“只有那些一直指出国君恶行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忠臣。”

鲁穆公没有想到子思敢这样回答,惊愕万分,一时无语,但是心中的不悦之情却毫无遮掩地表现在脸上。

《中庸》一书不长,但阐发儒家思想的地方却很多,不仅道理精彩,而且文笔简练,文辞优美。

子思继承并发展了曾祖孔子的中庸学说,使中庸思想的影响大大拓展了,并最终形成了思孟学派,中庸之道开始成为上至帝王,下至普通百姓为人和处世的重要准则。

《中庸》所阐发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深远。《中庸》的思想具辩证的理念,其在我国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具有一定高度的,《中庸》所提倡的道德准则和处世规范,对后世来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旁注】

鲁穆公 战国初期鲁国国君,姬姓,名显,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鲁穆公为鲁元公儿子,在位33年。在位期间,他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学派,便鲁国一度出现安定局面。

法家 我国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该学派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治国观念。法家其思想源头可上溯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战国时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战国末韩非对他们的学说加以总结、综合,集法家之大成。

伦理思想 我国历史上各种道德理论的总称。我国伦理思想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古代伦理思想发端于殷周时期,历经3000多年,形成了形式不一、性质不同的各种学派。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伦理思想,影响最深远,发展最充分、最完备。

五行说 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5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都纳入这五种元素的范畴。

鲁国 周朝的同姓诸侯国之一。姬姓,侯爵。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封其弟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鲁公即鲁侯。周公旦不去赴任,留下来辅佐武王,武王死后辅佐周成王。其子伯禽,即位为鲁公。鲁国先后传25世,经36位国君,历史800余年。国都曲阜,疆域主要在泰山以南。

【阅读链接】

《中庸》的作者究竟是谁,人们争议很大。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名著《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子思在周游过程中被困宋国时作《中庸》。东汉儒学大师郑玄在《目录》中也说《中庸》是孔子的孙子思作的,“以昭明圣祖之德”。清人著名的辨伪学者崔述认为,《中庸》不是子思所作。

后来,研究者根据《史记》所说,并引《荀子·非十二子》中批评思孟学派的言论为旁证,认为《中庸》肯定是子思所作,至于书中类似“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语,则是秦统一后增补的文字。

同类推荐
  • 如何炼就职场达人

    如何炼就职场达人

    在职场或明或暗、或合作或竞争的游戏中,没有旁观者,都是“剧中人”。没有人希望自己在尚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被淘汰出局,那么,在职场激烈的竞争中,谁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 锦囊妙计36

    锦囊妙计36

    这是一部研究传统文化《三十六计·秘本兵法》的作品。作者探讨了三十六计的产生和发展;详解了其内容,阐述了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及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等问题。
  • “悍马”心理学: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悍马”心理学: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

    不管做任何事,记住,先训练一个强大的内心。不依靠任何人给自己幸福,因为任何人的爱对你的人生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生命之源。这爱来了,这爱存在,你很快乐;这爱没了,这爱断了,你会伤感,但绝不要绝望。《悍马心理学(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就是要告诉你,心理强大之路就是一条自我救赎之路,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人能真正帮助你摆脱心理顽疾、构建强大的心理。《悍马心理学(内心强大才是真的强大)》由陈清编著。
  • 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

    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

    如果你有强者的心态和勇气,那么危机只会令你越来越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危机反而可以视为改革与成长的机会,要知道危机与困难只是表象,变革与创新、发展才是实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危机中找到突破口,变压力为动力,让机遇成就自己! 本书告诉你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在本书中,作者阐释了“危机就是良机”的观点,以典型的案例与生动的故事为论据,给危机中的人们以启发。见解独到、分析透彻,旨在让心怀梦想的人能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中顺利着陆,也能在人生之路上超越自己,实现光和影的翔舞本书告诉你如何在金融危机中把握机遇!
  • 我们不穷忙:获得加薪晋职的智慧

    我们不穷忙:获得加薪晋职的智慧

    本书揭示了穷忙一族的内在根源和外在因素,从人生目标、时间管理、工作态度、做事方法等方面,阐释了“忙”的真谛和内在规律,帮助穷忙族摆脱疲于奔命的命运,走出忙碌的误区。轻松自如地驾驭工作和生活,成为一个拥有成功、财富、健康、幸福的高效能人士。
热门推荐
  • 黑灵人皮面具(方白羽中篇系列)

    黑灵人皮面具(方白羽中篇系列)

    “黑灵!”总有人从血腥中惊醒,但也只能恐惧地喊出这两个字,喉咙便被割断!和前门进来的同伴会合后,相信整个李府除了他们,再没有活物,然后六人分头放火,一把大火以后,不会再留任何痕迹。黑灵(比起“一号”来,他更接受这个名字)举着火把来到后堂,猛然一惊,在火光的摇拽下,一个小女孩从暗处现了出来。。。
  • 寂寞江湖

    寂寞江湖

    司马陨玉,一个无忧无虑,备受家人疼爱的女子,却在一夜之间失去了最疼她的八位最亲的亲人,她失去了所有的快乐,为报仇,她独自一人步入江湖,面对江湖中的是是非非,一个柔韧的肩膀撑起一切。也许上苍可怜她,为她寻找了一位可以和她共同面对一切的男子,但是她为了不连累他选择了放弃……
  • 医手遮天:魔君你别跑

    医手遮天:魔君你别跑

    穿越异世大陆,成为人人皆知的废材傻女,前世学习医道的她将会闯出什么样的天地?自幼毁容经脉具断,修炼废材却得一手好医术手拿银针闯天下,偶遇苍龙大陆三皇子就此牵扯出覆水难收的异世情缘。“你真的接受我不后悔?”“是的,不后悔。”“你应该知道我是废材的。”“废材又怎样,携手一生便可,这一生由我来保护你。”说话的男子一脸柔情的抱住面前的染莫唯,嘴角轻起。以后你便是我的人了,谁都不能夺取你!
  • 斗天之九千重劫

    斗天之九千重劫

    在这个修真的世界里,秦战成长于一个不同寻常的武学世家。当有一天,摆脱束缚,他拿着一把竹剑踏上了危机重重的道路。修习逆天功法,被天仇视的他,在无尽劫数的武道之上艰难迈步。不求至尊宝座,不求美人相伴,他孤独的身影穿梭在黑夜白日之中。在这无限重劫,无尽孤寂的习武路上,他立下了誓言。挡在我之武道面前的,无论是什么,资质,敌人,生死,都要被统统击碎。战!战!战!不至尽头,战无止境!
  • 三姐妹的复仇爱恨路

    三姐妹的复仇爱恨路

    最真实的笑容只为你绽放最真挚的情感只为你流露最真诚的爱恋只为遇到你
  • 颠覆韩国娱乐BTS

    颠覆韩国娱乐BTS

    一夜之间成了自己四本命的妹妹,还和大本命睡了一张婴儿保温箱,莫名其妙会了韩语,又有了超强记忆力和超强乐感,还有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能力……上帝派自己来一定是为了拯救自己本命团免受上一世的苦难~抱着这样的想法,女主保护各个上一世解散、退团、遭雪藏遭黑的组合、个人爱豆,并一步一步走到了韩国娱乐的巅峰。主防弹少年团,副EXO,GFriend,少女时代,4minute,BOYFRIEND,BTOB……(开始修文)
  • 仙是怎样炼成的

    仙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经脉大半堵塞的少年,无奈弃武从医。一次机缘巧合下,竟然得到一卷不知名口诀,从此走上了一条和众生不一样的修仙道路!请给大虾投票的朋友在书评里留个言,好让大虾知道是哪些朋友*^_^*
  • 植物:草木是有情感的

    植物:草木是有情感的

    本书内容包括:植物扩张领土之谜、植物防御武器秘密、植物神经系统之谜、植物发光的秘密、植物食虫之谜、植物预报地震之谜、人类离不开的植物、营养丰富的植物等。
  • 汉途

    汉途

    但凡穿越,无不是将历史逆流,用特别的手法去演绎一段生活在历史的朝代却不改变历史的时代。但那种架空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既‘架空’,就应该有新的尝试。我不保证我的尝试会成功,或者是本书扑的一塌糊涂,但是我觉得必须去改变架空,改变传统,在不违反历史潜规则的同时将故事的空间拓宽、改变、发展,那样才能给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尾。比如说,初始的架空历史类小说应该是黄易大师的寻秦,的确风靡一时,成为架空类的祖师。但是想想,如果我们读者看书一看这段故事就知道了历史的结尾,似乎没有什么劲头。所以,我要改变,改变的同时在为自己的大胆祝福。阿门!我可以失败,但是小说的思路一定要无限扩充,读者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 至尊药帝

    至尊药帝

    一代绝世炼药师,因为炼制出天地不容的禁药而遭天谴,穿越到天玄大陆。炼药师,辅助职业而已,治疗伤势,恢复力量,解毒等等,仅此而已,可是,自从君一鸣来到天玄大陆,从此炼药师分为两种。一种是君一鸣,另外一种则是除了君一鸣之外的其他炼药师。谁说炼药师是辅助?千奇百怪的丹药,其中也不缺杀伤力类型的丹药。既然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我就要改变这个世界炼药师的地位,即便是修士,也要臣服于炼药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