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4100000001

第1章 散文的现代性——在2009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散文进行到今天,应该对有些问题做一些梳理和思考了。

散文是国粹,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不管是老子、庄子、孔子,还是《尚书》《春秋》《史记》,现在推崇的许多国学经典著作,大多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唐宋八大家使散文灿烂起来,明清小品使散文多情起来。“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写作的出现,散文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但是,“五四”到现在,快百年时间了,我们的散文基本上变化不大。散文作家似乎都穿着老北京布鞋在走路,很少有皮鞋、凉鞋、运动鞋等敲击路面。

再看看其他文学体裁,小说的革新最快,几乎每隔数年就有一个新的写法出现,国外的“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存在主义”等等,都像种子一样,被移栽到中国文学的土地上,开出奇异的花朵。有位从事小说创作的行内朋友说,中国当代每个小说家的背后,都可以看到一个外国人的影子。诗歌呢,也风骚气盛,朦胧诗令人眩晕,第三条道路跟随者众多,还有更精彩的写法接踵而至。

当然,散文界的口号也不少,比如“文化散文”“学者散文”“行动散文”“新散文”“小女人散文”“在场主义”等等,但仍然离不开游山玩水,托物言志,钩沉史料,评说时世这些套路,就是说,在写法上没有大的突破,我们的背后无非就是许多年前的朱自清、周作人、徐志摩、林语堂四大金刚,我们缺乏新的座标和出轨气象。

也许有人会指出,XXX的散文就不同凡响,不可否认有极少数探索者在身体力行地进行着散文改革,但像小说家那样奋力突围的群体意识,在散文界并没有形成,这是需要引起朋友们注意的。

是散文这个老人肩上承担的载道意识太重了吗?未必,任何文学形式可以载道,也可以娱乐。国学经典是言理论道的,但明清小品中消遣娱情的成分就很重。像《闲情偶寄》《浮生六记》等散文,让人读起来多开心啊!是散文这个体裁太古老、太落后、如同戏曲一样渐渐失宠了吗?更不对,当今是散文的天下,全国众多的报纸副刊都以散文随笔为主,写的人多,看的人更多,散文已经成为一种真正的大众文体。

可是我们不满足,因为千篇一律的东西太多了,我们渴望阅读中的刺激性与兴奋点,渴望耳目一新的享受。

现在,散文明显的落后于时代,落后于其他文体。

强调散文性的现代性很有必要。

一、题材的现代性

本人曾做过多年的散文编辑,读过数以万计的来稿,有几大类稿子让人厌倦极了,深深感受到做编辑的痛苦。

一类是山水文章。中国是个农耕文明浓厚,田园风光优美,地理广阔丰富的国度,所以自古以来,写高原荒漠、名山大河、乡村小镇、民族风物的文章层出不穷。现在又是经济发达社会,提倡旅游休闲,并且交通便利,哪儿都可以去,连出国也是简单容易的事儿,因此,很多人兴之所至,提笔成文,然而大多是以日记行踪为线,历史资料为梭,编织出锦绣文章,并无多少个人的生命体验,只是人云亦云的重复而已。

第二类是亲情文章。虽然说父母师生、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是永恒的,但学校、家庭、个人的经历与感受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可谓人人都有之,人人都可笔之,很难出新意。而文学创作的求新存异,独特面貌则永远是成败的关键。

第三类是随笔杂感。面对浩瀚的史迹,面对纷繁的社会,面对厚重的文坛,面对种种人生现象,要发些议论太容易了,当前可以说是随笔泛滥,杂感丛生。当然,随笔杂谈也是散文的一种。但我们更期待那些有生活细节,画面质感,闪烁着露珠光泽,打动人心的散文创作了。

这几类作品占了散文创作的大多数,如果是读者,我们就有选择阅读的权利,但做为编辑,还得硬着头皮读完来稿,所以我说这种一种痛苦。

其实,生活的画面非常开阔,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社会场景也在不断更新。

我曾编发过《身份证上的照片》《楼道公约》《生命从指尖消失》《红尘滚滚大头虫》等反映当下现实感受的作品。但这类创作很少。

现在的散文创作容易闲庭信步,自我陶醉,缺乏对当前火热生活的关注,缺乏对工业文明的激情。

读美国作家E·B·怀特的散文《别了,我的至爱》,他把一辆福特汽车写得那么灵动,亲切,可感可爱。怀特的一系列散文观察细致,感觉鲜活,语言风趣,读起来如眼前。梭罗的“瓦尔登湖”比较冷,比较遥远,与世隔绝,怀特也写湖,也到乡间,但富有现世的朝气和生命的温度。对比之下,我更喜欢怀特的入世。

读法国作家罗兰·巴尔特的散文《埃菲尔铁塔》,他把一个工业建筑产品写得那么饱满,丰富,深入,物性与理性融为一体,达到了建筑美学、风景美学,散文美学的高度。

现代性既体现在题材的选择上,还体现在各个层面的开掘上。

二、视角的现代性

德国作家瓦尔特·本雅明说:“写作一篇好散文要经过三个台阶:宛如作曲时的音乐阶段;宛如筑瓦造屋的构建阶段以及宛如织布时的编织阶段。”本雅明是个哲学家评论家,但他写了两本颇有影响的散文《驼背小人》与《单行道》。前者透过童年的视角,描写了柏林这个大都市的种种生活景象,像万花筒般将一个城市立体地凸现在读者面前;后者的意象解析更加奇特,他摆脱了传统的概念思惟,完全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眼光。本雅明说:“买书实际上是拯救一本书。”还说:“书籍和妓女都能被带上床。”“书籍和妓女都有各自的男人,这些男人以她们为生,同时也骚扰她们。就书籍而言,这样的男人是批评家。”

有的作家在动笔前,先要找到这个素材的音乐感,确实它的基调和旋律。我认识的一位摄影家写散文,总是充满横切的画面感。日本的大画家东山魁夷散文也写得很棒,作品中带着强烈的色彩感和细节刻划。

有时候一个独特视角,可以激活一个普通的素材,写出成功作品。比如说写动物,怀特有一本《夏洛的网》,就不同凡响。怀特还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一头猪的死》,他把自己喂得那头猪描写的跟家里人一样,充满关爱和忧伤,是一种紧贴人心的散文。

视角取决于思惟。现在的散文创作,传统思惟和概念思惟仍然很严重,异想天开不够。做人要规矩,作文则要放荡、出格、另类。

人常说:看问题不能用老眼光。要打破思惟的定势,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

三、结构的现代性

在建筑业中,结构和造型有时候起关键作用。或许你用的材料很一般,工价也不贵,但样式有特色,仍然销售的很快。

小说创作讲究结构,散文则很少提这个词,这是没有道理的。好像散文只适合短小的篇幅,单一的叙事、抒情、论说,这是画地为牢的做法。其实,散文也可以宏大起来。在我国文坛上,中篇散文、长篇散文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出版物中,多数是散文集,是五谷杂粮的汇聚组合,有气度、有份量的“大作”则极少。偶尔有那么几本,也是小河淌水一样的泛泛流过。

有时候欣赏其它艺术品种,那种结构意识让我感叹不已。

陕西有个青年国画家叫白霜亮,他的山水画中充满了风的痕迹,那些花草、树叶、山林、溪水全都呈现着微风吹拂的样子,别有动感。

有一次在珠海看俄罗斯歌舞剧团的演出,小小的舞台上,竟然立体地呈现出了大工业的各种劳动场面,强烈地音乐舞蹈火热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电视直播中看到和听到谭盾的音乐作品《地图》,大开眼界。谭盾把舞台放在了凤凰城下的沱江岸边,让西洋乐器大提琴的演奏,山间农民敲击石子儿的节奏,村姑哼唱民歌的声音同场出现,将各种原始的音乐因素集合起来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别有味道。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有一部中篇散文作品,题目叫《看不见的城市》,其中有叙述,有描写,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轮流出现,表现出了一个锥体的各个层面,谌称结构佳作。

其实,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手法上表现上最先锋最新潮的首先是美术、然后是音乐、建筑等,文学则最滞后。而文学中呢,又是散文最滞后。

艺术的基因是相通的,多欣赏一些其它门类的新作,对提高散文结构的现代性会很有启发和帮助。

四、语言的现代性

有时候读一些老作家的新作,虽然也写的是当前的生活,可为什么仍然有一股陈旧感呢,究其原因,就在于语言系统的老化。

“五四”开辟了白话文的源头,但也在不断进化中,从民国语言,到解放后的革命语言、文革语言、改革开放语言、网络语言,新的词语和造句方式像新鲜的血液,注入了古老的语言肌体。

要反映新时代的生活,就得运用现代语言。

这么多年来,中国文学的语言标准也比较混乱。

有人偏爱文白夹杂,像半生不熟的米饭,营养丢失。

有人喜欢油嘴滑舌,像炒菜放多了油料,让人反胃。

有人推崇方言土语,像当街煎炸的臭豆腐,一股怪味。

有人则欧化抽象甚至有外语缠裹其中,像锅里的沙子没淘尽,时不时跳出来嘣牙儿。

真正的散文好语言应该是纯正优美,生动晓畅,丰富形象的现代汉语。

在所有的文学种类中,散文是最讲究语言的。

从过去的科举到如今的高考,作文要求基本上以散文体裁为主。国文教科书中学习的范例,也是以散文为多。这是因为从宫廷文本到民间信函,散文是全民通用的文体。它应该带有公共性,可学习性,可掌握运用性。

所以,建立、完善、丰富汉语体系,是散文作家的责任。

当然,作家的风格多种多样,语言表现各有特色。

不过,能称之为文体大家的人很少。像孙犁的简洁深刻,汪曾祺的典雅有味已经属于稀世珍宝。

我们期待更有现代意义的语言大师出现。

2009年8月28日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同类推荐
  •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闻一多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闻一多作品集》本书分为红烛、李白篇、雨夜篇等部分。
  • 旁观集

    旁观集

    “三十年集”系列丛书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跃在学术界和文化领域的著名学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大多出生于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对于他们而言,过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 古燕新声

    古燕新声

    本书收录了近十年在固原一中就读的学生作品,分为初中部分和高中部分。
  • 晚风吹动一弯月

    晚风吹动一弯月

    书中收录的诗,尽量的求自然、朴实、通俗、易懂,不玩弄深奥,只当百姓,不拿官架子,不做假洋鬼子,不装神弄鬼,不吓人,也不食古不化。
  • 你不必完美

    你不必完美

    活着是为了追求什么?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怎样的一生才不后悔?几乎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在心底叩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既要了解社会,更需认识自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标准答案永远只存于自己心中。涉江而过,芙蓉千朵。生命厚重漫长,却又似浮光掠影。在缤纷迷离的光影交错中,你望见自己的倒影了吗?打开《新语文课外读本:你不必完美》,看看那些名家们是如何看待时间与生命、思索自我与人生吧。
热门推荐
  • 串串生香:最强农家女

    串串生香:最强农家女

    姜小沫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叫翎国的地方,家徒四壁也就算了,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最重要的是她还有两个幼弟要养。没银子,没地,穷,穷,穷,面朝大山都是土,背对破屋,她只能干回老本行——卖烤串!自此开启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可创业之路异常艰辛,免不了被人妒忌,各种陷害,各种打压,还好女主有男主帮助和各路男神助攻,这才开启了“姜家烤串”的一代传奇之路。什么?你想知道男主是谁?“烤串西施”最后情系何处?赚到了多少银子?各路男神的最终CP?那就来看文吧……
  • 无限微光

    无限微光

    科技?玄幻?修真?无限流?各种流派有机结合,结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公元1977年,M国向外太空发射了一艘记载了人类文明以及太阳系各个行星图片的无人太空探测器,在一千年以后的公元2969年,这艘太空探测器被一个极其具有侵略性的五级文明外星种族发现,身为准四级文明的地球人类将会如何面临这场灾难?待看主角如何完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何在异世界称雄,如何解决这场危机!一切尽在本书当中,敬请期待!
  • 平台纪略

    平台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风萧萧叶飘飘

    江风萧萧叶飘飘

    金叶是被收养的弃婴,因为家中孩子较多,最小的弟弟又身患重病,生活很是拮据。为了给小弟治病、维持基本的生活,金叶不得不勤工俭学,而且是身兼数职。江萧瀚,大财阀的唯一继承人,为了躲避父亲的再婚从美国转回金陵学院继续念医科。两个不同阶层的年轻人,因为金叶的一次谎言,而产生纠葛,从此摩擦不断,欢乐不断,这中间又夹杂着辛酸和泪水。此文描写出了年轻人的爱情、亲情、友情,展现了他们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不同的观点下所产生的不同人生轨迹。
  • 逆天的守候

    逆天的守候

    一个首领,一个大陆掌控者,控世乱斗,试问谁能称王?两块玉佩,两个人,一个女子,为他掉落青丝三千,孤独守候!三大族群,明争暗斗,以其血溅轩辕!逆天夺命!控世之巅,控世!梦天:“此命!需终结!你怎敢不看?”
  • 吴世勋终有一天会相见

    吴世勋终有一天会相见

    一次奇妙的穿越,叶童遇见了吴世勋。一次一次的,是离去还是留下。她该何去何从?
  • 恋物微物语

    恋物微物语

    我是个有故事的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有故事的人。但有人觉得,他的故事有些独特,有独一无二的意思。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独特的,各有各的悲欢离合。
  • 楚楚可人:皇后好不乖

    楚楚可人:皇后好不乖

    一个生在古代却不被束缚的万能女主,其中原因种种,命运冥冥之中造就了一个人的医生。。。
  • 记忆里笑着说再见

    记忆里笑着说再见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本锁着的日记,写时单调乏味,读时感慨满满。青春里的对错才会泾渭分明,到了人生里,这些对错却难解难分。你可愿意细细品品吗?你也有故事里的这些朋友吧!还有完本《重生追美男》和刚开的《再婚攻略,娇妻有毒!》,欢迎来看!
  • tfboys穿越时空的旅行

    tfboys穿越时空的旅行

    穿越,一个很多人都向往的词,当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一下子便不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