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0500000006

第6章 开慧和三秀

1

成胥生看着毛泽东他们抬着叫花子的灵柩大张旗鼓地上山去了,憋着一肚子气。没想到毛泽东不仅不给他脸面,还呸了他一脸痰,叫他在乡民面前威风扫地。日后他还怎么当这个局长?在人前还怎么能说得起话?走出操场坪,汤峻岩说,把气憋在心里多难受,不如崩了他。成胥生按住汤峻岩摸枪的手说,有郭议员在,还是不要妄动的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毛泽东这次回乡要住几个月的,他是砧板上的肉,要剁要切,还不是由我们?

成胥生口是这么说,回到家还是生气。老婆彭大姗给他揉肩捶背,见他还苦着脸,说:

“他毛泽东一个读书人,值得你这样?”

“不是读书人,我便用不着这样了。他不是一般的读书人呀。”成胥生摇摇头说。

“有什么不一般?”

“两个叫花子,到他手上,做尽了文章。”成胥生愤愤地说。

“老爷,只怕你自己也有失算的地方呢。”

“失算?我给他面子,他居然不给我面子。他以为我成胥生是谁?哼,这笔账我记着。他有初一,我有十五,在这韶山冲,有我成胥生,就没他毛泽东。”

外面传来刘剃头的叫喊声,那声音叫得脆响:“剃头啦,剃光头平头西式头,修眉毛刮胡子挖耳屎啦。”

成胥生站起身子,走出卧房,来到堂屋,对申拐子耳语了几句,申拐子拔腿就往外跑。

申拐子走出成家大院,看见刘剃头提着箱子正要离开如意亭,忙双手叉腰,摆出吓死人的威风叫道:“刘剃头!”

刘剃头被背后这突然一喊吓了一跳,一看是申拐子,有些心怯地问道:“申队长,要剃头?”

“跟我走一趟。”

“是八爷要剃头?”

“你他妈的,叫你去,你就去,啰嗦什么。”

申拐子这么一恶,刘剃头的心便被吊了起来,忐忑不安地随申拐子走进成家大院。来到堂屋,刘剃头见成胥生坐在太师椅上抽水烟,也不望他,像没人进来一样,手上的铜水烟壶发出“不隆咚不隆咚”有节奏的响声。

申拐子弯着腰,上前轻声道:“八爷,刘剃头带来了。”

成胥生还是不抬头,嘴也不离开烟壶,只在鼻子里“哼”了一声。

刘剃头忙上前轻声问道:“八爷,您要剃头,还是刮胡子?”

成胥生把铜烟壶放下来说:“我不剃头,也不刮胡子。”

刘剃头心跳更快了,额上沁出了汗珠,声音也有些发抖:“不知八爷叫小的来?”

“不是你要我叫你来的吗?”成胥生横了刘剃头一眼。

“八爷,这,我没有呀。”

“没有?”成胥生瞪着刘剃头,目光似一把刀子,直刺向刘剃头的心,“怎么没有?你不是想叫我给你把头剃了?”

刘剃头一听这话,吓得筛糠似的说:“八、八爷,小,小的不敢。”

“你不敢?在那么多人面前你都敢帮毛泽东作证,你还不敢?听说你还跟着毛泽东叫得挺欢,你会不敢?”

申拐子掏出枪,抵在刘剃头胸前,说:“他妈的,我看你是活腻了,老子毙了你。”

刘剃头望着抵在胸前的枪,全身打摆子似的抖,两腿再没了力气,在成胥生面前跪了下来,哭丧着脸,哀求道:“八、八爷饶命,饶命。”

申拐子又拿枪顶一下刘剃头,凶道:“妈的,留着你这条命有什么用。”

刘剃头捣蒜样磕着头,心想只要申拐子的枪“砰”地一响,他便没了命,于是不断地哀求道:“八爷,你饶、饶、饶了小的,饶了小的,小的做牛做马为你效劳。”

“看样子,你的命你还是看得重。好,暂时饶你一命。”

“八爷,”申拐子忙向前一步,说,“他是毛泽东的奸细,留着他对我们有什么用?”

“谁说刘剃头是毛泽东的人?他那是一时糊涂。刘剃头,你自己说,你是谁的人?”

刘剃头见成胥生这么说,知道成胥生不会杀他了,心想只要留着这条命,别的就管不得那么多了。他知道自己在这块土地上,要成胥生不杀他,惟一的办法就是像狗一样听成胥生的话。

“我是,是八爷的人。我的命都是八爷给的,小的从现在起,为八爷效劳。小的可以告诉八爷毛泽东的一些事。”

“什么事?”

“毛泽东他们准备办夜校。”

“办夜校?”

“这个毛泽东,给过激党收尸祭奠的账还没算,又想办夜校,真是,真是吃饱了饭没事做。”申拐子说,“八爷,这个夜校不能让他们办。他办夜校,叫唐会长不要安排人讲课。谁敢给夜校当老师,叫唐会长开除他。”

“唔,当然不能让他们办。你给我注意他们的行踪,有情况,马上告诉我。”

“听说他们有老师了。”

“谁?”

“毛泽东的老婆。”

“毛泽东的老婆?那个杨开慧?”

“是呀,听说这个杨开慧是教授千金,不仅天姿国色,还跟着她爹喝了好多墨水。”

“哦,还喝了好多墨水?”成胥生端起烟壶,往烟斗里塞烟丝丝,“不过呀,这个杨开慧呀,她不是毛泽东的老婆。”

“不是?”

“嗯,不是。”成胥生点燃烟斗里的烟,抽了两口,吐出一口烟,道,“毛泽东明媒正娶的老婆,应该是炉门前罗家的一秀。”

2

毛泽东他们真的要办夜校,第一个老师真是杨开慧。

那天,毛泽东和毛福轩他们把叫花子热热闹闹送上山后,钟志申说,润之,有你我们就不怕八胡子了。毛泽东说,光我们几个不怕还不行,要乡亲们都不怕才好。这次我们为叫花子收尸送葬,我发现乡亲们的胆子还小,怕成胥生。钟志申说,胆子小是天生的,这有什么办法?九叔天生胆小怕事,掉片树叶子还怕打死人,我天生不怕死,八胡子的团丁我敢打,那是没有一点办法的。毛泽东说,胆子小是天生的,如果我们给他壮壮胆,他不就胆子大了么。钟志申说,这胆子怎么壮?毛泽东说,九叔为什么胆小?他认为自己穷是命里注定,总是逆来顺受,不与命运抗争。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没有饭吃,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受苦。我们办夜校,让九叔这样的乡亲学文化,明道理,觉悟起来。

大家都说毛泽东这个主意好,教乡亲识字明道理,是造福乡里的大好事。但不知怎么个办法。毛泽东说,这不难,老师呢,现成的。杨开慧是大教授的千金,这次来韶山,让韶山人见识见识大教授的千金,怎么样?众人都叫好。杨开慧说,我当老师可以,两个细伢子怎么办?毛泽东说,好办好办,有淑兰嘛。王淑兰说,三哥有这个想法,嫂嫂放心去就是了。毛泽东说,老师有了,学生就要大家去招。总不能这个杨老师上了讲台,没有学生听课吧。钟志申拍胸脯说,我包你两天之内招二十个,福轩、叔侃、耿侯、新梅六哥你们四人一人招十个,这个班就够了。众人说是,就分头去招生。

这天早晨,太阳红灿灿的极是可爱。杨开慧又像往日一样,早早起了床,在上屋场的后山转着。她觉得爬到山上看着这满山青翠,呼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感觉真好。她想象着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在山上打柴,在田间插禾收割的情景,心里更有一种不同的感受。

她在山上爬了一阵,又下山到田塍上转着,这时,太阳又升高了些,从田塍路上,走来一个妹子。

妹子长得眉清目秀,身段窈窕,青春姣好。她低着头赶路,步子迈得碎急,在田塍上迈的步子更显得好生健美。她和杨开慧相对走来,田塍路不宽,杨开慧便侧着身子让路。那妹子走到杨开慧身边,忽地站住了,抬头一望,“呀”地叫了声,把杨开慧吓了一跳。

来人叫三秀,从杨林桥炉门前来,正是毛泽东第一个妻子的小妹。她父亲罗鹤楼听说毛泽东回来了,还带来杨开慧,不由想起自己的大女儿一秀妹子。若是一秀妹子不死,毛泽东回韶山,必然会先来炉门前看他。以往毛泽东一遇农忙时节,都要来帮忙,一秀妹子不幸去世,毛泽东去外面读书,每次回韶山还来看他。昨天,他在银田寺赶集,碰见成胥生的管家曾仲池。毛泽东回来就忙着给叫花子收尸送葬,曾仲池估计他还没去炉门前,一打听,果然没去。曾仲池说,毛泽东有了新夫人杨开慧,还是大教授的千金,哪还会记得来你炉门前。罗鹤楼很憋气,看看现在还是正月,今天一早便叫三秀去喊毛泽东来吃年饭,看毛泽东还认不认他这个岳老子。

三秀看给自己让路的年轻女子面生,虽年纪大自己一点,但长得却是如雪白嫩,穿着蓝布罩衣,披着齐耳短发,显得青春靓丽,不由得惊叫一声,想此靓丽女人必是姐夫的新夫人杨开慧了,便定定地望着杨开慧,果然貌若仙子,姐夫如何不被她迷住?

“小妹妹,你过去吧。”

“你过去吧。”

三秀见那女人好生客气,便又有些不好意思,姐夫的新夫人这么知书达理,也不免让自己刮目相看。三秀不说话,板着脸从杨开慧身边走过去。杨开慧感到好奇,回头一看,三秀径直向上屋场走去。她便远远地跟在后面,看这犟妹子到底是毛泽东的什么人。

“姐夫,姐夫。”三秀一进堂屋就喊。

毛泽东睡得晚,刚从床上起来,见三秀喊,忙来到堂屋,哎哟,这三秀长得和一秀妹子一模一样了,他不由抓住三秀的手。

王淑兰在杂屋和毛泽民舂米,听见喊声,忙来到堂屋,见杨开慧也在禾坪里,拉着三秀说:“是三秀来了呀。”又瞪了一眼毛泽东,向堂屋外瞄了一眼,把三秀往厨房拉,“你还没吃早饭吧,我给你煮荷包蛋吃。”

“我不吃,我有话跟姐夫说。”三秀看着毛泽东。

“姐夫还有事呢。”王淑兰却不由分说,把三秀拉进厨房,并说:“你有什么跟我说是一样的。”又向毛泽东喊道:“三哥,泽民在杂屋舂米,再不舂,没米吃了。”又朝杂屋喊道:“泽民,三哥起来了,我有事,你喊三哥和你舂吧。”

毛泽民在杂屋先是听见三秀来了,又听王淑兰这么喊,明白王淑兰的意思,忙喊道:“三哥,你快来帮忙,快来。”

“你们不要喊了,我知道,知道了。”

毛泽东去了杂屋,杂屋又响起了舂米声。杨开慧进了堂屋,不见三秀,也不见毛泽东,听见杂屋的舂米声,便来到杂屋。

“润之,你今天起得早嘛。”

“不早点起,没饭吃啰。”

“我刚才看见好像来了个客。客呢?”

毛泽东刚想说被王淑兰拉到厨房去了,毛泽民脚一抬,毛泽东脚下的踩板重了许多,石锤在臼坑里踩不起来,舂米声猛然停了。毛泽东不解地看了毛泽民一眼,毛泽民忙对杨开慧说:

“我们在舂米,没看见什么客。”然后脚又踩下去,臼坑又响起了舂米声。

杨开慧又来到堂屋。

王淑兰在堂屋大门口送客,并向屋外喊着:“好走啊,下回再来玩。”

杨开慧看见外面的客正是田塍上碰见的那个妹子,问王淑兰道:

“她是谁?”

“噢,她呀,一个亲戚。”

“什么亲戚?”

“什么亲戚?”

王淑兰心里咯噔了一下,她是三哥以前老婆的妹妹,这能告诉杨开慧吗?杨开慧要晓得三哥和以前那个老婆家还有来往,还会对三哥这么好吗?刚才她就是怕三秀和三哥在一起让杨开慧看见,才那么把他们分开,幸亏动作快,要是开慧嫂看见,打破砂锅问到底,不就把这事问出来了?女人天生是个醋坛子,都爱吃醋,你看,她只看见了三秀的背影,就追问是什么亲戚。眼不见,心不烦,还是不让她晓得的好。

“一个亲戚,远房亲戚。”

“这么急,饭也不吃,就走了?”杨开慧问。

“她把事告诉我,就走了。”

“什么事?”

王淑兰支支吾吾。杨开慧又问。王淑兰没有办法,只得说实话。

“唔,三哥回来了,她喊三哥去吃饭。”

“我要去做客了。”杨开慧高兴地说。

“她,她没喊你呢。”

“没喊我?喊了你哥,不喊我?”

杨开慧感到奇怪,怎么不喊我呢?难道她家这个亲戚不知道我是润之的夫人?不可能不知道。如果知道了不喊我,那就是不把我当作润之的夫人了。她是毛家什么亲戚?怎么这样?难道毛泽东还有什么瞒着我?

这时,毛岸英和毛岸青醒来了,在卧房喊妈妈。杨开慧答应一声,进了里屋。

王淑兰便又到厨房做早饭,心里在着急。舂完米,王淑兰的早饭做好了。

毛泽东在天井洗脸,一边捧着毛巾擦脸,一边到堂屋看了看,说:“淑兰,三秀呢,走了?”

王淑兰忙走到毛泽东旁边悄悄说:“你叫什么?”

“咦,叫都不行啦?”

王淑兰用手指了指卧室,眼睛眨了又眨,轻轻说:“走啦,三秀刚才说,请你今天去吃中饭。没请嫂嫂,你看怎么办?”

“没请你嫂嫂?”毛泽东擦完脸,又擦手,望着王淑兰说,“没请你嫂嫂?这个三秀,搞什么名堂?”

“什么名堂?和你赌气。你和开慧结婚她不高兴。这里有一个不高兴的了,嫂嫂要晓得你原先娶过老婆,现在还有来往,不吃醋啊!你看你怎么应付。”

3

“润之,”吃了早饭,杨开慧对毛泽东说,“夜校要开学了,学生倒有一些,就是没有一个女生。”

“没有一个女生,这怎么行呢?”毛泽东说,“男女都一样嘛,你应该收些女生才好。”

“做了些工作,很多女的一听说上夜校,怕老人说,不敢来呢。”

“办夜校在韶山冲还是第一次,也难怪。但总不能重男轻女。”

“走。”杨开慧拉着毛泽东说,“你带我出去走一趟。给我招几个女弟子来。”

“哎,”毛泽东说,“你怎么要我去给你招女生?”

“我到你们韶山,人生地不熟,你不帮我,谁来帮我?你是我的夫君,不要你去,我要谁去?”

毛泽东笑了,说:“夫人言之有理。看来,这个忙不帮是不行的。”

杨开慧便趁毛岸英和毛岸青在天井玩,对王淑兰悄悄地说:“我和三哥出去了,你照看他们。”

“你放心去吧。”王淑兰趁杨开慧转身出门,对毛泽东悄悄说:“中午炉门前请吃饭,记住啊!”

“记得。”毛泽东答应一声,和杨开慧走出上屋场,来到坪前的水塘边。那水塘极清,能见到底。毛泽东指着这个水塘对杨开慧说:“小时候放牛,天一热,我就跳进这个塘里划水,打狗刨,钻眯子,很好玩啦!”

“你会钻眯子?”

“钻眯子有什么不会?憋一口气,扎进水里,两只手不断地往前划,两只脚不停地往后蹬。我可以一个眯子从塘这边扎到那边。”

“你有这样厉害?”

“你不信?不信,我钻个眯子给你看看。”

“算了,算了,天这么冷,你身体刚好一点,万一又冻病了,谁给我招女弟子?”

“对,给夫人招女弟子是大事。等到哪天有空,我再来一个钻眯子,让你饱饱眼福。”

两人说笑着,不觉来到毛福轩家。

这时正是初春时节,山上的树一片嫩绿,路边的灌木是一片新绿,冲里的水田里也长了一些嫩绿的青草,山脚下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见底,把山路边的绿草灌木都映进了水底。杨开慧被山光水色吸引住了,忍不住说:“真好。”

“你说什么?”

“我说你家真好,门前有水塘,水塘里清澈见底,屋后有青山,青山四季常青,青山绿水,真好过日子呢!”

“开慧,这话你说对了一半。”毛泽东认真地说。

“怎么只说对一半?”

“前有水塘,后有青山是对的,好过日子是好过日子,这个什么你家我家,什么意思?”

杨开慧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不回答,望着毛泽东微微含笑。

“我虽然没用轿子把你从长沙接到韶山冲,也没和你上拜天地,下拜高堂,但我们是多年的夫妻了,我的家,也就是你的家嘛。”

“你没和我上拜天地下拜高堂,你和别人拜了天地拜了高堂呀,你虽然没用轿子把我从长沙接到韶山冲,但你用八抬大轿从炉门前接了个大美人到韶山冲呀。”杨开慧不由想起早晨来请吃饭的妹子,只请毛泽东,不请她,这是他家的什么亲戚?是不是就是炉门前一秀家的人?

“你看你,又来了。”毛泽东指着杨开慧笑了笑,然后又说:“我那时只有十四岁,晓得什么。父母做主给我娶了一个十八岁的女子,一切都是家里安排的。”

“十四岁就当新郎,有味。”

“那个妹子是用八抬大轿接来的,还有个锣鼓班子一路上吹吹打打,明媒正娶地嫁到我们毛家。她在家里是老大,家里叫她大秀,有时叫一秀。”

杨开慧饶有兴趣地说:“你比她小四岁,你们拜堂,那不像对姐弟呀?”

毛泽东说:“一秀比我大四岁,但我的个头长得快,比她还高,看上去还般配。”

“男才女貌,才子佳人,当然般配呀。一秀长得好吧?到底美得什么样子?你告诉我。”

“一秀不说是貌美如花,但也长得体面,人也健美。但比你就比不上了。”

“你别拿我做香料。”

“这是实话。一秀的父亲罗鹤楼是个通文墨有田产的农民,一秀的家教好,到我家后,孝敬我的父母,体贴关心我,做家务也做得蛮好,我的父母很喜欢。我们都随她娘家的习惯。她在我家几年,日子过得温馨和美。她虽然也像你这么温柔贤惠,但书读得比你少。”

“这个一秀,是因为长得好,你才同意的吗?”

“哪里会由得我的意。都是双方大人说了算。”

“你没有做一点主?”

“大人哪会让你做主。”

“我不信。”

“一秀家的杨林桥炉门前,与我家不过六里路。她爹罗鹤楼在罗氏家族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我家有二十多亩良田,兼做谷米生意,在银田寺还有商号,我爹毛顺生在韶山一带也是有些名望。我家和一秀家有远亲关系,我爹和一秀爹经常有来往。罗家三个女儿都长得好,我父亲在罗家看见了,就想把一秀给我做媳妇。他认为一秀大,来我家就可以做事。罗家没有儿子,见我有三兄弟,我是老大,可以帮他家做事,这也是罗家选中我的原因。他们两个长辈在一起商议好了,哪里还有我们做主的份?”

“嗯!”杨开慧松了口气,又关切地问,“你们俩好不好?”

“我那时一个十四岁的乡里伢子,晓得什么?”说到这些问题,毛泽东像所有的男人一样,想把话题岔开。

杨开慧却偏偏要打破砂锅地问:“你不懂事,她十八岁了,她会懂事呀。再说,你们一起生活了三年,你十四岁时不懂事,十五岁也不懂事?十六七岁还不懂事?你们在一起一千多天啦,难道你一直不懂事?”

“你呀,老抓住这个辫子不放。好吧,我如实相告。”毛泽东看着杨开慧说,“一秀比我大。她妹妹二秀、三秀都比我小,我爹不选,为什么要选她结这门亲?他是费了心思的。他当时做谷米生意常在外面奔波,我母亲身体不太好,家里还请了长工和短工,一家子大事小事,我母亲忙不过来。父亲见罗家家底殷实,一秀又比我大,来到我家就可以帮我母亲操持家务,至于我的感受,他是没有考虑的。我爹是个精明的当家人,他确实没选错,对我来说,却是有些牵强附会了。”

“我听说,你还常去杨林桥帮一秀家做事呢。”

“是有这事。我常去一秀家帮工,去尽半子之劳。这是我爹和一秀爹讲好了的。她家没有儿子,我有三兄弟。一秀在我家也帮母亲做了不少事。我们毕竟相处三年,不能说没有一点感情。一秀去世后,我去长沙读书,遇上插秧季节,只要我回来了,还要去炉门前一秀家帮忙插田。”

“你是一秀死后再去长沙的?”

“是啊,我那时好想读书。我从九岁开始读私塾,先后换了五所私塾,师从七位先生,读了八年。我读了些古文,也看了些新书和杂书,觉得书还没读够。家里虽然给我讨了堂客,我在农田干完活,回家看《盛世危言》,不过瘾,还是想去读书。我爹是想我以后继承他的事业,把算盘打好,以后好把谷米生意做大,见我不想做,认为我不愿插秧扮禾,讨厌田间劳动。我爹要送我到湘潭米店去学徒,我不愿意去。一秀还是很贤惠,晓得我喜欢读书,她爹是个有文化的人,她晓得书中自有黄金屋,从她的行动上看,还是暗地里支持我去读书。不想她患痢疾死了。”

杨开慧听到这里,说:“好了,这事不说了。我想问你。这次你还去炉门前看看吗?”

“你说,我是去,还是不去?”

“你的事,我怎么能为你做主?”

“请你当参谋。”

“我不晓得。脚在你身上,你想去就去,没有哪个拖你。”停了一会,杨开慧见毛泽东很认真地望着她,还在期待着她的回答,说,“要我说,你还是去看看。一秀已经不在了,你应该去看看老人家。”

“你不吃醋?”毛泽东还望着杨开慧。

“你去看看,又不是不回来了。再说,往年你回来,都去一秀家了,这次你不去,她家里肯定在望你。你应该去看看你的罗家岳父。”

“夫人言之有理。开慧呀,正好三秀喊我今天去吃年饭,你陪我一路去。”

杨开慧笑着点头答应了。

山坡上有许多绽满花蕾的杜鹃花枝,杨开慧十分惊喜地爬上去,道:“润之,这里有好多杜鹃花呢。”

毛泽东也爬上山坡,说:“唔,我们韶山的杜鹃花是多。现在还是花苞,等到天气再暖和一点,它们就会开得满山都是。开慧,我告诉你一件事。”

“什么事?”

“我小时候放牛,看见杜鹃花开了,常常采了一束又一束,只是自我欣赏,没有送人。那时,不知送给谁。直到我遇上毛岸英的妈妈,这,这名花就有主啦。”

杨开慧又是嫣然一笑。

“那时岸英的妈妈在长沙周南女中读书,我每个礼拜去接她,就想,要是在我们韶山,我就采一束红杜鹃送给她。可惜呀,长沙街上没有。每个星期六我去接她,都是空手。”毛泽东说到这里,笑了起来,“好,现在机会来了,只等这杜鹃花一开,我要采好多好多杜鹃花送给岸英的妈妈。你说,好不好?”

杨开慧心里甜滋滋的,又是抿嘴一笑。

同类推荐
  • 华罗庚 李四光(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华罗庚 李四光(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生动记述了两位科学家的家庭背景、童年生活、艰辛的求学历程、充实的大学生活、宽广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重点探究了他们取得成功的主客观因素,更多的描述了他们成功之前的历史,是值得一读的励志类读物。
  • 中华将帅故事

    中华将帅故事

    战争造就将帅。将帅统领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勇敢勇猛,冲锋陷阵,用血与火书写了威武雄壮而又残酷血腥的篇章。中华历史上的有为将帅,大多是杰出的军事家,有的还是军事理论家。《中华将帅故事》从众多将帅中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四十三人,采用故事形式,真实地客观地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中华将帅故事》展现将帅的风采,讴歌将帅的功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从中吸取力量,弘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民族和军队,随时听从召唤,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而战斗,哪怕流血、献身也在所不惜!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王阳明的权谋与智道,研究并探讨他的思想理论,通过王阳明做官时的韬光养晦、荣辱不惊、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各个方面,告诉了读者如何左右逢源,并建立一个强大的人脉网,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等等,进而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王阳明为臣智慧》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王阳明在仕途之路上的种种遭遇,深刻剖析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阳明的权谋之道,而且也看到了在王阳明的影响之下,他的众多弟子与同僚们因与王阳明的接触而发生的仕途上的转变。
  • 寻找中国的血型

    寻找中国的血型

    本书是广元市公安局人员的文学作品集,是对公安工作的英雄事迹的讴歌。内容健康向上,是公安警营文化的体现。
热门推荐
  • 独家宠爱恶魔老公好讨厌

    独家宠爱恶魔老公好讨厌

    新婚那天晚上她独自守在新房里,而他却和另一个女人缠绵,她她冷冷地讽刺道“我们只不过是一纸合约名义上的夫妻,希望我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他依旧面无表情“知道就好!”殊不知一个这一切一个个阴谋都向着她,久而久之相处下来他们心中都有一些微妙的变化~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怀了他的孩子误会不断来袭,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她撕心裂肺!当他那心痛的一把掌差点害她流产的男人她恨之入骨…一场意外让她消失不见~五年后她再次回国身边带着个萌娃,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破家的人而是有名的女企业总裁,当他们意外相见身边的萌娃调皮道“妈咪这个男人是谁呀!”她望着他身边的女人慧心一笑“宝贝,他只是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人,我们走吧!”
  • 乙亥北行日记

    乙亥北行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魅王爷:我乃穿越之人

    鬼魅王爷:我乃穿越之人

    “她,怎么样了?”一双黑眸冰冷的望着一个倩影,手里拿着一部价格昂贵的手机,冷冽的打着电话。街上的繁华,并不阻挡他对女子的视线。“辰哥,这个女人,五年前破产,辰哥,这就是你要找的女人。”电话另一头的男子恭敬的说。“我知道,给我盯着她,有任何情况告诉我。”夜未辰依旧是那副模样,冰冰冷冷。“喂,怎么还不来,我们等你好久了,给我们个面子吧,舒安敏。”大街上的舒安敏同样打着电话,另一头的女子,似在撒娇的对她说。“那个,我忘了在哪儿了。”舒安敏瘪着嘴,她的记忆很差的,并不能怪她的。。。
  • 天下归元

    天下归元

    耶律峯与方涵秋两人强强联手,在乱世中,创下了辉煌盛世。敬请期待
  • 女配外传之末世娇花

    女配外传之末世娇花

    肖晓蝶,女,25岁,未婚,正逐渐沦为宅女。可是年纪到了,父母催嫁,很是无奈。于是乎,在因为相亲事宜,和母亲大吵一架的某蝶穿了,还是穿到了末世年代。乃的,这让吃货外加睡货的某人可咋办!无金手指,无空间,无男人,三无!可恨!可叹!如果说末日中的女主们都是锋芒毕露容易养男人的话,那她宁愿扮猪吃老虎,做一朵娇花,靠男人养。她不做女主就是做女配,爱咋咋地~某蝶的至理名言一:苦和累都是乃滴,闲和乐都是偶滴;某蝶的至理名言二:乃的异能为我忙,偶的异能闲得慌;某蝶的至理名言三:男人和食物怎么选,当然是选最靠得住的;某蝶的至理名言四:只要是别人都丢掉的漏子都不放过:某蝶的至理名言五:适当时候要学会扮弱,因为会哭的娃才会有奶吃;...以下略去N年之后,总结了这么多治理名言的某蝶正要磨拳擦掌腰出本,名为《某蝶的至理名三千篇》。可是书名刚想好,便被她家那位叫去忙着‘后代繁衍’了,结果当然是----‘胎死腹中’。肖晓蝶感慨道,以后自己的至理名言还要加上一条:千万不要因为性别不同而忽略娇草的威力,否则被反扑了她可不管.
  • 倾泫绝傲:腹黑七小姐

    倾泫绝傲:腹黑七小姐

    她一身毒骨,一手医术,一朝清醒却人人喊打,成为骄横无能的君城七小姐。他绝色倾世,手腕狠绝,杀人不眨眼却对她百般无赖。契神兽,掠皇城,夺奇宝。吾非野蛮,只是猖狂!当天才遇上妖孽,凤鸣九霄,凰逆天下。这世间,谁论沉浮?
  • 战傲苍穹

    战傲苍穹

    万年前,上一代星神以身化九星,凝聚绝世大阵,成就不动苍穹。万年后,九星始动,星源大陆动荡渐起。少年自青州而出,开启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变强之路,尊诸侯,立圣人,战傲苍穹,成就万古星神。
  • 王者佣兵团

    王者佣兵团

    剑与魔法的世界——极异世界,这是一个混乱分裂的世界。这个世界从来都不缺传奇和神话。不管是屠龙与灭绝巨人的亚瑟,也不管是抗击兽人与精灵的托尼,亦或者是统一大陆的凯撒三位骑士王永远都活在每个城邦日夜咏唱的赞歌中,不过传奇并不代表永恒,三位骑士王的故事已过去千年了,而如今,又有一位骑士要谱写出一段传说。
  • 兵锋临世

    兵锋临世

    兵锋临世,且看现代军人如何逆境求生存,带领终于自己的部下征战四方,一统河山。
  • 玄唐

    玄唐

    六爻、六壬、紫薇、八卦、占卜、测字.....来自远古的混混,三脚猫的手法。一身悬壶问世的打扮,一副现代厚黑的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