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5000年前,古老的先民们就在闽越地区生息繁衍,创造了可与仰韶又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
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典型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之一,昙石山是一座高出江面20米长形山冈。
昙石山文化遗址几乎是由当时人们丢弃的蛤蜊壳、贝壳、螺壳堆积起来的,有的地方厚约3米,所以又称“贝丘遗址”。昙石山文化遗址规模超过了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昙石山遗址将昙石山文化全面地展示给世人,真实生动地反映出原始社会晚期闽人先祖生产、生活和墓葬的状况。
如发现于一座墓葬中的“中华第一灯”,是一盏陶灯,放在墓主人头顶,类似北京十三陵定陵中的“长明灯”,四五千年前的昙石山人使用如此精美的陶灯,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另一座墓主人为25岁左右的年轻女性,其中左侧颧骨分为上下两部分,下方颧骨块被称为“日本人骨”,就是说后世日本人大部分有这块颧骨。可以证明,日本文化不仅受到我国文化的影响,连日本人种也有可能要追溯到昙石山人。
在遗址殉狗坑旁的夯土祭祀台上,发现了一件原始瓷罐和4件原始瓷器。这些原始瓷器距今3000多年,都施有青绿色釉,是我国最早的上釉技术。
在一座夫妻合葬墓中还发现了11件陶簋,其中一件陶簋口沿造型为全国罕见。
在奴隶陪葬坑中,殉葬的男奴竖立坑中,粗壮的大腿骨和脚趾清晰可辨,显然是被埋时挣扎所致,反映了3000年前奴隶殉葬的残酷。
在这座夫妇合葬墓底下,发现了大小陶釜18件,在这全国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绝无仅有,以此追溯沿江靠海的福州人有爱喝汤的饮食文化。
另外,还发现了大批墓葬和灰坑、壕沟、陶窑等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等文物。
昙石山文化遗址上层为青铜器时代遗存。遗址中的兽骨,经鉴定种属有熊、鹿、犀牛、印度象、叶猴等,由此推测,当时闽江下游流域气温要比现在炎热湿润,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
昙石山文化的先民,主要的生产方式是渔猎,兼事农业、畜牧业及手工劳动。远古时代这里是海湾地带,是海洋和河流的汇合处,昙石山人以捕鱼捞虾、拾采贝壳生物为主,遗址中发现的贝壳有蚬、魁蛤、耳螺、牡蛎、血蚶等,从而证实当时闽江入海口就在昙石山一带。
遗址发现的陶器种类繁多,有最早用于烹饪的鼎,储藏用的罐、壶,洗濯的盆,饮食的碗、盘、簋、豆、钵、杯之类,表明他们已经具备相对稳定的定居聚落特征,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公社生活。
昙石山文化遗存与台湾岛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凤鼻山、圆山、芝山岩等文化遗址存具有诸多共同的特征,证明在数千年前,闽台两地先民就有密切的往来,台湾的文化直接受着昙石山等大陆文化的影响,其中一部分,很可能就是大陆昙石山文化先民横渡台湾海峡而创造的。
[旁注]
半坡遗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
河姆渡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约40000平方米,堆积厚度4米左右,上下叠压着4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6000至7000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
簋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3耳或4耳簋。簋常以偶数出现,如4簋与5鼎相配,6簋与7鼎相配。
鼎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3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
[阅读链接]
以闽江中下游为中心连接闽台两省的昙石山文化,是福建古文化的摇篮和先秦闽族的发源地,它的出现,惊现了不为人知的先秦闽族文化,将福建文明史由原来的3000年向远古大大推进了一步。
2001年,国务院将昙石山文化遗址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