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达至很高的艺术水平。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作品的一大特色。在刻画人物、描写武将武艺和描绘场景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
比喻的运用不仅起至很好地表达效果,而且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体来说,比喻的运用在小说刻画人物、描写武艺、描摹场景等方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用比喻刻画人物。《三国演义》中对人物的描写是多角度的,作者不但直接描绘人物的外貌,而且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还常常通过他人之口来评述人物。而对人物外貌的描绘和性格的刻画,通常运用比喻手法,甚至借用他人之口评价人物,也离不开比喻。
《三国演义》中涉及的人物众多,但作者在描绘他们的外貌时并没有千篇一律,充分考虑到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人物的不同特点,在比喻的选用上非常成功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使得人物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第一回写刘备的外貌是“面如冠玉”。将刘备的脸比喻为“玉”,一方面表明了刘备并非粗俗武夫;另一方面又暗示此人将来必会至尊至贵。
而对张飞的描写就截然不同,说他“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将其与“虎”、“豹”、“马”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张飞的勇猛,是一个典型的冲锋陷阵的武将形象。
虽然关羽也是武将,但却与张飞明显不同,第五回写关羽的外貌是“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这些比喻突出了关公的眼、眉和肤色,人们常说“面如其人”,对关羽脸谱的描绘为后来刻画他忠义的性格做了很好的铺垫。不同的比喻,不仅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也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三国演义》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多用比喻。有直接比喻,例如第六十三回写张飞“更兼张飞性如烈火”,便直接将张飞的性格比作烈火,足见张飞性情之暴躁。但更多的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来侧面烘托,例如第七十一回写黄忠,写道:
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大喝一声,犹如雷吼。
这里将黄忠下山时的气势说成“山崩地塌之势”,将他的吼声比作惊雷,展现了黄忠勇猛、果敢的性格。
《三国演义》对人物的评价分为两种,一种是借小说中的人物之口评价人物,另一种是作者自己评价或转引民间评价。但无论是哪一种,往往都要借助比喻。
第三十九回,博望坡之战前夕,徐庶在一次在曹操面前评价诸葛亮是“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比喻之中蕴含着对比,实际是提醒曹操不要轻视诸葛亮。
因为徐庶在当时已经很有名,天下人都知道他很有智慧,这样一个人与诸葛亮相比却只是“萤火”对“皓月”,可以想象诸葛亮是何等聪明。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比喻确实十分精当,夏侯惇由于对诸葛亮“皓月之明”的智慧估计不足,才有了博望坡之败。
《三国演义》在评价人物或转引民间的评价也都用至比喻。第四十二回,作者这样评论张飞在长坂坡的那一声怒吼:
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
又引用别人写得赞诗“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将张飞这一吼比作“霹雳之声”、“虎豹之吼”、“轰雷”之声,极言吼声之大,突出了这一声吼的杀伤力,起至很好地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再如第六十四回,益州刘璋手下的大将张任,宁死不降,作者引用别人的诗赞“高明正似天边月,夜夜流光照雒城”,将张任比作明月普照自己的故土,非常恰当地反映出张任坦荡、忠诚的品格。
武将的武艺也是《三国演义》着墨很多的一个方面。作者通过运用比喻来描绘、展现武将的武艺,给读者勾画出一个又一个勇猛过人而又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在第十六回这样描绘吕布辕门射戟:“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一箭正中画戟小枝。”
将弯弓比作秋月,非常形象生动,同时说明吕布力量之大。将飞出去的箭比作流星,形容弓箭飞行之快,实际上是在渲染吕布箭法的精准。如此一来,一幅英雄百步穿杨的画面便浮现在眼前,使人们了解到吕布的箭法是多么的精准。
这两个比喻把吕布的武艺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七十一回写赵云救黄忠:“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
用了“梨花”、“瑞雪”这两个喻体,表面上在描绘打斗场景,实际上写赵云在如此众多军士的重重包围之中竟能把长枪运用得“若舞梨花”,就是为了突出他的英武之姿与非凡武艺。
《三国演义》的场景描写包括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战争场景的描写两部分。在描写这两类场景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比喻,给文章增色不少。
描绘自然景物。《三国演义》的写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用比喻写景。用比喻写景,往往能给读者一种画面立体感,让人回味无穷。第三十七回写刘备去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路上看到的风景是:
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山如玉簇,林似银妆。
这个比喻抓住了白雪洁白晶莹、一尘不染的特点。
第四十八回写曹操长江宴饮,看见“长江一带,如横素练”。夜晚的长江在明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平静,“如横如练”,将长江比喻为一卷白色丝绸,非常形象。但是江水并不总是安静的,第四十九回写道:“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
同样是月光下江水,此时却如“万道金蛇”,不仅符合客观实际,实际也为曹军后来遭遇火攻埋下了伏笔。
对战争场景的描绘是《三国演义》的重头戏,比喻的运用使得战争更加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有了比喻,一幅幅战争图画也就显得栩栩如生。
作者在小说中多次描写到战场上的器具。文中经常写道流矢,如第五回写孙坚“挥军直杀至关前,关上矢石如雨”,第十一回“梆子响处,箭如骤雨射将来”,第二十五回“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
将流矢比作“骤雨”、“飞蝗”,极言弓箭之多、排列之密。第三十回写袁绍“遂催军进发,旌旗遍野,刀剑如林”,刀剑之多以至成“林”。
第四十二回“忽见江南岸战鼓大鸣,舟船如蚁”,将船只比作蚁群,与对流矢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国演义》还用比喻描绘军容气势。如第十二回写“喊声如江翻海沸”,将呐喊声形容为江翻海沸之音,气势宏伟浩荡。第十回写陶谦远望操军“如铺霜涌雪”,突出曹操军容的浩大。
另外,作者常用潮水、波浪来比喻前进或撤退中的军队的形势,例如第十一回用“马军步军,如潮似浪”,展现军队进发时的气势。第二十五回写“河北军如波开浪裂”,袁绍军队在关羽的冲击下瞬间变成开波裂浪,不堪一击。第四十二回用写道:
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
生动地描绘出一副混乱的撤军场景。《三国演义》用比喻描写战争场景,留给人们的往往就是一幅动态的美丽画卷了。例如:“忽见江南岸战鼓大鸣,舟船如蚁,顺风扬帆而来……操军如铺霜涌雪。”这一个个比喻,就是一幅幅画卷。
尽管战争本身非常残酷,但比喻使人们并不觉得十分紧张。《三国演义》中比喻的运用,给小说增添了一种生动形象的画面之美。无论是小说中人物的相貌、性格,武将的武艺,还是小说所描摹的场景,由于比喻的使用而鲜活起来,形成了一种立体感。
《三国演义》成功运用比喻刻画了一系列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展示了一批武将的高超武艺,描摹了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色,也将战争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比喻勾勒出一幅幅的美丽画卷,使《三国演义》具有了一种生动想象的画面美,具有高品位的审美价值。
[旁注]
武艺 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又称“国术”或“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凤 凤凰的简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凤”。凤凰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崇拜,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象中的保护神,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而来,居百鸟之首,象征美好与和平,也是也是吉瑞的象征。
戟 一种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实际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
弓 抛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弹射武器。由富有弹性的弓臂和柔韧的弓弦构成,当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扣在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远处的目标。弓箭作为远射兵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应用相当普遍,被列为弓兵器之首。
百步穿杨 春秋时代,楚国的养由基善射,能百步内射中柳叶。古代的一步指行走时两脚之间距离的两倍,约相当于旧制5尺。能在100米以外射穿指定的某一片杨树叶子。后来用于比喻善射者。
枪 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械。枪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原始的枪仅仅将木棒头削尖,汉代时的枪与矛的形制相似,多以长木杆或竹竿为杆,装上锐枪枪头,配以枪缨即制成。不同用途的枪其长度各不相等,长枪可达8米多。
丝绸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汉族劳动人民是首先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使用丝绸的民族,其制作的丝绸制品更是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
战鼓 外形与堂鼓相似,但鼓身较低矮,故又有“扁鼓”之称。战鼓的击打方式不同,代表的含义不同。可以是进攻、撤退、追击、收兵等含义,也能鼓舞士兵气势,还是方便管理士兵的一种方法,是联结兵卒与指挥官的良好桥梁。
[阅读链接]
《三国演义》中,同样的比喻出自不同人物之口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例如第三十九回,夏侯惇面对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在博望坡所做的军事布置,说道:“今观其用兵……正如驱犬羊与虎豹斗耳!”
将自己的军队比作虎豹,将敌军视为犬羊,显示了他轻敌、自傲的性格。而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说“吾视曹操百万之众,如群蚁耳。”
将曹操的百万大军比作蚂蚁,展现了他的胸有成竹与高度自信。这个比喻与夏侯惇的比喻类似,所传达出的人物的性格却有所不同,原因就在于诸葛亮对敌军做了全面的分析,已经“知己知彼”,而夏侯惇只是盲目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