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ks,Tanks,Tanks,Tanks张国荣,谁能代替你地位。
——林子祥
1985年,香港著名歌手林子祥在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与张国荣对唱《Monica》时,情到浓时灵机一动,现场改词,“Tanks,Tanks,Tanks,Tanks张国荣,谁能代替你地位。”
从《Monica》开始,张国荣华丽变身,遂成传奇。
凭借1983年的《风继续吹》和《一片痴》,张国荣初尝当红歌手的滋味,这张专辑更是集中了他在华星时期合作的几员大将:黎小田自不必说,顾嘉辉、奥金宝、郑国江、黄霑、卢国沾也都悉数登场,各自为张国荣打造精良专辑贡献了一份力量。
虽然两张专辑均有备受听众青睐的歌曲,但就整体而言,在选歌部分还是比较保守,依旧能够看出许冠杰、罗文、关正杰的影子深藏其中。
而《一片痴》的发行,似乎是为了助推《风继续吹》的市场影响力,11首歌也几乎悉数采用了本港创作人所作的新曲,尤其是同名主打歌《一片痴》中日本三弦的巧妙运用,让这首歌如泣如诉,首次和女声——无线电视的新秀歌唱大赛铜奖得主邓志玉合唱的作品《愿能比翼飞》,以及由林敏聪兄妹打造的温情抒情小品《燕子的故事》,都是这张唱片中数一数二的金曲。但可惜,由于发行时间仓促,《一片痴》仍未将张国荣从准一线歌手推向天王的宝座。
1983年的香港乐坛,谭咏麟、许冠杰和罗文仍是当仁不让的一线歌王,陈百强更是凭借此年的《今宵多珍重》和《偏偏喜欢你》两张专辑,热遍全城,他俊美的外表、温柔的唱腔和才华横溢的创作力都让其独占香江第一少女偶像的头把交椅。此外,曾和谭咏麟同属温拿乐队主唱的钟镇涛也是风头正劲。
对于张国荣来说,此时的香港乐坛可谓强敌环绕,群雄逐鹿,想要杀出重围,自然需要拿出比《风继续吹》《一片痴》更具市场说服力的唱片。
1984年7月,张国荣鼓足勇气,终于向香港乐坛发起猛烈的一击——同名大碟《张国荣Leslie》出街——我想,没有一个名字能比这个更合适的了,它仿佛在向香江两岸郑重宣告——我张国荣,来了!
这张专辑的创作阵容,是华星当时的第一梯队,前几张专辑中的强者们在此张专辑中再次聚首。专辑收录歌曲共计十二首,其中有五首影视原声,第一首《始终会行运》和最后一首《一盏小明灯》都属影视主题曲。
《始终会行运》是TVB电视剧《鹿鼎记》的主题曲,由梁朝伟、刘德华分别饰演的韦小宝和康熙皇帝,可谓后来各版本《鹿鼎记》的“前世”。这首歌由顾嘉辉和黄霑联袂创作,编曲亦是顾嘉辉,背景旋律配以木鱼声、箫声,时隐时现,全面地彰显出当时武侠电视剧的那种独特的风采。相比之前的同类电视剧主题曲,这首曲子的节奏明显欢快许、激昂许多:《情人箭》中的《沈胜衣》《浣花洗剑录》始终逃脱不了罗文《小李飞刀》《铁血丹心》等名曲的影子,但这首《始终会行运》意气风发、年轻恣意,则有了很明显的张氏风格,也可以说是整张专辑的风格。
这张专辑的另一首电视剧主题曲是《侬本多情》的同名主题曲,张国荣亦在此剧中扮演了风流阔少James,精湛绝伦的演技更使他从此多了一个昵称,“荣少”。
就这首歌曲而言,作曲黎小田、作词郑国江,两人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迸发了相当激烈的火花,才得以让词曲浑然天成,在精神层次上也高度契合。
情爱,就好像一串梦,梦醒了一切亦空;
或者,是我天生多情,方给爱情戏弄。
同你,在追逐一个梦,梦境消失岁月中;
唯有,在爱中苏醒时,方知爱情非自控。
郑国江所填的这阙词,结构规整、颇具诗意,让一首原本落入单调的歌曲奇迹般地诗意盎然,散发生机。再配以节奏性的西洋乐器,使这首歌最终既有中国传统诗句的韵味,又有西洋文化中的绅士之味。
章子怡曾表示,正是这首《侬本多情》让她迷上张国荣,甚至在一次演出现场,她更是痴狂到不顾身份,像个小歌迷一样疯狂呐喊,直到一旁的人数次提醒,才想起自己的巨星身份。虽然张国荣在接受采访时,曾无比谦虚地只为自己吸引异性的能力打了个及格分数,但由《侬本多情》开始,他风华绝代、吹灰不费的惊天魅力已然初见端倪,而日后场场爆满的各场次演唱会,他时而妖娆、时而性感又时而魅惑的多变风格,正说明他已然能够轻松驾驭这份强有力的吸引力。
曲调温柔的情歌《柔情蜜意》,虽取自纲仓一也的原曲,但本首歌听来并无太多东洋意味,反而像是为张国荣量身打造的。歌曲唱的是一对恋人的窃窃私语,郑国江的填词婉转动人,由张国荣略带沙哑的嗓音演绎出来,更能让人感受到一对亲密爱人之间的甜蜜情愫。
《H2O》,顾名思义,“水”的化学表达式。实际上,这首歌确实带有一些对男女性爱层次的描写,旨在表达爱甜如蜜桃,只是以“水”这样一个有些暧昧的形式表达出来,倒也十分切题。这首歌入围1984年的劲歌金曲季选,谭咏麟在宣布时曾带有一丝夸张地赞扬“哇,这首真够劲”,想必是通俗说法中对这首歌的一种普遍认同。同样隶属华星时期劲歌金曲的代表作,《蓝色忧郁》讲述了一个风流的男子到处买醉的故事,林敏聪作曲技巧独到,更值得赞扬的是,张国荣出色的舞台演艺水准,当那一声前奏”woo woo”响起,他浑身所洋溢出的青春气息,让人心潮澎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张专辑所收录的《缘分》,这首同名主题曲本身所具备的意义,恐怕早已远远超过电视本身。张国荣于1984年初成天王,而梅艳芳也在同年朝着百变天后的地位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两人事业同步发展,可谓是华星唱片的“镇店之宝”,而《缘分》便是二人的首次合作,水准自然不在话下。整首曲子珠联璧合,情真意切,这样天衣无缝地合作此后还有一首《芳华绝代》,但遗憾的是,《缘分》确是两位天王天后在20世纪的唯一一首对唱情歌。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在梅艳芳“极梦幻”演唱会上,张国荣的最后一次舞台演绎,也是献给了《缘分》这首歌。当时他已饱受抑郁症的摧残,却还是带着优雅、从容的微笑,与梅艳芳深情地做了一场完美地表演。
“你我相隔多么远哪年哪天可相见那处境可会改变”
此情此景,同台歌唱者如张国荣与梅艳芳,一定是情从心来,情真意切的。
但怎可知,前面所提到的这些歌曲在1984年的夏天都只是小小陪衬,因为谁也没能料到,因为一首《Monica》,让整个香港在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一座熊熊燃烧的热舞之城!
《Monica》有多红?这首歌令张国荣以绝对优势在次年1月的“十大劲歌金曲中”斩获一席之位,也是从此时开始,直到1989年宣布告别歌坛,张国荣从未缺席这个奖项!
《Monica》有多红?据香港媒体报道,《Monica》迅速蹿红,引爆香江两岸,香港的大街上,除却谭咏麟的Fans和年迈老朽,人人听着劲爆的音乐,大跳张国荣自创的一套动作,“Thanks,Thanks,Thanks,Thanks,Monica”不知点燃多少人的青春,从而成为他们那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Monica》有多红?因为这首歌,香港不知有多少女生开始为自己改名为Monica,就连同时期由张国荣主演的电影《缘分》,其中张曼玉所饰演的女主角都临时改为Monica!
《Monica》有多红?此后张国荣每逢举办个人演唱会,均有舞曲劲爆的《Monica》,他在台上激情跳跃、活力四射,那套由他自创而流行的张氏舞蹈则透尽一代天王初期的奋斗热忱!
《Monica》为何如此受欢迎?
这首歌原是日本歌手吉川晃司的作品,那年陈淑芬和张国荣前去日本参加当地音乐节,当他们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就笃定这首歌若改编成粤语进行发行,一定能引起香港市场的关注!果然,两位搭档凭借精准又默契的敏锐度,使这首产自日本的歌曲在注入张氏血统后,脱胎换骨,迅速帮助张国荣确定其在香港乐坛的当红地位。
整首歌曲简单明了,一气呵成,从音乐的编排到歌曲演唱皆干脆利落,没有一点拖泥带水,浑身透着一种敢爱敢恨的爽朗劲。
1984年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结束,张国荣满载而归,正是这首《Monica》,使他开始具备与谭咏麟分庭抗礼的资格与实力。
正如歌中所唱到的,“谁能代替你地位?”如今,这位香港乃至整个华人歌坛、影坛的巨星离开已十年有余,然而,直到今时今日,乏善可陈的娱乐圈,又有谁能代替“你”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