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贵族的贴身侍女
此坐俑出土于孝文帝窦皇后陵丛葬坑。女俑眉目清秀,发分两颞(niè,头颅两侧靠近耳朵部位),至颈后收束为长垂髻,绾结肩际,梳理明晰,身穿三层衣,中、内衣皆为白色红领,曲领高厚,中衣袖多褶。两手在袖管内相抱置于腹际,双膝着地,脚掌向上,双趾内向交趾,臀压脚掌上,呈跽坐姿。
我国古代的“坐”姿和现代人们所见的坐姿不一样。自史前至魏晋时代,人们的生活习俗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称之为“坐”。在河南郑州二里岗商代前期的遗存中,就已发现有呈这种坐姿的陶俑。此外,安阳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也证明至少在殷商时期就已有此坐姿了。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的鎏金铜“长信宫灯”呈跽坐状的掌灯人,则说明这种坐姿在汉代宫廷里是一种标准坐姿。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鸿门宴时,就是通过对刘邦、项羽等人物坐姿变化的细节描述,来反映人物的心理变化。南北朝以来,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融合,所谓胡床等高脚家具出现,生活习俗逐渐与古代不同。到后来高脚椅子的出现,这种坐姿就渐渐少见了。
汉代初期帝陵的随葬坑中与王公大臣墓葬中,多见这种坐姿女俑。这是因为,在汉代有一个专门给皇室制作葬具以及陪葬陶俑等明器的机构叫“东园”,那里所做的明器叫“东园秘器”。有时皇帝还将东园制作的明器赐予已故的贵戚、大臣以示恩宠,“东园”所作的陶俑,是由当时最优秀的工匠塑造而成,代表了汉代陶俑制作的最高水平,具体表现在对“形”和“神”的追求上。其中对神韵的追求,则体现了当时人们对陶俑塑造所要求的最高境界。这一时期的陶俑,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刻画内在精神,以形似求神似。工匠们依照生活经验,通过对形体以及面部的不同处理,使人物的年龄、表情、性格呈现出不同形态,使之“面如生人”,从而达到“事死如事生”的目的。
这件女坐俑面庞清秀俊雅,表情温顺娴雅,体态端庄大方,加以艳丽的衣饰,典型地刻画出了王公贵族家中侍女的风貌。可以说这是汉陵园侍女坐俑的标准造型,同时也是汉代陶俑艺术中神形兼备的一个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