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等院校发展的快慢,不完全决定于政府给了多少钱、调了多少人、给了多少设施设备,而是决定于是否有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的制度保障、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院校的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论的观点,整体推进内部的各项改革。
一、高等院校整体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从系统的特性来分析,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指其中各个元素与系统整体及环境之间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固有属性。它是高等教育系统存在的一般特性,包括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目的性、有序性和环境适应性。高等教育系统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它因一定的社会需要而产生,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存在,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它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有序的,这个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高等院校的改革必须系统研究、整体推进。
从系统的价值功能来分析,高等教育的价值功能既体现在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上,包括培养人才的职能、发展科学的职能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也体现在传承与发展效益功能上,包括促进个人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主义高等院校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走科研强校之路;要面向社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立校之本是培养人才,强院之路是发展科研,创新途径是服务社会。要实现高等院校的教育价值功能,必须整体推进教学体制、科研体制、服务社会体制和办学机制的全面改革。改革必须同国家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相结合、相适应、相促进。
大学修养观谈谈高等院校的整体改革从高等院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来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快。但应该看到,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和高等院校的微观管理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整合办学要素、多元投资多形式办学、组织结构形式优化的思路和政策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制定和落实。教学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体制、后勤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资源配置体制、分配管理体制、办学管理体制都有待进一步地深化改革。有不少高等院校改革效果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只搞单项改革,而没有推进整体改革,使高校内部子系统之间新老体制发生碰撞,引发新的矛盾而制约改革。要突破高等院校办学体制性障碍,全面激活办学要素,必须进行整体性改革。
二、高等院校整体改革的重点内容和目标
高等院校的整体改革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社会需求,坚持自主发展;建立科学、优质、高效、公平的管理体制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整合校内和社会办学资源;全面推进组织结构、干部人事制度、教学科研、后勤社会化、分配制度和办学体制改革。
一是组织结构调整与改革。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校务委员会,实施法人治理结构。要着眼于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基层能量的释放,有利于教学科研一线和基层管理单位能量的释放,有利于教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校出人才、出成果。规模较大的学校应建立分权式的学院组织结构,即学校下面设学院,并使之逐步成为具有二级法人资格、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实行校、院(部、处)二级管理,进一步合并、合署有关处、科机构,剥离服务和经营职能,调整和理顺学校管理体制,精减人员,提高效率。院(部、处)级机构应按党政、群团、教学、科研、教辅五块设置。
二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实行全员聘任制。学校岗位可分为教学、科研、教辅、党务行政管理、行政后勤五类,分校聘岗位和院(部、处)聘岗位两级聘任,应聘岗位应逐步实行面向社会公开竞争上岗。
三是教学改革。要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注重教学管理的科学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目标,抓好三个环节:一要抓学科专业建设,通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按学科门类组建二级学院,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建设博士授予单位和硕士点,提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通过建设好本科专业和增强专业适应性,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加强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二要建立新的培养结构,积极实施“本硕统筹培养”、“实践技能型”等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完善学分制,推行双学位制,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学习。三要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
四是科研体制改革。要以教学为依托、以科研促教学,发挥学校科研优势,不断提高学校学术水平和知名度。要增强科研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稳步增加学校科研项目的立项数量,积极争取省部级重点、重大项目和国家级项目的立项;要实施校内科研项目立项,培育省部级、国家级申报项目;要采取特殊政策和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专著,积极组织申请国家专利;要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实行项目负责人委托制;要推进大学科研社会化,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搞科研,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
五是后勤改革。要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服务集团,实现组织机构法人化、后勤服务企业化、经营活动市场化。实现后勤与行政管理系统整体剥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成立董事会、经理层,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离,逐步实现后勤职工身份社会化。
六是分配制度改革。要充分体现教职工的劳动价值,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拉开收入差距,实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调动绝大多数教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执行国家现行工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合理有效、岗位与业绩相统一的多样化分配机制。教师和职员的绩效收入分配应放到院、系(处)进行。
七是办学体制改革。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思路和模式,扩大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效益。在巩固和发展全日制本科、专科、预科的基础上,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积极发展联办、民办学院,扩大留学生教育,走出国门办学。
三、高等院校整体改革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整体改革涉及学校内部整体权力和利益的调整,关系到学校内部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调整,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改革与建设的关系。“破”是手段,“立”是目的。在推进整体改革的全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校风建设为重点,实施全面建设战略,提高办学整体水平。要构建适应社会需求、反映学校特色、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群体,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结构优化,具有高学位、高职称、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一支忠诚马克思主义,自觉遵循教育教学管理规律,有丰富知识、懂现代管理、能治学、会治校的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要以学风建设为基础、教风建设为核心、管理服务作风建设为关键,健全大学人格,熔铸大学精神,涵养大学文化,开创高等院校一代新风。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改革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高等院校改革的主体是师生员工,客体是束缚学校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全过程应该是以全校师生员工为主体的自我运动过程,是他们和新旧管理体制相互影响的过程。也就是说,整体推进改革的主体是师生员工,改革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师生员工,要把改革的所有权交给他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心全意依靠他们改革,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改革的好处。各项改革方案的制定,都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集中民智,反映民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广大师生员工的心理和心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对改革的心理承受能力,健全利益调整的心态,确保思想稳定、政治稳定和校园安定。
三是改革与管理的关系。在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学校管理,不能以改代管、只改不管。在学校管理转入新机制、新秩序的过程中,要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整个管理要坚持高效性、整体性、民主性、法制性、导向性原则,坚持依法治校、科学治教、从严治学。切实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管理,加强师资、学生、职员管理,加强财物、校园和内外环境管理。
四是改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高等教育是教育主体和对象的社会化过程,高等院校是在一定的社会大环境和小环境中来进行改革的,改革的顺利推进必须创造和利用好环境条件。当地党委政府要把高等院校的改革纳入当地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中统筹规划,加强对高等院校的领导和指导,认真研究和解决改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改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高等院校要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对改革的领导和指导,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要争取学校周边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兄弟院校对学校改革的支持,促进办学资源的合理流动,建设良好的改革人文环境。
总之,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是一个社会单元,是国家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学校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学校、学生、教师、职工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校的改革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方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系统创新过程,我们必须树立改革的整体观点,全面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能成功地加快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