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81200000006

第6章 枸杞饮食史话(2)

第六节 元明枸杞宫廷御酒

元明时期,枸杞酒在钦定13种宫廷御酒中名列前茅。

据《饮膳正要·卷第三·米谷品》载:“枸杞酒,以甘州枸杞依法酿酒。补虚弱,长肌肉,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饮膳正要·卷第二·神仙服食》载:有种称作“金髓煎”的枸杞酒,饮之能使人“延年益寿,填精补髓,久服发白变黑,返老还童”。“金髓煎”制法如下:“枸杞(不以多少,采红熟者)。右用无灰酒浸之,冬六日,夏三日,于沙盆内研令烂细,然后以布袋绞取汁,与前浸酒一同慢火熬成膏,于净磁器内封贮。重汤煮之,每服一匙头,入酥油少许,温酒调下”。

以上包括“枸杞酒”在内的钦定13种宫廷御酒,均载于《饮膳正要》。《饮膳正要》是元朝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忽思慧是蒙元时期著名的营养学家。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忽思慧任元朝宫廷饮膳太医,掌管皇室的饮食调理、养生防病等事,他先后侍奉过元仁宗之母兴圣太后答己、文宗皇后卜答失里。

忽思慧供职于朝廷,任宫庭饮膳太医多年,有条件广泛收集历代名医名著的养生经验和宫廷饮膳秘籍,善于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饮膳经验,并于1330年编撰为《饮膳正要》。《饮膳正要》虽是为皇帝延年益寿编纂,但对人民的饮食营养卫生也有普遍指导意义。明朝景泰七年,明代宗朱祁钰不仅据此饮膳,还为刊印此书特意作序盛赞,《饮膳正要》成为钦定饮膳专著。据钦定《饮膳正要》,服食枸杞的方法很多。

服枸杞

《饮膳正要·卷第二·神仙服食》载:唐代《食疗》云:枸杞叶能令人筋骨壮,除风补益,去虚劳,益阳事。春夏秋采叶,冬采子,可久食之。对服食枸杞“令人筋骨壮……益阳事”的功用,南北朝时期的“葛仙翁”“山中宰相”、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就说过:“(枸杞)今出堂邑,而石头烽火楼下最多。其叶可作羹,味小苦。俗谚云:去家千里,勿食箩摩、枸杞。此言其补益精气,强盛阴道也。箩摩一名苦丸,叶浓大,作藤生,摘之有白乳汁,人家多种之。可生啖,亦蒸煮食也。枸杞根、实,为服食家用,其说甚美,仙人之杖,远有旨乎”。陶弘景说服食枸杞能“补益精气,强盛阴道”,所以提醒人们出远门后不要服食枸杞子,以免思家心切。陶弘景说,世称枸杞子为“仙人之杖”是有很深遂的道理的。

枸杞羊肾粥

《饮膳正要·卷第二·食疗诸病》载:治阳气衰败,腰脚疼痛,五劳七伤。枸杞叶(一斤),羊肾(一对,细切),葱白(一茎),羊肉(半斤,炒)。右四味拌匀,入五味,煮成汁,下米熬成粥,空腹食之。

明代医圣李时珍论枸杞

李时珍按:刘禹锡《枸杞井诗》云: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翠黛叶生笼石,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

又《续仙传》云:朱孺子见溪侧二花犬,逐入于枸杞丛下。掘之得根,形如二犬。烹而食之,忽觉身轻。

周密(1232~1298年)《浩然斋日抄》载:宋徽宗时,顺州筑城,得枸杞于土中,其形如獒状,驰献阙下,乃仙家所谓千岁枸杞,其形如犬者。据前数说,则枸杞之滋益不独子,而根亦不止于退热而已。但根、苗、子之气味稍殊,而主治亦未必无别。盖其苗乃天精,苦甘而凉,上焦心肺客热者宜之;根乃地骨,甘淡而寒,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此皆三焦气分之药,所谓热淫于内、泻以甘寒也。至于子则甘平而润,性滋而补,不能退热,只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分而用之,则各有所主;兼而用之,则一举两得。世人但知用黄芩、黄连,苦寒以治上焦之火;黄檗、知母,苦寒以治下焦阴火。谓之补阴降火,久服致伤元气。而不知枸杞、地骨甘寒平补,使精气充而邪火自退之妙,惜哉!予尝以青蒿佐地骨退热,屡有殊功,人所未喻者(以上摘自《本草纲目》)。

附:明代《本草纲目》所载枸杞类酒饮服食药方

【附方】旧十,新二十三。

1.枸杞煎:治虚劳,退虚热,轻身益气,令一切痈疽永不发。用枸杞三十斤(春夏用茎、叶,秋冬用根、实),以水一石,煮取五斗,以滓再煮取五斗,澄清去滓,再煎取二斗,入锅煎如饧收之。每早酒服一合。(《千金方》)

2.金髓煎:枸杞子逐日摘红熟者,不拘多少,以无灰酒浸之,蜡纸封固,勿令泄气。两月足,取入沙盆中擂烂,滤取汁,同浸酒入银锅内,慢火熬之。不住手搅,恐粘住不匀。候成膏如饧,净瓶密收。每早温酒服二大匙,夜卧再服。百日身轻气壮,积年不辍,可以羽化也。(《经验方》)

3.枸杞酒:《外台秘要》云:补虚,去劳热,长肌肉,益颜色,肥健人,治肝虚冲感下泪。用生枸杞子五升捣破,绢袋盛,浸好酒二斗中,密封勿泄气,二七日。服之任性,勿醉。

4.《经验后方》:枸杞酒:变白,耐老轻身。用枸杞子二升(十月壬癸日,面东采之),以好酒二升,瓷瓶内浸三七日。乃添生地黄汁三升,搅匀密封。至立春前三十日,开瓶。每空心暖饮一盏,至立春后髭发却黑。勿食芜荑、葱、蒜。

5.四神丸: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甘州枸杞子一斤,好酒润透,分作四分:四两用蜀椒一两炒,四两用小茴香一两炒,四两用芝麻一两炒,四两用川楝肉一两炒。拣出枸杞,加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各一两,为末,炼蜜丸,日服。(《瑞竹堂方》)

6.肝虚下泪:枸杞子二升,绢袋盛,浸一斗酒中(密封)三七日,饮之。(《千金方》)

7.目赤生翳:枸杞子捣汁,日点三、五次,神验。(《肘后方》)。8.面(黑曾)(皮干)疱:枸杞子十斤,生地黄三斤,为末。每服方寸匕,温酒下,日三服。久则童颜。(《圣惠方》)

9.注夏虚病:枸杞子、五味子研细,滚水泡,封三日,代茶饮效。(《摄生方》)

10.地骨酒:壮筋骨,补精髓,延年耐老。枸杞根、生地黄、甘菊花各一斤,捣碎,以水一石,煮取汁五斗,炊糯米五斗,细麴拌匀,入瓮如常封酿。待熟澄清,日饮三盏。(《圣济总录》)

11.虚劳客热:枸杞根为末,白汤调服。有痼疾人勿服。(《千金方》)

12.骨蒸烦热:及一切虚劳烦热,大病后烦热,并用地仙散:地骨皮二两,防风一两,甘草(炙)半两。每用五钱,生姜五片,水煎服。(《济生方》)

13.热劳如燎:地骨皮二两,柴胡一两,为末。每服二钱,麦门冬汤下。(《圣济总录》)

14.虚劳苦渴:骨节烦热,或寒。用枸杞根白皮(切)五升,麦门冬三升,小麦二升,水二斗,煮至麦熟,去滓。每服一升,口渴即饮。(《千金方》)

15.肾虚腰痛:枸杞根、杜仲、萆艹解各一斤,好酒三斗渍之,罂中密封,锅中煮一日。饮之任意。(《千金方》)

16.吐血不止:枸杞根、子、皮为散,水煎。日日饮之。(《圣济总录》)

17.小便出血:新地骨皮洗净,捣自然汁(无汁则以水煎汁)。每服一盏,入酒少许,食前温服。(《简便方》)

18.带下脉数:枸杞根一斤,生地黄五斤,酒一斗,煮五升。日日服之。(《千金方》)

19.天行赤目:暴肿。地骨皮三斤,水三斗,煮三升,去滓。入盐一两,取二升。频频洗点。(陇上谢道人《天竺经》)

20.风虫牙痛:枸杞根白皮,煎醋漱之,虫即出。亦可煎水饮。(《肘后方》)

21.口舌糜烂:地骨皮汤:治膀胱移热于小肠,上为口糜,生疮溃烂,心胃壅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之。(东垣《兰室秘藏》)

22.小儿耳疳:生于耳后,肾疳也。地骨皮一味,煎汤洗之。仍以香油调末搽之。(高文虎《蓼花洲闲录》)

23.气瘘疳疮:多年不愈者。应效散(又名托里散):用地骨皮(冬月者)为末。每用纸捻蘸入疮内。频用自然生肉。更以米饮服二钱,一日三服。(《外科精义》)

24.男子下疳:先以浆水洗之,后搽地骨皮末。生肌止痛。(《卫生宝鉴》)

25.妇人阴肿:或生疮。枸杞根煎水,频洗。(《永类方》)

26.十三种疔:春三月上建日采叶(名天精),夏三月上建日采枝(名枸杞),秋三月上建日采子(名却老),冬三月上建日采根(名地骨),并暴干为末(如不得依法采,但得一种亦可)。用绯缯一片裹药。牛黄一梧桐子大,反钩棘针三七枚,赤小豆七粒,为末。先于缯上铺乱发一鸡子大,乃铺牛黄等末,卷作团,以发束定,熨斗中炒令沸,沸定,刮捣为末。以一方寸匕,合前枸杞末二匕,空心酒服二钱半,日再服。(《千金方》)

27.痈疽恶疮:脓血不止。地骨皮不拘多少,洗净,刮去粗皮,取细白穣。以粗皮同骨煎汤洗,令脓血尽。以细穣贴之,立效。有一朝士,腹胁间病疽经岁。或以地骨皮煎汤淋洗,出血一、二升。家人惧,欲止之。病者曰:疽似少快。更淋之,用五升许,血渐淡乃止。以细穣贴之,次日结痂愈。(唐慎微《本草》)

28.瘭疽出汁:着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用枸杞根、葵根叶煮汁,煎如饴。随意服之。(《千金方》)

29.足趾鸡眼:作痛作疮。地骨皮同红花研细傅之,次日即愈。(《闺阁事宜》)

30.火赫毒疮:此患急防毒气入心腹。枸杞叶捣汁服,立瘥。(《肘后方》)

31.目涩有翳:枸杞叶二两,车前叶一两,扌妥汁,以桑叶裹,悬阴地一夜。取汁点之,不过三、五度。(《十便良方》)

32.五劳七伤:庶事衰弱。枸杞叶半斤(切),粳米二合,豉汁和,煮作粥。日日食之良。(《经验后方》)

33.澡浴除病:正月一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四月四日,以至十二月十二日,皆用枸杞叶煎汤洗澡。令人光泽,百病不生。(《洞天保生录》)

第七节 香山百年烧坊酒

中卫酒脉延续,烧坊林立。清代以来,中卫城内郑家烧坊、义隆源烧坊、欧(阳)家烧坊、赵家烧坊等7家烧坊酿酒飘香,所产白酒北逾河套,南下陕西,东达山西、西进甘肃、青海、新疆,誉满塞外。1949年,郑家烧坊、欧(阳)家烧坊等先后歇业,唯义隆源烧坊继续生产。

义隆源烧坊始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当时,天津商人在中卫东关开办烧坊,酿造白酒,成立了义隆源烧坊。义隆源烧坊酿酒设施齐全,烧酒闻名遐迩。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卫人刘成业买下了天津人的义隆源烧坊及其他资产,除生产白酒外,还生产水烟,经营客栈、货栈。

1951年,中卫县公安局对“三坊”作为重点管理场所,并配备三坊掌柜专司其责,成立了四合荣烧坊。同年,公私合营的四合荣烧坊移交给地方国营中卫县粮油加工厂经营,并成立了中卫县酒厂。中卫县酒厂经历了40年的创业历程,20世纪末又逢改革良机。

1996年11月,宁夏香山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对中卫县酒厂进行改制,继承了从义隆源烧坊、四合荣烧坊、中卫县酒厂传承而来的酿造设备及工艺,一直使用至今。宁夏香山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来,以枸杞产业为主营业务,以酿造枸杞果酒名扬海内外。

2008年5月,正值中卫酒厂成立50周年暨香山集团成立13周年。为弘扬酒乡文化,宁夏香山酒业集团公司组织有关人士编写《香山酒史》。在此过程中,对义隆源烧坊、四合荣烧坊、中卫县酒厂的历史遗产进行了清理。其中:

香山酒业集团公司酿酒车间现仍使用的一口巨型蒸酒铸铁甑锅,其始系义隆源烧房购置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该甑锅锅口外沿直径1.69米、内沿直径1.53米、锅高1米;锅沿流酒缺口宽5厘米、高4厘米;甑锅重约1300公斤。这种甑锅自义隆源烧房购置投入使用以来,历经四合荣烧坊、中卫县酒厂、宁夏香山酒业,一直锅飘酒香,延续使用至今,从未“退役”。就这甑锅连续蒸酒140年而言,这在国内同行业中绝无仅有,可谓中国烧酒第一锅。

义隆源烧坊专用的各种瓷器10余件,系清同治7年(1868年)定做于天津瑞昌祥。瓷器工精料细,瓷细胎薄,内壁绘有精美的牡丹等花卉。各种瓷器内壁均印有“义隆源置”字样,落款为“戊辰秋月,天津瑞昌祥出品”;器底印有英文“松村公司”字样,显系与日本设在天津的松村公司有关。义隆源购置的这批专用瓷器,现遗存于香山酒业集团公司及“义隆源”刘氏后人家中,距今也有140多年了。

香山酒业使用的中国烧酒第一锅与这批“义隆源”专用瓷器印证着香山酒业集团传承酿酒140年的悠久历史。现香山酒业集团公司所在地的酿酒遗址、酿酒老窖、古酿酒曲、酿酒车间、13具巨型贮酒木桶“老罐”及20世纪50年代建筑、至今使用的拱形酒窑、料窑,至少见证了半个世纪的中卫酿酒史。

宁夏香山酒业集团公司所在地的酿酒遗址、遗迹,经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部门、中卫市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宁夏香山酒业集团公司所在的酿酒遗址、遗迹建为“宁夏酒博物馆”。

中卫枸杞种植、服食、酿酒源远流长。从商周、秦汉、唐宋、元明、义隆源烧坊、四合荣烧坊、中卫县酒厂到宁夏香山酒业集团公司,中卫酿酒一脉相承。佳酿美酒弥久愈香,酒文化辉光永照。

附:宁夏香山酒业集团酿酒车间延续使用的晚清至民国的木制贮酒巨型柜(方形木柜6个、圆形木柜7个)

1号酒柜:方形,长2.42米、宽1.59米、高1.71米。柜口位于顶部,呈正方形,口阔44厘米。贮酒约为5吨。

2号酒柜:方形,长2.40米、宽1.58米、高1.72米。柜口位于顶部,呈正方形,口阔44厘米。贮酒约为5吨。

3号酒柜:方形,长1.98米、宽1.18米、高1.59米。柜口位于顶部,呈正方形,口阔50厘米。贮酒约为2.5吨。

4号酒柜:方形,长2.41米、宽1.58米、高1.71米。柜口位于顶部,呈正方形,口阔44厘米。贮酒约为5吨。

5号酒柜:方形,长2.41米、宽1.58米、高1.70米。柜口位于顶部,呈正方形,口阔44厘米。贮酒约为5吨。

6号酒柜:方形,长2.41米、宽1.59米、高1.71米。柜口位于顶部,呈正方形,口阔44厘米。贮酒约为5吨。

7号(原2号)酒柜:圆形,直径1.90米、高2.16米。柜口位于顶部,呈长方形,口阔57厘米×44厘米。贮酒约为4.5吨。

8号(原4号)酒柜:圆形,直径1.90米、高2.15米。柜口位于顶部,呈长方形,口阔57厘米×宽44厘米。贮酒约为4.5吨。

9号(原5号)酒柜:圆形,直径1.91米、高2.14米。柜口位于顶部,呈长方形,口阔57厘米×44厘米。贮酒约为4.5吨。

10号(原6号)酒柜:圆形,直径1.95米、高2.16米。柜口位于顶部,呈长方形,口阔57厘米×44厘米。贮酒约为4.5吨。

11号(原8号)酒柜:圆形,直径1.82米、高2.15米。柜口位于顶部,呈长方形,口阔57厘米×44厘米。贮酒约为4.5吨。

12号(原9号)酒柜:圆形,直径1.88米、高2.15米。柜口位于顶部,呈长方形,口阔57厘米×44厘米。贮酒约为4.5吨。

13号(原10号)酒柜:圆形,直径1.90米、高2.16米。柜口位于顶部,呈长方形,口阔57厘米×44厘米。贮酒约为4.5吨。

1985年,原中卫县粮油加工厂在今香山酒业集团公司酿酒3号车间所在地挖出了4个方形酒柜,每个酒柜容量约为2.5吨(见证人:董积玉,原粮油加工厂干部)。

20世纪50年代建筑的5座圆拱型库房,现为香山酒业集团公司贮酒库房。库房规格如下(以库房内墙计量):

1号圆拱型库房:长32.2米、宽11.95米、高7.7米。

2号圆拱型库房:长19.5米、宽11.95米、高7.0米。

3号圆拱型库房:长19.5米、宽12.0米、高7.0米。

4号圆拱型库房:长19.5米、宽12.0米、高6.9米。

5号圆拱型库房:长19.5米、宽11.6米、高7.0米。

第八节 中卫古代酒俗(摘自中卫古县志)

文庙酒祭器

文庙崇圣祠陈设祭器如下:

勺:所以酌酒实爵。

云雷尊:用以储初献酒。

象尊:用以储亚献酒。

壶尊:用盛配酒。

牺尊:用以储终献酒。

婚礼

问名、纳采、纳聘,行古之遗。具酒食,会宾客,独不亲迎。花烛之次日,男携盒至女家曰谢亲,并拜其亲族,女之亲族亦往答拜焉。三日,新妇庙见拜翁姑,具酒食,会拜夫之亲族于堂。

清明

届清明则出郊展墓,多具酒肴会亲族。

送寒衣

至十月朔则具纸楮剪服,奠酒于户外,曰“送寒衣”。

端午节

午日:插艾、菖蒲,饮雄黄酒,啖角黍,相馈遗。

农历六月六

季夏六日,储水造曲,水经月不腐。

重阳节

季秋九日,酿酒曰“重阳酒”。

长至

祀神、祭祖,亲族相拜者,作羹具酒以饮。

年三十

岁除:贴春联,易门神,具酒肴,长幼以次称寿,燃灯彻夜,曰“守岁”。

迎水之祭

(龙神)庙既成,奠且有日。每岁四月立夏,邑之文武官吏,俨然造焉。凡邑之力农而服田者,咸盂酒豚蹄而从之,名曰迎水之祭。

永康酒枣

亲串相遗各用情,年年果实喜秋成。

永康酒枣连瓶送,蒸枣枣园夙擅名。

绵蓬酒

草类:蓬,有绵蓬、刺蓬、水蓬。子皆可食,而味苦涩。遇寒,山民采以救荒。绵蓬籽亦可酿酒。

第九节 中卫古代酒诗

黄河泛舟

黄恩锡

旧志载:黄河晓渡。锡于河晓渡屡矣。不独春秋风雨,即诘朝唤渡,浊流拍岸,景殊无取。故不若扁舟载酒,夹岸堤柳,村花映带,洪流触目,渚凫汀鸥,飞鸣芦浦。每于浊浪土崖间,见蓑笠渔人,苇篷小艇,举网得鱼,于时买鲜浮白,啸咏沧洲,令人流连忘归矣。

【注释】黄恩锡,滇赕北(今云南永胜县)人。清乾隆年间甘肃宁夏府中卫县知县,政声佳。

迎水祭

张若敏

(龙神)庙既成,奠且有日。每岁四月立夏,邑之文武官吏,俨然造焉。凡邑之力农而服田者,咸盂酒豚蹄而从之,名曰迎水之祭。

【注释】张若敏,陕西富平人。清代举人,清乾隆年间任中卫教谕。

庚辰西域清明

耶律楚材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漫不知名。

葡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相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鷓鴣声。

【注释】耶律楚材(1190~1244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蒙古军攻占燕京后,耶律楚材为蒙古汗国大臣,辅助成吉思汗。蒙古太祖二十一年(公元1226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征西夏,“二月,取黑水等城。夏,避暑于浑垂山。取甘、肃等州。秋,取西凉府搠罗、河罗等县,遂逾沙陀,至黄河九渡,取应里等县”(《元史·太祖本纪》),抵达今宁夏中卫市。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30年,多有襄助之功。元世祖忽必烈于中统二年(1261年)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黄河行

贡师泰

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或云昆仑之山出西纪,元气融结自此始。地维崩兮天柱折,于是横奔逆激日夜流不已。九功歌成四载止,黄熊化作苍龙尾。双谷工凿断海门开,两鄂崭崭尚中峙。盘涡荡激,回湍冲射,悬崖飞沙,断岸决石,瞬息而争靡。洪涛巨浪相豗,怒声不住从天来。初如两军战方合,飞炮忽下坚壁摧。又如丰隆起行雨,鞭笞铁骑驱奔雷。半空澎湃落银屋,势连渤澥吞淮渎。天吴八首兮,魌鬼佳独足。潜潭雨过老蛟吟,明月夜照鲛人哭。扁舟侧挂帆一幅,满耳萧萧鸟飞速。徐邳千里半日程,转盼青山小如粟。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滔滔汩汩兮,同宇宙之悠久。泛中流以击楫兮,招群仙而挥手。好风兮东来,酬河伯兮杯酒。

【注释】贡师泰(1293~1362年),宣城县人。元泰定四年(1327年)进士,历任翰林待制、监察御史、吏部侍郎、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诏为秘书卿。贡师泰以文学知名当时,著有《诗经补注》《玩斋集》《东轩集》等。

壬子行边暖泉暂憩

刘尚朴

驱车历瀚海,此际水氵弘然。

脉涌昆仑日,温生黍谷泉。

艹遽庐清眼界,柳榭媚风烟。

为念荷戈士,投醪惠百川。

【注释】刘尚朴,明代信阳人。万历乙未进士,曾任宪臬、山东布政司参政,续作《万历信阳州志》

书怀

殷仁

黄河东去三十里,春草西连一片云。

把酒送君无限意,不堪榆雪落纷纷。

【注释】殷仁,明代分巡副使。

槽湖春波

佚名

即马槽湖。昔以浸潦水积成湖,今水泄湖干,居民报垦成田矣。

十里平湖一鉴空,烟波雪浪涣生风。

渔舟载酒销春兴,应使丹青画未工。

前题

编修查昇

关云陇树久苍然,剑已埋丰气烛天。

惠此一方乡祭酒,名高列传野遗贤。

口碑月旦存公论,恩诏褒荣庆两全。

况有旗常光世业,早传勋位日星悬。

赠别碾伯黄大伊调任中卫

纪虚中

三年啸诺镇相宜,惜别临风把酒卮。

只为民贫多惠政,不因吏俗废新诗。

岩疆欲试探九猛,乐水犹传渡虎奇(1)。

少喜星河通九曲,双鲤时寄慰离思。

【注释】纪虚中,乾隆丁巳(1737年)进士,曾任眉县知县,由前西宁府升任岳常道。

(1)原诗注:碾邑时有虎患,亲行驱捕,虎潜踪远遁。

登石空寺

黄恩锡

健足临高阁,披云上佛台。

河流环地曲,梵刹倚山开。

树隐烟光合,风鸣雨势来。

僧闲留客久,茶熟劝添杯。

中卫竹枝词

黄恩锡

清明士女乱纷纷,尽向城西竞若云。

游赏逐年夸胜节,沿郊榼酒聚成群。

独酌窗前酒满樽,停杯窗外月黄昏。

谁家纸火因风起,邻妇声声夜叫魂。

樵云黄同年惠中卫酒

举人李孝洋,香楠江西。

千頃波澄慰渴人,双樽稠迭拜芳醇。

从今识得鸣沙味,吸尽葫芦滿腹春。

(【周按】本文药方系研究资料。若依方服用,须遵医嘱。特此声明。)

同类推荐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

    名字与文化密不可分,名字透射着社会秩序、礼节礼仪、价值判断、宗教信仰、群体审美等文化信息。一些人的名字简直就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关键词,透过他们的名字我们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体味不同时代的风貌。本书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西人名,包括真实名字、绰号、外号、笔名、庙号、谥号、年号等。通过对名字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精彩纷呈的文化表征。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明年又恰恰是法国伯希和敦煌劫经的100周年(1908-2008年),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以对《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大历史背景作以介绍,以飨我国学术界。
热门推荐
  • 南风过境:鹿晶之恋.

    南风过境:鹿晶之恋.

    他是霸道冷酷的总裁兼校草鹿晗,她是呆萌萝莉兼校花郑秀晶,他们是青梅竹马,五年前的离别,十年后王者回归,他一手创造银嗜宫,成为黑白两道至尊。在外人面前,他冷酷邪魅,在她面前温柔如水。她是郑氏集团的公主,呆萌如她,腹黑如她。因为种种误会,她独自离开,一年后她的归来,褪去了以往的呆萌腹黑,变得冰冷邪魅,变得冷血无情,而鹿晗等来的却是她身边又多了一个俊美的守护者,秀晶该如何选择?而鹿晗又该怎样继续守护他们的爱情?秀晶又会怎样回心转意,曾经的誓言是否还如旧。——南风过境,十里春风不如你。
  • 时光不曾负你我

    时光不曾负你我

    沈念夏,阮夕照。一个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却与人有着无形的距离。一个脾气稍稍有点火爆,别人看起来没心没肺的。他们在美好的青春里,遇见并不算完美的彼此,一路磕磕碰碰,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怪物大师,魅夜三门

    怪物大师,魅夜三门

    怪物大师闯魅夜三门,期待不期待,白露中毒,究竟是危险还是黑暗?
  • 桃妃传:踢了皇上嫁将军

    桃妃传:踢了皇上嫁将军

    “你是朕的女人,今天怎能跟朕的大将军成亲?”“我是你的女人?真是好笑!你问问在场的有哪个人识得我是你的人,别忘了你的那些女人都在后宫里待着呢,别以为你是皇上就了不起!就可以对我欲加之罪!”“女人,朕会让你后悔的!”“皇上慢走,不送!”
  • 天鹅大改造

    天鹅大改造

    一天下午她被强吻了,也许是因为她的美丽。她为了逃避噩梦只好离开了家,只是在离家的同时她把自己变成了丑小鸭。原以为和他不再有任何交集,毕竟她走了大半个国家,可是她还是遇上了那个男孩,虽然这时的她不再明艳照人,他却不肯放过她,还为她起了个外号“文物”。她看着这个男孩心里盘算着一个复仇计划,她要以艳丽的外表再次出现在这个男孩的面前,让这个男孩为自己所做的事付出代价……为了眼前的这个丑小鸭他拒绝了那个美丽的女孩,连他自己都无法想象自己竟然会动了真情。在经过她一系列恶整后,他算是怕了她了,只好做一个小男人,乖乖的听话,可是有时候的她竟然会温顺的像只绵羊,他真的被这个女孩搞糊涂了,陷入了她的陷阱中,无法自拔……天鹅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丑小鸭只是为了找到真爱……
  • 天龙狂侠

    天龙狂侠

    少年龙天穿越到了《天龙八部》的世界,看龙天如何在天龙的世界里混的风生水起,结交绝世大侠,大战邪魔外道,在天龙的世界里,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痛苦?是希望?是感动?少年龙天将如何创造自己的传说......
  • 无限之演化

    无限之演化

    演化又称进化,指生物在不同世代之间具有差异的现象,以及解释这些现象的各种理论。人类进化的时间需要几百万年,当人类停止进化时,或者说,退化时……恐怖即将再次开启……生化危机、异形、咒怨、猛鬼街、死神来了……一切的一切,在这深沉如地狱的恐怖中,要么进化……要么死亡……
  • 夏晓乐奋斗记

    夏晓乐奋斗记

    她是人畜无害的小白兔,刚入职场,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却总是处于商战的漩涡,小白兔没有神助攻、没有忠犬帮助,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情商爆表,以及审时度势,打败一路妖魔鬼怪,一步步成为职场女强人,更成为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 觅长生

    觅长生

    一个从山村中走出的凡人……偶得一本破旧古书中记载道:修仙者能借天地之气,御剑飞行,修炼有成者可移山倒海、长生不死……---------------------------------------------------------觅长生QQ群:301332746
  • 验方新编

    验方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