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不如从命的官宦家臣
灰陶质,模制成型。该俑头发中分,发丝清晰,以巾自额前向后裹发,巾带系于颌下;眉聚于额,双目微睁而低垂,嘴微抿而带笑意,双臂平伸,掌心向上,肘部微屈,作持物递送状。身穿二重长衣,外衣竖领、右衽,通身绘红彩。整件陶俑刻画出一位官吏家中小心谨慎、谦卑恭敬、忠于职守的侍者形象。
陶制品一般是在窑内烧制成的,温度在850—1000℃之间。制陶用的陶土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天然泥土,有红土、黑土和沉积土等单一黏土,其可塑性强、具有一定的黏性。但是这些黏土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太容易成型,烧制过程中会出现变形,甚至开裂。到西汉时,随着制陶工艺的发展,工匠们对陶土的性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了调节陶土的成型性能和陶坯的耐热急变性能,防止陶坯在高温焙烧时开裂、变形,在陶泥中添加了沙子、稻壳、贝壳屑等,这类加入物称为羼(chàn,搀杂)和料,这一改变是制陶工艺上的一个创举。
俑的面部表情善良温和,端庄谨慎,形体比例协调,人物形态生动有趣,富于活力。从这件俑的整体造型可以看到汉代工匠在表现人物的神情、服饰及姿态等方面娴熟的雕塑技巧。人物的雕塑手法采用了线刻、线雕、圆雕等制作工艺,古拙秀美的时代特点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俑作为一种随葬品,是古人丧葬观念的产物,直接反映着当时的丧葬礼仪制度和丧葬习俗。生活所需,一应俱全,大量的服务于墓主人生活的家内奴仆俑的出现,是两汉时期随葬俑的突出特点。《荀子礼论》说:“丧礼者,如生者侍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这是古人厚葬观念形成的主要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