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7200000005

第5章 成人的心理特征(1)

“成人”(Adult)这个名词,与“青春期”一样,都源自拉丁语的动词adolescere,意思为“成长到成熟”。但“成人”是来自adul-tus的过去分词,意思为“已经成长到完全的大小与强壮的程度”,也就是“已经成熟了”。所以成人是一个“已经成长完成的个体”可以拥有成人的社会地位。

一个人从成人直到死亡,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生理与心理上都在某些可预期的时候发生了不少变化。这与儿童期或青春期没有什么区别。习惯上,都把成年期再分成几个时期,每个细分的时期均各有其特殊的生理与心理特征,也各有种种适应的问题。

第一节 成年期的心理特征

成人心理学专家习惯于把成人期分为成年期前期、成年期中期与成年期后期。

一、成年期前期的心理特征

成年期前期从法定成年开始,直到40岁(历时约20年)。

成年期前期是一个必须对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社会期望取得适应的时期,青年人被期待扮演一些新的角色,如配偶、父母、谋生者;也被期望要发展为适当角色的新态度、新兴趣、新价值观念所吸引。

在高中毕业后就结束学校教育的青少年,当他们尚未达到成人法定年龄时,即已开始适应成人的角色。高中毕业以后,仍然继续受教育的青年,往往在超过法定年龄后,才开始学习新的适应。

由于成年期前期有某些重要的适应活动必须完成,所以在人的历程上,它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征。

(一)成年期前期是生理、心理已经成熟的时期

成年期就是生理、心理的成熟时期。其主要标志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大脑的成熟、智慧的成熟,大脑皮层的结构和机能已达完善,多种条件反射系统相对稳定。其次是各部位的器官成熟,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同时,认知、语言、情绪的发展,人格和世界观的形成等方面也逐步成熟。成人对自己和别人以及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个性色彩较浓,爱好思索,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对社会的职责,能独立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成人生理、心理的成熟,思维方式和性格习惯等方面都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固定性,并且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这种固定性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决定了成人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都有独特之处。

(二)成年期前期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时期

儿童期与青春期被称为“成长期”,成年期则被称为“稳定下来的时期”。因为年轻人开始要执行新的成人角色,如扮演谋生者与父母亲,为了忠于这些职责,生活各方面就必须维持一个固定的行为模式。不再经验新的角色,而固执其儿童期与青春期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当行为模式稳定以后,就终身保持不变。在中年或老年时,若有改变的必要,也是非常困难的,并会使其感情受到极大的困扰。

成人大约在35岁左右,便已建立了固定的生活模式,以后很少再有改变。有些成年人建立生活模式的时间并不很长,他们一旦成熟了就结婚,把生活建立于其所从事的事业,并在某一单位或地区定居。

这种固定生活模式的建立,日后可能是满意的,也可能是不满意的。假如固定生活模式的建立基于强烈的意愿、兴趣与足够的能力,将来就可能很好,也可能很快乐。相对的,若是基于要满足父母对他的期望,或是只为满足自我的欲望,而轻率地做了抉择,那么将来若有更好的机会来临,将会使他望之兴叹,或遗憾万分。

(三)成年期前期是一个情绪紧张的时期

成年人虽然想要发现一个立足点,以确信自己的存在,但其情感很可能会在发现的过程中饱受困扰。比如,在决定其终身事业、永久伴侣和住所时,他们可能一直都在迟疑不决,在一种解决方法失败之后,又极有可能另寻其他满意的解决渠道。成年期前期所面临的问题比以前多得多,解决问题的技巧也不如后来熟练。但必须在30岁出头或35岁时,就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减轻情绪的紧张,从而获得稳定与安宁。

然而,假如一个人的欲望与需求太高,而成就太差,就可能成为一个爬不到顶峰的“登山者”。他希望尽其所能到达所追求的社会地位与职业水准,却一直陷于重重的压力中,最后很可能导致情感的崩溃,而发生心理失常或心身不平衡的问题。

即使适应性最强的人,假如他发现生活的文化环境不适合他,他是不会快乐的。因为他要时时被迫去从事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不相符的事,而一直感到挫折甚至憎恨,于是情绪就变得很紧张。

紧张的情感往往会表现出忧虑。其忧虑主要是,依其所面临的适应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处理的成败与否而定。例如,对金钱问题的忧虑,在二三十岁时最严重,因为这时候的成人家庭经济问题最为严重。与此同时,在二十几岁时,成人最忧虑的还有求偶的问题,如仪表、性道德,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等。而30岁以后所忧虑的问题就集中在健康状况、事业成就、与职业的安全感上。但是,在将近中年的时期,婚姻方面的摩擦与家庭关系等问题便慢慢地开始出现。虽然在每一个年龄段,每个人所忧虑的问题不尽相同,但却都是可以预知一个大概,因为这些忧虑都是来自现在的成年人所共有的适应问题。

在25岁左右,生理的灵活度达到最高峰。以后,就逐渐缓慢。40岁或45岁后,下降的速率就更快了。这也就是表示,成年人在这个时期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最多、最困难的适应问题。

二、中年期的心理特征

第二个时期(即成年期中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年期(middleage)”,始于40岁,止于60岁,属于另一个20年的生命历程。虽然,失去生殖能力所伴随发生的生理变化始于40岁,但生殖能力真正的丧失,常延长到四十几岁或五十几岁。这些变化,显示生理与心理状态的衰退。最初不容易察觉出来,变化只集中在生理方面。然而,一般情形,在60岁时,这些退化现象就已相当明显,所以,60岁被用来当作中年期的终止界限。

(一)中年期是一个可怕的时期

中年期是人生中最可怕的时期,它仅次于老年期。中年人往往不承认自己已入中年,除非年历上的岁数与镜中的相貌,强迫他去相信。德斯蒙德(Desmond)曾说:“美国人都很怨恨变成中年人,也对此而感到悲伤与恐惧。”

对妇女来说,进入中年期不仅丧失了生殖力,也失去了女性的魅力,中年妇女因此而唯恐其他年轻的女子会夺去她丈夫的爱。此外,妇女还会感到丧失了女性的职务,失去母亲与妻子的职责。丈夫因事业而必须离家时,更会加剧她的这些感觉。家庭变成空虚寂寞的巢,使她们变得愈来愈孤单,愈来愈忧愁。如果她发现自己的母亲与同性朋友,都在忍受这种痛苦,她就会更担心中年的来临。

对男性来说,中年意味着生理与性能力的减退,感到老化的征象,将使他觉得他的工作保不住,并怀疑自己丧失了对女人的吸引力。为了向自己保证这些猜疑是不正确的,于是,自负心就促使他向人炫耀,表示他仍然和年轻时一样,有承担事务的能力,也有吸引女性的魅力。这使得许多中年人不顾健康是否允许,而去参加那些足以威胁健康的剧烈运动,这也是为什么中年人往往会误入歧途的原因。

为什么一般人会对中年产生恐惧呢?这是因为对中年缺少认识与准备。成年人对中年的恐慌,正如孩子的父母对子女青春期的生理与行为变化感到恐慌一样。如果事先能有所认识与准备,在这两种情形中,都不至于那么恐慌。

(二)中年期是一个再适应的时期

每个人迟早都必须对中年期的生理变化做新的适应。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脚步愈来愈迂缓时,就应该将年轻的行为模式做根本的修改。这些修改有的开始于中年期前期,有的则来得较迟,但无论如何,当身体变化加深以后,总得修改原有的行为模式。

适应新的角色比适应身体上的变化更难。对男性来说,他必须适应即将退休的生活,以及身体上因工作情况的需要所发生的改变;而女性可能要从职业妇女变成家庭主妇,或是从家庭的中心地位变成孤单的状况,对这些变化都必须有新的适应。

由于角色有了改变,尤其是在50岁左右,个人必须从其他方面获得补偿,借以弥补已经丧失的角色。所以,其他角色的活动开始增加,或是发展新的角色来取代原有的。中年期,可能发生改变的角色是:父母、职业、配偶(由于某一方的死亡或离婚)俱乐部委员及婚姻生活中“性”的角色。为了这些角色,或是实践这些逐渐被忽略的角色,其他方面的活动就渐趋增加,例如:委员会的委员活动与公民活动增多,家庭关系扩张,友谊增广,教会活动、家务、嗜好的增加等。

适应角色的变化是相当困难的。尤其要在一段时间内,从扮演某一个特定的新角色中获得满足,更不容易。因此,中年期必须在适应方面有相当的可塑性,才能改变其原有的角色,也就是说,中年人不仅要有强烈的意志打破旧有的习惯,并学习新的活动,使这些新的活动能打发时间与消磨精力,还要让自己因而获得以往的满足感。

对一种角色扮演得相当成功的,往往会变得很固执,而妨碍新角色的适应。以往扮演的角色有限的,其可塑性就比较小;相反的,扮演多种角色,并能从其中获得满足的人,可塑性就比较大。扮演的角色太有限的人,不容易转移到其他新的角色。一个人必须把旧的感情转移到新的角色,对新的角色才能适应得很好。

在现代社会里,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其应有的角色,而中年人的地位最高,声誉最好。目前由于我们对中年期所知不多,对中年人的能力与机会又有许多误解,所以,传统的种种观念仍深深地影响着社会与个人对中年的态度。这使得中年人的适应更加困难。

(三)中年期是一个有成就的时期

人生历程中,中年期是成就的高峰期,享受着多年来的准备与努力的工作成果。维纳(Werner)曾说:“一个人到40岁时,有了教育与人际关系的基础,对种种社会关系,已有健全的价值观念与判断力……他们有经济基础与社会地位,对将来有明确的看法,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也看得很透彻。假如有这些成就,又能有健康的身心,那么,生命真正的开始,就的确是在40岁。”

生命成就的高峰期是40岁,这不单指经济与社会地位的成就,也包括了权威与声望的成就。一般说来,人大约在40岁与50岁之间到达成就的高峰期,以后就坐享其成。直到60岁出头时,才被认为“太老了”,并以年轻人来取代他的职位。

每个人成就的高峰期,依其创业的内容、性质、开始创业的年龄,及其他种种因素来决定高峰期的年龄。中年期,各行业的良好创业率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开始逐渐消退。性质特别优异的创业,不但较早消逝,而且较快。工程师及技术员,在40岁左右,成就达到高峰期,以后快速消退,直到60岁左右为止。心理学家的学术活动,在30岁到40岁几年间,出版物最多,到50岁时,就减少了,60多岁时的出版量只有年轻时的1/2。

一般员工,不管声望与成就如何,收入最多的是在中年期,以后就慢慢减少。在收入的顶峰期,受教育最高的收入最多。在成年早期,高中毕业生比大学毕业生赚的钱多,但中年期——即赚钱的顶峰期,大学毕业生就比高中毕业生赚得多。

商业界、企业界、与社会组织等的领导地位,依每个人的发展程度而定。大部分组织,尤其是成立较久的,所选出来的领导者通常是五十几岁的中年人。也就是达到最高发展期,最受人赞赏的时期。这表示发展最高的、最受人赞誉的时间,大约有15年左右。

政府的领导者、大使、将官、最高法院法官,都要到60岁左右才能当得上。领导地位为什么比事业的发展较迟呢?因为成立较久、较保守的组织所需要的领导者,往往是事业已有发展、德高望重的人物,在社会关系上必须受到别人的尊敬。里曼(Lehman)曾说:“一个人事业成就的独创力,比领导能力与声望等社交技巧表现得较早。作为伟人与有名望的人,并不在于他自己的领悟力,而是在于社会对他的认识。”

三、老年期的心理特征

第三个细分的时期为成年期后期,也就是衰老期,即一般所谓的老年期。开始于中年期结束时(60岁),有的短于20年。但是,由于现在的人,不管男、女,寿命均比以前的人长,所以和以前比较,老年期的人为数愈来愈多。

(一)老年期是身心逐渐衰弱的时期

起初,生理与心智能力的衰竭很轻微,过去的经验也还能弥补衰竭的不足。年纪渐渐增大后,能力、精力与反应速度都会下降,但其日益熟练的技巧仍可以补其不足。例如,驾车方面,反应速度较慢,固然容易引起意外,但老年人可以不开快车,不冒险,情况不适就不开车,如此,就能弥补反应慢的缺点。照此看来,老年人的衰弱现象进行得很慢,是渐进的,又有其他补偿的方式,我们称该阶段的老年期为“衰老期”(Senescence)。每个人变衰老的年纪不同,可能是五十几岁,或六十几岁,有些人甚至到将近70岁才表现出来。衰老年纪的不同,完全依生理与心智衰弱的速率而定。

所谓的老耄(Senility)是表示其生理机能几乎瓦解,心智也有崩溃的现象。假如老年人有怪癖、漫不经心、做事轻率、畏缩、适应很差,就被称为老耄。有的人可能在五十几岁就发生这些现象,有的人根本不发生,因为他在死亡之前,身心都还相当健全。老年人多数是变衰老,变成老耄的很少。一般情形,衰老的比老耄的适应较差,因为前者对自己的失误可以意识到,但却无可奈何,后者由于心智都崩溃了,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有多么大,所以,反而不会有适应的困难。

衰弱有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因素。就身体而言:组织间质包括纤维与组织间液。这些主司营养输送、废物排泄。如果它们因年纪增大而发生构造上的变化,就会导致功能之障碍使细胞营养欠佳,因此而发生细胞的变性(degeneration)。

随年岁增大而发生的细胞变化,并非源于特殊疾病,而是变化过程的必然结果。这些变化的方式有许多种,最重要的是:细胞分裂、生长与修补的迟缓;组织的氧化作用迟缓,新陈代谢之速度减慢;细胞萎缩、变性、色素增加,脂肪增多;组织弹性渐减,弹性组织变性;神经系统渐进性地萎缩与变性,而维持内在的细胞与组织之平衡机构普遍地失灵等。

因为细胞质内钙、铁、胶状物之堆积,使细胞对营养及废物的渗透力降低,老化的过程因之加速。正如库底斯曾说:“老化是一个生物现象的过程,它使个体易于得病。”组织衰老,便成为某些疾病的温床,癌症之容易发生,即是证明。

(二)老年期是心理不断老化的时期

心理的老化不一定和身体的老化作用平行。其发生的迟早,依个人心理能力的运用而定。派克(Parker)曾说:

“测定心理老化的标准,不仅是能力方面,它包括早年到成熟期,个体所运用的种种发展项目,如学习的欲望、欣赏、享受满足与愉快的能力,兴趣的广泛性,以及努力工作的意志等等。”

对自己、他人、工作、及生命的不良态度,其作用就和脑部组织变化的作用一样,会导致个体老耄状态。一个人在退休以后,如果没有发展什么兴趣,很可能就会变得忧愁、精神不振。身体与心智也就急剧地走下坡路,最后,很快地步向死亡之门。老年的精神疾病患者,有一半是导源于心理因素,而不是由于脑部疾病所致的机能失常。

对老年角色适应较好的,衰老较慢;相反的,就很快变老。日常生活的压力,的确会影响一个人的衰弱速率。身体的老化如果再加上心理的,就会使衰弱的老化速度加快,而加速老化的过程。正如海维格斯特(Havigurst)与阿布莱西特(Albrecht)所说的:“老年期的表现,看其生理状况与生活模式而定。”

在衰老的发展上,个体的“动机”也占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新事物的动机,不追求仪表、态度、生活模式的翻新,他将比其他同年纪、而有强烈求新动机的人较快衰老。一个人在退休、卸下家务以后,有了更多的闲暇,这种情形常常会使人们产生厌烦的心情,而减低求新的动机。

就身心的发展来说,一个人的实际表现与其潜能的差距,主要在于动机的有无。为什么身体不能充分发挥其潜能呢?史第尔(Still)对此方面曾做以下的解释:“理由很清楚,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差,而是他们未能把生命尽量的利用。如何防止这种失败的发生,是我们当前社会最富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三)老年期是社会角色急剧变化的时期

和中年人一样,老年人也需要习惯新角色。不管哪一个年纪,一个人在社会群中所占的角色如何,主要不是由其能力来决定,而是看社会对人的态度以及给他的机会如何而定。如果社会对老年人有良好的态度,老年人的角色就比较富有权威与声望。相反的,如果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不好,老年人就难获得很好的角色,纵使有的话,声望也不高,而且没有什么权威。老年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与所担当的角色,受到他们人数多寡的影响。数目较少,他们就享有较高的声望,反之,则较低。

不同社会群体对老年人的看法都不同,对待方式也各异。然而,老年期是处于“负债阶段”——即这个阶段的人被认为无用,是家庭的一个累赘,每一个社会群体对他们的态度与反应往往差不了多少。

老年人在社会上所承担的角色,并不是取决于社会的文明状况,而是多年以来的生活模式与习惯。例如:以战士为主的社会,老年人无用武之地;若是以追求和平为宗旨的,老年人就较能被器重。这种情形在文明或原始部落均相同。社会群体的经济状况,也是决定群体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及其角色的重要因素。只要经济状况良好,任何人均可以大方地将他的所有财物与没有生产能力的老年人共享。

当代,最受重视的是个人的工作效率、力量、速度与风范,因此,老年人就被看成没有用处。也因为他们不能在种种受重视的岗位与年轻人竞争,所以社会对他们的态度就欠佳。

在社交活动方面,老年人的角色也和经济生活方面一样,会渐渐衰退。他们所担当的角色愈来愈少,即使他可以承担的角色,也与以前不一样。虽然这些变化与个人的喜好有关,但主要的原因仍是社会的压力。

老年期的角色不仅变化很大,也改变得很突然。年轻时,角色的改变通常较缓慢。例如,在求婚期,男女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准备承担配偶的角色。在怀孕期间,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做父母。而老年期的退休,虽然是可以预见的,却很少有所准备,很可能在昨天仍是劳动者的某一个人,今天会突然地退休下来。

社会总对老年人有种种不良的态度,因而使他们很少有机会担当富有声望与尊严的角色。对那些富有声望的角色,他们必须和年轻人竞争,竞争的结果又总是失败,所以,老年人就不得不拾起年轻人不重视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要生活得很快乐,全社会必须形成敬老尊贤的风气。

(四)老年期是充满返老还童愿望的时期

老年期是人生历程接近尾声的时期。它渐渐远离早期有价值的时期,即充满光彩与有作为的人生阶段。在这“远离”中,个人对其往事,总是充满遗憾,极欲仍生活在从前,对将来则不予理会。

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欲望,想尽量抓住青春。发现老化的征象出现,就渴求返老还童。古时候有许多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如炼丹术、不老药、巫术、魔法等。后来,更有一些人到处寻访“青春之泉”,相信那泉具有无限大的魔力,可以使老年人变为青年与少女。

现在,这种消除老化的工作,则由科学来承担。因为性荷尔蒙的缺乏,会加速老化的进行,所以,现在就想用性荷尔蒙治疗法,以使老人返老还童。目前,已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已经老化的人是不可能再返老还童的。然而,应用性荷尔蒙确实可以使一个人有更好的健康状况与活力,如此,可以减慢老化的速度。

到现在为止,事实证明了我们所能着手的只是针对引起老化的各种原因,采取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改善个人的健康与生活习惯。正如卡尔曼(Kallman)与山得(Sander)所说的:“在遗传天赋的可变范围内,人的寿命可因外在的因素来使之增长或缩短,并能增加或减少其潜能的发挥效率;然而,就现代的科学能力,仍无法把人类的寿命增长到目前所知的生命界限之外。”

第二节 成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现象是极其复杂的,但总的来说可分为一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类。心理学上所说的“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典型的比较稳定的心理过程的特点。人的个性主要包括兴趣、习惯、智能、气质和性格五个方面,其中性格是个性的核心。人的个性是各不相同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素质不同,社会经历不同,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不同,所受的教育和兴趣爱好不同,因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

个性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个性的一般概念,二是个性倾向性,三是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性的一般概念

(一)个性的定义

个性是指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带有一定倾向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都有知、情、意等心理过程,这是人的共性。但是,这些共性表现在每一个人身上时,却各有特色。例如有的人情感强烈,有的人情感淡漠;有的勇敢,有的怯懦;有的聪明机智,有的愚昧呆笨;有的开朗活泼,有的内向稳健等,都是个性的表现。这些外部表现的内心活动的总和就是个性。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话正是对个性多样性的一个简明的概括。《水浒》作者写的梁山泊一百零八将,就是对一百零八个人的个性的具体描述。

(二)个性的结构

个性结构的理论,在西方派别很多,比较出名的是弗洛伊德的结构动力论和卢特哈克的“人格层”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把个性结构分成三个部分。一部分是“伊特”,蕴藏着人们的本能冲动,以无意识的非理性冲动为特征,按照快乐的原则操作,不顾后果,寻求即刻的满足。第二部分是“自我”。它在现实的需要与“伊特”的非理性需要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它按照唯实原则操作,为了在以后或更合适的时间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因此,它往往推迟不合适的即刻的满足。第三部分是超我。它是社会上、尤其是受父母的教化和社会道德准则影响,所形成的良心和理想的自我,并对自我进行监督和编制。总之,在个性结构中,“伊特”完全在无意识之中,“自我”则在无意识和有意识的关系之中,而超我则和意识起同样的作用,它保持着一个人的个性标准。

卢特哈克认为人格的发展是由多层次逐渐叠积而成的。低级的生理、心理机能和低级情绪状态属于低级层次;清醒的意识状态和它的最高表现,如自信心、责任感等人的理性行为属于高级心理层次。这两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低级层好比基础,高级心理层好比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虽然由基础产生,但是反过来,上层建筑,也就是人性层,却发挥着指导和控制低级层盲目冲动行为的作用。

以上两种理论,虽然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对从某一个侧面理解人的个性有所帮助,但从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观点上看,都有比较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和生物学观点,不适当地强调和渲染了人的自然性、生物性的一面,忽视了人的个性的社会实质。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做具体分析,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我国心理学界,多数专家认为个性结构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是个性倾向性,也就是说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总的趋势、总的倾向。例如,有的人爱唱歌,有的爱跳舞;有的人喜欢打球,有的人乐于读书;有的人倾向作恶,有的人倾向行善;有的爱好文学,有的爱好数学等。这种倾向主要表现为需要、动机、兴趣、生活目标等。

其次是心理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一个人在心理过程方面,也总是与他人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再次是个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它表明着个体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它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又反过来影响着心理过程的进行。例如:好的观察力是在知觉过程中(即在不断的过程中)形成的,但它一旦形成之后,反过来又会提高知觉的质量。勇敢的品质是在意志过程中(即为了达到目的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的,但反过来又会影响意志品质。

最后是心理状态,即当前发生的人的心理活动水平。起码的水平就是人们觉醒的水平,也表现为人遇到紧急状况时所产生的应急状态。心理状态好比心理活动的景,一切心理活动都发生在它的上面。因此,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人的心理活动就有所不同。

总之,人的个性结构包括以上四种成分。需要注意的是人的个性绝不是四种成分简单的机械的集合,而是有机的结合,是整体结构。这四种成分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这多少有点近似于房屋建筑,虽然建筑材料只有几种,但建筑成的房屋却多种多样。

同类推荐
  • 数学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数学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龙舞和狮舞(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狮舞和龙舞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狮舞素描;民间狮舞起源;狮舞的流派;各地狮舞;龙舞素描等。
  • 沟通能力训练教程

    沟通能力训练教程

    本书介绍了沟通能力结构与内涵、沟通主体意识、沟通思维方式、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表达,以口头、书面、肢体语言在沟通中的作用等。
  • 企业概论

    企业概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党和政府西部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对地处西部地区的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效益均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只有抓住机遇,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不负历史使命,也才能取得自身更大的发展。
  •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牛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跟姐穿回古代

    跟姐穿回古代

    玖月,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杀手,就因为训练他的老大看上了她的异能杀了他全家独留其弟威胁她办事,因为她有异心被老大发现派人杀她与她的弟弟,因其弟死,无生的念头被打成刺猬,本以为死定时又无顾穿越到了一个玄幻的古代,穿越也就得了,还穿成了一只婴儿小猫,这让她情何以堪啊。
  • 当魔修穿越到圣母身上

    当魔修穿越到圣母身上

    一个杀人如麻的魔修穿越到法治社会,装神棍、看风水面相、虐渣渣、破案的现代故事……
  • 神魔天君

    神魔天君

    乾坤天道,宇宙洪荒,纷争乱世,唯我独皇。身怀神秘灵珠,失忆的废材少年踏上了漫漫征途!寻父母,挑战万千枭雄;达兄愿,抵御九界风云;博红颜笑,血战无尽狂徒。静,天下安;动,九界乱!弑神屠魔,血洗两万里!杀身成仁,浩荡修罗间!前路遥遥漫漫无尽,命途戚戚筱筱不绝。
  • 重生者的逃避生涯

    重生者的逃避生涯

    历经亿万年的磨难,本以为自己是最终的胜利者,当自己以胜利者的面貌站在万劫不覆的敌人面前准备说:“我放你一条生路的时候”,敌人却说:”好好玩,我们在玩一次吧。“
  • 总裁叫苦:千金娇妻别跑路

    总裁叫苦:千金娇妻别跑路

    带球嫁人,总裁老公的服务会不会太好了点。“老公,我想买点孕妇装。”“店里所有适合孕妇穿的衣服全部按照我夫人的尺码包起来。”“老公,太浪费了。”“没事,老公不差钱。”“老公,我想吃川菜了。”“喂,让私人飞机准备一下,不对,怎么能辛苦我家夫人过去,立马去四川请个最有名的大厨。”总裁老公太贴心,谁叫我是他的千金夫人呢?
  • 逍遥杀神

    逍遥杀神

    为了获得自由,杀手之王李一枫不得不去当起了保镖。我本清心寡欲,奈何身边美女如云。更坑爹的是美女居然还会频繁的招来麻烦,为了让美女安心,让自己顺心,李一枫最终拿起了手中的屠刀,无情的斩杀着,那些阻挠他和美女友好相处的人。一代杀神,就此练成。
  • 亲爱的我从未走远

    亲爱的我从未走远

    他家境不错,父母离异,从小就缺少爱的滋润,虽然表面乐观开朗是女生追求仰慕的对象,其实内心却极度缺少爱,需要爱,而她则是出身于农村,父母常年的感情不和让她郁郁寡欢,她天性多愁善感,爱好文学。他们第一次的邂逅就对彼此一见倾心,约定要一起上大学,一起圆梦,但殊不知他们的爱情如此之艰难,客观的主观的原因让他们几度奔溃,最后在毕业的前夜她悄无声息的从他身边消失,再也没有音讯,他伤心欲绝。但就在他们分别五年后却再次在电波中重逢,此时的他们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眼神中的爱意却更加浓烈,原来她或他一直都没有走远,他一直在等她,因为他们的故事还要续演...
  • 幼儿园常驻大使

    幼儿园常驻大使

    “咱们俩人是好朋友对不对?”“老师说了,好东西是要跟人分享的。”“妈妈,你真不听话。”“你头上贴个刺猬的图片,就会好可的。”“你知道吗?开亲自运动会特别的麻烦的。”
  • EXO之你将我俘虏

    EXO之你将我俘虏

    “诗,当你送我第一份生日礼物,夏天时会开车浓郁香气小花的七里香!你说七里香的花语是‘爱的浮虏’,从此我就发现我被你俘虏了,从那一刻我就爱上你了。所以,做我女朋友好吗?”“勋,这是真的吗,你真的要我做你女朋友吗?”世勋伸手将我拉入他的怀抱笑着对我说“傻瓜,当然可以啦”
  • 花国公主之奇妙历程

    花国公主之奇妙历程

    五百年前,美丽的花之国因一件事而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花之国唯一的一个公主在这次危机中献出了生命,并挽救了花之国的能量之源,让花之国得以解救。而五百年之后,一个神秘女孩出现在了当年公主消失的地方,她会带来些什么呢?是福是祸?她会是公主的转世吗?一次一次的冒险中,她碰到了一个神秘的男孩,她遇见的,是不是传说中能解开公主身上封印的男孩呢?她们到底是什么身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