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0000000036

第36章 七言古体

余客江上,得晋陵徐君友焉。尝出其诗曰《野潜藁》者,属余序之。余以君诗之工,览者宜自得之,不待余赘也。若其名藁之意,则请推言焉。

夫鱼潜于渊,兽潜于薮,常也。士而潜于野,岂常也哉?盖潜非君子之所欲也,不得已焉尔。当时泰,则行其道以膏泽于人民,端冕委佩,立于庙朝之上,光宠烜赫,为众之所具仰,而潜云乎哉?时否,故全其道以自乐,耦耒耜之夫,谢干旄之使,匿耀伏迹于畎亩之间,唯恐世之知己也,而显云乎哉?故君子之潜于野者,时也,非常也。且雷鸣于夏,收于冬,亦时也。方阴气凝泎,百蛰未启,而雷发焉,则妖矣。天地闭塞,纲纪沦斁,而士出焉,则谓之何哉?《传》曰:“君子在野。”《书》曰:“野无遗贤。”是时不同,而君子之有潜显也。然时可潜矣,而欲求乎显,则将枉道以徇物;时可显矣,而欲事夫潜,则将洁身而乱伦。故君子不必于潜,亦不必于显,惟其时而已尔。

凡知潜显之时者,可以语夫道。不然,难乎其免矣。当张氏擅命东南,士之抠裳而趋濯冠而见者相属也,君独屏居田间,不应其辟,可谓知潜之时矣。及张氏既败,向之冒进者,诛夷窜斥,颠踣道路,君乃偃然于庐,不失其旧,兹非贤欤!然今乱极将治,君怀负所学,可终潜于野哉?闻君素善《易》,于随时潜显之义,必自有以审之矣。

【赠胡生序】

延陵胡氏,自文恭公为宋嘉祐名臣,其后子孙登进士第、致两制方伯者以十数,故世为大族。文恭之十世孙元威,尝领乡荐为校官,若承旨济南张公、祭酒隆安鲁公,皆以器许之,未得试其材。遭时孔艰,家丧于兵,转徙旅食于湖海者十有余年。去年冬,余客吴淞之浒,君适避地于此,遂相与定交,并识其子景彦。

余时违群远寓荒江岑寂之滨,得君父子甚慰。时往造其室,见其环堵萧然,而父子讲《易》终日,超然自得,无戚穷慕达之意,余深贤之。夫世之故家旧族,为子若孙者,平居率负以自高,及罹变故,困踣戎马之间,不能固厉,卒隳志易业以辱其先者多矣。若君父子,岂不可嘉也哉?

今年三月,景彦将客邑人蒋氏家,来乞言为别。余谓景彦年壮而学富,志强而行恭,况熟闻父师之训,固无往而不可,尚何待于余言哉?然吾闻出之大者望必深,望之深者责必重。景彦能不以出之大者自喜,而独以责之重者自惧,则其进如川之方至,吾未能量其所止也。文恭之泽未绝,中衰而复昌者,安知非景彦乎?

【送徐先生归严陵序】

严陵徐先生大年,尝被召至京师,与修《元史》。书成上进,诏择纂修之士官之,先生以老乞还甚力。会春官议修《五礼》,为一代之典,乃复奏留之。未几,其书又成,先生固申前请。大臣知其志,不欲强烦以事,乃命有司具礼传送以归其乡。

都之大夫士相与祖饯幕府门外。有言者曰:“先生之学,宜备顾问;先生之文,宜掌纶甿;先生之经术操履,宜在成均,为学者师。今皆不可得,顾令以布衣老于家。归虽先生之志,然岂不为司人物之柄者惜哉?”

余进而解之曰:“皇上始践大宝,首下诏征贤,又责郡国以岁计贡士,欲与共图治平,甚盛举也。故待贾山泽者,群然{艹造}庭,如水赴海,而隐者之庐殆空矣。朝廷待以庶秩,犹梓人用材,巨细毕取,岂独于先生有遗哉?盖先王之为政,莫先于顺人情,亦莫先于厚民俗。力有所不任者,不迫之使必为;义有所可许者,必与之使有遂。所以人之出处皆得,而廉耻之风作矣。今先生以齿发非壮,厌载驰之劳,恋考槃之乐,抗辞引挹。上之人不违其请者,盖将纵之山林,使其鸟飞鱼泳于至化之中,以明吾天子之仁。又将以风厉海内,使皆崇退让而息躁竞也。顺人情而厚民俗,实在于是,故宁失一士之用,而不惜以其所得者大也。不然,先生岂苟去之徒,而大臣岂弃材之士哉?况先生之归也,必能著书立言,以淑诸人;咏歌赋诗,以扬圣泽。则又非洁身独往而无所补者也,尚何疑哉?吾又闻汉祖中兴,严光不屈,后世莫不高之。今先生之乡,即光之乡也。尝游其耕钓之处,山高水长,想瞻遗风,必有邈契乎千载之上者矣。今之归,其无负于夙昔之志哉!若余遭逢明时,不能裨益万一,怀恩苟禄而不去,于先生盖有愧焉矣。”于是言者是之,请书贻先生以识别。

【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

洪武三年四月,制以大都督府参议琅琊樊公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佥都督事濮阳吴公遣其掾来致言曰:“国家始定江右,置大都督府以总军政。樊公时以材选,首署府僚,自照磨历都事、经历,以至今职,处幕府者盖十五年矣。上意屡欲大用,以方有事征讨,而公闲于戎务,藉其赞佐之力,故迟之以俟成功。盖公于廷臣之中,职甚剧,任甚久,而受知亦甚深也。当王师拓中原,下南服,平幽朔,取关陇,戎车四驾之秋,凡边书之所奏论,庙谟之所指授,与兵资战具之供储,尺籍计簿之钩校,期会严迫而案牍繁滋。公度缓急之宜,审利害之势,参画处裁,无缪愆违滞之弊。使戎臣藩将,去阙门数千里之外,而征书不稽,奏请无壅,以得遂其攻取之计者,盖于公颇有赖焉。今年,上以武功告成,羽檄既简,乃始辍宥密之居,付屏翰之寄,盖将息其苾劳,优以崇显,恩至渥也。吾尝贰掌枢管,实与公共事。每念其勤而德其助,于其别也,固不能无情焉。子其为文以泄吾私!”

启作而叹曰:“唐、虞官人,以三考为黜陟。汉之用士,以久任而责其成。苟有治绩,则降诏以褒之,增秩以劝之,不轻改授也。故人得尽力于其职,练识情伪,众既信附,而吏亦不敢欺焉。若甫拜而遽迁,朝此而夕彼,虽有过人之才,坐席犹不暇暖,况能摅其蕴乎?今樊公四迁其官,更十五年不出宥府,其能自效卓卓如此者,诚由圣天子知人善任之所致也。何其盛哉!启叨掌国史,名臣之行事,职得采辑而纪录之。于兹文也,固不敢辞。然又闻豫章之区,襟带江湖,今之大藩也。皇上方将载韬干戈,与斯民休息于无穷。公能靖抚一方,使耄安稚嬉,以复睹熙洽之治,他日雍雍来朝,宠赉有加,鸿声伟绩,足以焜燿不朽者,启尚当执笔而嗣书焉。”

【独庵集序】

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辩其体,意以达其情,趣以臻其妙也。体不辩则入于邪陋,而师古之义乖;情不达则堕于浮虚,而感人之实浅;妙不臻则流于凡近,而超俗之风微。三者既得,而后典雅、冲淡、豪俊、秾缛、幽婉、奇险之辞变化不一,随所宜而赋焉。如万物之生,洪纤各具乎天;四序之行,荣惨各适其职。又能声不违节,言必止义,如是而诗之道备矣。

夫自汉、魏、晋、唐而降,杜甫氏之外,诸作者各以所长名家,而不能相兼也。学者誉此诋彼,各师所嗜。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盖尝论之,渊明之善旷而不可以颂朝廷之光,长吉之工奇而不足以咏丘园之致,皆未得为全也。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矣。

余少喜攻诗,患于多门,莫知所入。久而窃有见于是焉,将力学以求至,然犹未敢自信其说之不缪也,欲求征于识者而未暇焉。同里衍斯道上人,别累年矣,一日自钱塘至京师,访余钟山之寓舍,出其诗所谓《独庵集》者示余。其词或闳放驰骋以发其才,或优柔曲折以泄其志。险易并陈,浓淡迭显。盖能兼采众家,不事拘狭。观其意,亦将期于自成而为一大方者也。间与之论说,各相晤赏,余为之拭目加异。夫上人之所造如是,其尝冥契默会而自得乎,抑参游四方有得于识者之所讲乎?何其说之与余同也!吾今可以少恃而自信矣。因甚爱其诗,每退直还舍,辄卧读之不厌。

未几,上人告旋,乞为序其帙首。辞而不获,乃识以区区之说而反之。然昔人有以禅喻诗,其要又在于悟,圆转透彻,不涉有无,言说所不能宣,意匠所不可构。上人学佛者也,必有以知此矣。毋遄其归,尚留与共讲焉。

【送丁至恭河南省亲序】

去年秋,余解官归江上,故旧凋散,朋徒殆空,唯同里丁俨至恭,日抱琴与余游。余爱其清雅和易,且能相慰于寂寞之滨,故数与燕咏啸歌,甚相乐也。今年春,一日至恭过余言曰:“家君主河南之永宁薄,年老远仕,俨侍左右,顾母在又不可离,辄岁一往觐。去岁既往,今兹将复行,先生能无一言之赠乎?”

余观吾乡之人,俗不好游,多安于田里,视去家数舍则有难色。今吴距洛几三千里,必涉江溯淮,入颖逾汴而后至。况兵革之余,灌莽萧条,狐兔之迹交于涂,行者非有名役,必以利驱,不尔不往也。今至恭治装裹粮,不惮远迈,非有二者之徇也,特以定省久缺,欲一候望颜色以释思慕之怀,可谓知所重轻矣。余岂得以失相从之私,而有所介然哉?然独有所感焉。

夫殊乡远别,忽父子相见,上堂起居之余,举觞奉欢,此人子之深愿,而天下之至乐也。然其得与不得,则有幸不幸焉。盖自海内分崩,所在梗阻,子之思其亲而不得见,陟岵而歌,望云而叹者,有不可胜数。今皇上削平四方,车书既同,虽遐邦异壤,往来若东西州然。故至恭之思其亲,欲见即往,无有关阂者,实遭逢升平之时也。然则人子之深愿,而天下之乐者,在当时人有所不能得,而至恭今得之,岂非由上德惠之所及哉!幸逢斯时,而蒙上德惠之及,则为臣子者,可不思所勉乎!

于其行,遂论次为序,既赠至恭,且为永宁君寿云。洪武四年二月日序。

序(十八篇)

【师子林十二咏序】

师子林,吴城东兰若也。其规制特小,而号为幽胜。清池流其前,崇丘峙其后;怪石崷崒而罗立,美竹阴森而交翳;闲轩净室,可息可游。至者皆栖迟忘归,如在岩谷,不知去尘境之密迩也。好事者取其胜概十二,赋诗咏之,名人韵士,属有继作。住山因公裒而为卷,冠以睢阳朱泽民旧所绘图,而请余叙焉。

夫吴之佛庐最盛,丛林招提据城郭之要坊,占山水之灵壤者数十百区。灵台杰阁,薨栋相摩,而钟梵之音相闻也。其宏壮严丽,岂师子林可拟哉?然兵燹之余,皆委废于榛芜,扃闭于风雨,过者为之踌躇而凄怆。而师子林泉益清,竹益茂,屋宇益完,人之来游而纪咏者益众,夫岂偶然哉?盖创以天如则公愿力之深,继以卓峰立公承守之谨,迨今因公,以高昌宦族弃膏粱而就空寂,又能保持而修举之,故经变而不坠也。由是观之,则凡天下之事,虽废兴有时,亦岂不系于人哉?

余久为世驱,身心攫攘,莫知所以自释。闲访因公于林下,周览丘麓,复以十二咏者讽之,觉脱然有得,如病暍人入清凉之境,顿失所苦。乃知清泉白石,悉解谈禅,细语粗言,皆堪悟入。因公所以葺理之勤,而集录之备者,盖为是也。不然,则饰耳目之观,赏词华之美,皆虚幻事,岂学道者所取哉?

是则来游而有得者,固不得而不咏,因公亦不得而不编,既编,则余又不得而不序也。

【赠钱文则序】

韩文公诗有曰:“我生之初,月宿南斗。”苏文忠公谓公身坐磨碣宫也,而己命亦居是宫,故平生毁誉颇相似焉。夫磨碣即星纪之次,而斗宿所躔也。星家者说身命舍是者,多以文显。以二公观之,其信然乎!

余后生晚学,景仰二公于数百载之上,盖无能为役,而命亦舍磨碣,又与文忠皆生丙子,是幸而偶与之同也。

二公之名虽重当世,而遭逢排摈谤毁,几不自容。仕虽尝显于朝,而贬阳山,谪潮州,窜逐于罗浮、儋耳之间,逾岭渡海,冒氛雾而伍蛮蜃,其穷亦甚矣。顾余庸庸,虽不能致盛誉,亦不为排谤者所及,况遭逢圣明,忝职禁署,蒙恩赐还,无投荒之忧,是幸而不与之同也。然二公之文章德业,赫然照映千古,而余早罹艰虞,中事奔走,学不加修,文无可采,将泯焉为众人之归,是不幸而不能与之同也。噫!命之所舍既同,则宜无不同,而何相去若是之辽哉!

盖穷达得丧由乎命,智愚贤否存乎人,存乎人者可为,由乎命者不可必。世之人常以不可必者责于命,而不以可为者责诸己,所以多自恕而幸得也。若二公者,其道同,其文学同,故毁誉穷达有不必其同而自同,则余之不能与之同者,盖有在也,而岂命之罪哉?

山阳钱文则能推星以言人之祸福,无不奇中,士大夫多称道之。将游湖海,征余言为赠。因书所以自警者贻之,且使遇夫自恕而幸得者告焉。文则读书好修,善鼓琴,斯术其余事云。

【送示上人序】

报恩教寺,在吴之北郭,距吾舍为近。其中有修竹古桧,广堂邃阁,可以览观眺望,却烦嚣而挹虚爽。其主席若无言宣、白云聚,又皆贤而与余善,故与诸文友杨孟载、张来仪、王止仲、徐幼文辈数往游焉。每登西麓,聚落叶籍坐,探韵赋诗,抵日入鸟归乃去。寺僧好事者,亦往往挈茗抱琴来从之。有示上人者,居众中年虽少,而警慧好学,余固期其为良缁流也。

后余徙家于郊,及从仕南京,不复至者数年。既归,今年春始一过焉。而无言、白云皆已化去,旧僧多散亡,竹树舍宇,颇芜废弗理。计当时同游者,惟止仲在郡,余或出或处,亦各之四方。俯仰踌躇,为之閟然以悲。而示上人闻余来,迎劳甚欢,语昔游之乐,意若愿复从余周旋者。叩其学,则已能究宗要,且攻为诗章,方为今住山因公所知,延为寺之第一座。余知其果可为良缁流也,则复为之逌然以喜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云啸苍天

    云啸苍天

    “你说正义?哦?你知道什么是正义吗?你知道你们这些自诩正义的人都做过什么事情吗?人都是自私的产物,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可能和平共处!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残杀!……所以,想要世界和平,这个世界就需要被毁灭,然后重生!而我就是这其中的执行者、我就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将要创造出完美的世界的人!”“别开玩笑了!你现在所做的事情哪点像救世主的样子?难道你不是为了自己利益而去做这些事情吗?这个世界的救世主不是你,亦不是我!而是……”
  • 弑天之手

    弑天之手

    天地初始!是世界拯救了众生还是众生拯救了世界?大破灭的来临了一次涅槃还是毁灭一切的根源。从远古以来的一切阴谋算计自以为是的棋手们他们以天地为局众生为子布下惊天之局。一个少年的崛起,引领着这个时代的变迁,是毁灭还是一次重生?
  • 窒息的氧气

    窒息的氧气

    氧气关乎到地球上所有生命体的生存与发展,一旦氧气出现了问题的话,地球历史将会被改写,地球史上第六次生物大灭即将将来临。。。。。。
  • 一万种减肥方法

    一万种减肥方法

    医学博士权威验证,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翻开本书,发现最适合您的减肥方法!
  • 扑倒萌呆小青梅

    扑倒萌呆小青梅

    “阡哥哥,你今天陪苒苒睡好不好?苒苒好喜欢你。”某小白兔眨着漆黑的大眼睛说。“嗯,”某哥哥看似无语的表情,事实上坏坏的笑在眼睛里。————五年后“苒苒,你今天陪哥哥睡好不好?”某哥哥继续诱哄小白兔说。“嗯嗯。”某小白兔傻傻的说。
  • 逆天神话:至尊魔法师

    逆天神话:至尊魔法师

    这不公的命运就要让我低头么?哼,既然无法逃避,那就来吧,就用这炽烈的火焰焚出一条属于我的强者之路,成就魔法的至尊,苍天力阻,我也要逆天而行!
  • The Old Merchant Marine

    The Old Merchant Mar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洛克王国and赛尔号星辰之争

    洛克王国and赛尔号星辰之争

    在浩瀚的宇宙中,生存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生物,人类,精灵……来自地球的赛尔号自起航以来一直肩负着保护宇宙和平和精灵们的职责……不知什么时候,宇宙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组织,他们竟然企图征服宇宙?!我们的小赛尔们和战神联盟怎么会让他们这么放肆!!什么?!数年前被封印的格兰迪瓦竟然又复活了?!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位拥有着能与其媲美的强大能量的“星辰之子”和十三位星之守护者……“‘星辰之子’随善即善,随恶即恶…”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鞠躬)小熊初到文坛,第一次写作,希望各位高手多多指点,本故事纯属虚构,不喜欢被黑,希望大家喜欢】
  • 魄皇传奇

    魄皇传奇

    世界不止一个,除了人类,已经知道的还有灵魄,魔魄和神魄.当然,还有很多,不过没有被发现而已.但是,原本平静的生活却被打破-----魔魄大举入侵人类世界,面对生来就拥有巨大力量的魔魄,人类完全没有抵抗的能力.不久,人类世界沦陷,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类迁入地底.胜利后的魔魄立即攻向灵魄,守护灵魄世界的”五圣”和统领-----麒麟失踪,灵魄世界陷入绝望之中.与此同时,神魄世界发生内战,出于无奈,只能派出几名战士前往支援灵魄,但是这名战士却迟迟没有到达.魔魄皇帝-----修斯重整军队,准备进攻内战之后的神魄,坐收渔翁之利.
  • 赤山血色2

    赤山血色2

    狼,万物之精灵。那年,一只母狼被山里的胡子打折后腿,上门求张郎中医治,恰巧被母狼咬伤的胡子二当家也登门求医,关键时刻,是张郎中的妻子杨柳暗中把母狼保护了下来。数日后,二当家贪女色恩将仇报,将张郎中夫妇杀害,就在二当家想斩草除根对两岁的男孩下手的时候,那只母狼突然出现了。二当家惊慌而逃,母狼把男孩叼回山里抚养。两年后,男孩被侠士刘方明从狼群中接走。当时男孩身上一丝无挂,只有脖子上戴着一块半圆玉坠,男孩的身世一直是个迷,最终还是那块半圆玉坠解了开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