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演义——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汉、魏、吴3个朝廷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
《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另一方面,根据明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它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代社会内容。
那是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著有《三国志》65卷,记载了汉代末期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纷争的历史,内中有诸多的三国时期的历史名人。后来,南宋时期史学家裴松之又为《三国志》作注,名为《三国志注》。
《三国志注》引用的史传杂记达210多种,资料极为丰富。其他的一些野史杂记也记载了许多三国人物和故事,如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其中就记录了三国人物的许多轶事,其中有很多关于曹操的轶事,如乔玄评曹、曹劫新妇、祢衡遭谪、铜雀储妓、孔融被收、杨修恃才、望梅止渴、梦中杀人和借头止惑等。
隋代以前,三国的人物和故事也仅仅出现在史书当中,但是从隋代开始,有关三国人物的故事开始流传于民间,其流传的形式又分为戏曲系统和说话系统。
从隋代开始三国故事就逐渐浸透到民间戏曲的创作中,据隋代杜宝的《大业拾遗记》记载,三月初三上巳节,隋炀帝在曲江池大会群臣,观看“水饰”,即水上杂戏,其中就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等内容。
唐代搬演三国故事的戏曲也很多,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或谑张飞胡”可知,此时张飞面部的戏曲扮相已经开始定型化。
宋金时期,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戏曲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一种文艺形式,三国人物和故事就是其中普遍受到欢迎的题材之一。
当时的戏剧就喜欢搬演“魏、蜀、吴三分战争之象”。宋金时期杂剧中也有不少表演三国故事的。元代人陶宗仪的《辍耕录》记载宋金时期杂剧剧本时,就列举了《刺董卓》、《蔡伯喈》、《襄阳会》、《骂吕布》、《大刘备》、《赤壁鏖兵》等三国故事剧目。
宋代的戏曲繁盛的同时,说话技艺非常繁荣,而三国故事成为“讲史”说话的重要题材之一。据宋代文学家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汴京的勾栏瓦舍中还出现过一位专说三国故事的著名说话艺人霍四究。
至元代,民间说话中讲说三国故事更为普遍。存留下来的唯一一部关于三国故事的说话话本,就是1321年至1323年的新安虞氏书坊所刊印的《全像三国志平话》。
这是古代民间说话中三国故事的集大成之作,它在结构布局、情节框架、思想倾向以及人物造型诸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在三国故事的流传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在元代,戏曲中的杂剧成为一代文学的主流,三国戏更是成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类型。
在元代文学家钟嗣成的《录鬼簿》、元代杂剧作家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等书中,都记载了大量的三国题材的杂剧。如元代著名杂剧作家关汉卿的《单刀会》与《西蜀梦》、元代戏曲作家高文秀的《襄阳会》、元代杂剧家郑光祖的《三战吕布》与《王粲登楼》、无名氏的《火烧博望屯》、《美女连环计》、《千里独行》、《隔江斗智》、《桃园结义》等。
至元代中期,由于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至南方。南宋时期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
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才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都先后迁徙至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至元末明初,有一个人名叫罗贯中的知识分子来至杭州。他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他来到杭州后,找至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所以不愿离开远去。
1360年左右,罗贯中来至张士诚那里做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1363年,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
至1366年,罗贯中又回至杭州。这时,他已是50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于是罗贯中根据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以及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又参照了大量的有关三国人物故事的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并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斗争经验,融会贯通,开始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
至1370年,罗贯中已写了12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1371年以后的事了。在罗贯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1370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耐庵的《水浒传》。
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
《三国志通俗演义》完成之后,罗贯中为了出版这些作品,于1380年左右从杭州来至福建,因为当时福建的建阳是出版业的中心之一。但是,罗贯中的这一目的未能实现。大约在1385年至1388年间,罗贯中在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故里庐陵逝世。
罗贯中是一个有理想抱负并有一定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的人物,其才学、见识、思想当高于当时一般的封建文人。最为关键一点是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在元末明初、异族统治与社会动乱的背景下,民族统一的思想十分强烈,这也是其改写、创作《三国演义》的思想基础。
罗贯中的鸿篇巨制《三国演义》文学名著,描述了从184年的黄巾起义,至280年统一中国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
赤壁战后,曹操进兵关中,打败韩遂,马超,占有凉州。215年,又进兵汉中,张鲁投降,次年,曹操称“魏王”。220年,曹操死,其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都洛阳。
刘备借赤壁之战的胜利,占有荆州南部武陵、长沙、桂阳和零陵4郡,并从孙权手中借得南郡部分地区。
214年刘备西攻益州取胜,自领益州牧。219年,刘备大将黄忠破斩曹军降领夏侯渊,夺取汉中,刘备自称“汉中王”。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孙权在赤壁战后重点向南发展。210年,派步兵骘向岭南进军,占据交州。次年,孙权将都城从京口迁到秣陵,并建石头城,该名建业。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正式称帝,国号吴,都建业。
[旁注]
裴松之(372年~451年),南朝宋著名史学家,与裴骃、裴子野祖孙三代有史学三裴之称。东晋时期历仕零陵内史、国子博士等。入宋后任中书侍郎,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他为之作补注,从而作《三国志注》。
刘义庆(403年~444年),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死于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上巳节 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初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荠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荠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
孟元老 宋代文学家。曾任开封府仪曹。金灭北宋,孟元老南渡,常忆东京之繁华,于1147年撰成《东京梦华录》,自作序,该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钟嗣成 元代文学家。顺帝时编著《录鬼簿》,1330年自序,记载元代杂剧、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所作杂剧今知有《章台柳》、《钱神论》和《蟠桃会》等,皆不传,所作散曲今存59首。
关汉卿(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为“元曲四大家”之首,被誉“曲家圣人”。存留下来诸多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
陈寿(233年~297年)。西晋时期史学家,在蜀汉时期曾任卫将军主簿等职。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侍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开始撰写并《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时期文学家。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3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和《正气歌》等。
[阅读链接]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原稿今已不传。存留下来最早的刊本,是1496年明代弘治甲寅年庸愚子作序、1522年刊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世称“嘉靖本”。
全书24卷,分240则,题为“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明代末期整理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嘉靖本”240则合并为120回。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做了较大的加工修改及评点,使小说结构更完整,文字更畅达,艺术形式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