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31100000002

第2章 自己选的,怎能不爱(1)

同样愚蠢的是,不要用你最宝贵的时间,去干那些你不喜欢的、仅仅是为了让简历更好看的事情。——巴菲特

再好不如自己喜欢

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能得到什么,而是想得到什么。所以,无论是关于感情,还是关于工作,都应该选择自己所爱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自己的幸福与快乐最大化。

2006年6月,位居当时世界富豪榜第二位的沃伦·巴菲特宣布,他将总价达370亿美元的财产捐给比尔·盖茨所创办的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做慈善事业,这些财富大约占其私人财富的85%,这是许多人都难以想象的一笔巨额财富。这样的举动从宣布到实现的这段时间里,世界各地许多记者争相前往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巴菲特的家乡,对于他捐这么庞大的一笔财富进行了采访。

有一位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询问他:“巴菲特先生,您把大部分财富都捐了出去,那么,请问您会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什么呢?”

沃伦·巴菲特说:“我已经把最珍贵的财富留给了我的孩子们啊,那些都不是金钱,而且也不是金钱可以买得到的,无论你花多少钱。”

那位记者很迷惑,巴菲特也看出了他的迷惑之处,于是,巴菲特告诉记者:“我的孩子没有拿走我的金钱,但他们从我这拿走了最珍贵的东西——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我常常告诉我的孩子们,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喜欢,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使你改变初衷,你可以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事情的大小、无论工作的卑微与否。那么,丰富快乐的人生自然从中而来。”

在巴菲特看来,亿万家产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多少能力和成长,反而会消磨他们的激情和理想,会使得他们变得更加堕落,不求上进,没有任何的进取心。

的确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金钱确实不过是一串无意义的数字罢了,只有乐观、自信、勇敢、勤于思考的性格才能收获快乐与幸福。

听了沃伦·巴菲特的这一席话,记者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他开始思索,我们这一生到底为什么这么疲于奔波,而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快乐与幸福?

后来他回到报社给《纽约时报》写了一篇文章,在文中,他根据巴菲特所言,列出了人生能够做到快乐和成功的5个准则:

(1)我们要想感受到生活是快乐的,就必须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重要的是,失败后依然保持着快乐、自信和勇敢的性格;

(3)要想取得较大的成就,就必须学会勤于思索;

(4)拥有再多的金钱,不如每天多给自己一些快乐,无论这种快乐是源于别人,还是源于自己;

(5)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懂得在生活中用积极的态度享受生命的力量。

该记者在采访巴菲特之后写的这篇文章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之前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人生这么忙碌,他却寻求不到一点快乐的存在,自从他在巴菲特那里得到答案以后,便一直按照自己所列的准则一一行动。在后来又一次采访巴菲特时,他向巴菲特表示了感谢,感谢巴菲特给予自己的引导。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从事自己所喜爱的职业时,他的心情是愉快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且他也很有可能在所喜欢的领域里发挥最大的才能,创造最佳的成绩。

所以,作为年轻人,哪怕职位是那样的卑微、渺小,只要令自己快乐就行。因为快乐即是最大的幸福。何况职业实际上并没有贵贱,快乐也不分尊卑。皇帝可以快乐,乞丐也可以快乐。总之,做自己喜欢的事,快乐也就随之而来。当然,做自己喜欢的事,绝不是率性而为,更不能违背伦理法纪。

也许在股票市场上巴菲特能够做到岿然不动,但他也是人,他不是我们传说的那种“股神”,更重要的是,巴菲特是位父亲,他还有三个孩子。

关于他的孩子,无论是教育还是生活,一般人的心里的第一印象是,巴菲特不会为这等小事过于操心。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有世界上最多的私人财富,他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生活条件,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而事实呢?其实不然,巴菲特在他三个的孩子面前,与我们的父亲是一样的。

我们高考的时候,父亲会担心我们是否能够考上好的大学;我们考上大学了,父亲会担心我们是否能够选择一个好的专业;等到我们恋爱了,父亲会担心我们是否选对了人等等。这一切我们父亲要做的事情,其实巴菲特又何尝不是呢?

一个寂静的夜晚,巴菲特坐在窗前,看着外面如水的月色,他的内心里有一些愁苦,因为他的大儿子霍华德开始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的抉择——退学办农场。

在中国,哪位父亲能够如此冷静地面对自己孩子的退学?

能做到这一点的父亲,只能说明他的豁达是一般人难以比拟的。因为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怎样的父母,都会认为,孩子成才的途径主要是学习。放弃了学业,就如同放弃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会将一条本来很宽广的大道越走越窄。

巴菲特也不例外。

一向主张对孩子采取宽松教育的巴菲特,也开始因为儿子的事情犯愁。但是霍华德主意已决。作为父亲,巴菲特也只能用前瞻的眼光来理性判断儿子的未来,就像他在准备投资某一家公司一样,将他所能想到的一切后果都想到了。最终的结果是,他支持了大儿子的决定。当巴菲特告诉孩子他的决定的时候,霍华德非常地开心,抱着他的父亲,深深地在他脸颊上亲吻了一下,接着告诉他:“十分感谢您,父亲,您让我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快乐,您在我心目中是全世界最有智慧的父亲。”

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巴菲特没有提出过过多的要求,而是让他们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玩泥巴、侍弄花草、听音乐、唱歌、看摄影作品、在田野里疯跑,这些都是孩子们生活的内容。

巴菲特的第二个儿子彼得是个音乐家,他十分喜欢音乐。有一天在给巴菲特弹奏钢琴曲之后,他告诉巴菲特一件自己经历的事情。

彼得有个朋友是黑人歌手,不幸得了重症。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他拉着彼得的手说:“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在临死之前,我没有什么要向上帝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你彼得,你是我最真挚的朋友,能够在我濒临死亡的时候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现在我的生命快要结束了,但我请你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我会为他们感到骄傲的。”

巴菲特曾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告诉子女们,彼得的朋友黑人歌手的故事一直被他记在心中,因为他很感动。巴菲特说,他的感动不是这位黑人歌手多有成就,而是他在临死前想得最多的是自己的孩子,始终让自己的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这位歌手不仅没有彼得那样富有的父亲,而且他自己本身就是6个孩子的父亲。他一生中都是靠一把吉他与自己苍凉的歌声来感染听众,从而换取那份他应得的报酬,所以他并不富裕,但是他一点儿也不缺少快乐。

因此,巴菲特自始至终都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永远不会错。

哲学家告诉我们,做我们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像恋爱一样激情地生活

关于激情,倘若要说得清楚点的话,可以回想一下我们的初恋,我们把第一封情书送给了谁。同样,如果能够把激情送给生活,那么在生活中得到的乐趣该是如何的丰富。待到垂暮之年,回首追忆,我们会不由得在嘴角留下一抹美丽的微笑。

在我们与巴菲特——一个平凡的人与一个伟大的人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是能否把生活中的经历,无论是痛苦的还是开心的都可以化为催人奋进的动力。所以,我们应该让自己知道,在生活中,无论你是觉得繁琐,还是觉得艰辛,我们都应该对生活焕发出火一般的热情,冲破层层阻力和障碍,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得到我们需要的甜美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把激情送给生活的原因。

巴菲特是个十分有激情的人,无论是对事情还是对人,抑或自己喜欢的东西,他都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激情。

而对于我们,工作的本质就是要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很多人确实本末倒置,因为工作的关系闹得整天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其实造成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自我心理状态的调试,你要唤醒内心早已沉睡多年的激情,只有你情绪饱满才会感觉每天工作的有意义,生命才会有价值。

同类推荐
  • 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

    我比谁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

    在一个励志风潮盛行的时代,我们从来不缺励志人物和励志故事。在被励志故事感动的时候,我们也从来不缺热泪盈眶与激情澎湃。在看过了千篇一律的鸡汤之后,我们或许依然感觉迷茫和不知所措。在见过了那么多残酷和不美好之后,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还有哪些理由去选择再一次相信梦想,相信年轻的希望?44个真实故事,44段洒满汗水的艰辛成长历程。愿这本书里的故事,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看清当梦想照进现实的时候,到底该如何去选择?未来的路很长很远,请让我们一起走。
  • 学会发泄:发泄是一种自我完善的人生智慧

    学会发泄:发泄是一种自我完善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一本励志书,是通俗读物。本书从几个方面告诉读者如何在压力面前,学会发泄,并调整好心态,在职场和人际关系中获得成功。
  • 在哈佛听讲座

    在哈佛听讲座

    想聆听世界的声音吗?只有两个地方吧,一个是联合国,另一个就是哈佛。在哈佛,能够听到来自人类智者最有冲击力的声音。哈佛,让学子仰慕,让世人瞩目。人们渴望了解哈佛;渴望领悟哈佛的追求、哈佛的理念;渴望解读哈佛三百多年历史的精髓和她博大宽广的胸怀……
  • 职场露脸术

    职场露脸术

    《职场露脸术》从下级员工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员工如何“露脸”,阐述了如何进行心态的自我调整;如何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能力;下级与领导沟通的技巧;下级如何取得领导的信任;下级如何与领导合作等内容。因此可以说,本书是建立在上下级之间双向合作基础上的有益于职员事业发展的助推剂。
  • 哲理荟萃

    哲理荟萃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热门推荐
  • 末世王国系统

    末世王国系统

    末世,一个距离我们很遥远的距离!但细想之下!也许末世正在我们人生轨道不远处等着我们!变异的动物!强大的丧尸!一样的末世,不一样的感觉!习鹏飞踩着尸山骨海踏上这末世的巅峰!书友群:217788106欢迎各位加入,征集角色!
  • 同床异梦错在爱上你

    同床异梦错在爱上你

    结婚五年,他与她同床异梦,行同陌人他们在同一个公司他是高高在上的总裁,她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文员又一个黑夜降临“林韩,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想起我吗”“不会,我会把家里有关你的东西全部销毁”她还想再和他说说话,他却已经睡着了她望着他轻轻熟睡的样子,心里是泛酸的难受,她无声地说:“这样也好”她打开房间的窗户,借着月光,她看到那开始飘落一地的梧桐叶,久久不能回神……
  • 培养青少年观察思考的断案故事

    培养青少年观察思考的断案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因材施教管孩子(如何教育好个性不同的孩子)

    孩子就像那稚嫩的幼苗,需要父母精心地栽培。幼苗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就像柳树要生长在水旁,松树却可以生长在岩石中一样。由于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每个孩子有着不同个性,能力也参差不齐。父母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孩子个性发展的土壤,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作为父母必须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然后根据孩子的个性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千万别将孩子的优势当成个性缺陷而磨蚀掉,那样,孩子就将失去原有的灵性。要学会正确区分孩子个性中的优势劣势,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使孩子有勇气、有力量不断完善自我,强化自己的个性优势,改善个性中的劣势,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 校草的乖巧女友

    校草的乖巧女友

    两姐妹进了音圣学院开始了校园的生活,可是一进学院就被音圣学院的校草孟星晨对梦月欣一见钟情,有一天他对她表白了。。。。。。。。。。他们开启了情侣之路!!
  • 帝级

    帝级

    混沌时期,帝王降世。大陆之上,人魔妖虫水五族共存,一群少年成立诛魔宫。帝王宁愿摔下悬崖也不愿死在敌人手上,从此开启了他的身世之谜,放逐之地?道族佛族和大陆到底怎么回事?古老的传说是否是真实的?
  • 大苍生

    大苍生

    有人说:如果要让一个少年迅速成长,那么他的肩上必须背负着什么,他所念念不忘的寄托,就是他无畏无惧不屈不挠的信念,只有这样,他才会用力的活下去,然后,迈向至高。中州乱世就有一个这样的少年,他也是这么想的,并且已经跨出了第一步。PS:每天两更,中午12点晚上18点,不定期加更!
  • 重生之错惹腹黑俊王爷

    重生之错惹腹黑俊王爷

    她本是殷家第一天才,光芒四射的郡主,怎料却被自己的表妹陷害致死,而她身死背后却隐藏着惊天阴谋,随着她的重生,真相一步一步浮出水面,所有的恩怨情仇就在她重生的那一刻开始,她失去的她要夺回来,伤害过她的她要加倍的还回去,她此世神宠美男应有尽有,炼器,灵阵,丹药……全数精通,她的耀眼归来注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而谦谦君子与腹黑冰山谁又将抱得美人归?她的复仇之路注定不会平庸......看一代妖孽与各路人马如何上演一场爱恨交织的好戏
  • 精神错乱

    精神错乱

    他是21世纪一个男子,医生职位,自开诊所,虽然体弱多病但英俊幽默,本来是个好男子,可惜喜欢的是男人....独居的他在夜晚病倒在自己诊所里,一睡不醒。他是星纪元4026的一只双尾虎兽人,豪门氏族,体能优异,不料染上传染性的精神疾病,在遥远的流放星球上病倒。巧合的是这两只毫无联系的生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浩“因此你们被选中了!”空灵的声音在黑色梦境中炸响。两双眼睛同时睁开。
  • 校花的仙医高手

    校花的仙医高手

    惨遭女友背叛,却因祸得福,获仙家丹方兑换戒指,屌丝张扬华丽转身,成就一代仙医高手,从此清纯校花、冷艳总裁、火辣护士等各路美女接踵而来……