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柳永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柳永于987年生于京东西路济州任城县,990年至992年,柳永父柳宜通判全州,按照宋代官制,不许携带家眷前往。柳宜无奈将妻子与儿子柳永带回福建崇安老家,请其继母也就是柳永的继祖母虞氏代养,直到995年才又回到汴京。
所以4至9岁时的柳永是在故里崇安度过其童年时代的,《建宁府志》中录的那首柳永写在崇安中峰寺的《中峰寺》诗,就出于童年柳永之手,也可称之为神童了。
柳永少年时在家乡勤学苦读,希望能传承家业,官至公卿。学成之后,他就到汴京应试,准备大展宏图,在政治上一试身手。
不料,一到光怪陆离的京城,骨子里浪漫风流的年轻才子柳永,就把那政治理想完全抛在了脑后,一天到晚在风月场里潇洒,而且还把他的风流生活写进词里:“近日来,陡把狂心牵系。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
当然,柳永也没有忘记此行考中进士的目标,只是他“自负风流才调”,自信“艺足才高”,“多才多艺善辞赋”,没把考试当回事,以为考中进士、做个状元是唾手可得的事。
不料事与愿违,放榜时柳永竟然名落孙山。他沮丧愤激之余,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鹤冲天》,宣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仁宗初年的再试,考试成绩本已过关,但由于《鹤冲天》词传到禁中等到临轩放榜时,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口实,说柳永政治上不合格,就把他给黜落了,并批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再度的失败,柳永真的有些愤怒了,他干脆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致力于民间新声和词的艺术创作。
官场上的不幸,反倒成全了才子词人柳永,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当时教坊乐工和歌姬每得新腔新调,都请求柳永为之填词,然后才能传世,得到听众的认同。
柳永创作的新声曲子词,有很多是跟教坊乐工、歌妓合作的结果。柳永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
柳永凭借通俗文艺的创作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表明宋代文学的商品化开始萌芽,为后来“职业”地从事通俗文艺创作的书会才人开了先河。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51岁时,柳永才被赐进士出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后来,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成为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
柳永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因此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柳永的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是北宋前期最有成就的词家,著有《乐章集》。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旁注]
通判 我国古代官名。是“通判州事”或“知事通判”的省称。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郡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
汴京 即开封,又称东京、大梁、汴梁,简称汴,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是当时世界最繁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都市。
教坊 我国古代舞乐机构。唐高祖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714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遂不再属太常寺。此后凡祭祀朝会用太常雅乐,岁时宴享则用教坊俗乐。
叶梦得 宋代词人。字少蕴。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西夏 历史上由党项人在我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阅读链接]
柳永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景物风光,另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
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200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150个之多,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
柳词又多用新腔、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