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3100000004

第4章 沉寂的中世纪美术

第一节 早期基督教美术

亚平宁半岛美术发展至中世纪,由于基督教神学已成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一种让众多教徒聚会在一起作礼拜的基督教礼拜堂就大为盛行,于是以建筑为中心的中世纪教会美术就发展起来。

罗马早期的基督教教堂是在拱顶结构的古代巴西利卡建筑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长方形有祭坛的教堂样式,其主要部分是三个或五个长廊组成的空间,每个长廊之间用柱子隔开,长廊的一头是入口,另一头有个横廊,连接横廊的是一个有列柱的前庭。这样很容易营造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走进教堂的人理所当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明亮的中间长廊和教堂深处的祭坛。

意大利中世纪的美术同样以基督教教堂建筑为主,集壁画、雕塑、镶嵌画为一体。早在罗马帝国灭亡之时,基督教已经传播于意大利全境。早期基督教美术已在4-5世纪间以罗马为中心发展起来,但在哥特人及其他蛮族纷纷入侵、帝国政权瓦解、形势极为动荡的情况下,早期基督教美术也就日趋衰微。

第二节 拜占庭美术的附庸

公元6至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实际上是拜占庭美术的附庸,因为只有在拜占庭帝国占领的意大利北部,才有较为正规的美术活动。东哥特人在意大利取得胜利后,于493年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其首都为拉文纳。东哥特王国存在的60年中,在拉文纳建造了一些极为壮观的建筑物。这些教堂建筑以早期基督教的巴西利卡式为范本,无论建筑风格还是镶嵌画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高度。东哥特人还建造了一座很特殊的陵墓,埋葬着狄奥多里克皇帝。陵墓是一座集中式的双层建筑,从其形制和设计思想来看,体现了一种民族大迁徙时代的特征。这座陵墓在空旷的海岸上,十分雄伟壮观,显得气势不凡。

东哥特被拜占庭消灭后,伦巴德就入侵意大利并定居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建立了伦巴德王国。伦巴德人的建筑是非常原始的,素有“伦巴德人的小教堂”之称。他们的艺术以平面装饰为特色,契维塔·卡斯杰兰纳的大教堂的柱廊墙上所镶嵌的狩猎浮雕,描绘的画面虽然简单,然而却具有浓厚的装饰色彩和所谓蛮族的独特艺术风格,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力。

8世纪以后,意大利北部、中部被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建立起来的加洛林王朝统治,查理曼矢志恢复古罗马的繁盛,为了恢复罗马帝国的封号,查理曼在文化上极力发扬古罗马的传统,召集一批文人学者收集整理古籍,让艺术家仿照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复兴古典文化的潮流,历史上称之为“加洛林文艺复兴”。然而由于政治上的附属地位和经济的缓慢,意大利的美术直到11世纪仍无重大发展,不过是加洛林美术和奥托美术的延伸而已。同时,南部的西西里岛长期受阿拉伯帝国统治,伊斯兰教美术传播于间。

第三节 显露生机的中世纪建筑艺术

从11世纪起,意大利城市渐趋活跃,中世纪美术也变得生机勃勃,这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十分富有特色。意大利的古代是古罗马的中心,古代建筑遗迹很多,所以文化艺术同古代希腊罗马艺术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建筑的规模和结构以及建筑物的表现手法,都遵循着原有的艺术规律。

12世纪的意大利在政权上四分五裂,南部意大利和西西里属于西西里王国,中部意大利的大部分土地归教皇管辖,西北部被一些封建诸侯统领,北部伦巴底和中部托斯卡经济商业发达,是城市和文化集中的地方。

蒙特利尔大教堂是南意大利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建造的,西立面两侧各有一座雄伟的塔楼,以粗犷、稳健和外形简洁为特色;东立面有附加的矢状小发券错落有致地连接着,形成一些精美奇绝的装饰。

意大利的威尼斯与拜占庭有着不尽的渊源,但是威尼斯人的耽于享乐,与拜占庭的沉迷于阐明教义却大相径庭。威尼斯人追求富丽绚烂的形式,圣马可大教堂就是威尼斯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这座大教堂威武严整,然而因为以后多次修葺,虽然增加了不少富丽堂皇的装饰,却因此少了几分原有的朴素和单纯。

米兰的圣安布罗乔教堂于11世纪晚期兴建,其简洁的外表与拉文纳教堂那种几何造型和建筑比例有异曲同工之趣,然而它却比拉文纳教堂更大、更富有装饰性。当朝圣者步入前庭时可以看到那漂亮而严整的正面和深凹的拱廊。米兰的这种罗马式建筑已经逐渐具有哥特式的雏形。

著名的比萨建筑群,是为纪念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攻占巴勒摩而造的。这个建筑群包括大教堂、钟塔(即闻名遐迩的比萨斜塔)、洗礼堂及公墓四部分。大教堂的建筑工程先后由建筑师布斯凯特和雷那尔多主持,1118年建成;来自音斯布鲁克的威廉和波纳诺于1174年开始建筑钟塔;狄奥蒂沙尔维则在1153年开始建造洗礼堂,直到14世纪才大功告成。比萨建筑群是比萨共和国的骄傲。

比萨大教堂的正面有三个大铜门,铜门上雕刻着圣母与耶稣的一生经历。上部四层柱廊,第一排柱廊两端站着两个传道者雕像,第四层顶端立着怀抱圣婴的圣母,圣母马利亚庄严圣洁,神圣不可侵犯,与庄严沉稳的教堂建筑风格十分协调。教堂南边的钟塔,在未完工时已经由于地基下沉而倾斜了,直到今天,钟塔还在倾斜,成为世界一大奇观——比萨斜塔。这个钟塔为圆形,直径大约16米,高56米,共8层。中间各层围绕着空券廊,底层墙上作浮雕式的连续券,然而因为其“斜而不倒”的奇观,反而掩盖了钟塔造型上的出色表现了。教堂前面是洗礼堂,呈圆形,直径35.4米,顶子也是圆形的,总高54米。后来经过改造,添加了哥特式细部,顶子由锥形改成了圆形,圆顶上矗立着3.3米高的施洗者圣约翰的铜像。

比萨大教堂钟塔和洗礼堂,整个建筑都以白色大理石片做贴面,以绿色大理石片作为平行的线条和装饰花纹,这种装饰手法也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所惯用的。在这组建筑群中,雕刻装饰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为意大利的罗马式建筑艺术增添了不朽的色彩和风韵。

不但意大利的罗马式建筑具有非凡艺术魅力,其雕刻、绘画及工艺美术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随着大教堂建筑的兴起,雕刻、绘画也开始复苏了。

罗马式教堂的装饰与古代教堂、拜占庭教堂不同之处在于浮雕与圆雕的大胆使用,而且意大利不同的地区的雕刻风格也截然不同。另外,镶嵌画的广泛运用,也是意大利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圣马克大教堂的镶嵌画便是一例,足以表明威尼斯绘画的发展面貌:轮廓坚实有力、姿势富有表情。在此期间,意大利的细密画也有很大发展。细密画因手抄本的盛行应运而生。同时,意大利的各种工艺美术如金属浮雕、首饰及各种材料的小型雕塑等,在当时也很风行。

罗马式美术给沉寂的意大利中世纪美术增色不少,沉稳、敦厚和威严是意大利罗马式建筑的鲜明特征之一,这种突出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装饰性则是罗马式镶嵌画和细密画的特点,相比较早期基督教美术而言,这种充满生机的美术,便是意大利中世纪美术的闪光之处。

第四节 哥特式美术的萌芽

哥特式美术是封建城市美术的高峰,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少城市在不同程度上摆脱了封建束缚,获得了自治权,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因此而发展很快,封建农奴加盟新建城市,使得这些城市成为工商业和文化艺术繁荣的中心;另一方面,教会神学的理论化、系统化达到巅峰,从而产生了庞杂而严密的“经院哲学”。于是,理性化的宗教信仰和向往世俗享受的趣味在这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奇异地结合起来,人们发现,这个阶段的艺术是矛盾的统一体,既隐藏着信仰的危机又充满着现实的回归,既是往古宗教艺术的总结,也是人文主义文化的萌芽和起点。

哥特式美术源于法国,很快遍及欧洲。哥特式这一术语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家首先提出,他们用典型的“蛮族”——哥特人的名称来称呼中世纪的尖拱建筑,揶揄它野蛮怪诞,缺乏艺术趣味。这一观点一直延续到18世纪。只是随着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兴起,人们对哥特式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才有了公正的评论。哥特式艺术的最高成就体现在建筑上,哥特式雕刻,最初只是附属于建筑物的,13世纪以后才逐渐与建筑分家。哥特式绘画创作的巅峰是在14世纪初至50年代,意大利中部的绘画最为典型。

哥特式建筑给人一种向上升腾的感觉,如果说罗马式建筑是以沉稳、敦厚的外形来体现教会的尊严和威慑,那么哥特式则以其灵巧、上升的力量表现教会的高高在上和神圣精神。哥特式建筑是在体量和高度上给朝圣者的魂灵以巨大的冲击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哥特式雕刻与绘画,也经历了与建筑同样的演变过程,虽然哥特式雕刻家与画家也在努力寻找严肃刻板程式的突破口,也在极力表现人物的表情和情感,他们却仍然逃不脱宗教程式的桎梏。

意大利城市和德国城市一样,是靠对外贸易发展起来的,本国城市之间联系向来不多,相对来说比较分裂。这样就导致了意大利的经济繁荣而政治较弱,只有到了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期,他巧妙地挑起德国内战,从而使德国退出意大利,这才巩固了教皇的统治。

意大利除了北部伦巴底地区参与西欧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外,其他地区的建筑都是独立发展的。而且,意大利是古罗马的中心,遍地遗迹,在建筑中的传统因素很多,因而意大利的哥特式风格有它独特的艺术特色,不能以西欧的哥特式风格作为衡量标准。佛罗伦萨的圣塔·克罗恰教堂可以说是意大利哥特式建筑中的典范之作,另外,佛罗伦萨大教堂也是佼佼者之一。

米兰大教堂是意大利领土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这座聘请法国和德国的建筑师参加建造的教堂是在1836年兴建的。丰富的大理石装饰和大量的小塔及尖顶是米兰大教堂最为典型的特色之一,最令人惊异的是,整个建筑有135个小尖塔,每个尖塔顶上都立着一尊雕像,而且技艺高超如鬼斧神工,堪称人间奇观!

威尼斯是意大利城市中的海上强国,坐落在这个城市的总督府(1309-1424年建造)是欧洲中世纪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总督府是为纪念威尼斯打败劲敌热那亚和土耳其的重大胜利而创建的。总督府南面长约74.4米,西面长约85米。最为出色的是二层的大会议室,面积1350平方米,高15米,显得气势不凡。稍晚几年的黄金府邸(建于1427-1437),因建筑物的细部全都贴以黄金而得名,其立面可看出模仿总督府的痕迹,因为要显示威尼斯商人的豪富,整个建筑物特别强调华丽和富贵感。此外,充满东方情调的精致细腻的雕花装饰,也为此座建筑物增色不少。

意大利最早的哥特式雕刻可能在托斯卡纳产生。意大利的雕刻家曾在法国进行过研究工作,他们把法国的哥特式雕刻介绍到意大利,逐渐有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意大利著名雕刻家尼古拉·皮萨诺和他的儿子乔凡尼·皮萨诺为比萨大教堂的洗礼堂及锡耶纳大教堂设计制作的大理石讲经坛和彼鲁查的喷水池,被称为中古时代古典派最后一件伟大的作品。另外,尼古拉,皮萨诺的学生阿尔诺福·狄·康比奥(1232-1301或1302)也有很多出色的雕刻作品留世,他那种模仿古典现实主义的雕刻风格,构图庄严而自然生动。虽然意大利的哥特式雕刻不能与北欧大规模的雕刻工程相媲美,却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13世纪的意大利绘画,仍然受拜占庭艺术的强烈影响。许多拜占庭大师将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传授给意大利当地画家,当地画家将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与拜占庭风格糅合一起,逐渐形成了以路加和罗马为绘画中心的比萨派和佛罗伦萨画派。比萨派的画家严格地遵循拜占庭艺术的创作原则。琼塔。

皮萨诺是比萨派最超群出众的绘画大师,《基督磔刑》是他特别喜欢的题材。

佛罗伦萨画派在最初时期较之比萨画派更为保守,出自于这个画派的圣母马利亚及圣子耶稣形象显得十分庄严,由于画面使用了像彩釉一样光亮的色彩,画面具有强烈的装饰美。

契马布埃(1240-1302)是意大利绘画承前启后的重要画家,他力求按自己的见解去表现传统的宗教题材,并试图表现对现实的幻想。杜乔,迪·布宁塞尼亚(1260-1318)是锡耶纳派的创始者,也是中世纪美术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的作品既有拜占庭传统的影子,又蕴涵了不少现实主义因素,再加上他对大自然独具的观察能力,在他画面中出现的耶稣和圣母形象,色调鲜明、雅致,画面很富有诗意,人物表情也十分生动。

意大利哥特式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工艺美术的成就,是封建制欧洲中世纪最光辉的业绩。哥特式艺术尽管没有超出基督教经院哲学的束缚,但是,由于市民力量的蓬勃发展,世俗思想在建筑、雕刻和绘画中的逐步渗入,意大利中世纪的艺术出现了五彩纷呈的局面。可以说,哥特式艺术推进了意大利文化发展的进程,反映了欧洲民族艺术的崛起。它预示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的即将来临。

同类推荐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文物之美与工艺学(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

    飞乐鸟所有色铅笔中颜色最多的高级手绘,与国际通用的颜色接轨,并由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亲手创作。初高级画手一定要看噢!这本《48色铅笔的优雅手绘》比一般中国人画画只用到24种颜色色足足增加了24种,与国际顶尖的画手所用到的颜色保持一致。只要这48种颜色在手,就可以画出任何一种颜色的物体。其次,本书仍然是从最初级的画线开始,一步一步教会你画好成熟的素描画,以及从入门到成熟的上色步骤,对于初高级画手或者业余画画的同学来说,是一次难得学习的机会。掌握这本书的主要知识点,可以给你瞬间就成为用色高手和色铅笔画画高手。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梵·高

    梵·高

    本书收录了后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众多油画作品,其中有部分水彩,该书从梵高早期的画作到后期的风景画作都有收录,题材包含了人物肖像、风景、静物,是梵高现存600多幅画作中的精华部分。
热门推荐
  • 佛说阿阇世王受决经

    佛说阿阇世王受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蹦腾年代

    蹦腾年代

    丛林法则的星元大陆,表面的虚无永远也无法使人得到需要追求的最强力量。人们在痛苦中煎熬,等待着救世主的到来,他终将出现。出现不意味着什么,无非是可能。只有勇着,也只有勇者,能突破桎梏的枷锁,走向无尽的远方。勇者无敌。
  • 三国之最吕布

    三国之最吕布

    一个热爱三国的人;一个弑战如命的人;一个熟知三国历史的人;一个三国时期最强的武将,当这两个人成为一个人会怎样?东汉末年,风云色变!
  • 醉若梦仙——情为何处

    醉若梦仙——情为何处

    前世,她是世界第一杀手兼情报专家,用毒高手,却被那所谓的朋友,一刀断情。怀着满腔的冷意与讽世闭上了双眸…呵,这就是世道上那所谓的情…今世,她是月璃宫的掌控者,更是凌月家族的未来家主,一国之师!她谓世再无可恋之情,对身边的爱慕者无动于衷。可当他纤细无尘的手抚着她绝美冷傲的脸颊,她的心能否泛起一丝涟漪?他,注定是自己人生中的过客,还是自己,永无可避之处的情劫……如此倾世红颜,他能否牢牢的把握住?
  • 最强英雄要装比

    最强英雄要装比

    人活着,不装比,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我一天不装比浑身难受,你将看到的是极限装比技巧!
  • 尚宫女使

    尚宫女使

    建封十年,在这片浩瀚的大陆之上正有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上官家的千金小姐在一个漫天大雪的天气里诞生,但奇怪的事,这场雪却是漫天粉红色。于是有路过的僧人给赐名瑞雪也,这一年新帝登基,建封二十五年全国大选。上官瑞雪成功入围,故掀起了一个新时代的尚宫女使!
  •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是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事业长达26年之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当代一些著名政治领导人,如斯大林、尼克松、艾登、尼赫鲁、西哈努克、尼雷尔、基辛格等,都赞颂周恩来是一个非凡的外交家。
  • 重生之乱世无忧

    重生之乱世无忧

    如果可以重来,我不会疑惑,不会后悔,不会踌躇。且无忧,暂且无忧,她的名字,是母亲取的,为求得她一世安好,无灾无难。她只想安安分分过完一生,为何总有人不愿意放过她?母亲懦弱无能,父亲不闻不问,姨娘欺辱打骂,庶姐肆意陷害。冷清的眸子再次睁开时,她也已经不再是那个不堪的她,鬼门关前走了一槽的她,已然化身成为恶鬼,向欺压过自己的人,以牙还牙,一一偿还!且看她如何——乱世无忧,攀上顶峰!!
  • 从等你的花季到爱你的暮年

    从等你的花季到爱你的暮年

    我很庆幸长成了你爱的模样!”“我一圈圈的将你圈禁,又不得不把你放逐”“请你滚出我的世界,越远越好”“你好像阳光,给了我活下来的希望”“谢谢你在我有生之年出现,让我爱你”“我真想让你看看从前的我,让你知道你的出现究竟改变了一个怎样的人”“你说你要保护我,可后面的大风大浪却都是你给我的。”
  • 宅混NBA

    宅混NBA

    热爱篮球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梦,并不一定要在NBA多么多么风起云涌,但总是希望黄种人在作为最高赛场的NBA有那么一席之地。我是从湖人对76人的时候开始喜欢上了NBA,喜欢上了科比的潇洒不羁,艾弗森的可贵坚持、一往直前。然后姚明的出现,代表了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在NBA赛场上打出全明星级别的数据,可以在NBA赛场上留下黄种人的足迹。再到2012年的林疯狂,虽然他是美籍华裔,但我不在乎,他中国话不流利,我也不在乎。我只是希望中国人,黄色皮肤的身影可以在NBA赛场上也有一席之地。希望NBA赛场上不仅仅是黑人,白人。希望以后的NBA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黄色皮肤的身影在NBA努力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