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8日,一个很普通的日子,江西已进入了冬季,但从滕王阁上吹过的风却是暖色的,它让人闻到笔墨的清香。这一天,江西省散文学会和江西省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在赣江边的红谷滩新区举行,来自省内外的名家与基层作者们以散文的名义,集合在一起谈文论艺,交流切磋,既有王勃当年书写《滕王阁序》时的豪情迸发,更有滕阁盛宴所缺乏的流畅、开朗、明亮的气场,这种气场,理应让江西散文界走向更加开阔的高地。
江西有着悠久深厚的散文创作传统,在这片土地上曾诞生了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等文章大家,也孕育了《桃花源记》、《滕王阁序》、《石钟山记》等传世名篇。近年来,江西散文创作呈现出喜人的局面,涌现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散文作品,并形成了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颇为整齐的梯形队伍,出现了令文坛关注的“江西散文现象”。我想,江西散文理应抓住这一契机向更高层次迈进,寻求新的突破。江西的散文创作要向传统学习,向自然、社会、生活学习,向名家、大家学习;散文作家们应当努力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要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写出好作品;并加强创作研讨和文学批评,把江西的散文创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在“江西散文现象研讨会”举办之前,成立五年的江西省散文学会已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编辑出版的《江西散文十年佳作选》精选了我省85位散文作家的作品,既客观地反映了江西散文近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又充分地展现了全省散文创作的崭新风貌。现在,《江西散文学会丛书》又将出版,这对于进一步“出精品、出人才”,繁荣江西的散文创作,无疑是十分可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